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8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流域径流趋势变化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149
1
作者 秦年秀 姜彤 许崇育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9-594,共6页
选取长江流域重要控制站宜昌、汉口和大通站,分别应用1882~2000年、1870~2000年和1950~2000年的月平均流量资料,对年代际、月径流、季节性径流的变化以及径流的变化趋势及突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使用非参数Mann-Kendall法来检验径流... 选取长江流域重要控制站宜昌、汉口和大通站,分别应用1882~2000年、1870~2000年和1950~2000年的月平均流量资料,对年代际、月径流、季节性径流的变化以及径流的变化趋势及突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使用非参数Mann-Kendall法来检验径流的趋势变化.趋势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径流呈微弱增加趋势,但不显著且地区分布不均,中上游减少,下游增加;而季节性夏季和冬季径流增加趋势明显,尤其是7月和1月径流增加最突出;更重要的是90年代汛期径流也呈现出增加趋势,汛期径流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洪灾发生的可能性,这可能是导致洪灾频繁的原因之一.突变分析指出,宜昌和汉口站从1926年开始径流经历了一个明显减少的变化,这与20世纪20年代初,北半球突然变暖,长江上游地区呈现降温、降水减少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径流趋势分析 突变分析 1990s 流域径流 趋势变化 长江流域 20世纪90年代 长江上游地区 年代际
下载PDF
长江流域大型水库富营养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83
2
作者 王孟 邬红娟 马经安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7-481,共5页
在对长江流域 2 7座大型水库营养状况调查评价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大型水库富营养化的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水库富营养化状况与水库类型、水库流域的位置和水库的功能存在着明显的关系 ,湖泊型水库富营养化程度高于河道型水库 ,以灌溉... 在对长江流域 2 7座大型水库营养状况调查评价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大型水库富营养化的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水库富营养化状况与水库类型、水库流域的位置和水库的功能存在着明显的关系 ,湖泊型水库富营养化程度高于河道型水库 ,以灌溉为主的水库富营养化程度高于以发电为主的水库 ;调查的 14座河道型水库和 13座湖泊型水库中 ,分别有 2 1.4 %的河道型水库和 6 9.2 %的湖泊型水库达到富营养化水平 ;以发电为主的水库 30 %已达到富营养标准 ,而以灌溉为主的水库中达到富营养的占 5 3.8%。另外 ,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与水文情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通过水位或水滞留时间的调节 ,对营养物质、藻类组成和现存量进行调控 ,影响水库富营养化进程。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水 河道型水库 湖泊 大型水库 有效措施 藻类 发电 水文情势 长江流域 水库流域
下载PDF
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81
3
作者 邓先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3-97,共5页
本文在阐述文化、生态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即是文化生态的内涵。由于文化生态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 ,涉及面广 ,当前宜将和谐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关系作为突破口 ,着重进行研究。同时以长... 本文在阐述文化、生态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即是文化生态的内涵。由于文化生态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 ,涉及面广 ,当前宜将和谐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关系作为突破口 ,着重进行研究。同时以长江文化生态为例 ,揭示了文化生态研究的意义 :(1 )有助于深刻认识地区文化的根基与特质 ;(2 )有助于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开拓地区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3 )有助于借鉴历史经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研究意义 长江流域 文化系统 自然环境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安全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55
4
作者 虞孝感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4-298,共5页
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长江干流地区生态环境特征、问题及其生态功能将其划分成5个生态区段,分别指出各自存在的重大生态安全问题,并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新颖的管理模式是... 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长江干流地区生态环境特征、问题及其生态功能将其划分成5个生态区段,分别指出各自存在的重大生态安全问题,并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新颖的管理模式是确保长江生态安全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生态安全 生态补偿 流域管理 生态环境 生态功能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长江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 被引量:54
5
作者 周怀东 袁浩 +2 位作者 王雨春 陆瑾 万晓红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5-519,共5页
分析了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的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Cu,Zn,Pb,Cd,Cr,As,Hg)的含量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除Zn外,长江流域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Cd的污染较为严重,Cd主要以可交换态的形式存在,长江水系沉积... 分析了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的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Cu,Zn,Pb,Cd,Cr,As,Hg)的含量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除Zn外,长江流域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Cd的污染较为严重,Cd主要以可交换态的形式存在,长江水系沉积物中Zn,Pb以及Cu具有相似的同源性,而Cd,As,Hg以及Cr则另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长江
下载PDF
长江上游山丘区土地承载力研究与评价——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 被引量:25
6
作者 漆良华 周金星 +3 位作者 张旭东 谭显春 陈文晖 黄玲玲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9-174,共6页
我国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国家,耕地有限且以山丘坡耕地为主,协调人地关系非常重要。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通过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和人口数量预测模型的建立,采用环境容量等级系数计算和等级划分方法,对基于水土流失和生态工程建设作用下的... 我国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国家,耕地有限且以山丘坡耕地为主,协调人地关系非常重要。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通过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和人口数量预测模型的建立,采用环境容量等级系数计算和等级划分方法,对基于水土流失和生态工程建设作用下的长江上游流域山丘区土地利用类型与格局的变化及其它人类活动对土地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宜宾市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在2010、2015、2020年时总体上都能承载3种生活类型条件下的人口数量,3种生活类型下的容量等级基本都在“3”以上,即达到“满足”水平,并呈现出向“富余”水平提高的趋势,这表明尚具有较大潜力和空间的土地承载力是宜宾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驱动因素,人类活动对土地承载力产生的影响在可承受的生态阈值之内,为长江上游流域及我国广大山丘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山丘区 土地资源 土地承载力 宜宾市
下载PDF
长江流域城市发展的个性与共性问题 被引量:20
7
作者 姚士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7-105,共9页
建国 50年来 ,长江流域各大、中、小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城市经济实力、城市性质与功能结构 ,城市生态环境以及区域成绩体系等产生了质的飞跃 ,向着更高层次的城市战略目标发展。从本流域各个城市发展过程与现状特征分析 ,具... 建国 50年来 ,长江流域各大、中、小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城市经济实力、城市性质与功能结构 ,城市生态环境以及区域成绩体系等产生了质的飞跃 ,向着更高层次的城市战略目标发展。从本流域各个城市发展过程与现状特征分析 ,具有五个比较鲜明的个性与共性问题 ,共同构成了长江流域城市化的特征与趋势。本文着重阐述了五个特征 :①城市化的速度 ,比例各省具有自己的鲜明的特征 ;②流域内各省城市空间结构有自己的特点 ;③城市发展条件与形态有自己的个性 ;④城市用地的结构性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整体功能 长江流域 城市化 个性 共性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长江流域人口预测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罗荣桂 黄敏镁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90-93,共4页
人口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对人口数量的准确预测能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建立了一维时间序列的长江流域人口数量的 BP神经网络模型 ,根据 1988~ 2 0 0 1年长江流域人口统计数据 ,借助 Matlab6 .5... 人口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对人口数量的准确预测能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建立了一维时间序列的长江流域人口数量的 BP神经网络模型 ,根据 1988~ 2 0 0 1年长江流域人口统计数据 ,借助 Matlab6 .5软件进行预测 ,并与指数平滑预测、自回归模型、L ogistic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应用 BP神经网络对人口数量的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人口预测 时间序列 长江流域
下载PDF
长江中游湖泊CDOM光学特性及其空间分布对比 被引量:21
9
作者 陈晓玲 陈莉琼 +2 位作者 于之锋 田礼乔 张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8-254,共7页
根据2007年秋季洪湖、东湖和梁子湖的调查结果,分析了长江中游3个典型湖泊CDOM光学特性及其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CDOM吸收系数在洪湖最高,梁子湖最低;(2)在洪湖,CDOM吸收系数受陆源影响较大,与悬浮泥沙浓度呈现较好正相关关系,而... 根据2007年秋季洪湖、东湖和梁子湖的调查结果,分析了长江中游3个典型湖泊CDOM光学特性及其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CDOM吸收系数在洪湖最高,梁子湖最低;(2)在洪湖,CDOM吸收系数受陆源影响较大,与悬浮泥沙浓度呈现较好正相关关系,而在梁子湖,CDOM吸收系数主要受到浮游植物降解贡献,与叶绿素浓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洪湖与东湖指数函数斜率S值变化不大;梁子湖CDOM吸收系数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指数函数斜率S值与400nm波段CDOM吸收系数ag(400)显著负相关.在建立梁子湖CDOM遥感反演模型时,应引入上述指数函数斜率S值与400nm波段CDOM吸收系数之间的线性函数,对CDOM吸收系数的指数模型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质 洪湖 东湖 梁子湖 长江流域
下载PDF
长江流域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与空间集聚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杨阳 唐晓岚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3-514,共12页
从长江流域协同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角度考虑,如何促进区域城镇化有序、适度及协调建设,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以长江流域105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法构建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城镇化的五维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依... 从长江流域协同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角度考虑,如何促进区域城镇化有序、适度及协调建设,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以长江流域105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法构建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城镇化的五维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依托ArcGIS平台,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究长江流域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特征、空间聚类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8~2018年,长江流域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有下降,各地级市间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离散程度趋于缩小态势。(2)耦合协调度良好及以上的地级市主要位于长江三角洲、合肥与皖江沿线、武汉城市圈、长沙城市圈、成渝城市群等地。耦合协调度失调的地级市主要位于长江源头地区、川西—藏东—滇北横断山区、甘肃陇南、乌蒙山区、雪峰山区、罗霄山区等地。(3)长江流域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可划分为热点聚集型、中部发展型、冷点聚集型、边缘游离型4种类型,人力资本、交通建设、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地理特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耦合协调度的区域格局。基于城镇化多维耦合协调发展,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新型城镇化 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时空分异 影响因子
原文传递
长江流域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新越 刘兰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17,共6页
在分析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等相关方法,对长江流域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2000—2017年城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城镇化是其旅游经济... 在分析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等相关方法,对长江流域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2000—2017年城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城镇化是其旅游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其旅游经济发展不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2)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政府调控、产业结构、交通密度、接待设施是影响长江流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镇化通过作用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政府调控、产业结构、交通密度5个因素而间接影响旅游经济的发展;3)长江流域上游、中游、下游区域的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旅游经济发展 长江流域
下载PDF
长江流域空间经济系统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邓宏兵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3期277-282,共6页
从空间经济系统的角度来看,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有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基本特征。首先是流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性。这一特征集中体现在流域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基础、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空间差异。其次是流域经济发展与... 从空间经济系统的角度来看,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有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基本特征。首先是流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性。这一特征集中体现在流域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基础、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空间差异。其次是流域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和资源的空间耦合性。区域自然系统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作用和影响,突出地表现在上游经济发展属资源密集型、中游经济发展属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并存、下游为资金技术型。第三是流域经济发展内在联系与管理体制的空间制约性。流域经济发展始终受到管理体制的限制,不能按流域经济的内在联系组织生产,制约了了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空间经济系统 特征研究
下载PDF
武汉市2003年盛夏异常高温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才媛 彭春华 +2 位作者 赵勤炳 谢萍 谌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9-382,共4页
通过分析武汉市1951年~2003年、尤其是2003年盛夏高温、低温、日平均气温情况,对比长江流域、江南部分城市盛夏气温状况,得出2003年盛夏武汉市多项高温记录居首位的结论;认为天气系统、下垫面因素、城市热岛效应是形成武汉市盛夏气温... 通过分析武汉市1951年~2003年、尤其是2003年盛夏高温、低温、日平均气温情况,对比长江流域、江南部分城市盛夏气温状况,得出2003年盛夏武汉市多项高温记录居首位的结论;认为天气系统、下垫面因素、城市热岛效应是形成武汉市盛夏气温异常偏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长江流域 盛夏高温 特征分析
下载PDF
长江流域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与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阳 唐晓岚 +1 位作者 贾艳艳 詹巧巧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8-990,共13页
运用熵值法对长江流域2008年、2013年及2018年3个时期105个地级市的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水平进行多维评测;依托ArcGIS平台分析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耦合协调性的时空集聚模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挖掘城镇化耦合协调性的驱动因... 运用熵值法对长江流域2008年、2013年及2018年3个时期105个地级市的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水平进行多维评测;依托ArcGIS平台分析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耦合协调性的时空集聚模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挖掘城镇化耦合协调性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显著差异,呈现出: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的格局。城镇化耦合协调度中等协调及以上水平的地级市主要位于长江三角洲、合肥与皖江沿线、武汉城市圈、长沙城市圈、成渝城市群、南昌、贵阳、昆明等地。耦合协调度处于失调水平的地级市主要位于长江源头地区、藏东—川西—滇北横断山区、甘肃陇南、乌蒙山区、武陵山区、南岭地区等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模式可划分为热点聚集型、中部发展型、冷点聚集型、边缘游离型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出4种空间集聚类型的拟合模型,决定系数R2均大于0.800。立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长江流域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 耦合协调 时空演变 驱动因子
原文传递
长江流域水环境演化规律研究平台及切入点初探 被引量:13
15
作者 虞孝感 姜加虎 贾绍凤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5-490,共6页
对长江流域水环境演化规律的研究 ,应该针对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尤其是水质酸化和污染、洪涝灾害威胁加剧等水环境问题 ,提出科学的解释 ,为流域水环境修复提供基础理论。回顾和总结了 5 0多年来前人在长江流域水环境研究方面所取得的... 对长江流域水环境演化规律的研究 ,应该针对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尤其是水质酸化和污染、洪涝灾害威胁加剧等水环境问题 ,提出科学的解释 ,为流域水环境修复提供基础理论。回顾和总结了 5 0多年来前人在长江流域水环境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这些成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研究构筑了良好的基础平台。对长江流域水环境的研究应出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 ,围绕长江干流水质保护和中游地区防洪两个重中之重 ,强化对水环境演变动力学机制的研究 ,摸清流域水、泥沙与污染物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对水环境恶化的机制 ,建立流域水文、泥沙与水质之间非线性、复杂巨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其系统模拟。还提出了长江流域水环境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水环境演变 基础平台 切入点 演变规律
下载PDF
循环经济,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成新 解晓南 姚士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3-508,共6页
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驱动轴,其发展速度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但目前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生态安全遭到威胁,三大差距不断拉大,严重... 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驱动轴,其发展速度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但目前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生态安全遭到威胁,三大差距不断拉大,严重影响到21世纪长江流域的长远发展。而循环经济以其“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三大准则,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长江流域的循环经济建设需从生态产业、生态工业园、生态城市和生态流域等不同层面上加以推进,其实施和推广不仅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企业、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同时依赖于资金、技术以及法律、制度等软硬环境的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长江流域 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下载PDF
长江流域板块结构分异的制度成因与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彬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67,共8页
本文认为长江流域区域板块结构的形成与分异是各地区不同程度的市场化进程对区域空间结构产生非对称影响的结果,并论证了制度的创新与协调将有助于区域板块常规动力的耦合与外生动力的内在化。为促使长江流域区域的板块融合,应结合不同... 本文认为长江流域区域板块结构的形成与分异是各地区不同程度的市场化进程对区域空间结构产生非对称影响的结果,并论证了制度的创新与协调将有助于区域板块常规动力的耦合与外生动力的内在化。为促使长江流域区域的板块融合,应结合不同层次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特征和重组驱动力,制定与技术变革和全球化现实背景相适应的、以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相协同为目标、以区域治理体制为保障的空间结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板块结构分异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制度成因
原文传递
长江流域冬季农业主要作物的耕地竞争机制及案例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燕玲 刘爱民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51,共6页
长江流域是世界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带,增加油菜籽种植面积和产量是提高我国油料供给能力的重要方面。在该区域,油菜籽和小麦是最主要的冬季农作物,也是具备耕地竞争关系的2种主要作物。在对长江流域这两种作物的耕地竞争机制进行理论分析... 长江流域是世界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带,增加油菜籽种植面积和产量是提高我国油料供给能力的重要方面。在该区域,油菜籽和小麦是最主要的冬季农作物,也是具备耕地竞争关系的2种主要作物。在对长江流域这两种作物的耕地竞争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耕地竞争力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实地调查的数据与结果,对油菜籽和冬小麦的耕地竞争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油菜籽耕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单产、收购价格、机械化水平、劳动力价格及国家政策;稳定油菜籽收购价格是提高油菜籽耕地竞争力的关键;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油菜籽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成为影响种植效益的重要因素;国家补贴的影响作用不大。另外,结论也表明长江流域存在很大的油菜籽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油菜籽 小麦 耕地竞争 生产工艺
下载PDF
长江流域的自然保护区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 被引量:10
19
作者 谢宗强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4期497-503,共7页
长江流域的自然保护区占全流域面积的 5. 74%,比我国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低1.9个百分点。保护区数量在80年代增幅最大,面积在90年代增幅最大,这种不同步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保护区经营管理更加注重建立较多的大... 长江流域的自然保护区占全流域面积的 5. 74%,比我国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低1.9个百分点。保护区数量在80年代增幅最大,面积在90年代增幅最大,这种不同步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保护区经营管理更加注重建立较多的大保护区,保护较大的生态系统。本流域的各类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与流域内自然生态系统类型的丰富性和珍稀物种的多样性直接相关。生态系统类的自然保护区多分布在长江一线以南,形成4个明显的集中分布地带。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在川西高原、川黔湘接壤带和鄱阳湖附近比较集中。川西南滇西北、川西高山峡谷区、川鄂湘黔接壤区、南岭山地北部等6个区域成为长江流域自然保护的关键区域。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中必须注意资源植物的持续利用、防护林的质量和生态平衡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 持续利用
下载PDF
沿江开发成就卓著 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热烈祝贺《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创刊二十周年 被引量:12
20
作者 虞孝感 张维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81-785,共5页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创刊二十年来,刊物随着长江大开发的脉搏而跳动,科学地刻画了"长江战略"的实施历程,履行了为开发和保护长江鸣锣开道的"先声"使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长江产业带建设的综合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创刊二十年来,刊物随着长江大开发的脉搏而跳动,科学地刻画了"长江战略"的实施历程,履行了为开发和保护长江鸣锣开道的"先声"使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长江产业带建设的综合研究"课题组论证了长江沿江产业带的建设目标和途径。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长江沿江已经建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内河产业带,国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动机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同时,长江流域正面临着复杂、艰巨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任重道远。长江流域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有无数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作为综合性的学术刊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产业带 资源环境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