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in Southwestern High-altitude Mountainous Areas of China——A Case Study of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of Xueshan Township in Luquan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 through Planting Codonopsis pilosula 被引量:4
1
作者 Zisheng YANG Renyi YANG +5 位作者 Yanbo HE Chonghui LU En ZHU Yaohan PI Mingxin WU Ying XIO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9年第3期48-54,共7页
Due to the severe restrictions of natural condition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high-altitude mountainous areas usually become the " hard bones" in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 Xueshan Township,Luquan Yi and ... Due to the severe restrictions of natural condition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high-altitude mountainous areas usually become the " hard bones" in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 Xueshan Township,Luquan Yi and Miao Autonomous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located in the alpine valley of Jinsha River,is a major township with wide and deep poverty,and the incidence of poverty is up to 45. 00%. In recent years,Xueshan Township has insisted on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made effort to develop the Codonopsis pilosula industry,and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 road to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C. pilosula industry,and formed a unique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by the end of 2018,the incidence of poverty dropped to 0. 74%. Based on field survey and interview,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specific practices,main results,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measures of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of C. pilosula planting industry in Xueshan Township,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similar areas in Yunnan Province and other provinces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ALTITUDE mountainous areas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LANTING CODONOPSIS pilosula Model xueshan Township of Luquan COUNTY
下载PDF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the Poverty-Stricken Mountainous Area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A Case Study of Xueshan Township 被引量:2
2
作者 Jia WANG Leijin LO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0年第2期17-24,27,共9页
As one of the most fragile alpine plateau and canyon areas in China,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 the key areas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China.It is also a key area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cou... As one of the most fragile alpine plateau and canyon areas in China,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 the key areas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China.It is also a key area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country.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dual goals of poverty reduc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and explore a win-win road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line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Taking Xueshan Township,Luquan Yi and Miao Autonomous County,Yunnan Province,which is located in the poor mountainous area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s an example,based on many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existing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dat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in problems of land use in Xueshan Township,and then puts forward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Xueshan Township.This can provide a necessary reference for the next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resources RATIONAL utilization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POOR mountainous areas xueshan Township Luquan COUNTY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Land Use Structure in Alpine Valley Area of Jinsha River:Taking Xueshan Township,Luquan County,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3
作者 Jia WANG Zisheng Y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9年第11期18-24,共7页
Oriented by ecological,production and living functions of lan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land use in Xueshan Township,Luquan County,Yunnan Province using the method of assignment.The land is classified into ge... Oriented by ecological,production and living functions of lan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land use in Xueshan Township,Luquan County,Yunnan Province using the method of assignment.The land is classified into general production land,production and ecological land,general living land,living and production land,living and ecological land,general ecological land and ecological and production land.The result is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the second national land survey.In theory,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ecological land,living land and production land is constructed.Taking Xueshan Township,Luquan County,a typical alpine valley area of Jinsha River as an example,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n the changes of land use in Xueshan Township in Luquan County in 2016,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land,living land and production land in Xueshan Township.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Xueshan Township,ecological land(including general ecological land and ecological and production land)has the largest proportion(54.84%)in area,followed by production land(including general production land and production and ecological land)(44.41%),and living land(including general living land and living and production land)has the lowest proportion(only 0.75%).In overall,the distribution of production land and ecological land in Xueshan Township is not reasonable enough.For example,the proportion of dry land with a slope bigger than 15°and serious oil erosion in the township is currently 79.23%,among which,the dry land with a slope bigger than 25°and particularly serious soil erosion accounts for 52.88%.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gradually take measures to convert cultivated land into forests and further optimize the structure and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ecological land,living land and production 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system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ALPINE VALLEY area of Jinsha River xueshan Township Luquan COUNTY
下载PDF
论雪山一期文化 被引量:27
4
作者 韩建业 《华夏考古》 CSSCI 2003年第4期46-54,76,共10页
雪山一期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一支代表性文化。本文对其文化内涵、分期年代、分布范围、 地方类型、来龙去脉、对外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雪山一期文化 中国 文化内涵 文化分期 雪山一期遗存
原文传递
山东沂水新太古代马山和雪山岩体的地质、岩石化学特征和SHRIMP锆石年代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沈其韩 赵子然 +1 位作者 宋彪 宋会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0-186,共7页
马山和雪山岩体是山东新太古代沂水岩浆杂岩中的两个主要单元。本文在简要介绍这两个岩体的基本地质、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首次报道了这两个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马山和雪山岩体中的锆石,均具清晰的岩浆成因的环... 马山和雪山岩体是山东新太古代沂水岩浆杂岩中的两个主要单元。本文在简要介绍这两个岩体的基本地质、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首次报道了这两个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马山和雪山岩体中的锆石,均具清晰的岩浆成因的环带结构,Th/U比值大多数大于0.6。马山岩体的侵位(或结晶)年龄为2538+6 Ma(15个分析点的^(207)Pb/^(206)Pb年龄的加权平均值,对应的MSWD=1.5)。雪山岩体的侵位(或结晶)年龄为2532±9 Ma(6个分析点的(207)~Pb/^(206)Pb年龄的加权平均值,对应的MSWD=0.64)。野外观察认为马山岩体的侵入稍早于雪山岩体,这次测定结果与野外观察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山岩体 雪山岩体 山东 太古宙 SHRIMP年龄 U-PB 锆石
下载PDF
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焕程 刘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0期2642-2646,共5页
目的探讨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d,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涂抹患处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3次/d。治疗组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基础上患处涂抹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3次/d。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功能及血尿酸(UA)、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0.0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8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关节压痛、肿胀、活动障碍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和ES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CRP和ES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有效,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 痛风性关节炎 血尿酸 血沉 C-反应蛋白 视觉模拟评分
原文传递
放牧饲养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惠 闫俊书 +5 位作者 宦海林 徐小明 庄新娟 田光洪 张延召 周维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72-675,共4页
【目的】探讨两阶段饲养模式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为寻求适合高效生产优质鸡肉的饲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的雪山草鸡(公鸡80日龄,母鸡120日龄),采用放牧饲养模式,分别于放养30和60d后取右侧胸肌... 【目的】探讨两阶段饲养模式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为寻求适合高效生产优质鸡肉的饲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的雪山草鸡(公鸡80日龄,母鸡120日龄),采用放牧饲养模式,分别于放养30和60d后取右侧胸肌、腿肌及腹脂样品,测定屠宰性能和肉色。【结果】放牧饲养鸡的活体重、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略低于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性别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较大,放牧饲养雪山草公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母鸡,但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鸡(P<0.01)。在肉色指标方面,胸肌和腿肌的亮度、红度均随着放养时间延长呈递增趋势,而黄度则呈递减趋势。【结论】放牧饲养可以降低雪山草鸡的腹脂率,提高屠宰性能,同时还能提高肌肉的亮度及红度,有利于改善肉色及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山草鸡 放牧饲养 屠宰性能 肉色
下载PDF
北羌塘盆地中部雪山组时代讨论 被引量:15
8
作者 方德庆 云金表 李椿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72,共5页
羌塘盆地上侏罗统至下白垩统地层问题存在着多种意见 ,关键在于对雪山组的认识上。通过对羌塘盆地腹地半岛湖东北、长湖两剖面 ,雪山组在岩性特征、生物化石、地层接触关系及地质测年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 ,认为雪山组是在白龙冰河组 (Kim... 羌塘盆地上侏罗统至下白垩统地层问题存在着多种意见 ,关键在于对雪山组的认识上。通过对羌塘盆地腹地半岛湖东北、长湖两剖面 ,雪山组在岩性特征、生物化石、地层接触关系及地质测年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 ,认为雪山组是在白龙冰河组 (Kim meridgian— Berriasian)之上的陆相杂色碎屑沉积岩系。通过与雁石坪—安多地区雁石坪剖面和滇西剖面对比讨论 ,认为羌塘腹地的雪山组与雁石坪雪山组或扎窝茸组上部、滇西曼岗组层位相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上侏罗统 下白垩统 白龙冰河组 地质时代 雪山组 地层 生物化石
原文传递
季风的发展与冰川的消失──从台湾高山末次冰期冰川发育特征说起 被引量:9
9
作者 崔之久 杨健夫 +2 位作者 刘耕年 宋国城 王鑫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4,共8页
台湾高山有无第四纪冰川之争,经历 60a后终于得到澄清。此次查明台湾雪山主峰区有3套 不同时期的冰川遗迹,如冰斗湖、冰坎、大型磨光面和擦痕以及冰碛垄等,分别命名为山庄冰阶(末 次冰期早期,44.25±3.72 ka ... 台湾高山有无第四纪冰川之争,经历 60a后终于得到澄清。此次查明台湾雪山主峰区有3套 不同时期的冰川遗迹,如冰斗湖、冰坎、大型磨光面和擦痕以及冰碛垄等,分别命名为山庄冰阶(末 次冰期早期,44.25±3.72 ka BP)、黑森林冰阶(本次冰期最盛,18.26±1.52 ka BP)、雪山冰阶(末次冰 期晚期,10.68±0.84ka BP),尤其以早期冰川规模大为特征.澄清了地学界近65a来的怀疑,将为 全球变化研究增添新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山主峰 冰川遗迹 末次冰期 冰川 消失 季风
下载PDF
饲粮肌苷酸对雪山草鸡胴体品质、肉质性状及血清中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闫俊书 周维仁 +4 位作者 张惠 宦海琳 徐小明 袁青研 田光洪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78-1385,共8页
选取健康的1日龄雪山草鸡公雏1 500羽为试验材料,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基础饲粮处理(对照)、基础饲粮+0.05%肌苷酸处理、基础饲粮+0.10%肌苷酸处理、基础饲粮+0.20%肌苷酸处理、基础饲粮+0.30%肌苷酸处理,研究不同肌苷酸添加量对雪山... 选取健康的1日龄雪山草鸡公雏1 500羽为试验材料,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基础饲粮处理(对照)、基础饲粮+0.05%肌苷酸处理、基础饲粮+0.10%肌苷酸处理、基础饲粮+0.20%肌苷酸处理、基础饲粮+0.30%肌苷酸处理,研究不同肌苷酸添加量对雪山草鸡胴体品质、肉质性状及血清中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基础饲粮+0.20%肌苷酸处理的雪山草鸡胸肌率显著提高(P<0.05),基础饲粮+0.30%肌苷酸处理的70日龄胸肌和40日龄腿肌中肌苷酸沉积量显著提高(P<0.05),基础饲粮+0.10%和基础饲料+0.30%肌苷酸处理的40日龄雪山草鸡血清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基础饲粮+0.20%肌苷酸处理的40日龄雪山草鸡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下降(P<0.05),基础饲粮+0.10%肌苷酸处理的70日龄雪山草鸡血清中葡萄糖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提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苷酸 雪山草鸡 肉品质 生化指标
下载PDF
云南澄江县学山遗址试掘简报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吴敬 蒋志龙 冯恩学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82-888,963,共8页
In 2009, a small-scale trial excavation was conducted to Xueshan Site at Chengjiang County, Yunnan Province. The trial excavation recovered a semi-subterranean house foundation (F1) and a stilt house foundation (F2). ... In 2009, a small-scale trial excavation was conducted to Xueshan Site at Chengjiang County, Yunnan Province. The trial excavation recovered a semi-subterranean house foundation (F1) and a stilt house foundation (F2). The potteries and bronze arrowheads unearthed from F1 were similar to the artifacts of Shizhaishan Culture and therefore this house foundation would have belonged to Shizhaishan Culture, and was used as refuse pit after it was abandoned in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 Only a small part of F2 was recovered in this excavation and its date is still waiting for further field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澄江县 学山遗址 半地穴房屋 杆栏式建筑
原文传递
枯草芽孢杆菌048对雪山草鸡抗肠炎沙门氏菌感染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沛霁 徐歆 +1 位作者 齐玉凯 王洪荣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9-487,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S)048对雪山草鸡抗肠炎沙门氏菌(SE)感染能力的影响。选择240只体重(61.5±0.5)g的1日龄雪山草鸡公鸡(SE阴性),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和对照感染组饲喂基础饲粮,BS组和BS...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S)048对雪山草鸡抗肠炎沙门氏菌(SE)感染能力的影响。选择240只体重(61.5±0.5)g的1日龄雪山草鸡公鸡(SE阴性),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和对照感染组饲喂基础饲粮,BS组和BS感染组饲喂添加0.1%(质量分数)BS048的基础饲粮。对照感染组和BS感染组在5~7日龄时每天以1×108CFU的SE感染试验鸡只,试验期14 d。测定BS048对正常和SE感染雪山草鸡盲肠黏膜、肝脏、肾脏SE载菌量,血清免疫球蛋白(Ig)和回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g A)含量,空肠黏膜碱性磷酸酶(ALP)、髓过氧化物酶(MPO)、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BS组显著提高了雪山草鸡8、10、14日龄回肠s Ig A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10、14日龄空肠黏膜ALP活性(P<0.05),极显著提高了10、14日龄的空肠黏膜T-AOC及T-SOD、GSH-Px活性(P<0.01),显著降低了8、14日龄的空肠黏膜MDA含量(P<0.05)。2)与对照感染组相比,BS感染组极显著减少了SE感染雪山草鸡盲肠黏膜、肝脏和肾脏SE载菌量(P<0.01),显著提高了10、14日龄的血清Ig A、Ig G、Ig M及8、10、14日龄的回肠s Ig A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8、10、14日龄的空肠黏膜ALP活性P<0.05),极显著降低了8、10、14日龄的空肠黏膜MPO活性(P<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8、10、14日龄的空肠黏膜T-AOC及T-SOD、GSH-Px活性(P<0.05或P<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8、10、14日龄的空肠黏膜MDA含量(P<0.05或P<0.01)。由此可见,BS048能够增强雪山草鸡的抗SE感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雪山草鸡 肠炎沙门氏菌 抗感染
下载PDF
雪山鸡种蛋重量对孵化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栾德琴 龚琳琳 +4 位作者 张康宁 程立力 吴国珍 德吉拉姆 陈国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24-26,共3页
试验选用26周龄的雪山鸡所产的种蛋分别按不同重量分组入孵后,分析种蛋重量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蛋重量在41.1~57.0 g 之间的孵化效果较好,蛋重在37.1~41.0 g 之间的受精率、活胚率、入孵蛋孵化率、活胚蛋孵化率和健雏率均... 试验选用26周龄的雪山鸡所产的种蛋分别按不同重量分组入孵后,分析种蛋重量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蛋重量在41.1~57.0 g 之间的孵化效果较好,蛋重在37.1~41.0 g 之间的受精率、活胚率、入孵蛋孵化率、活胚蛋孵化率和健雏率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1)。至18日胚龄时,种蛋重量在41.1~57.0g 之间的相对失重较其他各试验组低。相对失重越低,入孵蛋孵化率越高。因此在生产中,应该采用重量适合的种蛋进行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山鸡 种蛋重量 受精率 活胚率 入孵蛋孵化率
下载PDF
西藏双湖托纳木地区上侏罗统雪山组物源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金玮 王成善 李亚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9-526,共8页
地处羌北坳陷与中央隆起带毗连地带的托纳木地区广泛发育上侏罗统雪山组沉积,厚达1500m。本文重点研究了雪山组的地层特征、古水流特征以及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了其沉积相特征。根据雪山组的岩性及沉积构造将雪山组划... 地处羌北坳陷与中央隆起带毗连地带的托纳木地区广泛发育上侏罗统雪山组沉积,厚达1500m。本文重点研究了雪山组的地层特征、古水流特征以及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了其沉积相特征。根据雪山组的岩性及沉积构造将雪山组划分为三段,其沉积相分别为雪山组一段为前三角洲亚相,二段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组合,三段为冲积扇相。古水流复平方向分布样式指示雪山期的物源方向主要来自西南边;砂岩碎屑组分表明雪山组的母源区岩性十分多样;三角图解定量分析显示物源区基本上属于再旋回造山带,而且以石英再旋回为主,表明其物源来自于西南部的中央隆起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纳木地区 雪山组 地层特征 沉积相 古水流 砂岩碎屑组分 中央隆起带
下载PDF
雪山草鸡宰后肌肉成熟过程中剪切力及肌纤维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诸永志 宋玉 +3 位作者 黄伟 王道营 徐为民 徐幸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1-354,共4页
以120日龄、体重1.5~1.6 kg的雪山草母鸡为原料,取其胸大肌在4℃条件下排酸成熟,于0.5 h、2.0 h、4.0 h、8.0 h和24.0 h 5个时间点取样,研究其肌节长度和肌纤维直径等微观结构以及剪切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肌纤维直径在宰后2.0~4.0 h... 以120日龄、体重1.5~1.6 kg的雪山草母鸡为原料,取其胸大肌在4℃条件下排酸成熟,于0.5 h、2.0 h、4.0 h、8.0 h和24.0 h 5个时间点取样,研究其肌节长度和肌纤维直径等微观结构以及剪切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肌纤维直径在宰后2.0~4.0 h显著增大(P<0.05),4.0~8.0 h显著减小(P<0.05),之后变化趋于平缓;肌节长度在宰后0.5~4.0 h显著减小,4.0~8.0 h显著增大(P<0.05),之后变化也趋于平缓;而肌肉剪切力(嫩度指标)则在宰后0.5~2.0 h显著增大(P<0.05),2.0~8.0 h显著减小(P<0.05),之后缓慢减小。雪山草鸡宰后肌肉僵直过程中,肌纤维直径变粗,肌节长度缩短,肌肉剪切力增大。而解僵排酸过程中变化正好相反。三者之间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此外雪山草鸡在宰后4℃条件下8.0 h肌肉成熟基本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山草鸡 宰后成熟 肌纤维 剪切力
下载PDF
饲粮甜菜碱水平对雪山草鸡腿肌肉品质、糖酵解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密 宋宇朵 +5 位作者 陈瑞 刘强 周岩民 庄苏 周国波 杨文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8-586,共9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甜菜碱水平对雪山草鸡肌肉品质、糖酵解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400只1日龄雌性雪山草鸡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饲喂5种日粮:基础日粮分别加0(对照组)、125、250、500和1000 mg·kg^(-1)无水甜菜碱。...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甜菜碱水平对雪山草鸡肌肉品质、糖酵解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400只1日龄雌性雪山草鸡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饲喂5种日粮:基础日粮分别加0(对照组)、125、250、500和1000 mg·kg^(-1)无水甜菜碱。试验期为102 d。[结果]饲粮中甜菜碱添加水平线性增加雪山草鸡屠宰率(P<0.05),线性降低腹脂率(P<0.05)。随着饲粮中甜菜碱添加水平的升高,腿肌的蒸煮损失呈线性降低(P<0.05),24和48 h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呈线性和二次降低(P<0.05),pH_(24h)值呈线性和二次增加(P<0.05),弹性和不易流动水峰面积比(P_(21))呈线性增加(P<0.05),自由水峰面积(A_(22))和峰面积比(P_(22))呈线性降低(P<0.05)。此外,腿肌中乳酸含量和糖酵解潜力(GP)随饲粮中甜菜碱添加水平的升高呈二次降低(P<0.05)。随着饲粮中甜菜碱添加水平的升高,腿肌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GSH/GSSG呈线性增加(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呈线性和二次增加(P<0.05),GSH/GSSG值呈线性提高(P<0.05),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呈线性降低(P<0.05)。甜菜碱线性上调了腿肌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GPx)、γ-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基因(γ-GCLc)mRNA表达量。[结论]甜菜碱可以改善腿肌肌肉水分分布,降低糖酵解潜力,并通过Nrf2介导下游基因表达来调节酶与非酶抗氧化系统,以此提高肌肉抗氧化能力,最终改善雪山草鸡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雪山草鸡 肉品质 糖酵解水平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和果寡糖联用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沛霁 徐歆 +1 位作者 齐玉凯 王洪荣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42-1747,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048(BS048)和果寡糖(FOS)联用对雪山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试验选用980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雪山草鸡(公),随机分为2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W/W...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048(BS048)和果寡糖(FOS)联用对雪山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试验选用980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雪山草鸡(公),随机分为2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W/W)BS048和0.08%(W/W)FOS。试验期为8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雪山草鸡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空肠消化酶活性和盲肠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小肠食糜黏度则极显著降低(P<0.01),而料重比、小肠食糜p H并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可见,BS048和FOS联用,不仅能够降低小肠食糜黏度并提高空肠消化酶活性,增强肠道的消化功能,而且可以促进盲肠VFA的产生,维持并改善肠道健康状况,从而提高雪山草鸡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果寡糖 雪山草鸡 消化功能 生长性能
下载PDF
放牧对不同性别雪山草鸡肌肉营养品质及肌苷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闫俊书 张惠 +5 位作者 周维仁 宦海琳 徐小明 庄新娟 田光洪 张延召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2-806,共5页
采用两阶段饲养模式,即第一阶段采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第二阶段放牧期2个月,对照组继续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研究了两阶段饲养模式下雪山草鸡肌肉营养品质及肌苷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放牧组雪山草鸡胸、腿肌粗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采用两阶段饲养模式,即第一阶段采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第二阶段放牧期2个月,对照组继续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研究了两阶段饲养模式下雪山草鸡肌肉营养品质及肌苷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放牧组雪山草鸡胸、腿肌粗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胸肌蛋白质在放养1个月时差异显著(P<0.05),腿肌蛋白质在放养1个月时差异极显著(P<0.01);放牧可使胸、腿肌中粗脂肪含量降低,且腿肌差异显著(P<0.05),放牧2个月后,母鸡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公鸡(P<0.01);放牧1个月的雪山草鸡胸、腿肌中肌苷酸含量均显著提高,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3.19%(P<0.05)、8.5%(P>0.05),母鸡胸肌中肌苷酸含量较公鸡有提高的趋势(P>0.05),放牧2个月的雪山草鸡腿肌肌苷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放牧可改善雪山草鸡肌肉营养品质,提高鸡肉中肌苷酸含量,且对母鸡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雪山草鸡 营养品质 肌苷酸
下载PDF
屠宰型雪山鸡体尺、屠宰性能、胴体外观和肉品质的测定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袁春友 白皓 +8 位作者 白蒙 毕瑜林 庄重 王志秀 江勇 吴俊锋 许盛海 陈国宏 常国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7-28,共12页
【目的】为雪山鸡的保护、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支持。【方法】以110日龄屠宰型雪山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尺、屠宰性能、胴体外观和肉品质,并对其体质量、体尺、屠宰性能、肉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雪山鸡公鸡的各项体尺指标均显... 【目的】为雪山鸡的保护、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支持。【方法】以110日龄屠宰型雪山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尺、屠宰性能、胴体外观和肉品质,并对其体质量、体尺、屠宰性能、肉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雪山鸡公鸡的各项体尺指标均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的半净膛率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母鸡的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屠宰性能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公、母鸡背部毛孔密度显著高于腹部(P<0.05),肤色指标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母鸡的花斑问题轻于公鸡;pH1值在不同性别中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肉品质指标在胸肌和腿肌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肌肉营养成分方面仅水分和脂肪在公、母鸡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体尺指标中,体斜长、胫围与胸深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其余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0.05),屠宰性能指标之间多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肉品质指标之间大多数相关性不显著(P>0.05),在体尺和屠宰性能之间,多数指标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体尺和肉品质之间,胸肌肉品质主要是水分和蛋白与部分体尺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腿肌肉品质主要是亮度(L*)、红度(a*)、水分、脂肪、胶原蛋白和部分体尺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试验结果将为雪山鸡的进一步选育优化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山鸡 体尺指标 屠宰性能 胴体外观 肉品质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雪山草鸡种母鸡育雏期能量和蛋白质适宜需要量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孟宇 杨文鹏 +7 位作者 郑明德 朱沛霁 李军 贾代汉 赵敏孟 刘龙 耿拓宇 龚道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07-2717,共11页
【目的】研究饲粮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雪山草鸡种母鸡育雏期生长性能、体尺性状、血清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明确其育雏期适宜的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方法】选取体重接近、健康状态良好的1日龄雪山草鸡种母鸡2250只,按3... 【目的】研究饲粮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雪山草鸡种母鸡育雏期生长性能、体尺性状、血清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明确其育雏期适宜的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方法】选取体重接近、健康状态良好的1日龄雪山草鸡种母鸡2250只,按3×3两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9组,3个能量水平(11.7、11.9、12.1 MJ/kg)和3个蛋白质水平(18.0%、19.0%、20.0%),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试验期为42 d。试验结束时统计生长性能指标;每重复选取2只鸡采血,1只鸡屠宰,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结果】①饲粮能量水平对雏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和终末体重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能量水平的升高,ADFI和F/G呈下降趋势,ADG和终末体重呈上升趋势,均匀度无显著变化(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对ADFI有显著影响(P<0.05),ADFI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而其他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雏鸡的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②饲粮蛋白质水平除对雏鸡龙骨长、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和腹脂率有显著影响外(P<0.05),对其余各体尺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能量水平对雏鸡以上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且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这些指标也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论】综合考虑生长性能、体尺性状、血清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推荐雪山草鸡种母鸡育雏期饲粮能量适宜水平为12.1 MJ/kg,蛋白质适宜水平为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山草鸡 育雏期 能量需要量 蛋白质需要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