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慎词学与《草堂诗余》 |
张宏生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2
|
百年来杨慎研究综述 |
白建忠
孙俊杰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8
|
|
3
|
杨慎古音学源流考辨 |
雷磊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4
|
杨慎研究综述(下) |
高小慧
|
《天中学刊》
|
2006 |
5
|
|
5
|
杨慎研究综述(上) |
高小慧
|
《天中学刊》
|
2006 |
4
|
|
6
|
杨慎卒年卒地新证 |
丰家骅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2006 |
3
|
|
7
|
杨慎与云南沐氏——杨慎交游考述之一 |
丰家骅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09 |
4
|
|
8
|
风徽追仰三百年:写韵楼题咏升庵诗考论 |
陈友康
|
《昆明学院学报》
|
2024 |
0 |
|
9
|
杨慎诗中的“滇海”地理意象探析 |
高云翔
|
《昆明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0
|
18世纪关中地区农桑知识形成与传播研究--以杨屾师徒为中心 |
李富强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1
|
《廿一史弹词》与杨慎人生价值体系的自我调整 |
曾绍皇
吴波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2
|
中晚明之交文学新探 |
孙康宜
张健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3
|
杨慎诗学中的诗史意识与知识观念 |
郑利华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4
|
《经义模范》编刻考论 |
吴冬莉
|
《贵州文史丛刊》
|
2024 |
0 |
|
15
|
杨慎选编《雪山诗选》版本及价值新探 |
杨林军
|
《印刷文化(中英文)》
|
2024 |
0 |
|
16
|
杨慎在滇咏兰诗的文化史意义 |
茶志高
|
《昆明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7
|
1840年以前清代关中棉桑关系探析——以杨屾农桑观点为例 |
刘媛
樊志民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
2013 |
4
|
|
18
|
杨慎崇尚六朝的诗学取向的批评史意义 |
邓新跃
|
《唐都学刊》
|
2007 |
4
|
|
19
|
杨慎前后期文学思想之变与不变 |
张淑颖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0
|
《全蜀艺文志》编者考论 |
旷天全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