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心通脉方研究述评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景辉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2期187-190,共4页
养心通脉方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先生运用"扶养心气,和通血脉"之法治疗胸痹心痛的有效名方,现在已经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目前多位学者已经在临床疗效评价、基础机理方面开展研究,发现临床方面治疗冠... 养心通脉方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先生运用"扶养心气,和通血脉"之法治疗胸痹心痛的有效名方,现在已经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目前多位学者已经在临床疗效评价、基础机理方面开展研究,发现临床方面治疗冠心病心血瘀阻证、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伴胰岛素抵抗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在机理学方面发现养心通脉方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血管再生、动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缺血心肌的修复等功能,并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了其作用的相关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通脉方 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 述评
下载PDF
养心通脉方有效成分部位的最佳剂量配伍抗急性心肌缺血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袁肇凯 陈清华 +4 位作者 黄献平 简维雄 莫莉 胡志希 孙贵香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21-25,共5页
目的确定养心通脉方的"有效成分部位方"的最佳剂量。方法对已确定的人参皂苷、人参多糖、丹参酮ⅡA、总生物碱和总挥发油5个有效成分部位同剂量水平组成方剂进行L9(34)正交试验,观察分析各方剂对对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心电图J点... 目的确定养心通脉方的"有效成分部位方"的最佳剂量。方法对已确定的人参皂苷、人参多糖、丹参酮ⅡA、总生物碱和总挥发油5个有效成分部位同剂量水平组成方剂进行L9(34)正交试验,观察分析各方剂对对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心电图J点位移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人参皂苷、丹参酮ⅡA、人参多糖3水平、总生物碱和总挥发油在1水平时能够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电图;而人参皂苷3水平、丹参酮ⅡA3水平、人参多糖2水平、总生物碱及总挥发油在1水平时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指标。结论以人参皂苷3水平(34.33g生药/kg体质量),丹参酮ⅡA3水平(1.27g生药/kg体质量)、人参多糖2水平(4.77g生药/kg体质量)、总生物碱1水平(0.67g生药/kg体质量)、总挥发油1水平(62.2mL生药/kg体质量)为养心通脉有效成分部位方的最佳配伍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通脉方 心肌缺血 有效成分部位 剂量配伍 大鼠 正交试验 心电图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不同剂型养心通脉膏对冠心病血瘀证的疗效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钱舒乐 冯宇 +4 位作者 周曼丽 俞赟丰 罗晓欣 张家齐 简维雄 《中医药信息》 2021年第8期1-13,共13页
目的:通过心肌组织代谢组学技术,探讨养心通脉方颗粒膏方和传统膏方对冠心病血瘀证大鼠的作用效果与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分三阶段复制冠心病血瘀证模型大鼠,成模后的大鼠再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 目的:通过心肌组织代谢组学技术,探讨养心通脉方颗粒膏方和传统膏方对冠心病血瘀证大鼠的作用效果与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分三阶段复制冠心病血瘀证模型大鼠,成模后的大鼠再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颗粒剂养心通脉膏方组(颗粒膏方组)、传统饮片养心通脉膏方组(传统膏方组)、养心通脉方汤剂组(中药汤剂组)。颗粒膏方组(KL)、传统膏方组(CT)、中药汤剂组(E)分别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模型对照组(G)继续予以高脂饲料,其余组别予以普通饲料。灌胃3周后,各组大鼠留取腹主动脉及心肌组织标本,腹主动脉进行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采用LC/MS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并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寻找差异代谢物和重要代谢通路。结果:(1)KL组与CT组的心电图基本成窦性心律,无明显心肌缺血表现;G组的心电图可见J点下移,有明显心肌缺血表现。(2)KL组和CT组的腹主动脉HE染色显示,血管内、中、外膜结构基本完整、层次分明,弹性纤维结构清晰;G组的血管内膜结构破坏,内弹性膜断裂,中膜钙化甚至可见空腔结构,内、中、外膜结构不清晰。(3)养心通脉方治疗冠心病血瘀证涉及坏死性凋亡、蛋白质消化吸收、卵巢类固醇生成、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溶酶体、氨酰tRNA生物合成、味觉传导、神经活性受体配体相互作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等代谢通路,主要差异代谢物有:花生四烯酸盐、鞘磷脂、L-赖氨酸、L-组氨酸、L-异亮氨酸、L-天冬酰胺、牛磺酸、乙酰胆碱、二磷酸腺苷、柠檬酸、丙酸、酪胺、脱氢表雄酮、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五烯酸。结论:养心通脉方的颗粒膏方、传统膏方与中药汤剂均有针对冠心病血瘀证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效果无统计学意义;养心通脉方的作用机制与坏死性凋亡、氨基酸代谢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血瘀证 养心通脉方 膏方 生物信息学 代谢组学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梓铭 郑景辉 +3 位作者 唐友明 徐文华 伍燕宏 罗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582-1587,1789,共7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更全面地预测养心通脉方(Yangxin Tongmai Formula,YTF)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药物靶点数据库分析平台,基于化合物ADME特性筛选养心通脉方中相关活性成分,预测化合物...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更全面地预测养心通脉方(Yangxin Tongmai Formula,YTF)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药物靶点数据库分析平台,基于化合物ADME特性筛选养心通脉方中相关活性成分,预测化合物的作用蛋白质靶点,进一步构建靶点蛋白数据集;基于Genecards数据库获取CHD高度相关蛋白靶点,构建数据集;将养心通脉方与CHD靶点数据集进行比对与分析,并基于共同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靶点通路网络(target-pathway network)及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经分析养心通脉方中62个化合物,99个作用蛋白质靶点以及与CHD相关的20个共同靶点(占养心通脉方化合物靶点的25%)发现,相关靶点共有55个的生物学过程及39条通路被显著富集(P <0. 05),本次预测结果与养心通脉方前期已证实的成果在功效及机制上有一定契合。结论: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通,过构建多维调控网络初步揭示了养心通脉方对CHD的作用机制,为其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通脉方 网络药理学 冠心病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加减养心通脉方干预对冠心病血瘀证亚型患者CTNNB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向忠军 王建国 +5 位作者 简维雄 吴航宇 张月娟 黄海波 陈伶利 李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探讨加减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血瘀证亚型CTNNB1基因表达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符合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患者23例,按胸痹血瘀证亚型诊断标准分成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组7例、气滞血瘀证组8例和痰浊血瘀证组8例,进行为期1个月的加减养... 目的探讨加减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血瘀证亚型CTNNB1基因表达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符合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患者23例,按胸痹血瘀证亚型诊断标准分成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组7例、气滞血瘀证组8例和痰浊血瘀证组8例,进行为期1个月的加减养心通脉方的治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服药前后CTNNB1基因表达的变化,观察服药前后血脂血糖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不同证型的患者相比治疗前CTNNB1基因表达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治疗前血糖值均有所下降,气虚血瘀组治疗前后血糖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患者中TC、TG在治疗后,比治疗前值均有所下降,3组治疗前后TC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组、气虚血瘀证组TG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患者的HDL、LDLC值在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血瘀证3个亚型(气虚、气滞、痰浊)CTNNB1基因表达无明显的调控作用,以方测证,说明CTNNB1基因的表达可能不是冠心病血瘀证的发病机制之一。但该方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血瘀证亚型血糖及脂类异常,有较好的降脂和降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通脉方 冠心病 血瘀证亚型 CTNNB1 血脂 血糖
下载PDF
基于TGF-β/Smads信号通路探究养心通脉方调控慢性心力衰竭血瘀证大鼠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肖清玄 郭志华 +5 位作者 罗佳敏 陈宇霞 张书萌 于子璇 陈伶利 李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353-1360,共8页
目的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t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s信号通路探讨养心通脉方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血瘀证大鼠心肌纤维化和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SD雄性大鼠分为造模组(27... 目的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t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s信号通路探讨养心通脉方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血瘀证大鼠心肌纤维化和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SD雄性大鼠分为造模组(27只)、正常组(12只)和假手术组(6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行冠脉结扎术造模,术后10 min行心电图检测,6周后检测超声心动图、血清N端前脑钠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含量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成模后,运用随机数字表法从造模组中取18只大鼠均分为中药组、西医组和模型组,中药组予养心通脉方溶液12 g/kg灌胃,西药组予以缬沙坦溶液0.8 g/kg灌胃,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每日1次,持续4周。药物干预结束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及纤维化程度,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NT-pro BN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TGF-β/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大鼠心电图出现明显的ST段上抬,大鼠血清NT-pro BNP含量显著升高(P<0.01),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显著下降(P<0.01),全血高切黏度、中切黏度、低切黏度显著升高(P<0.01)。药物干预4周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VEF明显降低(P<0.01),血清NT-Pro BNP、TNF-α、IL-1β及IL-6水平上升(P<0.01),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1),心肌组织ANGPT2、TGF-β1、Smad 2、Smad 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LVEF水平上升(P<0.01),血清NT-pro BNP和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P<0.01),IL-10含量增多(P<0.01),心肌组织TGF-β1、Smad2、Smad3蛋白表达减少(P<0.05或P<0.01)。结论冠脉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Smads信号通路 慢性心力衰竭 血瘀证 养心通脉方 炎症损伤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养心通脉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瘀证大鼠心肌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7
作者 黄俊丽 廖琳洁 郑景辉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YTF)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血瘀证大鼠心肌损伤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其相关机制。方法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YTF低剂量组、YTF中剂量组、YTF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YTF)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血瘀证大鼠心肌损伤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其相关机制。方法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YTF低剂量组、YTF中剂量组、YTF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均建立大鼠MIRI血瘀证模型,YTF低剂量组、YTF中剂量组、YTF高剂量组分别给予4.725、9.450、18.900 g/kg YTF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10.710 g/kg冠心苏合丸混悬液灌胃,阴性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2次,连续给药14 d;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不灌胃。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心肌组织及线粒体超微结构,TUNEL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酶标仪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肿胀度(OD540)及线粒体超氧阴离子含量。结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心肌肌丝排列整齐,肌节规则,结构清晰,线粒体外膜完整,嵴结构正常,排列致密;模型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心肌肌节断裂,核周间隙增宽,线粒体排列紊乱,部分外膜模糊甚至破裂变形,线粒体嵴结构部分缺失,出现少量自噬体包裹线粒体及细胞质,有少量溶酶体出现;阳性对照组及YTF中、高剂量组线粒体排列较致密,肌丝断裂情况轻,肌节整齐,线粒体外膜及嵴结构较为清晰,可见早期小自噬体数量增多,溶酶体及被自噬体包裹的线粒体增多;YTF低剂量组线粒体肌丝较为完整但肌节不清,线粒体外膜及嵴结构模糊不清,早期小自噬体数量上升。模型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YTF中剂量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低于阴性对照组(P均<0.05)。模型对照组、阴性对照组OD540低于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与YTF低剂量组、YTF中剂量组、YTF高剂量组OD540高于阴性对照组(P均<0.05)。模型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心肌组织超氧阴离子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YTF高剂量组心肌组织超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通脉方 线粒体 自噬 细胞凋亡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瘀证
下载PDF
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动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大鼠梗死心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袁肇凯 黄献平 +7 位作者 李勇华 郑景辉 王丽平 简维雄 孙贵香 王萍 黄勃 喻松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321-2325,共5页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apr-YTF)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归巢梗死心肌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成apr-YTF注射液、rhG-CSF注射液和PBS缓冲液3组,测量各组大鼠干预后在体心功能、心室肌瘢痕面积、瘢痕毛...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apr-YTF)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归巢梗死心肌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成apr-YTF注射液、rhG-CSF注射液和PBS缓冲液3组,测量各组大鼠干预后在体心功能、心室肌瘢痕面积、瘢痕毛细血管数、心肌CD34+细胞、Brdu与cTn I双染阳性细胞数、Ⅷ因子、VEGF、bFGF、Flk-1、外周血CD34+细胞数,分析组间差异。结果:①与PBS组比较,apr-YTF组和rhG-CSF组的LVSP、LVEDP、+dp/dtmax、-dp/dtmax均有显著改善,心室肌瘢痕面积显著减小,心室肌毛细血管数、心肌边缘区和外周血液CD34+染色阳性细胞数、心肌梗死边缘区中Brdu与cTn I双染阳性细胞数及Ⅷ因子、Flk-1、VEGF、bFGF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P<0.05);②与rhG-CSF组比较,apr-YTF组的LVSP显著升高,心肌组织CD34+染色阳性细胞数、心肌梗死边缘区中Brdu与cTn I双染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apr-YTF能促使BMSCs动员入血、定向归巢并转化为心肌细胞,且优于rhG-CS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样细胞 归巢 养心通脉片有效部位组方
原文传递
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莫莉 黄献平 +4 位作者 袁肇凯 陈清华 简维雄 胡志希 孙贵香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有效成分部位方(YTⅡ)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制备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组(YTⅡ组)、养心通脉方原方组(YTⅠ组)、麝香保心丸组(SBW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bFGF组)和无药血清组(KX组)各组的...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有效成分部位方(YTⅡ)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制备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组(YTⅡ组)、养心通脉方原方组(YTⅠ组)、麝香保心丸组(SBW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bFGF组)和无药血清组(KX组)各组的含药血清,另外设置空白组,共6组,每组25个鸡胚。复制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从0h、24h、48h、72h和96h共5个时间点,观察YTⅡ及各组对CAM模型鸡胚存活情况、CAM标本形态和CAM新生血管数量的影响。结果分组加药后96h时,bFGF组和YTⅡ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加药72h后各药物组粗大血管及细小分支迅速增多,血管网络清晰,呈叶脉样,放射性生长,加药96h时更明显,尤以bFGF组和YTⅡ组血管生长最为旺盛。加药48h,72h和96h,各药物组与空白组、KX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血管新生数呈bFGF组>YTⅡ组>YTⅠ组>SBW组>KX组>空白组的趋势。结论YTⅡ与YTⅠ、SBW、bFGF同样具有促血管新生的作用,且YTⅡ作用与bFGF作用相当,明显优于YTⅠ和SB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YTⅡ) 鸡胚绒毛尿囊膜 血管新生
下载PDF
基于血浆非靶向代谢组学和肠道菌群16S rRNA测序技术探讨养心通脉方干预冠心病血瘀证大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垠杏 陈子君 +3 位作者 王以琴 成细华 李杰 陈伶利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98-209,共12页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和血浆代谢物与冠心病血瘀证的关联性,及养心通脉方干预冠心病血瘀证的作用机制。方法18只SPF级雄性SD大鼠建立冠心病血瘀证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养心通脉方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每组各6只,灌胃干预2周。另取6只一直...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和血浆代谢物与冠心病血瘀证的关联性,及养心通脉方干预冠心病血瘀证的作用机制。方法18只SPF级雄性SD大鼠建立冠心病血瘀证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养心通脉方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每组各6只,灌胃干预2周。另取6只一直正常饮食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观察大鼠冠状动脉病理变化及检测心电图、血流变和血脂生化指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CMS/MS)技术分析大鼠血浆非靶向代谢组学,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回肠黏膜菌群以及对两者代谢组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总胆固醇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均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增生破坏,内皮下有大量空泡状改变,药物组冠状动脉内皮病变程度减轻。LCMS/MS结果共筛选鉴定出血清33种潜在内源性代谢物,其中1-甲基组氨酸、N-乙酰组胺、黄体酮和脱氧皮质酮可能成为冠心病血瘀证疾病模型的差异性代谢物,16S rRNA结果显示养心通脉方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有所改善,通过相关性分析,与冠心病血瘀证高度相关的变形杆菌门Hydrogenophaga、Limnohabitans和Polaromonas菌属等与5-羟基吲哚、N-乙酰组胺和黄体酮等血浆代谢产物呈正相关(P<0.01),与L-精氨酸、高精氨酸和Boc-β-氰基-L-丙氨酸等血浆代谢产物呈负相关(P<0.01);经养心通脉方干预后与其高度相关的拟杆菌门(乳杆菌目)Lactobacillus菌属、泉古菌门Candidatus Nitrososphaera菌属及放线菌门Corynebacterium菌属与Boc-β-氰基-L-丙氨酸、水苏碱和柚皮素等血浆代谢产物呈正相关(P<0.05),与5-羟基吲哚、N-乙酰组胺和油酰单乙醇胺等呈负相关(P<0.05)。结论养心通脉方可能通过调节冠心病血瘀证大鼠肠道菌群改善血浆代谢,达到减缓冠心病血瘀证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瘀证 非靶向代谢组学 肠道菌群 养心通脉方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不同剂量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心肌线粒体代谢相关酶及其转运的影响
11
作者 尹梦影 曹伟 +2 位作者 胡鑫 郑景辉 莫云秋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7期92-98,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apr-YTF)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大鼠心肌线粒体代谢相关酶及其转运的影响。方法本实验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将7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apr-YTF)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大鼠心肌线粒体代谢相关酶及其转运的影响。方法本实验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将7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apr-YTF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构建MIRI模型,造模期间,各组大鼠共死亡25只,为保证实验完整性,补充造模至每组10只。造模完成后,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正常饲养,阴性对照组大鼠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阳性对照组大鼠给予冠心苏合丸灌胃,apr-YTF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1.5、3.0、6.0 ml apr-YTF灌胃,1次/d,共干预2周。比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造模24 h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血清心肌梗死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比较七组大鼠造模第14天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线粒体代谢相关酶[ATP、磷酸果糖激酶1(PFK1)、琥珀酸脱氢酶(SDH)、腺苷酸转运体(ANT)、异枸橼酸脱氢酶(IDH)]水平及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TNFαIP2)、MIRO1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全血低切、中切黏度及血清CK-MB、cTnI、LDH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模型组ATP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PFK1、SDH、ANT、IDH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apr-YTF低、中、高剂量组ATP水平高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apr-YTF中、高剂量组PFK1、ANT、IDH水平低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apr-YTF低、中、高剂量组SDH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apr-YTF低剂量组ATP、ANT水平高于阳性对照组,apr-YTF低、中剂量组PFK1、IDH水平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apr-YTF中剂量组ATP水平低于apr-YTF低剂量组,apr-YTF中、高剂量组PFK1、ANT、IDH水平低于apr-YTF低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 线粒体
下载PDF
基于iTRAQ结合质谱技术的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对大鼠BMSCs作用蛋白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景辉 黄龙坚 +7 位作者 吴新正 刘锐 陈建军 莫云秋 朱志华 简维雄 刘吉勇 黄献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07-112,共6页
目的:采用核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蛋白组学技术分析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apr-YTF)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作用蛋白。方法:SD大鼠按照每天31.08 g·kg-1给予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灌服,以灌服等量生理盐水大鼠含药血清为空... 目的:采用核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蛋白组学技术分析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apr-YTF)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作用蛋白。方法:SD大鼠按照每天31.08 g·kg-1给予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灌服,以灌服等量生理盐水大鼠含药血清为空白对照,5 d后取含药血清干预BMSCs,提取细胞的膜蛋白,运用液相色谱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筛选并鉴定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鉴定出236个蛋白,差异蛋白62个,其中表达上调的蛋白有48个,表达下调的蛋白有14个;这些蛋白主要参与102种生物学过程,35种细胞组分,6种分子途径和3条信号转导通路,这些蛋白在3条信号转导通路上相互发生作用。结论:由结果推测处于差异蛋白功能交互网中交叉点位置的早老蛋白-1(presenilin-1),presenilin-2通过Notch信号通路,突触融合蛋白-4(syntaxin-4)通过可溶性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敏感性的融合蛋白附着蛋白(SNARE)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2(MAPK12)通过MAPK信号通路在apr-YTF诱导BMSCs向心肌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核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 蛋白质组学 生物信息学 信号转导通路
原文传递
养心通脉方对心肌梗死血瘀证模型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13
作者 于子璇 张书萌 +5 位作者 张梦雪 陈宇霞 陈杏 孔贝贝 陈伶利 李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55-1262,共8页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治疗心肌梗死血瘀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50只大鼠随机选取38只在高脂饲料喂养下运用维生素D3灌胃+异丙肾上腺素腹部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血瘀证模型。从造模成功的28只大鼠中选出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养心通...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治疗心肌梗死血瘀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50只大鼠随机选取38只在高脂饲料喂养下运用维生素D3灌胃+异丙肾上腺素腹部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血瘀证模型。从造模成功的28只大鼠中选出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养心通脉方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每组8只,未进行造模的大鼠中8只作为空白组。养心通脉方组大鼠给予养心通脉方12 g/(kg·d)灌胃,阿托伐他汀钙组大鼠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8 mg/(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4 ml/(kg·d)蒸馏水灌胃,各组均每天1次,连续14天。HE染色法观察冠状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及数量变化,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血清一氧化氮(NO)与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组织CTR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冠状动脉组织出现内膜增厚、内皮破损、炎性浸润等改变;心肌线粒体数量减少,膜结构变浅,部分破溃;心肌组织ATP、血清NO水平明显降低,心肌组织CTRP3蛋白表达及血清CTRP3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养心通脉方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冠状动脉内皮损伤情况均明显改善,心肌组织肌小节排列规律,心肌线粒体数量增加、结构完整,心肌组织ATP含量、血清NO含量显著升高,心肌组织CTRP3蛋白表达及血清CTRP3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养心通脉方组比较,阿托伐他汀钙组冠状动脉内皮损伤以及线粒体膜结构破坏成程度均较为明显,心肌组织ATP及CTRP3蛋白表达水平、血清CTRP3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养心通脉方能够显著改善心肌梗死血瘀证大鼠的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功能,抵抗冠状动脉内皮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脂肪因子CTRP3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瘀证 能量代谢 线粒体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养心通脉方
原文传递
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干预AMI大鼠BMSCs miRNA组学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梓铭 郑景辉 +7 位作者 黄金龙 陈建军 莫云秋 黄修解 马晓聪 张健 罗蔚 伍燕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14-120,共7页
目的:通过筛选差异表达miRNAs,预测和探究养心通脉方有效部位方(active principle region of Yangxing Tongmai formula,apr-YTF)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心肌样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提取急性... 目的:通过筛选差异表达miRNAs,预测和探究养心通脉方有效部位方(active principle region of Yangxing Tongmai formula,apr-YTF)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心肌样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提取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血瘀证大鼠BMSCs并培养,使用apr-YTF含药血清诱导,以阴性对照血清做对照,提取细胞总RNAs,使用表达谱芯片检测细胞miRNAs的表达,并进行聚类分析。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差异miRNA调控的靶基因和功能分析。结果:芯片探测出共有26个差异miRNAs,其中8个上调,18个下调,经筛选和预测共100个靶基因参与了19种生物过程,11种细胞成分,10种分子作用。轴突导向通路,癌症转录误调节通路,AMPK信号通路被富集。rno-miR-93-5p,rno-miR-204-5p,rno-miR-128-3p为网络调控中心,其中rno-miR-204-5p下调更显著。结论: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干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样分化的机制可能与rno-miR-204-5p,rno-miR-93-5p,轴突导向通路相关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 MIRNA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