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小河墓地出土部分金属器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梅建军 凌勇 +3 位作者 陈坤龙 伊第利斯 李文瑛 胡兴军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9,141,共11页
小河墓地是新疆发现的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址之一,其中所出的金属制品是研究冶金在新疆和中国西北早期发展的重要实物,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本文报告了对19件小河墓地出土金属器的初步科学分析结果,其中包括12件金属样品和7件金耳环实物标本... 小河墓地是新疆发现的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址之一,其中所出的金属制品是研究冶金在新疆和中国西北早期发展的重要实物,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本文报告了对19件小河墓地出土金属器的初步科学分析结果,其中包括12件金属样品和7件金耳环实物标本。分析结果表明:在12件金属样品中,7件为铜锡合金,3件为纯铜,1件为铜锡砷合金,还有1件耳环为纯锡;而7件金耳环全部用金银合金制成;所使用的加工工艺主要为热锻和冷加工。值得注意的是,锡耳环和金银耳环均为迄今中国境内经科学鉴定发现的最早的锡和金银合金制品。小河墓地金属器在材质和加工工艺上所展现出的多样性,反映了小河墓地与周邻地区早期文化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或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冶金 古代金属技术 新疆考古 小河墓地
原文传递
近代俄国和德国在吐鲁番考古领域的合作与冲突
2
作者 郑丽颖 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布哈林 《西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71,187,共15页
本文根据俄罗斯科学院档案馆新近公布的俄国考古学家奥登堡、克莱门茨与德国探险家格伦威德尔的书信档案,结合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史料,详细梳理了俄德新疆考察队的短暂合作、考古范围的划分、冲突原因及结果。本文认为乌鲁木齐领事馆医... 本文根据俄罗斯科学院档案馆新近公布的俄国考古学家奥登堡、克莱门茨与德国探险家格伦威德尔的书信档案,结合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史料,详细梳理了俄德新疆考察队的短暂合作、考古范围的划分、冲突原因及结果。本文认为乌鲁木齐领事馆医生科哈诺夫斯基的吐鲁番考古是双方冲突的导火索,勒柯克考察队进入库车标志俄德冲突的加剧和合作的破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哈诺夫斯基 奥登堡 格伦威德尔 勒柯克 新疆考古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的铜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从新疆的考古新发现论起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建业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98,171,共11页
包括新疆在内的中国广大地区,和亚欧大陆西部一样存在铜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其中铜石并用时代大致在公元前3000~前2500年,青铜时代大致在公元前2500~前1000年,青铜时代本身还有早、中、晚之分。中西方文化之间自公元前3000多年以来... 包括新疆在内的中国广大地区,和亚欧大陆西部一样存在铜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其中铜石并用时代大致在公元前3000~前2500年,青铜时代大致在公元前2500~前1000年,青铜时代本身还有早、中、晚之分。中西方文化之间自公元前3000多年以来的互动交流,是中国铜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考古 新疆考古 铜石并用时代 青铜时代
原文传递
俄国外交官员在新疆的考古活动及影响——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郑丽颖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7-119,169,共14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交官员成为继俄国军官后收集新疆珍宝的一支特殊队伍。俄国驻新疆喀什、乌鲁木齐、伊犁、塔城外交官员彼得罗夫斯基、拉夫罗夫、科罗克洛夫、柳特什、科洛特科夫对新疆古城镇废墟进行了数次考察,并分别以南疆喀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交官员成为继俄国军官后收集新疆珍宝的一支特殊队伍。俄国驻新疆喀什、乌鲁木齐、伊犁、塔城外交官员彼得罗夫斯基、拉夫罗夫、科罗克洛夫、柳特什、科洛特科夫对新疆古城镇废墟进行了数次考察,并分别以南疆喀什、北疆乌鲁木齐为中心建立了广泛的古文书收集网络,在英德大规模探险队到达之前抢先从民间以极低价格收购了大量珍贵古代手稿和艺术品,通过邮路铁路经俄属中亚运回俄国,使俄国成为西域文献的主要收藏地之一。俄国外交官所获收集品数量多,种类多样,语言丰富,内容重要,涵盖面宽,无论是梵文手稿,还是其他未定名手稿都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他们完成了中国南疆考古地图的绘制,为俄国大规模西域考古队提供了往来便利和协助,并在英俄考古之争中保持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外交官员 考察 新疆考古 喀什 文献外流
原文传递
新疆出土瓷器初步研究
5
作者 黄婵媛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7-107,142,共12页
依据现有考古资料,新疆出土的瓷器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而后宋代、元代均有瓷器出土,清代则为出土历代瓷器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者。文献资料中则有明朝瓷器以朝贡贸易的形式进入新疆的记载。由此可以勾勒出历代瓷器在新疆的流布范围、种... 依据现有考古资料,新疆出土的瓷器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而后宋代、元代均有瓷器出土,清代则为出土历代瓷器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者。文献资料中则有明朝瓷器以朝贡贸易的形式进入新疆的记载。由此可以勾勒出历代瓷器在新疆的流布范围、种类、规模,显示出中央王朝经营西域的重心,以及当地人群陶瓷使用逐步普及化的过程。清代新疆本土瓷窑业的出现,是瓷器生产技术实现普及的标志,反映了多民族融合与文化一体化的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考古 瓷器 流布 贸易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考古视域下秦汉之前新疆小麦种植研究
6
作者 李志强 赵静 +1 位作者 朱俊瑾 凯赛尔·库尔班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4期112-114,共3页
小麦是人类社会最早栽培的作物之一,1万年前被人类驯化后,逐渐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传播。新疆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区域,是丝绸之路重要的驿站,研究新疆小麦的种植历史,能够准确了解文明的发展及文化的传播路径,为我们的当代历史研究,提... 小麦是人类社会最早栽培的作物之一,1万年前被人类驯化后,逐渐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传播。新疆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区域,是丝绸之路重要的驿站,研究新疆小麦的种植历史,能够准确了解文明的发展及文化的传播路径,为我们的当代历史研究,提供有效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植传播 新疆考古
下载PDF
无名氏而有故事的绝域诗歌——黄文弼拓藏叶城诗刻考
7
作者 许佩铃 《吐鲁番学研究》 2020年第2期81-87,155,共8页
黄文弼旧藏中编号为HT0171的拓片是一首无名无题的五律,看似无从考其来历,然初编藏拓表格中惟此拓片据黄先生的贴签特殊备注发现者为邓缵先,以此为线索,旁搜相关史料,可勾稽出这一无名拓片背后隐藏的两次相隔十年的发现故事。第一次是... 黄文弼旧藏中编号为HT0171的拓片是一首无名无题的五律,看似无从考其来历,然初编藏拓表格中惟此拓片据黄先生的贴签特殊备注发现者为邓缵先,以此为线索,旁搜相关史料,可勾稽出这一无名拓片背后隐藏的两次相隔十年的发现故事。第一次是邓瓒先1919年于叶城穆蒙克庄发现,并著录于所辑《叶城县志》。第二次是1929年黄文弼在叶城县署拓得拓片,并亲往实地考察,但因未见邓氏此前记录而疑是邓氏作伪,故特意注明发现者。经看似无关的史料的重新联结,这一拓片发现与传藏的过程得以穿越时空意外重现,可以丰富我们对黄文弼先生收集与考辨拓片具体过程的认识。同时,这一无名诗歌在绝域之传播也反映了中华文化无远弗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城诗刻 黄文弼 邓缵先 新疆考古
下载PDF
新疆呼图壁县石门子墓地出土铜器的初步科学分析
8
作者 王璞 梅建军 张玉忠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55,139-140,共12页
本文对新疆呼图壁县石门子墓地出土的27件铜器进行了材质和制作工艺分析,初步探索了这一墓地所出铜器的技术特征。该墓地出土铜器材质以锡青铜为主,但制作马具时明显使用了更高质量的原材料;铜镞的材质却参差不齐,并出现含砷不高的铜器... 本文对新疆呼图壁县石门子墓地出土的27件铜器进行了材质和制作工艺分析,初步探索了这一墓地所出铜器的技术特征。该墓地出土铜器材质以锡青铜为主,但制作马具时明显使用了更高质量的原材料;铜镞的材质却参差不齐,并出现含砷不高的铜器,表现出多样化的来源;器物制作采用了铸造和热锻两种工艺。本研究为深入揭示新疆公元前第一千纪青铜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考古 石门子墓地 冶金考古 青铜时代 铜器分析 锡青铜
原文传递
新疆考古述略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玉忠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13,共11页
从1900年发现楼兰古城开始,新疆考古历经百年。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现了旧石器晚期遗存和一批中、新石器时代的典型石器;提出了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等概念;发掘了天山北路、孔雀河古墓沟等青铜时代墓葬,确认了焉不拉克、苏贝希、... 从1900年发现楼兰古城开始,新疆考古历经百年。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现了旧石器晚期遗存和一批中、新石器时代的典型石器;提出了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等概念;发掘了天山北路、孔雀河古墓沟等青铜时代墓葬,确认了焉不拉克、苏贝希、察吾乎沟口、伊犁河流域等早期铁器时代文化。汉代以后的楼兰、尼雅等系列考古发现为世界所瞩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考古工作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早期铁器时代 遗址
原文传递
汉文化与古代新疆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文锁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1997年第2期154-162,282,共10页
对文化的研究是跨学科的。本文从文化和汉文化的定义入手,分析了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结合考古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尝试指出自西汉以来的新疆考古学进存(遗迹、遗物)中的丰富的汉文化遗存,以及来自帕... 对文化的研究是跨学科的。本文从文化和汉文化的定义入手,分析了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结合考古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尝试指出自西汉以来的新疆考古学进存(遗迹、遗物)中的丰富的汉文化遗存,以及来自帕米尔以西的文化遗存和新疆本地的文化特征;并试图指出,从整体评价上来讲,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汉文化,在历史时期(自西汉至清),是影响新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个观点,与目前有些人所喜欢的片面强调帕米尔以西文化因素影响的观点恰恰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汉文化 古代新疆 考古学遗物和遗迹
原文传递
新疆考古报告的里程碑--黄文弼“三记”再版前言
11
作者 吴华峰 《吐鲁番学研究》 2023年第1期7-12,153,共7页
《罗布淖尔考古记》《吐鲁番考古记》《塔里木盆地考古记》并称“三记”,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西北历史地理学家黄文弼先生的新疆考古报告,在学术界久负盛名。三部著作从写作到出版历经了三十年之久,自1958年《塔里木盆地考古记》问世至... 《罗布淖尔考古记》《吐鲁番考古记》《塔里木盆地考古记》并称“三记”,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西北历史地理学家黄文弼先生的新疆考古报告,在学术界久负盛名。三部著作从写作到出版历经了三十年之久,自1958年《塔里木盆地考古记》问世至今,这些著作在市面已经难以寻觅。“三记”的再版,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外读者的阅读与研究需求,同时也能够传承优秀历史文化,让其学术里程碑的价值与意义继续彰显和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文弼 新疆考古报告 再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