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灸肺俞、心俞治疗慢性心衰临床观察 被引量:35
1
作者 王茎 曾永蕾 +4 位作者 汪节 汪瑛 江六顺 吴思丹 江莉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艾条温和灸双侧肺俞、心俞穴,每穴灸治20 min,每日1次,共灸治4星期。比较两...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艾条温和灸双侧肺俞、心俞穴,每穴灸治20 min,每日1次,共灸治4星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R、CO、LVEF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HR、CO、LVEF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HR、CO、LVEF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条灸 肺俞 心俞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1
2
作者 黄火剑 陈武君 庄洪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69-673,共5页
【目的】探讨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 【目的】探讨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取穴:膻中、心俞、关元、气海、血海、丰隆等),疗程14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以及6 min步行试验(6MWT)]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各维度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LVEF、LVEDD、BNP及6MWT等各项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对LVEF、BNP、6MWT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身体领域、情绪领域、综合领域和其他领域等MLHFQ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对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和综合领域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比较,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穴位贴敷 膻中 心俞 关元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三焦调气针法对心脾两虚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改善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彭艳霞 卢霞 +1 位作者 唐明 黄凡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2132-2138,共7页
【目的】观察三焦调气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心脾两虚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脑卒中二级预防、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以及配合肢体功能... 【目的】观察三焦调气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心脾两虚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脑卒中二级预防、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以及配合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和基础疾病的治疗等),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三焦调气针法治疗(取穴:肺俞、心俞、脾俞、肾俞、膻中、中脘、天枢、阴交、气海等),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取穴:百会、上星、神门、三阴交、照海、申脉、内关、公孙等),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和基于PSQI评分的睡眠改善疗效。【结果】(1)治疗4周后,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和睡眠改善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34/34)和88.2%(30/34),对照组分别为88.2%(30/34)和64.7%(22/34),组间比较(秩和检验),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和睡眠改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对中医证候积分和PSQI评分的降低作用及对BI评分的提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焦调气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脑卒中后失眠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调气针法 脑卒中后失眠 心脾两虚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肺俞 心俞
原文传递
瓜蒌薤白白酒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童芬芬 韩勇 魏珍珍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10期70-73,共4页
目的:探究瓜蒌薤白白酒汤联合心俞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瓜蒌薤白白酒汤,治疗组在常规治... 目的:探究瓜蒌薤白白酒汤联合心俞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瓜蒌薤白白酒汤,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瓜蒌薤白白酒汤联合心俞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MDA、ET-1、血脂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MDA、ET-1含量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TC、TG、LDL含量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DL含量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瓜蒌薤白白酒汤联合心俞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瓜蒌薤白白酒汤 心俞穴 穴位注射 丹参注射液
下载PDF
电针不同穴组对心肌缺血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洁 胡玲 +6 位作者 许静 李前辉 吴子建 蔡荣林 王春华 刘磊 何璐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心经原穴及其配穴对心肌缺血大鼠大脑的保护作用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抗心肌缺血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5只作为伪手术组,其余大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 目的:观察电针心经原穴及其配穴对心肌缺血大鼠大脑的保护作用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抗心肌缺血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5只作为伪手术组,其余大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方法复制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神门组、神门+心俞组和神门+支正组,每组15只。神门组电针"神门"穴,神门+心俞组电针"神门""心俞",神门+支正组电针"神门""支正",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1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BDNF、TrkB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各组均可见BDNF、TrkB阳性细胞表达,各电针组海马BDNF、TrkB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针组大鼠海马BDNF mRNA和TrkB mRNA表达量升高(P<0.05,P<0.01);神门+心俞组和神门+支正组海马BDNF、TrkB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和BDNF mRNA、TrkB mRNA表达高于神门组(P<0.01,P<0.05)。结论:电针不同配穴对心肌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有协同效应,神门+心俞组与神门+支正组的调整效应优于神门组,电针上调心肌缺血大鼠海马BDNF、TrkB表达可能是其抗心肌缺血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电针 神门 心俞 支正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激酶B
原文传递
针刺五脏俞加膈俞对抑郁症患者躯体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捷 沈慧 +4 位作者 裴音 陈颖 李高飞 陈杰 范竹青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018-2020,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俞加膈俞为主对抑郁症躯体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五脏俞加膈俞为主、随症加减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氢溴酸西酞普兰片,两组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俞加膈俞为主对抑郁症躯体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五脏俞加膈俞为主、随症加减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氢溴酸西酞普兰片,两组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周末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五类因子进行评分,判定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4、8周末各因子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1、4、8周末Ⅱ类因子评分低于同时间的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2周末Ⅳ类因子评分低于同时间的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8周末Ⅴ类因子评分高于同时间的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五脏俞加膈俞为主治疗抑郁症患者与西药氢溴酸西肽普兰片的疗效相当,但针刺治疗对早期焦虑、躯体症状、睡眠障碍的改善优于氢溴酸西肽普兰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躯体症状 针刺 五脏俞 膈俞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原文传递
心俞、厥阴俞烧山火治疗心阳不振型早搏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鹏 王强 陈志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11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观察心俞、厥阴俞烧山火治疗心阳不振型心脏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心阳不振型心脏早搏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8例。A组针刺心俞、厥阴俞,行烧山火手法;B组针刺内关、神门、通里、巨阙、膻中等穴,行平补平泻手法;C组... 目的观察心俞、厥阴俞烧山火治疗心阳不振型心脏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心阳不振型心脏早搏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8例。A组针刺心俞、厥阴俞,行烧山火手法;B组针刺内关、神门、通里、巨阙、膻中等穴,行平补平泻手法;C组针刺悬钟、阳陵泉,行烧山火手法。3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各组动态心电图及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6.3%,B组为31.6%,C组为23.7%,A组总有效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前后病情分级经Ridit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治疗前后病情分级经Ridit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俞、厥阴俞烧山火是一种治疗心阳不振型心脏早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烧山火 心俞 厥阴俞 期外收缩
下载PDF
电针“心俞-神门”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与海马组织Glu、Asp和NR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洁 吴子建 +5 位作者 蔡荣林 何璐 余情 刘磊 许静 胡玲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心俞-神门”配穴对急性心肌缺血(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模型大鼠心肌和海马组织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亚基NMDAR1(NR1)的影响,探讨俞原配穴的协同效应... 目的观察电针“心俞-神门”配穴对急性心肌缺血(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模型大鼠心肌和海马组织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亚基NMDAR1(NR1)的影响,探讨俞原配穴的协同效应,及其对AMI致脑损伤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神门”组(神门组)、电针“心俞”组(心俞组)和电针“心俞+神门”组(心神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4组大鼠选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AMI模型。干预组每天电针治疗1次,20 min/次,共治疗1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作干预治疗。观察分析心电图ST段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和海马组织中Glu、Asp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和海马组织中NR1 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P<0.01),心肌、海马Glu、Asp浓度和NR1 mRNA表达均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3组电针组治疗后ST段明显降低(P<0.01),心神组心肌和海马Glu、Asp浓度、NR1 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神门组、心俞组心肌和海马NR1 mRNA表达及心肌Asp、海马Glu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与神门组比较,心神组心肌Asp浓度和海马Glu、Asp浓度及心肌和海马的NR1 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心俞组比较,心神组心肌和海马Asp浓度、NR1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电针治疗后心肌、海马组织中Glu浓度与NR1 mR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电针俞原配穴“心俞-神门”能够改善AMI模型大鼠心肌缺血状态,降低心肌组织和海马组织的兴奋性氨基酸Glu、Asp和NR1水平,可能是其发挥保护心肌缺血致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脑损伤 兴奋性氨基酸 电针 心俞 神门
下载PDF
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相关腧穴敏化的激光散斑成像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丁宁 姜婧 +3 位作者 胡嘉同 刘潇潇 许艺元 李志刚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109-4113,共5页
目的:探讨特定疾病状态下相关腧穴局部微循环的功能变化,初步阐明腧穴敏化在组织微循环层面的具体内涵。方法: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N)组、假手术(S)组及急性心肌缺血(A)组;于实验第0天进行模型制备相关手术,于实验第7天采用球囊加... 目的:探讨特定疾病状态下相关腧穴局部微循环的功能变化,初步阐明腧穴敏化在组织微循环层面的具体内涵。方法: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N)组、假手术(S)组及急性心肌缺血(A)组;于实验第0天进行模型制备相关手术,于实验第7天采用球囊加压法进行模型制备。于实验第0、7、8天,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各组家兔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采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监测各组家兔双侧内关、神门及心俞穴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结果:实验第0、7天各组家兔血清CK-MB水平、双侧内关、神门及心俞穴血流灌注量组间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第8天,较之N组及S组,A组血清CK-MB水平、双侧内关及心俞穴血流灌注量显著升高(P<0.01,P<0.05),双侧神门穴血流灌注量则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腧穴敏化伴随局部血流灌注量增加,这可能是腧穴敏化在组织微循环层面的重要机制之一。特定疾病状态下的腧穴敏化具有腧穴特异性,相关腧穴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能够有效反映疾病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敏化 血流灌注量 激光散斑成像技术 急性心肌缺血 微循环 内关 神门 心俞
原文传递
培元养心温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嘉欣 王俊 老锦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685-1691,共7页
【目的】观察培元养心理论指导下温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CV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信必可都保)治疗,治疗组给予... 【目的】观察培元养心理论指导下温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CV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信必可都保)治疗,治疗组给予培元养心温针灸治疗(其中,肺俞、心俞、膏肓俞、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温针灸,天突、膻中、神门常规针刺),疗程为8周并随访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时的改良简易咳嗽评价量表(CET)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2.86%(8/35)、97.14%(34/35),对照组分别为2.86%(1/35)、88.57%(31/35),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2组的临床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和随访时,2组患者的改良CET评分及治疗组的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在治疗后和随访时对改良CET评分及SAS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治疗组的复发率为5.88%(2/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3%(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4例(11.42%)患者出现轻度不适症状,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元养心理论指导下的温针灸疗法可更好地改善CVA患者的咳嗽症状及焦虑情绪,且远期疗效更好,复发率低于西药治疗的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元养心 温针灸 咳嗽变异性哮喘 焦虑 咳嗽 肺俞穴 心俞穴 膏肓俞穴
原文传递
艾灸配合药物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祝 夏冉 +4 位作者 高兵 朱梦 汪恒 李凌基 王茎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797-801,共5页
目的基于“心肺同治”理论观察艾灸心俞和肺俞配合药物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艾灸心俞和肺... 目的基于“心肺同治”理论观察艾灸心俞和肺俞配合药物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艾灸心俞和肺俞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心率(heart rate,HR)]及血清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LVEF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上升,HR及MPO、CRP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和7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药物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能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艾条灸 心力衰竭 心功能 气虚血瘀 心俞 肺俞
下载PDF
小儿复脉汤联合揿针治疗儿童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周冬雪 姜永红 马金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83-4487,共5页
目的:观察小儿复脉汤联合揿针治疗儿童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室性早搏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组和针药组,每组40例。中药组服用小儿复脉汤;针药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加以揿针双侧内关、心俞穴,24 h后取下,每周1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 目的:观察小儿复脉汤联合揿针治疗儿童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室性早搏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组和针药组,每组40例。中药组服用小儿复脉汤;针药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加以揿针双侧内关、心俞穴,24 h后取下,每周1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和主次症积分。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2.50%(25/40),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0.00%(36/40),针药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中药组(P<0.01);两组治疗后室性早搏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且针药组优于中药组(P<0.01);针药组改善心悸、胸闷、气短、叹气主症的疗效显著优于中药组(P<0.01);两组在改善各项次要症状方面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针药组在改善次要症状总积分方面优于中药组(P<0.05)。结论:小儿复脉汤联合揿针治疗儿童室性早搏具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复脉汤 揿针 室性早搏 内关 心俞 儿童 徐氏儿科
原文传递
针刺“内关”、“心俞”穴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模型大鼠MMP-9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旭 李梦 +5 位作者 沈德凯 胡玲 蔡荣林 吴子建 韦志强 彭传玉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心俞"穴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防治冠心病和腧穴配伍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5只,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复...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心俞"穴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防治冠心病和腧穴配伍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5只,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复制冠心病模型,随机选择15只大鼠作为针刺预处理组,在模型复制的同时予针刺"内关"、"心俞"干预治疗。其余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每组15只。针刺治疗组选取"内关"和"心俞"进行针刺治疗,药物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混悬液灌胃,治疗两周。实验结束后,HE染色观察大鼠冠状动脉脂质沉积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冠状动脉组织MMP-9 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复制成功后,模型组大鼠冠状动脉组织脂质沉积及MMP-9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较,针刺预处理组、针刺治疗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大鼠冠状动脉组织脂质沉积及MMP-9 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1);且针刺治疗组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内关、心俞"组穴可以有效地降低CHD模型大鼠冠状动脉内壁脂质沉积量,同时能够减少MMP-9 mRNA表达水平,金属基质蛋白酶-9可能是针刺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目标物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 心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金属基质蛋白酶-9
下载PDF
按法刺激心俞、大杼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兔血清心肌肌钙蛋白、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武 蒋全睿 +4 位作者 张婉娟 符芳玲 艾坤 刘小卫 李江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88-191,I0008,共5页
目的探索按法刺激心俞、大杼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模型+按压心俞组、模型+按压大杼组,5组正常饲养,模型组、模型+按压心俞组、模型+按压大杼组给予造模处理,假手术组只做开... 目的探索按法刺激心俞、大杼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模型+按压心俞组、模型+按压大杼组,5组正常饲养,模型组、模型+按压心俞组、模型+按压大杼组给予造模处理,假手术组只做开胸,不予以结扎冠状动脉,模型+按压心俞组和模型+按压大杼组分别按压心俞和大杼,观察各组的心电图ST段变化、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 nI)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变化、梗死区心肌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模型+按压心俞组、模型+按压大杼组结扎后ST段均抬高,再灌注后ST段再回落,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模型+按压心俞组、模型+按压大杼组血清cT nI和CK-MB均有降低,cT nI降低没有统计学意义,CK-MB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按法刺激心俞和大杼穴均能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法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俞 心肌保护 大杼
下载PDF
按压心俞穴调节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张晨晨 朱晓晴 +2 位作者 李甜 王聪聪 李铁浪 《河南中医》 2023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观察按压心俞穴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按法组和盐酸地尔硫卓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建立心肌缺血模型。造模完成... 目的:观察按压心俞穴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按法组和盐酸地尔硫卓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建立心肌缺血模型。造模完成后,按法组大鼠于双侧心俞穴上进行按压刺激,盐酸地尔硫卓组大鼠腹腔注射盐酸地尔硫卓(1.5 mg·kg-1),每天1 d,连续干预7 d,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予处理。心电图监测J点位移变化值;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MB form, 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活化的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leaved cy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 3,C-Caspase 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J点位移变化值、心肌细胞凋亡率及CK-MB、cTn-Ⅰ含量升高,Bax、C-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与模型组比较,按法组J点位移变化值、心肌细胞凋亡率及CK-MB、cTn-Ⅰ含量下降,Bax、C-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下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按法能改善心肌纤维的纤维化状态,减少心肌细胞坏死程度。结论:按压心俞穴可改善心肌缺血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按法 心俞穴 细胞凋亡 大鼠
下载PDF
心络通协定方联合膻中 内关 心俞穴位贴敷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正才 《光明中医》 2022年第22期4089-4092,共4页
目的探讨心络通协定方联合膻中、内关、心俞穴位贴敷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高邮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6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编号单双数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编号为单数)和对... 目的探讨心络通协定方联合膻中、内关、心俞穴位贴敷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高邮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6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编号单双数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编号为单数)和对照组(30例,编号为双数),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络通协定方联合膻中、内关、心俞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同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FIB、hs-CRP及D-D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络通协定方联合膻中、内关、心俞穴位贴敷可进一步提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调节患者血清相关因子,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心络通协定方 膻中 内关 心俞 稳定型心绞痛
下载PDF
预电针心俞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穴区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雅方 胡颖 +3 位作者 许金森 万隆 罗来 董亚琴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究预电针心俞穴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功能及穴区肥大细胞(mast cens,MC)活化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预电针组,每组8只。预电针组电针心俞穴,30 min/次,1次/d,共3 d,3 d后模型组和预电针组皮下注射... 目的:探究预电针心俞穴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功能及穴区肥大细胞(mast cens,MC)活化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预电针组,每组8只。预电针组电针心俞穴,30 min/次,1次/d,共3 d,3 d后模型组和预电针组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记录各组大鼠不同状态心电图ST段偏移幅度;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右侧心俞穴区MC及脱颗粒MC数目。结果:预电针前后,3组大鼠心电图ST段偏移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T段偏移幅度明显升高(P<0.01),MC数目、脱颗粒率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电针组ST段偏移幅度明显减小(P<0.01),MC脱颗粒率降低(P<0.01)。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可造成大鼠右侧心俞穴呈现敏化态,电针预处理有预防心肌缺血的作用,可能与穴区MC募集及脱颗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预电针 肥大细胞 心俞穴
下载PDF
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内关、心俞穴穴区肥大细胞的分布及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雅方 胡颖 +3 位作者 许金森 万隆 罗来 董亚琴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22-25,31,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不同穴区肥大细胞(MC)活化情况。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各6只。皮下多点位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缺血面积验...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不同穴区肥大细胞(MC)活化情况。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各6只。皮下多点位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缺血面积验证造模成功与否,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左侧心俞穴、左侧内关穴穴区MC分布及活化情况。结果①模型组心肌缺血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左侧心俞穴MC数目和MC脱颗粒率显著增大(P<0.05);左侧内关穴MC脱颗粒率升高显著(P<0.05),MC数目没有显著差异;③对照组左侧内关穴MC数目大于左侧心俞穴MC数目(P<0.05),模型组左侧内关穴与心俞穴MC数目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可引起心俞穴和内关穴穴位敏化,穴区呈现MC募集和脱颗粒活化表达;正常状态下不同部位穴位MC含量不同,推测四肢部位腧穴MC含量高于背部腧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穴位敏化 心肌缺血 内关 心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