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酵母菌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63
1
作者 李明春 姜恒 +1 位作者 侯文强 邢来君 《菌物系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7-373,共7页
以6属33株酵母菌的活菌或死菌对重金属离子Cu2+、Cd2+和Ni2+进行了吸附能力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溶液的pH、共存离子和菌体的生理状态对吸附作用都有明显的影响。在优化组合后发现一株假丝酵母... 以6属33株酵母菌的活菌或死菌对重金属离子Cu2+、Cd2+和Ni2+进行了吸附能力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溶液的pH、共存离子和菌体的生理状态对吸附作用都有明显的影响。在优化组合后发现一株假丝酵母菌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比为Cd2+>Cu2+>Ni2+,每克活菌体吸附量分别为17.23mg>10.57mg>3.2mg。干菌体对三种重金属的吸附量较明显的低于活菌体的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生物吸附 抗性 重金属离子 吸附能力
下载PDF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Atg6/Beclin 1: a unique autophagy-related protein 被引量:101
2
作者 Yang Cao Daniel J Klionsky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839-849,共11页
The most striking morphological feature of eukaryotic cells is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membrane-enclosed compartments. These compartments, including organelles and transient transport intermediates, are not static. Ra... The most striking morphological feature of eukaryotic cells is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membrane-enclosed compartments. These compartments, including organelles and transient transport intermediates, are not static. Rather, dynamic exchange of proteins and membrane is needed to maintain cellular homeostasis. One of the most dramatic examples of membrane mobilization is seen during the process ofmacroautophagy. Macroautophagy is the primary cellular pathway for degradation of long-lived proteins and organelles.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ues, such as starvation or other types of stress, the cell produces a unique membrane structure, the phagophore. The phagophore sequesters cytoplasm as it forms a double-membrane cytosolic vesicle, an autophagosome. Upon completion, the autophagosome fuses with a lysosome or a vacuole in yeast, which delivers hydrolases that break down the inner autophagosome membrane along with its cargo, and the resulting macromolecules are released back into the cytosol for reuse. Autophagy is therefore a recycling process, allowing cells to survive periods of nutrient limitation; however, it has a wider physiological role, participating in development and aging, and also in protection against pathogen invasion, cancer and certa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In many cases, the role ofautophagy is identified through studies of an autophagy-related protein, Atg6/Beclin 1. This protein is part of a lipid kinase complex, and rec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it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coordinating the cytoprotective function ofautophagy and in opposing the cellular death process of apoptosis. Here, we summarize our current knowledge ofAtg6/Beclin 1 in different model organisms and its unique function in the c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SOSOME PHOSPHOINOSITIDES protein targeting stress VACUOLE yeast
下载PDF
酵母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 被引量:75
3
作者 陈光亮 张清林 +1 位作者 马晓芹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7-469,共3页
目的 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方法 采用酵母膏灌胃给药 ,磷钨酸法测定不同时间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30、1 5g·kg- 1 ·d- 1 连续灌胃 1、2、3、4wk ,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 :(2 71 8± 53 2 )、(2 1 5 4± ... 目的 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方法 采用酵母膏灌胃给药 ,磷钨酸法测定不同时间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30、1 5g·kg- 1 ·d- 1 连续灌胃 1、2、3、4wk ,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 :(2 71 8± 53 2 )、(2 1 5 4± 31 5)、(1 95 9±56 0 )、(1 4 2 1± 30 7) μmol·L- 1 ,(2 2 6 8± 40 7)、(1 76 9±2 7 0 )、(1 4 8 67± 30 4)、(1 1 9 3± 2 7 4) μmol·L- 1 。 7 5g·kg- 1 ·d- 1 连续灌胃 1wk ,小鼠血清尿酸水平为 (1 1 7 0±2 9 0 ) μmol·L- 1 ,对照组小鼠血清尿酸为 (1 0 8 1± 1 3 9)μmol·L- 1 。结论 酵母膏灌胃可以复制出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 ,以 1 5~ 30 g·kg- 1 ·d- 1 连续灌胃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高尿酸血症 痛风 酵母 小鼠
下载PDF
酿酒酵母和异常毕赤酵母混菌发酵对白酒液态发酵效率和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87
4
作者 唐洁 王海燕 徐岩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21-930,共10页
【目的】通过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在麸皮汁培养基中的混菌发酵,以增加发酵液的风味酯含量并保证发酵效率。【方法】采用两种酵母混合接种、顺序接种混菌发酵方式,以酵母单独接种发酵作对... 【目的】通过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在麸皮汁培养基中的混菌发酵,以增加发酵液的风味酯含量并保证发酵效率。【方法】采用两种酵母混合接种、顺序接种混菌发酵方式,以酵母单独接种发酵作对照,测定酵母的发酵性能和发酵液中乙酸乙酯含量,并对发酵结束时风味物质进行半定量;利用无细胞系统,分析两种酵母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采用顺序接种混菌发酵方式,避免S.cerevisiae对P.anomala的生长竞争性抑制,使两种酵母均能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发酵结束时,乙醇浓度为20.17 g/L,比酿酒酵母单菌种发酵时降低了9.14%;但乙酸乙酯含量达到0.74 g/L,比异常毕赤酵母单菌种发酵时提高了80%;发酵液风味物质的测定结果表明,酿酒酵母与异常毕赤酵母的混合发酵能够形成更多的酯类物质,总酸和高级醇含量却相对较低,有效改善了发酵液的风味特性;在混菌发酵时,碳源是影响酿酒酵母繁殖的重要因素,但酵母的代谢物对异常毕赤酵母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混菌发酵,为丰富发酵产物的风味复杂性和增强风格的独特性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混菌发酵 白酒 乙酸乙酯 风味物质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茶多酚抑菌作用和防腐效果初探 被引量:56
5
作者 杨联松 檀根甲 徐美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研究了茶多酚对食品中的一些腐败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茶多酚对一些常见的腐败菌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关键词 食品 茶多酚 霉菌 细菌 酵母 抑菌 防腐剂
下载PDF
不同酵母发酵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香气成分研究 被引量:69
6
作者 李景明 于静 +1 位作者 吴继红 葛毅强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5-189,共5页
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机分析,以不同酵母发酵的赤霞珠干红葡萄原酒为原料,采用计算机谱图库检索定性的方法,对三种不同酵母发酵的葡萄酒的主要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出65种化合物。结果表明:赤霞珠葡萄酒中的... 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机分析,以不同酵母发酵的赤霞珠干红葡萄原酒为原料,采用计算机谱图库检索定性的方法,对三种不同酵母发酵的葡萄酒的主要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出65种化合物。结果表明:赤霞珠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主要为酯类、醇类、醛类、烯类和酮类,不同酵母发酵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差别微小,而含量差别明显。其中CSM、D254和F15酵母发酵的葡萄酒分别检测到56、57、57种香气成分。三者主要香气含量的差异说明了香气成分的含量与比例在决定葡萄酒香气感官质量上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赤霞珠葡萄酒 香气成分 酵母
下载PDF
生态工程领域微生物菌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7
作者 文娅 赵国柱 +1 位作者 周传斌 曹爱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6287-6294,共8页
阐述了微生物菌剂在生态工程领域的应用范围、效果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总结了目前微生物菌剂研制中菌种的选育方法和常用的几类菌,并通过系统举例介绍了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这些常用菌种在污染物处理方面的效果及在废水... 阐述了微生物菌剂在生态工程领域的应用范围、效果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总结了目前微生物菌剂研制中菌种的选育方法和常用的几类菌,并通过系统举例介绍了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这些常用菌种在污染物处理方面的效果及在废水处理生态工程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同时,阐明了微生物混合培养技术在复合菌剂研究中的重要性,对微生物菌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目前关于微生物菌剂的研究大多只是集中于应用效果方面,而对作用机理研究得不够深入,以及复合菌系中微生物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复杂性,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对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混合培养 乳酸菌 酵母菌 光合细菌 芽孢杆菌
下载PDF
2种玉米青贮饲料青贮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3
8
作者 杨云贵 张越利 +2 位作者 杜欣 刘桂要 曹社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7-403,共7页
旨在研究玉米青贮过程中各主要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及变化趋势。做去棒揉丝和带穗切段瓶制青贮,取青贮前玉米青贮原料及在装瓶后第0.5、1、2、3、4、5、6、7、9、11、13、15、20、25、30、35、40、45、50天的青贮样品,用无菌水浸泡,然后用... 旨在研究玉米青贮过程中各主要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及变化趋势。做去棒揉丝和带穗切段瓶制青贮,取青贮前玉米青贮原料及在装瓶后第0.5、1、2、3、4、5、6、7、9、11、13、15、20、25、30、35、40、45、50天的青贮样品,用无菌水浸泡,然后用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其中的主要微生物,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和霉菌,最后进行计数。结果表明,在玉米青贮密封后60d内,水分含量变化很小。pH在第2天下降到4以下,然后稳定在3.5左右,带穗切段玉米青贮pH低于去棒揉丝玉米青贮。乳酸菌数量剧增,在第6、7天时达到最高峰,为109数量级,之后数量缓慢下降,于第15~20天时稳定在107数量级,去棒揉丝玉米青贮的乳酸菌数量在第7天达到最高峰,带穗切段玉米青贮则在第6天出现最高峰,其稍高于去棒揉丝玉米青贮。酵母菌在青贮初期数量有些波动,出现最高峰到达107数量级后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去棒揉丝玉米青贮时酵母菌数量迅速下降,第40天后没有再检测到酵母菌的存在,而带穗切段玉米在青贮12h之内数量迅速增加,之后缓慢下降,第50天后没有再检测到酵母菌的存在。霉菌因密封后氧气缺乏而数量很快减少,最晚在第11天左右便检测不到,去棒揉丝玉米青贮中霉菌数量下降较迅速,第4天之后便检测不到霉菌存在,而带穗切段玉米青贮则比较平缓,直到第11天之后便检测不到霉菌存在。综上所述,在玉米青贮过程中主要微生物随时间大致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对玉米秸秆进行纵切揉丝处理有利于玉米青贮饲料的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青贮 乳酸菌 酵母菌 霉菌 微生物培养
下载PDF
从酵母中提取谷胱甘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周楠迪 李寅 +2 位作者 陈坚 阮文权 伦世仪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0-33,48,共5页
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对从酵母中提取谷胱甘肽(GSH)的影响,热水抽提由于其提取收率高(90%)、耗时短(10min)、经济性强而明显优于其它提取方法。对732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GSH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了树脂颗粒大小对提纯GSH的影... 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对从酵母中提取谷胱甘肽(GSH)的影响,热水抽提由于其提取收率高(90%)、耗时短(10min)、经济性强而明显优于其它提取方法。对732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GSH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了树脂颗粒大小对提纯GSH的影响。采用60~80目的树脂,GSH收率为576%,虽然比80目以上的树脂低10%,但前者操作所需时间只有后者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药物 提取 酵母
下载PDF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0
作者 张红印 蒋益虹 +2 位作者 郑晓冬 席王与芳 孙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27,共5页
该文对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其中包括防治效果、防治机理、防治的优势及最新研究成果。许多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酵母菌抑制霉菌的机理主要在于营养与空间的竞争、对病原菌的直接寄生作... 该文对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其中包括防治效果、防治机理、防治的优势及最新研究成果。许多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酵母菌抑制霉菌的机理主要在于营养与空间的竞争、对病原菌的直接寄生作用及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酵母菌与其它生防微生物相比 ,具有拮抗效果好、不产生毒素、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共同使用等优点。使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拮抗酵母菌从而提高其生防效果 ,是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领域。该文还指出了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 ,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采后病害 生物防治 酵母菌 生物防治效果与机理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1
作者 陈光亮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9-373,共5页
高尿酸血症发生的机制为尿酸生成增多或肾脏尿酸排泄减少。目前国内外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复制方法主要有3种 :①给予模型动物饲喂、注射次黄嘌呤 6 0 0~ 1 0 0 0mg·kg-1 、黄嘌呤 6 0 0mg·kg-1 、腺嘌呤 1 5 0~ 30 0mg·k... 高尿酸血症发生的机制为尿酸生成增多或肾脏尿酸排泄减少。目前国内外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复制方法主要有3种 :①给予模型动物饲喂、注射次黄嘌呤 6 0 0~ 1 0 0 0mg·kg-1 、黄嘌呤 6 0 0mg·kg-1 、腺嘌呤 1 5 0~ 30 0mg·kg-1 、酵母 1 5~ 30g·kg-1 、尿酸 2 5 0或 35 0~ 70 0mg·kg-1 ,或同时给抑制尿酸分泌的药物乙胺丁醇 2 5 0mg·kg-1 、烟酸 1 0 0mg·kg-1 均可引起体内血尿酸含量增高导致高尿酸血症。②用氧嗪酸抑制大鼠或小鼠尿酸酶活性 ,氧嗪酸钾盐 30 0mg·kg-1 一次性腹腔注射 ,可致小鼠血尿酸升高 ;大鼠饲喂氧嗪酸 0 4g·d-1和尿酸 0 6g·d-1 ,3~ 4wk后血尿酸持续性升高。③通过胚胎干细胞同源性重组 ,破坏小鼠尿酸酶基因 (EC 1 7 3 3) ,再用基因重组法获得尿酸酶缺乏的突变小鼠 ,制成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小鼠和大鼠体内存在尿酸酶 ,可以将体内尿酸进一步分解为尿囊素 ,而禽类 (鸡、鹌鹑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尿酸 黄嘌呤 腺嘌呤 酵母 乙胺丁醇 氧嗪酸
下载PDF
3种酿酒酵母酿造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55
12
作者 李艳 康俊杰 +2 位作者 成晓玲 张云峰 卢九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78-382,共5页
采用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仪与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研究3种酿酒酵母DHS-1、BM45和安琪葡萄酒酵母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酵母发酵的葡萄酒中主要的香气成分相同,但含量不同。采用SPSS 16.0的最小显著性差异... 采用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仪与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研究3种酿酒酵母DHS-1、BM45和安琪葡萄酒酵母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酵母发酵的葡萄酒中主要的香气成分相同,但含量不同。采用SPSS 16.0的最小显著性差异分析得出,3种酵母发酵的葡萄酒中有15种香气物质的相对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酿酒酵母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香气特点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干红葡萄酒 香气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啤酒酵母吸附重金属离子铅的研究 被引量:38
13
作者 刘恒 王建龙 文湘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29,共4页
采用北京啤酒厂的啤酒酵母自制生物吸附剂 ,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铅。考察了啤酒酵母吸附Pb2 + 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包括pH值、初始Pb2 + 质量浓度及酸碱预处理方法等。实验结果表明 ,啤酒酵母对Pb2 + 的吸附量随pH值的增加而增大 ,当pH =... 采用北京啤酒厂的啤酒酵母自制生物吸附剂 ,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铅。考察了啤酒酵母吸附Pb2 + 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包括pH值、初始Pb2 + 质量浓度及酸碱预处理方法等。实验结果表明 ,啤酒酵母对Pb2 + 的吸附量随pH值的增加而增大 ,当pH =6时达到吸附最大值 ,吸附的最佳pH范围是 4~ 7;随着初始Pb2 + 质量浓度增加 ,吸附量有所提高 :当溶液初始Pb2 + 质量浓度为 5 0 0mg L ,pH =6时达到实验条件下的最大吸附量 ,为每g酵母吸附Pb2 + 10 7mg ;啤酒酵母对Pb2 + 的吸附过程遵循Langmuir方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酵母 PB^2+ PH值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提高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平板检出率的方法:双层平板法 被引量:42
14
作者 王世梅 周立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18-1420,共3页
用2%的水琼脂作底层平板,上面涂布异养菌(酵母R30)菌液,再倒入分离硫杆菌的固体培养基作上层平板,涂布一定稀释度的含硫杆菌的菌悬液,30℃下倒置培养.结果显示,氧化硫硫杆菌菌落在双层平板上检出的时间比单层平板提早5d,检出率提高3... 用2%的水琼脂作底层平板,上面涂布异养菌(酵母R30)菌液,再倒入分离硫杆菌的固体培养基作上层平板,涂布一定稀释度的含硫杆菌的菌悬液,30℃下倒置培养.结果显示,氧化硫硫杆菌菌落在双层平板上检出的时间比单层平板提早5d,检出率提高3·6倍,氧化亚铁硫杆菌菌落在双层平板上,检出率提高2·1倍.琼脂经高压灭菌后产生较高浓度的对化能自养菌有毒的水溶性有机物可能是影响单层平板检出率的重要原因,而双层平板下层的异养菌因能消耗上层的水溶性有机物从而可大幅度提高硫杆菌的检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平板 酵母菌 氧化硫硫杆菌 氧化亚铁硫杆菌 培养
下载PDF
酵母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5
作者 杨清香 贾振杰 +1 位作者 潘峰 杨敏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酵母菌既具有细菌单细胞、生长快、能形成很好的絮体、适应于各种不同的反应器等特点,又具有真菌细胞大、代谢旺盛,耐酸、耐高渗透压、耐高浓度的有机底物等特性,因而可用于多类难处理有机废水的处理,并且具有处理效率高、污泥负荷高、... 酵母菌既具有细菌单细胞、生长快、能形成很好的絮体、适应于各种不同的反应器等特点,又具有真菌细胞大、代谢旺盛,耐酸、耐高渗透压、耐高浓度的有机底物等特性,因而可用于多类难处理有机废水的处理,并且具有处理效率高、污泥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可回收用作饲料蛋白等特殊的优越性。酵母菌废水处理技术有望成为常规好氧和厌氧处理技术的重要补充而在工业废水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技术 污泥负荷 厌氧处理技术 剩余污泥 好氧 有机废水 处理效率 酵母菌 细胞 高渗透压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酿造体系中酵母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6
作者 陈美竹 邱树毅 +3 位作者 胡宝东 王婧 徐佳 王晓丹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0,共6页
本文综述了酱香型白酒从制曲、堆积到窖内发酵过程中酵母的多样性、消长规律、功能及应用的研究,并概述了用于分析酱香型白酒生产中酵母的相关技术。多角度认识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的酵母,对揭示酱香型白酒发酵机理及提高白酒质量有一... 本文综述了酱香型白酒从制曲、堆积到窖内发酵过程中酵母的多样性、消长规律、功能及应用的研究,并概述了用于分析酱香型白酒生产中酵母的相关技术。多角度认识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的酵母,对揭示酱香型白酒发酵机理及提高白酒质量有一定的借鉴,亦对控制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消长规律 多样性 功能 应用 分析技术
下载PDF
高浓度酒精发酵 被引量:43
17
作者 侯保朝 杜风光 +2 位作者 郭永豪 贾新成 刘代武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3-96,共4页
高浓酒精发酵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发酵醪液中淀粉含量,在适量的酿酒酵母菌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酒精。影响高浓酒精发酵的因素有:葡萄糖浓度、酒精含量、溶解氧浓度、酵母菌细胞密度、发酵温度和副营养物匮乏等。提高高浓... 高浓酒精发酵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发酵醪液中淀粉含量,在适量的酿酒酵母菌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酒精。影响高浓酒精发酵的因素有:葡萄糖浓度、酒精含量、溶解氧浓度、酵母菌细胞密度、发酵温度和副营养物匮乏等。提高高浓酒精发酵的方法有:改良筛选优良酵母生产菌株、改进发酵系统、利用复合酶添加工艺和提高营养限制因子利用。(孙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发酵 酒精 酵母菌
下载PDF
酵母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7
18
作者 苏东民 胡丽花 +1 位作者 苏东海 辛秀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3-77,共5页
就酵母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进行了二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酵母样品的添加量分别为0.5%、0.8%和1.0%,发酵时间为30、40、50min。馒头感官评分结果显示:酵母添加量为0.8%,发酵时间为40min的馒头感官评分最高。质构分析发... 就酵母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进行了二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酵母样品的添加量分别为0.5%、0.8%和1.0%,发酵时间为30、40、50min。馒头感官评分结果显示:酵母添加量为0.8%,发酵时间为40min的馒头感官评分最高。质构分析发现该条件下质构参数达到极点,验证了感官评价结果。方差分析显示二因素对馒头感官评价的影响都不显著;但考虑交互作用的极差分析显示影响作用大小顺序为:交互作用>发酵时间>酵母添加量。所以实际生产中,要综合考虑酵母添加量和发酵时间二因素的影响作用,以实现最大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添加量 发酵时间 馒头 品质
下载PDF
玉米秸秆揉丝微贮与传统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pH和微生物的变化 被引量:48
19
作者 程银华 雷雪芹 +2 位作者 徐廷生 王青青 田英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21,共5页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揉丝微贮与传统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pH和主要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方法】制作玉米秸秆揉丝微贮饲料和传统青贮饲料各70瓶,分别于装瓶前及装瓶后的第1,2,3,5,6,7,8,9,10,11,12,15,16,18,20,22,26,28,30和35天取样,用...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揉丝微贮与传统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pH和主要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方法】制作玉米秸秆揉丝微贮饲料和传统青贮饲料各70瓶,分别于装瓶前及装瓶后的第1,2,3,5,6,7,8,9,10,11,12,15,16,18,20,22,26,28,30和35天取样,用电子酸度计测pH;同时分别用MRS培养基和孟加拉红培养基培养样品,测定样品中的乳酸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结果】1)玉米秸秆揉丝微贮饲料pH在第6天下降到4以下,然后稳定在3.8左右,整体低于传统青贮饲料。2)玉米秸秆揉丝微贮饲料中的乳酸菌数量在第5天达到最高峰,为5.58×1011CFU/g,之后开始下降,直至第11天出现第2次高峰,然后缓慢下降,在第20天之后趋于稳定;而传统青贮饲料中的乳酸菌数量于第6天达最高峰,为8.00×1010 CFU/g,在第22天之后趋于稳定。3)玉米秸秆揉丝微贮饲料发酵初期的酵母菌数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第26天之后再未检测到酵母菌的存在;而传统青贮饲料在发酵1d后酵母菌数量迅速增加,之后缓慢下降,到第30天之后未检测到酵母菌的存在。4)玉米秸秆揉丝微贮和传统青贮饲料中的霉菌数量均迅速减少,到第3天后几乎检测不到霉菌的存在。【结论】玉米秸秆揉丝微贮饲料和传统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pH和主要微生物数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前者的变化更利于玉米秸秆的青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揉丝微贮饲料 传统青贮饲料 PH 乳酸菌 酵母菌 霉菌
下载PDF
临床感染深部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44
20
作者 谢国艳 蔡志昌 +1 位作者 周建华 倪语星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对 818株酵母样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科玛嘉真菌显色培养基分离真菌 ,用ID 32C鉴定 ,ATBFungus自动分析系统测定真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益康唑以及酮康唑的药敏结果。纸片扩散法... 目的 对 818株酵母样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科玛嘉真菌显色培养基分离真菌 ,用ID 32C鉴定 ,ATBFungus自动分析系统测定真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益康唑以及酮康唑的药敏结果。纸片扩散法测定真菌对氟康唑的药敏结果。结果  818株酵母样真菌以念珠菌属为主 ,其中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居首位。 15 7株酵母菌的药敏结果 ,以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胞嘧啶的作用最强 ,益康唑的作用最差。 95株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药敏结果 ,以克柔念珠菌的耐药率最高 ,达 10 0 %。结论 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 ,增加了酵母菌的感染机会 ,应加强真菌的检测和耐药性监测工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真菌感染 病原菌 鉴定 药敏试验 耐药性 纸片扩散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