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伤湿敷液外敷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8
1
作者
程晋
刘文龙
+5 位作者
夏锴
梁慧慧
常铮
王国佐
葛金文
刘志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47-1649,共3页
目的探究新伤湿敷液外敷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6例,男21例,女25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相关康复治疗,观察组予以新伤湿敷液外敷...
目的探究新伤湿敷液外敷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6例,男21例,女25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相关康复治疗,观察组予以新伤湿敷液外敷加上述康复治疗。从手术当日开始,连续使用7d,对术后患膝的肿胀、疼痛、屈曲度数(RO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肢在术后第1、3、7天的同一时间点测量患侧下肢不同部位(髌骨上10cm、髌骨下10cm)的周径、VAS评分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肢在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后开始行膝关节屈伸活动,术后第3、5、7天同一时间点测量患侧屈曲度数(ROM)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新伤湿敷液,能够明显缓解局部肿胀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肿胀
新伤湿敷液
外敷法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新伤湿敷液治疗早期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4
2
作者
任太全
刘勇
+4 位作者
孙锋
汪涛
李莹
苏俊凛
严望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6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新伤湿敷液治疗早期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5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收治住院的70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新伤湿敷液外用的方法,...
目的探讨新伤湿敷液治疗早期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5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收治住院的70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新伤湿敷液外用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七叶皂苷钠擦剂外用的方法。比较两组治的临床疗效、肿胀、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4.2%,高于对照组的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伤湿敷液在跟骨骨折的早期治疗中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跟骨骨折早期的肿胀、疼痛,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新伤湿敷液
骨折早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伤湿敷液治疗跟骨骨折术前肿胀疼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
3
3
作者
符朝程
李肆仁
+2 位作者
刘文龙
刘勇
刘志军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观察新伤湿敷液外敷治疗跟骨骨折术前肿胀疼痛的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手足外科住院的新鲜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以制动并常规抬高患肢,伤后24h内局...
目的:观察新伤湿敷液外敷治疗跟骨骨折术前肿胀疼痛的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手足外科住院的新鲜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以制动并常规抬高患肢,伤后24h内局部受伤位置两侧冰敷,均用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新伤湿敷液外敷。结果:中药组患者踝-跟-踝差值、VAS评分在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术前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伤湿敷液外敷治疗跟骨骨折术前肿胀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缩短术前消肿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中医外治法
新伤湿敷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新伤湿敷液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文龙
赵靖
+3 位作者
张喜利
常铮
刘志军
葛金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576-585,共10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新伤湿敷液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成分、靶点、通路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查找及TCMSP数据库获取新伤湿敷液活性成分,利用TCMSP及SWISS数据库获取对应靶标并与Gene Cards、OMIM数据库所...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新伤湿敷液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成分、靶点、通路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查找及TCMSP数据库获取新伤湿敷液活性成分,利用TCMSP及SWISS数据库获取对应靶标并与Gene Cards、OMIM数据库所获疾病靶标交集以得到核心靶点,基于STRING平台构建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Cytoscape软件可视化复方-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可视化分析,最后将所得结果导入Syby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分析得到新伤湿敷液中活性成分作用于56个核心靶点;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新伤湿敷液中emodin、baicalin、baicalein等成分与PIK3CA等靶点亲和力强。结论新伤湿敷液中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PIK3CA等靶点以调节Th17细胞分化、TNF、IL-17等通路以治疗软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网络药理学
新伤湿敷液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伤湿敷液外敷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8
1
作者
程晋
刘文龙
夏锴
梁慧慧
常铮
王国佐
葛金文
刘志军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47-1649,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4344)
湖南省常德市科技局项目(2016SK17)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019104)
文摘
目的探究新伤湿敷液外敷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6例,男21例,女25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相关康复治疗,观察组予以新伤湿敷液外敷加上述康复治疗。从手术当日开始,连续使用7d,对术后患膝的肿胀、疼痛、屈曲度数(RO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肢在术后第1、3、7天的同一时间点测量患侧下肢不同部位(髌骨上10cm、髌骨下10cm)的周径、VAS评分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肢在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后开始行膝关节屈伸活动,术后第3、5、7天同一时间点测量患侧屈曲度数(ROM)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新伤湿敷液,能够明显缓解局部肿胀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肿胀
新伤湿敷液
外敷法
疗效观察
Keywords
Knee
arthroplasty
Swelling
xinshang
shifu
liquid
Externalapplication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新伤湿敷液治疗早期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4
2
作者
任太全
刘勇
孙锋
汪涛
李莹
苏俊凛
严望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手足外科
出处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6期92-95,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新伤湿敷液治疗早期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5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收治住院的70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新伤湿敷液外用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七叶皂苷钠擦剂外用的方法。比较两组治的临床疗效、肿胀、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4.2%,高于对照组的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伤湿敷液在跟骨骨折的早期治疗中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跟骨骨折早期的肿胀、疼痛,值得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新伤湿敷液
骨折早期
中医药疗法
Keywords
Calcaneal
fractures
xinshang
shifu
liquid
Early
frac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分类号
R683.41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伤湿敷液治疗跟骨骨折术前肿胀疼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
3
3
作者
符朝程
李肆仁
刘文龙
刘勇
刘志军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德医院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1144-1147,共4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40755)
湖南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9104)。
文摘
目的:观察新伤湿敷液外敷治疗跟骨骨折术前肿胀疼痛的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手足外科住院的新鲜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以制动并常规抬高患肢,伤后24h内局部受伤位置两侧冰敷,均用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新伤湿敷液外敷。结果:中药组患者踝-跟-踝差值、VAS评分在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术前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伤湿敷液外敷治疗跟骨骨折术前肿胀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缩短术前消肿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跟骨骨折
中医外治法
新伤湿敷液
Keywords
Calcaneal
Fracture
TCM
external
treatment
xinshang
shifu
liquid
分类号
R274.1 [医药卫生—中医骨伤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新伤湿敷液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文龙
赵靖
张喜利
常铮
刘志军
葛金文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德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576-585,共10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8M6407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4344)
+2 种基金
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kq1907136)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019104)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9C1435)。
文摘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新伤湿敷液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成分、靶点、通路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查找及TCMSP数据库获取新伤湿敷液活性成分,利用TCMSP及SWISS数据库获取对应靶标并与Gene Cards、OMIM数据库所获疾病靶标交集以得到核心靶点,基于STRING平台构建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Cytoscape软件可视化复方-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可视化分析,最后将所得结果导入Syby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分析得到新伤湿敷液中活性成分作用于56个核心靶点;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新伤湿敷液中emodin、baicalin、baicalein等成分与PIK3CA等靶点亲和力强。结论新伤湿敷液中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PIK3CA等靶点以调节Th17细胞分化、TNF、IL-17等通路以治疗软组织损伤。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网络药理学
新伤湿敷液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Keywords
soft
tissue
injury
network
pharmacology
xinshang
shifu
liquid
molecular
docking
mechanism
of
action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伤湿敷液外敷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程晋
刘文龙
夏锴
梁慧慧
常铮
王国佐
葛金文
刘志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原文传递
2
新伤湿敷液治疗早期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任太全
刘勇
孙锋
汪涛
李莹
苏俊凛
严望
《中国当代医药》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伤湿敷液治疗跟骨骨折术前肿胀疼痛疗效观察
符朝程
李肆仁
刘文龙
刘勇
刘志军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新伤湿敷液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
刘文龙
赵靖
张喜利
常铮
刘志军
葛金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