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宁社火迎春习俗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荣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6-89,共4页
在西宁地区的社火表演活动中,较好地保留了原始的古代迎春礼俗。"挡羊娃"出身的春官就是东汉时县邑迎春礼俗中提前藏于东郊田野的"童男",他是春的象征。"土牛"在西宁地区的社火表演活动中变成了"牦... 在西宁地区的社火表演活动中,较好地保留了原始的古代迎春礼俗。"挡羊娃"出身的春官就是东汉时县邑迎春礼俗中提前藏于东郊田野的"童男",他是春的象征。"土牛"在西宁地区的社火表演活动中变成了"牦牛舞",人们将"牛"的毛作为辟邪物品扯拽拔去,并且拔"狮子"毛,"龙"须毛等都是古代迎春礼俗中"旁磔土牛"习俗的变异扩大。但是在这头"牛"身上还是遗留下了"土牛"深深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社火 迎春 鞭春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