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牦牛皮胶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丁晨旭 王小艳 孙青惠 《医药世界》 2005年第6期66-68,共3页
目的:评价牦牛皮胶的安全性,为其应用提供毒理学安全依据。方法:进行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大鼠遗传毒性试验及30天喂养试验。结果:①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雌、雄小鼠经口累计两次灌胃量达15g/kgBW(相当于人群推荐量0.133g/kgBW的113... 目的:评价牦牛皮胶的安全性,为其应用提供毒理学安全依据。方法:进行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大鼠遗传毒性试验及30天喂养试验。结果:①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雌、雄小鼠经口累计两次灌胃量达15g/kgBW(相当于人群推荐量0.133g/kgBW的113倍),属无毒级。②遗传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③大鼠30天喂养试验。未发现其对试验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生化、脏体比及组织病理学有明显不良影响。结论:在试验剂量3.28g/kgBW~15g/kgBW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学 安全性评价 牛皮 30天喂养试验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遗传毒性试验 组织病理学 试验结果 精子畸形 生长发育 试验大鼠 不良影响 试验剂量 保健食品 经口 推荐量 灌胃量 雄小鼠 无毒级 未发现 血液学 脏体比
下载PDF
牦牛皮胶对环磷酰胺致贫血小鼠血象红系参数及脾脏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琦 杨红霞 +3 位作者 李雁 王晓喜 魏立新 杜玉枝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5-421,共7页
探讨牦牛皮胶对环磷酰胺所致的贫血小鼠的血象红系参数和脾脏结构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小鼠贫血模型,造模4天后各给药组小鼠分别ig牦牛皮胶1、2、3、6 g/(kg·d),阿胶补血颗粒14.05 g/(kg·d),在给药后的第7、14、2... 探讨牦牛皮胶对环磷酰胺所致的贫血小鼠的血象红系参数和脾脏结构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小鼠贫血模型,造模4天后各给药组小鼠分别ig牦牛皮胶1、2、3、6 g/(kg·d),阿胶补血颗粒14.05 g/(kg·d),在给药后的第7、14、21天检测各组小鼠的外周血象,计算脾脏和胸腺系数,切片观察脾脏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1 g/(kg·d)牦牛皮胶给药组给药7、14、21 d,血红蛋白显著升高(P <0.05); 2 g/(kg·d)牦牛皮胶给药组给药7、14、21天,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平均血红蛋白量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 <0.05); 3g/(kg·d)牦牛皮胶给药组给药14、21天,红细胞数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 <0.05); 6 g/(kg·d)牦牛皮胶给药组给药7、14天,平均血红蛋白量显著升高(P <0.05);各给药组脾脏淋巴细胞增多,白髓与红髓的界限变清晰。综上,各浓度牦牛皮胶对贫血小鼠均有补血作用,其中2 g/(kg·d)的牦牛皮胶给药剂量,14天的给药时间的补血作用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皮胶 贫血 环磷酰胺 脾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