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对称的博弈:西安事变善后中的蒋介石与杨虎城
1
作者 王春林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3,共10页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杨虎城因领导陕甘方面与国民政府对抗而加深了国民政府对他的恶感,根本解决杨的声音很强。中央军进入西安之初,蒋介石还要借助杨,因而对其较为温和。在东北军东调后,蒋即竭力压迫杨辞职出洋。但杨虎城并不立即遵命行...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杨虎城因领导陕甘方面与国民政府对抗而加深了国民政府对他的恶感,根本解决杨的声音很强。中央军进入西安之初,蒋介石还要借助杨,因而对其较为温和。在东北军东调后,蒋即竭力压迫杨辞职出洋。但杨虎城并不立即遵命行事,而是有意无意地拖延,其根本目的是希望留在国内推动抗日。在受到压力后,则提出名义、经费、生病等问题。但这些办法只能敷衍蒋介石一时,最后仍然不得不辞职、出洋。事变善后时期,去除杨虎城在国民政府内有相当共识,这既满足了蒋介石的报复心理,也符合国民政府维护纲纪以及彻底控制陕甘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杨虎城更多的只能是遵从,延宕只能更增加蒋的恶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事变 善后 国民政府 蒋介石 杨虎城 博弈
下载PDF
从“箱根计划”看杨虎城与西安事变的发动 被引量:1
2
作者 袁文伟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47-51,共5页
杨虎城是西安事变的首倡者和发动者,事变的根源就是在日本制定的"箱根计划"。该计划是杨虎城在1928—1936年间行动的指南,杨虎城在西北建立革命救国基地的努力及与蒋介石加强独裁的企图之间的矛盾,与中共联系的日益紧密等,都... 杨虎城是西安事变的首倡者和发动者,事变的根源就是在日本制定的"箱根计划"。该计划是杨虎城在1928—1936年间行动的指南,杨虎城在西北建立革命救国基地的努力及与蒋介石加强独裁的企图之间的矛盾,与中共联系的日益紧密等,都是箱根计划内在的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西安事变是杨虎城在计划执行受到强大阻挠并竭力将之排除而采取激烈行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根计划 杨虎城 西安事变
下载PDF
西安事变前杨虎城与中共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郝银侠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87,共4页
西安事变前杨虎城与中共的关系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密切合作阶段,杨虎城重用共产党员,大革命失败后保护共产党员,与共产党员谢葆真结婚,并提出了加入共产党的要求;第二阶段为若即若离阶段,由于中共“左”倾错误,拒绝杨虎城入党要... 西安事变前杨虎城与中共的关系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密切合作阶段,杨虎城重用共产党员,大革命失败后保护共产党员,与共产党员谢葆真结婚,并提出了加入共产党的要求;第二阶段为若即若离阶段,由于中共“左”倾错误,拒绝杨虎城入党要求,在杨虎城军队中搞兵变,迫使杨虎城一方面与中共合作,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与中共保持一定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 杨虎城 密切合作 若即若离
下载PDF
军事“误判”遭遇政治“误解”——“张汉民事件”及其后续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德平 《苏区研究》 2019年第6期60-72,共13页
杨虎城所辖陕西警备第三旅张汉民部是参与“围剿”红二十五军的陕军主力之一。张汉民是中共地下党员,名义上参与“围剿”红二十五军,实则对其进行了一定的保护。但由于红二十五军领导层对张汉民的政治身份颇为怀疑,决定消灭该旅。张汉... 杨虎城所辖陕西警备第三旅张汉民部是参与“围剿”红二十五军的陕军主力之一。张汉民是中共地下党员,名义上参与“围剿”红二十五军,实则对其进行了一定的保护。但由于红二十五军领导层对张汉民的政治身份颇为怀疑,决定消灭该旅。张汉民却过于自信与红二十五军之间的“约定”,未能保持必要警惕,并对不断显露的险情疏于防范,最终该部被击溃,张汉民被俘后遭错杀。“张汉民事件”一方面促使红二十五军领导层对陕西省委和红二十六军及其领导人刘志丹等产生了负面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陕北肃反”;另一方面,该事件破坏了中共与杨虎城之间的统战关系,造成杨虎城及其部属对中共的防范和敌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二十五军 鄂豫陕根据地 张汉民 杨虎城
下载PDF
蒋介石与杨虎城部关系述论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悦之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6-79,共14页
蒋介石和杨虎城部之关系,始于杨虎城离冯附蒋的基本策略,彼此在1930年前后的几场大战中皆获益不浅。此后双方虽存在羁縻-效忠的关系,但斗争、矛盾和冲突日渐突出,蒋介石扼杀了杨虎城的大西北主义,紧紧控制陕西政权,且压迫杨虎城剿共,这... 蒋介石和杨虎城部之关系,始于杨虎城离冯附蒋的基本策略,彼此在1930年前后的几场大战中皆获益不浅。此后双方虽存在羁縻-效忠的关系,但斗争、矛盾和冲突日渐突出,蒋介石扼杀了杨虎城的大西北主义,紧紧控制陕西政权,且压迫杨虎城剿共,这导致了西安事变的爆发。在抗日战争中,蒋介石笼络杨虎城旧部的同时,也要斩断他们与共产党的联系以孤其势。1944年以后,蒋介石企图吞并杨虎城旧部,这引发双方的彻底决裂。蒋杨关系是蒋介石和各地方实力派分合斗争的一个标本,双方形成了一个模式化的过程,而蒋介石在日记里详细记载了对杨虎城部的每一步清算,却相对忽视东北军,这个现象之奇特也令人印象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杨虎城 大西北主义 地方实力派
原文传递
西安事变前杨虎城与中共关系新探——西安事变纵横考之九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东社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9-97,共9页
西安事变前,中共对17路军的统战工作开展颇早,对联合杨虎城亦寄望甚殷。杨虎城虽在"艳晚事件"后一度有激烈的反蒋军事行动提议,但基本上却采取迟疑和委蛇立场,故其与中共关系一波三折、进展缓慢。直至沪杭之行归来,杨与中共... 西安事变前,中共对17路军的统战工作开展颇早,对联合杨虎城亦寄望甚殷。杨虎城虽在"艳晚事件"后一度有激烈的反蒋军事行动提议,但基本上却采取迟疑和委蛇立场,故其与中共关系一波三折、进展缓慢。直至沪杭之行归来,杨与中共关系方有较大改善。"西北三角"间非等距离的相互关系,对事变的发动、解决、善后以至张、杨的角色定位,均有着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虎城 张学良 西安事变 “艳晚事件” “西北三角”
下载PDF
杨虎城的个性与西安事变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利 王晓丹 《保山师专学报》 2002年第6期10-13,共4页
个性是导致行为以及使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某种特征和属性的动态组合。由于家庭环境、文化背景及人生阅历这些因素长期的交织、冲突、聚合 ,最终熔铸成杨虎城独具魅力的沉稳持重、深思熟虑、坚强不屈、勇于反抗的个性 ,这种个性决定了... 个性是导致行为以及使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某种特征和属性的动态组合。由于家庭环境、文化背景及人生阅历这些因素长期的交织、冲突、聚合 ,最终熔铸成杨虎城独具魅力的沉稳持重、深思熟虑、坚强不屈、勇于反抗的个性 ,这种个性决定了他在西安事变中的态度和行为 ,从而在近代中国历史画卷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虎城 个性 西安事变
下载PDF
杨虎城“贸然回国抗战说”质疑
8
作者 王剑华 姚米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作者通过严密的历史与逻辑分析 ,说明传统的杨虎城“贸然回国抗战说”是不能成立的。作者认为 ,杨虎城将军的悲剧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是一个热切的爱国者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不得不付出的重大代价和牺牲 ,不是或主要不是轻信误信... 作者通过严密的历史与逻辑分析 ,说明传统的杨虎城“贸然回国抗战说”是不能成立的。作者认为 ,杨虎城将军的悲剧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是一个热切的爱国者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不得不付出的重大代价和牺牲 ,不是或主要不是轻信误信蒋介石那么简单的。唯其如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性格 杨虎城 爱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 蒋介石 抗日救国行为
下载PDF
从“箱根计划”看杨虎城与西安事变的发动
9
作者 袁文伟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4-68,共5页
杨虎城是西安事变的首倡者和发动者,事变的根源就是在日本制定的"箱根计划"。该计划是杨虎城在1928至1936年间行动的指南,杨虎城在西北建立革命救国基地的努力及与蒋介石加强独裁的企图之间的矛盾,与中共联系的日益紧密等,都... 杨虎城是西安事变的首倡者和发动者,事变的根源就是在日本制定的"箱根计划"。该计划是杨虎城在1928至1936年间行动的指南,杨虎城在西北建立革命救国基地的努力及与蒋介石加强独裁的企图之间的矛盾,与中共联系的日益紧密等,都是箱根计划内在的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西安事变是杨虎城在计划执行受到强大阻挠并竭力将之排除而采取激烈行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根计划 杨虎城 西安事变
下载PDF
试析杨虎城在西安事变“善后处理”中的态度变化
10
作者 周苏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76-77,共2页
杨虎城在西安事变最初就有捉蒋后放蒋的思想。他在事变“善后处理”中时而主战,时而主和,能始终把握既定方向,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军政措施,促使陕甘善后循政治途径解决,避免了新内战的爆发,最终成功地巩固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初步成果。
关键词 杨虎城 西安事变 “善后处理”
下载PDF
杨虎城与陕西近代图书馆事业——从《续修陕西通志稿》谈起
11
作者 宋丽华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88,共3页
1916年陕西督军陈树藩礼聘名绅宋伯鲁领衔续修陕西通志.1934年陕西省通志馆修成《续修陕西通志稿》224卷,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亲自为续修通志撰写序言。此外,杨虎城将军在陕西执政期间为图书馆事业作出的贡献,无不体现了他对陕西教育事... 1916年陕西督军陈树藩礼聘名绅宋伯鲁领衔续修陕西通志.1934年陕西省通志馆修成《续修陕西通志稿》224卷,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亲自为续修通志撰写序言。此外,杨虎城将军在陕西执政期间为图书馆事业作出的贡献,无不体现了他对陕西教育事业发展的忧虑及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虎城 陕西 地方志 图书馆事业
下载PDF
蒋介石瓦解西北“三位一体”格局的策略
12
作者 郭洋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西安事变结束后,西北地区在短时间内形成了红军、西北军、东北军"三位一体"的军政格局。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大局下,中央与地方、统一与割据的矛盾浮现。西安事变后,蒋介石面对西北"三位一体"的军政格局,首先确... 西安事变结束后,西北地区在短时间内形成了红军、西北军、东北军"三位一体"的军政格局。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大局下,中央与地方、统一与割据的矛盾浮现。西安事变后,蒋介石面对西北"三位一体"的军政格局,首先确定了"以政治为主、以军事为从"的总体方针,然后重点打击杨虎城,军事上进行压迫,政治上保持谈判,最终使得杨虎城辞职出国。对于东北军,蒋介石逼其后撤,遂坚决调东北军离开陕西,最终将其调至豫皖地区。蒋介石认为杨虎城和东北军问题的解决,是西安事变以来第一之要政。在战和两手准备下,蒋介石最终通过和平方式成功处理了陕甘善后问题。此结果有利于抗日救国的民族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杨虎城 东北军 西安事变 三位一体
原文传递
身世浮沉雨打萍——再论西安事变后杨虎城的出国与回国
13
作者 王海广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73-77,共5页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改变之前保留杨虎城基本实力的处理方案,采取措施迫使杨虎城出国,中共方面囿于国共之间的谈判,也无法给杨虎城提供有力的帮助,杨虎城迫于多方压力,不得不出国考察。出访美国期间,杨虎城曾多次致电国民政府要求回国,却...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改变之前保留杨虎城基本实力的处理方案,采取措施迫使杨虎城出国,中共方面囿于国共之间的谈判,也无法给杨虎城提供有力的帮助,杨虎城迫于多方压力,不得不出国考察。出访美国期间,杨虎城曾多次致电国民政府要求回国,却都不被允许。之后,杨虎城抵达欧洲,计划假道苏联回国,国民政府和苏联正在举行关于互不侵犯条约、军事订购的双边谈判,由于其职权并不直接涉及军事和外交事务,加之杨本人对于国民政府的外交战略更是一无所知,致使其职务的合法性没有得到苏联的认同,最终,杨虎城假道苏联回国的计划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事变 杨虎城 苏联 中共
下载PDF
杨虎城与陕西赈济事业研究述论(1930-1937)
14
作者 司胜杰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9-102,共4页
杨虎城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将领,主陕时在救济灾荒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开展各项建设,使陕西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文章在收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以赈济事业为视角,以事件为主线,从赈济灾荒,发展教育,水利、交通建设和改善医疗卫生等方面... 杨虎城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将领,主陕时在救济灾荒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开展各项建设,使陕西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文章在收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以赈济事业为视角,以事件为主线,从赈济灾荒,发展教育,水利、交通建设和改善医疗卫生等方面,阐释杨虎城在陕赈济事业。在他主陕期间,陕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是陕西的近代化的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虎城 陕西 赈济
下载PDF
西安事变中的龙云
15
作者 郝银侠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8-50,共3页
西安事变中,“云南王”龙云由短暂的观望到反对张杨而拥护中央;由主张武力进攻到军事政治并用;并劝告杨虎城接受陕甘军事善后方案,建议南京勿对西安用兵。龙云的上述做法促进了事变的和平解决。
关键词 龙云 西安事变 张学良 杨虎城
下载PDF
国民军联军入陕前魏野畴与杨虎城关系探微
16
作者 朱航正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77-82,共6页
在冯玉祥的国民军联军入陕前,中共陕西党组织的重要创始人魏野畴与陕西地方实力派杨虎城之间建立了初步的合作关系。两人初识于榆林中学,在1925年的“驱吴运动”中第一次合作,之后魏野畴为杨虎城创办的三民军官学校提供支持,并在西安反... 在冯玉祥的国民军联军入陕前,中共陕西党组织的重要创始人魏野畴与陕西地方实力派杨虎城之间建立了初步的合作关系。两人初识于榆林中学,在1925年的“驱吴运动”中第一次合作,之后魏野畴为杨虎城创办的三民军官学校提供支持,并在西安反围城运动中与杨虎城并肩战斗。魏野畴在杨虎城部队的活动成为国民军联军入陕前陕西党组织在军队中进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尝试,而杨虎城的部队亦为陕西党组织提供了军事工作的平台,并为之后陕西地区国共合作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野畴 杨虎城 陕西党组织
下载PDF
冯玉祥集团与陕西地区
17
作者 贾熟村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34-38,共5页
冯玉祥曾任陕西督军,宋哲元曾任陕西省主席。冯玉祥集团在陕西曾经修筑了西安至潼关的公路,曾经设立农林试验所,改进农业生产,曾经设立学校,发展教育,为改善群众的文化生活作出了相当贡献。冯玉祥与蒋介石发生激烈冲突,冯玉祥与陕西地... 冯玉祥曾任陕西督军,宋哲元曾任陕西省主席。冯玉祥集团在陕西曾经修筑了西安至潼关的公路,曾经设立农林试验所,改进农业生产,曾经设立学校,发展教育,为改善群众的文化生活作出了相当贡献。冯玉祥与蒋介石发生激烈冲突,冯玉祥与陕西地方人士也存在不少矛盾,蒋介石利用冯玉祥与地方人士的矛盾,结束了冯玉祥集团对陕西的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玉祥集团 陕西地区 于右任 胡景翼 杨虎城
下载PDF
陕甘根据地“硕果仅存”外因探析
18
作者 魏德平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9-126,共8页
陕甘根据地是土地革命后期中共"硕果仅存"的一块根据地。这块根据地之所以能"硕果仅存"与当时国民党中央势力未能深入并有效控制陕甘地区,陕甘地区复杂的军政格局和特殊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外因有密切关系。正是这... 陕甘根据地是土地革命后期中共"硕果仅存"的一块根据地。这块根据地之所以能"硕果仅存"与当时国民党中央势力未能深入并有效控制陕甘地区,陕甘地区复杂的军政格局和特殊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外因有密切关系。正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为陕甘根据地"硕果仅存"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使根据地能"红旗不倒",成为中共中央及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中国革命复兴的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根据地 蒋介石 杨虎城 井岳秀
下载PDF
中共中央北方局与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
作者 牛保良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61-66,共6页
日军侵华使中国国内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中日民族矛盾逐步取代国内阶级矛盾而转化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出《八一宣言》,提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抗日救亡主张。同年底,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 日军侵华使中国国内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中日民族矛盾逐步取代国内阶级矛盾而转化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出《八一宣言》,提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抗日救亡主张。同年底,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和总策略。中共中央北方局遵照中央指示,迅速在华北以及西北、东北等地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其中,除中共中央直接与西北地区国民党党、政、军等各地方势力开展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北方局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也与张学良东北军、杨虎城十七路军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关系,对推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北方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杨虎城 张学良
下载PDF
也论杨虎城与中共关系——兼与张伟先生商榷
20
作者 郝银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6-129,共4页
杨虎城与中共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矛盾,双方的首次分歧和矛盾是皖北暴动,它是双方关系进入第二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1933年杨虎城与中共之间协议的终止中共应负一定的责任;中共与杨虎城达成反蒋抗日的秘密协定是在1936年4月,而不是1935年底... 杨虎城与中共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矛盾,双方的首次分歧和矛盾是皖北暴动,它是双方关系进入第二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1933年杨虎城与中共之间协议的终止中共应负一定的责任;中共与杨虎城达成反蒋抗日的秘密协定是在1936年4月,而不是1935年底;双方联合事宜进入具体磋商落实阶段最早是在1936年9月而非8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虎城 中共 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