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郭麐与姚鼐、袁枚交游及早期文学思想形成考论 被引量:6
1
作者 鹿苗苗 谢德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93,共7页
针对学界对郭麐皆从师姚鼐、袁枚的说法,本文通过厘清郭麐与姚、袁二人的交游情况,认为姚鼐为郭麐业师,而与袁枚无正式的师生关系。在文学上,郭麐对袁枚"性灵"说多所继承,对姚鼐的桐城文法和诗法则有微言,在对二人文学主张的... 针对学界对郭麐皆从师姚鼐、袁枚的说法,本文通过厘清郭麐与姚、袁二人的交游情况,认为姚鼐为郭麐业师,而与袁枚无正式的师生关系。在文学上,郭麐对袁枚"性灵"说多所继承,对姚鼐的桐城文法和诗法则有微言,在对二人文学主张的取舍中形成崇尚性情、追求自然、卓然自立的早期文学思想。这种文学思想的形成与其自负、自立的个性和对乾嘉时期桐城文派的理性估衡有着莫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麐 姚鼐 袁枚 交游 文学思想
下载PDF
清代桐城麻溪姚氏家族的编辑刊刻及其文化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汪孔丰 《河西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6-61,共6页
桐城麻溪姚氏家族是清代著名的文学世家,有着深厚的家族文化。以姚莹、姚濬昌等为典型代表的家族成员整理、刊刻先祖的著述对姚氏家族文化的累积与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体现出重要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意蕴,这主要表现在:追述先德,... 桐城麻溪姚氏家族是清代著名的文学世家,有着深厚的家族文化。以姚莹、姚濬昌等为典型代表的家族成员整理、刊刻先祖的著述对姚氏家族文化的累积与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体现出重要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意蕴,这主要表现在:追述先德,表彰家族文化成就;保存文献,加深家族文化成色;昭示后人,承继家族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氏家族 姚范 姚鼐 姚莹 姚濬昌
下载PDF
从辞章到考据——论姚鼐学术生涯第一次重大转折与戴震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达敏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90,共11页
乾隆十九年(1754)前后,戴震等名流汇聚京师,汉学之潮涌动于帝都学坛。青年姚鼐受此激荡,将为学重心从此前的溺爱辞章向经史考据转移。这是姚鼐学术生涯的第一次重大转折。这次学术转折的标志是姚鼐求拜戴震为师。姚鼐约在乾隆二十年秋... 乾隆十九年(1754)前后,戴震等名流汇聚京师,汉学之潮涌动于帝都学坛。青年姚鼐受此激荡,将为学重心从此前的溺爱辞章向经史考据转移。这是姚鼐学术生涯的第一次重大转折。这次学术转折的标志是姚鼐求拜戴震为师。姚鼐约在乾隆二十年秋初结识戴震,对其学术造诣至为钦敬;秋末郑重上书,乞列门墙。尽管姚鼐的请求被拒,但此事既没有中断他与戴震之间的学术交往,更没有妨碍其学术方向的调整。姚鼐此后直到任职四库馆(1773)前夕,以戴震为学问楷模,认同并预于汉学潮流;辞章在其为学中降至末位。姚鼐的学术转向及其后来与汉学派的复杂纠葛,对其建立桐城派产生了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鼐 戴震 辞章 考据 转折
原文传递
姚鼐追求自我的思想嬗变过程及其时代特色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中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36-41,共6页
从对待科举、仕途、世俗、道与艺的关系等方面看,姚鼐经历了一个由奴才意识到主人意识的嬗变过程。支撑这个嬗变的,是姚鼐以自我为主体的独立意识,是以古之"君子"、"大丈夫"为楷模的人格精神。它无论在人生道路或... 从对待科举、仕途、世俗、道与艺的关系等方面看,姚鼐经历了一个由奴才意识到主人意识的嬗变过程。支撑这个嬗变的,是姚鼐以自我为主体的独立意识,是以古之"君子"、"大丈夫"为楷模的人格精神。它无论在人生道路或文学创作上,皆具有一定程度地挣脱封建桎梏,追求个性自由、文体解放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鼐 奴才意识 主人意识 嬗变过程 时代特色
下载PDF
姚鼐《今体诗钞》的编撰缘起及其经典化考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威 谢海林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1年第3期64-68,共5页
姚鼐《今体诗钞》是一部著名的近体诗选。《今体诗钞》是选家出于教学需要,续补王士禛《古诗选》而作,也是为了彰扬其"唐宋诗并举"的诗学观念。弟子、诗友们的群体需求,选家自身高水平的创作与评注,为此选的广泛流传与经典化... 姚鼐《今体诗钞》是一部著名的近体诗选。《今体诗钞》是选家出于教学需要,续补王士禛《古诗选》而作,也是为了彰扬其"唐宋诗并举"的诗学观念。弟子、诗友们的群体需求,选家自身高水平的创作与评注,为此选的广泛流传与经典化进程奠定了详实的基础,也张扬了姚鼐诗学、光大了桐城诗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鼐 《今体诗钞》 经典化
下载PDF
《惜抱轩书录》与姚鼐的学术倾向 被引量:3
6
作者 熊伟华 张其凡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8-102,共5页
《惜抱轩书录》为清代著名学者姚鼐所撰的四库提要初稿集,从其提要稿被《四库全书总目》采弃的情况中能充分地看出,姚鼐与当时的《四库全书总目》总纂官在学术观点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清代的汉宋学术之争由此可见一斑。
关键词 《惜抱轩书录》 《四库全书总目》 姚鼐
下载PDF
姚鼐的宋学情结与文章风度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微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7-20,共4页
姚鼐作为一名"善为古文辞"的文学家,虽乏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但却具有浓烈而又通达的宋学情结。由此规范了他的古文,形成其雍容舒缓、雅洁丰厚而又抑扬吞吐的文章风度,成为其时代精神气象的缩影。
关键词 姚鼐 宋学情结 文章风度
下载PDF
姚鼐辞官原因新探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柱梁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4-329,共6页
姚鼐辞官是其一生中经历的一次重大事件。关于他辞官的真正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联系到姚鼐辞官前后的学术思想、言行以及在诗文作品中流露的心迹,可以认为,姚鼐辞官的主要原因是鉴于当时学术界和文坛的实际状况,决心自立门派,振兴古文,... 姚鼐辞官是其一生中经历的一次重大事件。关于他辞官的真正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联系到姚鼐辞官前后的学术思想、言行以及在诗文作品中流露的心迹,可以认为,姚鼐辞官的主要原因是鉴于当时学术界和文坛的实际状况,决心自立门派,振兴古文,弘扬程朱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鼐 辞官原因 程朱理学 古文
下载PDF
江西新城古文对桐城派的传衍及其学风之变
9
作者 蒲曾亮 《新余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4-81,共8页
清代中后期,江西新城古文在姚鼐的影响下,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逐渐成为清代散文的一个重要分支。新城古文家鲁九皋、陈用光等人与姚鼐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常以尺牍向姚鼐请教古文之道。姚鼐则通过回信对他们进行孜孜不倦的教导,并耐心地... 清代中后期,江西新城古文在姚鼐的影响下,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逐渐成为清代散文的一个重要分支。新城古文家鲁九皋、陈用光等人与姚鼐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常以尺牍向姚鼐请教古文之道。姚鼐则通过回信对他们进行孜孜不倦的教导,并耐心地为之答疑解惑。在尺牍往返之间,桐城派的古文理论也随之传入新城,受到新城作家的普遍推崇与效仿。鲁九皋、陈用光等人服膺桐城古文,且奉之为圭臬,在他们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新城一地的学风也逐渐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其学风日益向桐城派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古文 姚鼐 桐城派 传衍 学风之变
下载PDF
王昶与姚鼐及桐城派关系考论
10
作者 陈露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35-142,共8页
王昶是乾嘉汉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姚鼐相交五十余年,二人一直互相推重,彼此爱敬。然而,王昶晚年却因刊落姚鼐为其文集而作的《述庵文钞序》招致姚鼐的不满。推究王昶刊落序言之举,并非出自汉宋之争的立场选择,而是致力于融通汉、宋的... 王昶是乾嘉汉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姚鼐相交五十余年,二人一直互相推重,彼此爱敬。然而,王昶晚年却因刊落姚鼐为其文集而作的《述庵文钞序》招致姚鼐的不满。推究王昶刊落序言之举,并非出自汉宋之争的立场选择,而是致力于融通汉、宋的“通儒”与“古文家”冲突的结果。除姚鼐外,王昶和桐城派其他古文家也关联密切,在学缘上,他更与桐城派渊源深厚。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体现出乾嘉时期汉、宋之间的交流和渗透,是乾嘉文坛复杂文学生态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昶 姚鼐 桐城派 汉宋之争
下载PDF
朱光潜文艺道德论对姚鼐思想的继承与革新
11
作者 黄长明 《美育学刊》 2023年第2期60-67,共8页
通过比较朱光潜、姚鼐在文艺道德论方面的观点,可以发现朱光潜与桐城派文艺传统的继承关系和学理关联。在“道”的内涵上,姚鼐在强调“道”的社会政教作用的同时,也将其指向主体内在的道德意识和人格修养;朱光潜同样将“道”解释为生活... 通过比较朱光潜、姚鼐在文艺道德论方面的观点,可以发现朱光潜与桐城派文艺传统的继承关系和学理关联。在“道”的内涵上,姚鼐在强调“道”的社会政教作用的同时,也将其指向主体内在的道德意识和人格修养;朱光潜同样将“道”解释为生活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两方面,文艺的“道”是作者在人生世相的基础上以真实情感构成的完整生命和完整人格。此外,姚鼐将文章视为“达道”的工具,但他又主张理性的道德内涵与艺术形式的结合,朱光潜也认为文艺能产生道德影响,文艺通过道德与个人情感及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二人观点上的相似性源于共同的儒释道兼修的学术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文道融合 朱光潜 姚鼐
下载PDF
桐城派的另一面:姚鼐舆地之学初探
12
作者 沈志富 何敬坤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9,共8页
作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一生著述丰硕,其学术旨趣鲜明,研究领域颇宽,舆地之学为其着重关注之一端。姚鼐的舆地学著述主要聚焦于古地考辨与今地书写,即针对古史地理热点问题提出己见、对于经史典籍中的舆地内容进行正讹考补、创作了... 作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一生著述丰硕,其学术旨趣鲜明,研究领域颇宽,舆地之学为其着重关注之一端。姚鼐的舆地学著述主要聚焦于古地考辨与今地书写,即针对古史地理热点问题提出己见、对于经史典籍中的舆地内容进行正讹考补、创作了不少地理游记。姚鼐的舆地学研究方法,立足于对乾嘉学人的借鉴与反思,显示出兼采汉宋的特点,既注重采取据“事理形势”加以推论的理证法,又重视“目验地形”进行实地考察。在舆地思想方面,姚鼐将舆地作为其践行考据之学的重要落脚点,认为地理考据应讲求经世致用,舆地探索当秉持实事求是,同时“考据”亦应与“义理、辞章”并重,体现了桐城派学术思想的丰富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鼐 舆地学 地理考据 桐城派
下载PDF
“清代诗学研究”主持人语:海内论诗有正宗 姬传身在最高峰--姚鼐诗学品格与渊源刍论 被引量:4
13
作者 蒋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6-157,共12页
尽管上世纪初学界就提出了桐城派不仅是文派同时也是诗派的主张,但桐城诗学始终未得到深入的探讨。本文从姚鼐的文学观念入手,分析了他的诗学与王渔洋的继承关系,并由此透视《今体诗钞》的诗学倾向及对桐城诗学“以文论诗”的方法论... 尽管上世纪初学界就提出了桐城派不仅是文派同时也是诗派的主张,但桐城诗学始终未得到深入的探讨。本文从姚鼐的文学观念入手,分析了他的诗学与王渔洋的继承关系,并由此透视《今体诗钞》的诗学倾向及对桐城诗学“以文论诗”的方法论启示,从理论品格与学术渊源两方面论述了姚鼐对于桐城诗学的奠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姚鼐 王士禛 诗学
下载PDF
地域文脉赓续与桐城宗风南传——兼论姚鼐对江西新城古文的沾溉之功
14
作者 蒲曾亮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清代中后期,江西新城古文在姚鼐的影响下,由“闽学”转向“桐城之学”。姚鼐“扶树道教,讲明正学”的为文义旨,以及“高简深古”的文风为新城古文家所吸引。以鲁九皋和陈用光为代表的新城古文家纷纷向姚鼐请业,留下了各种类型的师法文... 清代中后期,江西新城古文在姚鼐的影响下,由“闽学”转向“桐城之学”。姚鼐“扶树道教,讲明正学”的为文义旨,以及“高简深古”的文风为新城古文家所吸引。以鲁九皋和陈用光为代表的新城古文家纷纷向姚鼐请业,留下了各种类型的师法文献。姚鼐“恳切周至”的诲示中,富含其文章学的矩矱及灵性;新城作家的追随与效法中,也融入了江西实学底蕴和科举风尚。新城古文在姚鼐的指引与帮助下,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逐渐崛起于文坛,并出现了人才荟萃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脉 桐城宗风 姚鼐 新城古文
下载PDF
姚鼐文艺观对当下书坛的镜鉴
15
作者 尹忠俊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34-139,共6页
姚鼐在文艺创作中主“自然”之说、追求“自然”之境;以古为则,崇尚入古,弃凡俗之语及世态;去欲返真,于文艺创作中实现真我和生命的真实境地。这些文艺观念和意境追求既是姚鼐高悬的审美之境,审视和反思当下书坛的创作现状,又具有积极... 姚鼐在文艺创作中主“自然”之说、追求“自然”之境;以古为则,崇尚入古,弃凡俗之语及世态;去欲返真,于文艺创作中实现真我和生命的真实境地。这些文艺观念和意境追求既是姚鼐高悬的审美之境,审视和反思当下书坛的创作现状,又具有积极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当代镜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鼐 文艺观 当下书坛 镜鉴
下载PDF
关于姚鼐章学诚批评《文选》分类之得失问题——兼论“七”、“设论”与赋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力之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1-86,共6页
《文选》分类的确有可议之处,尤其是其小类。但这往往是"天然地"存在的,所以只要对一大批文章进行较细的分类,就难以完全避免他人之"议"。姚鼐、章学诚诸家的批评主要是因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实际操作与理论要求间... 《文选》分类的确有可议之处,尤其是其小类。但这往往是"天然地"存在的,所以只要对一大批文章进行较细的分类,就难以完全避免他人之"议"。姚鼐、章学诚诸家的批评主要是因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实际操作与理论要求间的差异及其"不思当时事实"所致。姚说似是而非,《古文辞类纂》亦多类似《文选》之"失";章说太半责非其所当责,少半或有理,而萧统"持之有故"。《文选》在文体分类方面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尽管其更多的只是继承而非新的建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分类 章学诚 姚鼐 设论
下载PDF
姚鼐与袁枚诗学关系考论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务正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0-437,共8页
姚鼐与袁枚的诗学论争是嘉道之际诗坛的重要事件。二人虽有不错的交情,但诗学观却有着较大的分歧。姚鼐代表的桐城诗学以理学为根基,提倡人品与诗品的统一;袁枚则反感理学,艳情是其性灵诗学的主要内容。袁枚提倡性灵,对俚俗表现出浓厚... 姚鼐与袁枚的诗学论争是嘉道之际诗坛的重要事件。二人虽有不错的交情,但诗学观却有着较大的分歧。姚鼐代表的桐城诗学以理学为根基,提倡人品与诗品的统一;袁枚则反感理学,艳情是其性灵诗学的主要内容。袁枚提倡性灵,对俚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姚鼐主张人品的纯正,自然要求诗歌语言及情感格调高雅,对俗体诗表现出强烈的厌恶之情。性灵诗学注重天赋,轻视后天的努力,反对模拟;桐城诗学虽不忽视天赋,但更看重人工,主张由模拟求变化。姚鼐在与袁枚的诗学论争中,凸显了桐城诗学的特色,桐城诗派由此成长为嘉道以后诗坛的一股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鼐 袁枚 性情 雅俗 天赋 人工
下载PDF
首创之功与文体新变——论姚鼐的“赠序”文体意识及其创作价值
18
作者 刘彦彦 于思敏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113,共8页
清代桐城派散文家姚鼐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具有非常高的文体学价值,就“赠序”而言,姚鼐的文体意识非常明确。在文章的辨体上,姚鼐不仅首次将“赠序”从“序跋”中区分开来,在追本“赠序”起源时也主动跳过“诗序”,使“赠序”获得独... 清代桐城派散文家姚鼐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具有非常高的文体学价值,就“赠序”而言,姚鼐的文体意识非常明确。在文章的辨体上,姚鼐不仅首次将“赠序”从“序跋”中区分开来,在追本“赠序”起源时也主动跳过“诗序”,使“赠序”获得独立地位,而且总结出“赠序”在宋、明时期的不同变体;在文章的选择与分类上,姚鼐心目中的“赠序”典范逐渐强化并确立,集中体现在《古文辞类纂》中。同时,姚鼐对“赠序”的独特认识和感悟使得他在创作这类文章时既因袭先贤,也由于自己的文心、文则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因素,最终于写作内容、思想结构及创作手法上都不乏新变,从而进一步拓宽了“赠序”的写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鼐 《古文辞类纂》 赠序 文体研究
原文传递
汉宋之争与《四库全书总目》的修撰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园园 许超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8期90-96,共7页
自《四库全书》修成以来,关于《四库》馆内的汉宋之争时有论及,多认为《四库》馆为"汉学之大本营",《四库全书总目》亦为汉学之体现。然若以翁方纲和姚鼐为中心,可以发现,为学偏向义理的学者在《四库》馆内通过"正面对抗... 自《四库全书》修成以来,关于《四库》馆内的汉宋之争时有论及,多认为《四库》馆为"汉学之大本营",《四库全书总目》亦为汉学之体现。然若以翁方纲和姚鼐为中心,可以发现,为学偏向义理的学者在《四库》馆内通过"正面对抗"和"迂回坚持"两种途径坚持己见。以纪昀为代表的总纂官并没有对由宋学家撰写的、偏向宋学的提要予以批判,从思想的角度说,并没有予以根本改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汉宋之争 翁方纲 姚鼐
下载PDF
姚鼐《登泰山记》若干词语辨析及标点商榷
20
作者 陈明洁 《泰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05-110,共6页
姚鼐《登泰山记》中“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几句,学界因对其中词语的切分和释读存在不同看法而颇有异议,主要围绕“烛天”还是“烛天南”,“南望”还是“望”,以及“望晚”还是“晚日”等切分读法聚讼纷纭... 姚鼐《登泰山记》中“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几句,学界因对其中词语的切分和释读存在不同看法而颇有异议,主要围绕“烛天”还是“烛天南”,“南望”还是“望”,以及“望晚”还是“晚日”等切分读法聚讼纷纭,从而涉及不同的断句和标点。因该文长期以来收入中学语文教材,事关师生的阅读理解,故特对相关词语进行辨析研究,提出正确的标点以引导阅读并供教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鼐 《登泰山记》 词语辨析 标点商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