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要不是”违实句探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晋霞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8年第2期58-76,共19页
现代汉语中,“要+不是”格局的“要不是”主要有四种用法:直陈条件句、选择关系句、假转关系句、违实条件句。违实条件句占绝对优势。从违实解读的实现路径看,违实条件句“要不是”有三种:正推式、倒推式、评价式。正推式占绝对优势。... 现代汉语中,“要+不是”格局的“要不是”主要有四种用法:直陈条件句、选择关系句、假转关系句、违实条件句。违实条件句占绝对优势。从违实解读的实现路径看,违实条件句“要不是”有三种:正推式、倒推式、评价式。正推式占绝对优势。就时制和时体而言,违实句“要不是”通常用于过去时和现在时,少量也可用于“近现在的将来”;同时,后件句末“了”表示已然对于“要不是”实现违实解读十分重要。违实句“要不是”的前、后件均为假命题,文章重点分析了后件为假对后件语言形式的影响,主要有四种:1.否定标记;2.反问句;3.心理动词;4.含否定义的词汇成分。违实“要不是”与直陈“要不是”在韵律上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停顿和重音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不是 违实 “了” 否定 韵律
下载PDF
反事实假设句的功能及其表达手段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雪平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19-26,共8页
现代汉语反事实假设句是用反证法进行推理论证的一种假设复句,常用“如果(不是/没有)……,就……”框架结构形式表示。说话人采用假设性反证释因或归谬法来证明或反驳某种观点,反证释因句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反证归谬句,前者是典型的反事... 现代汉语反事实假设句是用反证法进行推理论证的一种假设复句,常用“如果(不是/没有)……,就……”框架结构形式表示。说话人采用假设性反证释因或归谬法来证明或反驳某种观点,反证释因句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反证归谬句,前者是典型的反事实假设表达法,多使用“X不是/没有”作假设标记,后者多使用“X说”作假设标记,其频率差异受表达的需要和言者认知心理的制约。句式反事实假设意义的表达通常依靠反事实假设标记、假设标记与词汇标记的配合,或者通过句子本身的语义内涵、特定的上下文语境等达成。语料统计结果表明,现代汉语中只有连词化的“要不是”是专职反事实假设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事实假设句 反证释因 反证归谬 反事实假设标记 要不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