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梦幻、救赎与隽永:三重身份视域下的叶圣陶童话
- 1
-
-
作者
盛奇敢
韩再超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73-80,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ZD309)。
-
文摘
叶圣陶兼具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文学家三重身份,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著有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借助特定时代背景与主导身份意识的视域,可梳理出叶圣陶童话创作内容倾向与情感选择的演变脉络,兼及以“出路”难题贯通两本出版时间相差十年的童话集。五四启蒙中儿童的发现、教育家的身份是其创作童话的最初动力,使他致力于建造充盈“爱”和“美”的梦幻世界。现实世界的黑暗痛苦、社会活动家的忧虑又驱动他的笔触重返人间,童话中的成人悲哀和社会批判一步步加深加重,在《稻草人》单篇的两难困境中达至巅峰;直到中国社会在五卅运动后迎来曙光,叶圣陶童话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随之嬗变,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成为童话集《稻草人》迟到的续篇与命运的救赎。无论历史如何浮沉,文学家特有的审美一以贯之,历久弥新,叶圣陶童话浓郁的民族风格,尤其是隽永的语言运用和诗意的意境塑造,百年后仍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
关键词
叶圣陶童话
身份视域
《稻草人》
《古代英雄的石像》
-
Keywords
ye shengtao's fairy tales
identity perspective
The Straw Man
The Stone Statue of Ancient Heroes
-
分类号
I207.8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