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祯卿的撰述及其版本考 |
崔秀霞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10 |
2
|
|
2
|
论徐祯卿的诗歌与诗论 |
张浩逊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09 |
0 |
|
3
|
《与同年诸翰林论文书》作者辨误 |
刘化兵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2007 |
1
|
|
4
|
徐祯卿“因情立格”诗论的形成背景和意义 |
刘化兵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5
|
接受视域下的徐祯卿“江左风流故自在”现象探究 |
史小军
刘茜
|
《昆明学院学报》
|
2022 |
0 |
|
6
|
明中期南北文风交融与徐祯卿文学观 |
刘竞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7
|
徐祯卿吴中时期诗歌的意象系统与感伤化诗境 |
崔秀霞
|
《德州学院学报》
|
2010 |
1
|
|
8
|
论徐祯卿关于艺术创作审美主体的建构 |
孟丽
|
《武陵学刊》
|
2016 |
0 |
|
9
|
以情为本的诗学观——论徐祯卿《谈艺录》及早期诗歌创作 |
陈艳
|
《三江高教》
|
2017 |
0 |
|
10
|
徐祯卿仕宦时期的“学凡三变” |
崔秀霞
|
《德州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1
|
徐祯卿吴中时期各种思想的兼融与地域性 |
崔秀霞
|
《绥化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2
|
徐祯卿与明代复古主义诗风 |
李双华
|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13
|
试论徐祯卿诗歌的含蓄性 |
于海飞
|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
2001 |
0 |
|
14
|
明郭云鹏校刻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考述——兼论徐祯卿评注李白诗 |
张佩
|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5
|
析徐祯卿美丑视角的文学呈现 |
杨红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6
|
徐祯卿诗学地位再评价 |
王松景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