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噎膈源流考略
被引量:7
- 1
-
-
作者
陈谦峰
谢斌
-
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医文献杂志》
2017年第2期57-59,共3页
-
基金
江西省教改课题(编号:JXJG-16-12-22)
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课题(编号:2015BS003)
-
文摘
考略噎膈的源流,以冀能为临床提供理论支撑与治疗思路,梳理了始自《内经》至历代医家对噎膈的发挥,归纳总结不同时期的观点及贡献,明确了本病病位在食道与胃脘,病机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其发病以脾、肾虚为本,以气滞、痰凝、血瘀、火郁为标。
-
关键词
噎膈
源流
考略
-
Keywords
ye ge
origin
research
-
分类号
K256.3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古代医籍胃癌医案用药规律的发掘研究
被引量:7
- 2
-
-
作者
刘寰宇
祁烁
杨涛
崔人匀
陈健
李忠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5期2338-2341,共4页
-
基金
北京中医药新奥奖励基金项目(2017-XAJLJJ-017)。
-
文摘
目的:挖掘整理古代医籍中治疗胃癌的医案,探析其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胃癌提供借鉴。方法:查阅1911年以前以“噎膈”“反胃”为主症的医案,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建立处方数据库,挖掘高频药物,分析高频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等,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入23本医案的154张处方,涉及中药376味,药物使用总频数1300次。高频药物前30味分别为制半夏、茯苓、白茯苓、半夏、代赭石、陈皮、当归身、枇杷叶、干姜、杏仁、瓜蒌皮、淡吴萸、橘红、淡干姜、白芍、吴茱萸、川黄连、淮山药、生姜、炙甘草、竹茹、枳壳、白蜜、泽泻、丁香、薤白头、白术、桃仁、麦冬等。高频药物按功效分类主要为理气药、温里药、平肝熄风药、利水渗湿、温化寒痰药;药性以温性药为主,其次为寒性药;五味以甘味为主,继之辛味;药物归经前5位分别是胃经、脾经、大肠经、肺经、心经等。结论:古代医籍中胃癌医案的用药有一定规律性,治疗以温阳开浊为主。
-
关键词
噎膈
反胃
胃癌
中医古籍
医案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医案类聚》
-
Keywords
ye ge
Fan wei
Gastric adenocarcinoma
Ancient book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al records
Rule of medication
Data mining
Ancient medical case records
-
分类号
R27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辨证施护噎膈证
- 3
-
-
作者
王爱菊
-
机构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
-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年第10期95-96,F0003,共3页
-
文摘
将食管炎、食管憩室、贲门痉挛、弥漫性食管痉挛、食管贲门失驰缓症、食道狭窄、食道癌、贲门癌等出现吞咽困难的疾病,列为噎膈证进行辨证施护。预防为主,积极进行健康教育;配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生活起居,严格注意;进餐食物,合理调配。
-
关键词
噎膈
上消化道疾病
健康教育
饮食起居
辨证施护
-
Keywords
ye g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health education
daily diet
nursing
-
分类号
R248.1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针刺治疗球麻痹概况
- 4
-
-
作者
张博
王鹏琴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6期79-80,共2页
-
文摘
球麻痹以声音嘶哑、饮水发呛、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症状为表现。有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之分。中医属噎膈、瘖痱等范畴。无论真性还是假性球麻痹,中医辨证上可异病同治,近年来针刺治疗球麻痹发展迅速,有体针、头针、项针、舌针、眼针、电针等多种针刺疗法。
-
关键词
球麻痹
噎膈
瘖痱
针刺治疗
体针
头针
项针
舌针
眼针
电针
综述
-
Keywords
Palsy
ye ge
Yin Fei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Body acupuncture
Scalp
Entry needle
Latch needle
Eye acupuncture
Elector acupuncture
Review
-
分类号
R24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
-
题名从古藏文文献看“■■”的概念转化
- 5
-
-
作者
多布旦
索南拉毛
-
机构
西藏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2年第1期57-66,190,共11页
-
基金
2019年度西藏大学科研培育基金项目“海外藏敦煌藏文文献学科分类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ZDCZJH19-17。
-
文摘
公元13世纪,班智达·贡嘎坚赞将藏文化归类为十明文化。十明因学科之别,对“■■”二字的解读亦不同。随着藏文化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成为高频词。文章以文献断代的研究方法,将公元11世纪作为分界线,探讨了“■■”的词源、意义、基本内涵和使用方法。认为,“■■”最早出现于敦煌吐蕃文献,泛指官衔、律法、文字等,是用文字符号记载的诸多文化现象,是广义的概念。这与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尤其是从印度、乌仗那、克什米亚、新疆、大食等外地文化的不断传入和三次语言文字厘定有直接关联,到了后期“■■”特指文法中的文字,其概念经历了从广义到狭义的演变过程。
-
关键词
古藏文文献
“■■”
概念转化
-
Keywords
The old documents
ye ge
changes of connotation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邗王是野戈”杂议
被引量:3
- 6
-
-
作者
李夏廷
-
机构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80,共5页
-
文摘
"邗王是野戈"通常被认为是春秋中晚期之交的吴王寿梦用戈,但是依照器型学并对比相关资料,作者认为该戈时代应为春秋晚期,产地应为晋国,可能是晋国为某位吴王所作的赠品。
-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藏
邗王是野戈
器型学
晋国
春秋晚期
-
Keywords
collection of the Imperial Palace
'Han Wang Shi ye ge (dagger-axe)'.
-
分类号
K875.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舌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 7
-
-
作者
莫昊风
刘初容
张新斐
梁鲁波
杜晨博
-
机构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
出处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第1期68-71,共4页
-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针刺舌根部穴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f MRI研究"(编号:20160426)
-
文摘
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尤其多发于脑血管病变。近年来,该病的临床治疗研究有很大进展,中医疗法不断推进创新,其中舌针治疗应用较为广泛。通过对舌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进展进行综述,指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针灸
舌针
吞咽障碍
喑痱
噎膈
中医药疗法
综述
-
Keywords
acupuncture
Tongue Acupuncture
swallowing disorder
Yin-fei
ye-g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reviews
-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
-
题名从《子夜吴歌》韩译看金亿的汉诗翻译
- 8
-
-
作者
李星宇
-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
-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35期52-57,共6页
-
文摘
韩国诗人金亿在韩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从同一原诗《子夜吴歌》的3个韩译文出发,探讨3个译文的翻译及特征,旨在找出不同译文的差异与进步性,从而归纳出金亿翻译汉诗的翻译观。研究发现,在翻译汉诗方面,金亿通过“创造性意译”重现诗的“诗想”,在“本土化意识”下,将汉诗翻译为更具韩民族特征的诗歌形式。
-
关键词
金亿
汉诗翻译
《子夜吴歌》
翻译特征
翻译观
-
Keywords
Jin Yi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Zi ye Wu ge
Translation characteristics
Translation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