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冀东杏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富铁矿成因探讨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龙飞
许英霞
+2 位作者
高孝敏
贾东锁
王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5-413,共9页
本文在野外勘查和岩(矿)相学基础上,对杏山铁矿块状富矿和条带状普通矿石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系统研究。杏山铁矿石主要由磁铁矿和石英组成,其中块状富铁矿石相较于条带状普通矿石含有较多的镁铁质矿物,另外块状富矿(XS-...
本文在野外勘查和岩(矿)相学基础上,对杏山铁矿块状富矿和条带状普通矿石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系统研究。杏山铁矿石主要由磁铁矿和石英组成,其中块状富铁矿石相较于条带状普通矿石含有较多的镁铁质矿物,另外块状富矿(XS-60)手标本可见绿泥石化,但镜下蚀变程度较弱,其富矿成因与后期热液蚀变相关度不高;条带状贫矿(XS-10)遭受较强的后期热液蚀变,有一定程度的铁质富集,但仅限于富铁条带,富硅条带未蚀变。矿石中低Al2O3+Na2O含量和Zr、Sc、Th、Hf等含量特征表明杏山铁矿在沉积过程中很少有陆源碎屑加入。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明条带状普通矿石和块状富铁矿有共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富铁矿和贫矿都是在缺氧环境下,通过海底热液与海水混合后同沉积形成的,而后期褶皱变形作用使贫矿层加厚的同时,也使富铁层加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山铁矿
富铁矿
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冀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北迁安杏山富大铁矿体成因初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周永贵
陈正乐
+1 位作者
陈柏林
韩凤彬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81-92,共12页
河北迁安BIF型铁矿床普遍以贫矿为主,贫矿层中发育的富矿规模较小。近年来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勘查工作在迁安杏山矿床发现了富大铁矿体,笔者通过矿石地球化学测试和构造解析,探讨了富大铁矿体的成因。矿石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富...
河北迁安BIF型铁矿床普遍以贫矿为主,贫矿层中发育的富矿规模较小。近年来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勘查工作在迁安杏山矿床发现了富大铁矿体,笔者通过矿石地球化学测试和构造解析,探讨了富大铁矿体的成因。矿石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富铁矿石和普通矿石的常量元素以TFe2O3和SiO2为主,说明原始沉积极少有碎屑物质加入;两者稀土元素经球粒陨石标准化后,配分模式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式,均具有Eu、Ce正异常,且(La/Yb)N>1,具有热液流体的贡献,说明富铁矿石和普通矿石的物质来源是一致的。野外观测和构造解析显示,杏山富大铁矿体的控矿构造为被断裂破坏的"马鞍状"褶皱构造;岩心观察和显微构造研究发现,在相对塑性变形条件下,由于能干性的差异,磁铁矿层相对于其他物质组分更易形成缓慢的定向塑性流动,并在褶皱核部加厚,同时磁铁矿的重结晶使得铁矿石品位变富。综合研究认为,杏山富大铁矿体是在原始沉积富集的贫矿体基础上,由于后期构造变形的叠加,磁铁矿发生定向流动,在褶皱核部重结晶,促使铁矿体在褶皱核部局部加大变富形成富大矿体;依据矿体分布及控矿构造分析,下一步勘探应向矿区C26线SE侧深部努力,在断层的NE侧有望见到厚大富铁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富大铁矿体
构造变形
杏山铁矿
迁安矿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冀东杏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富铁矿成因探讨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龙飞
许英霞
高孝敏
贾东锁
王宇
机构
河北联合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地质系
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
出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5-413,共9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冀东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富矿控矿条件及科学基地研究(201111002-04)资助
文摘
本文在野外勘查和岩(矿)相学基础上,对杏山铁矿块状富矿和条带状普通矿石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系统研究。杏山铁矿石主要由磁铁矿和石英组成,其中块状富铁矿石相较于条带状普通矿石含有较多的镁铁质矿物,另外块状富矿(XS-60)手标本可见绿泥石化,但镜下蚀变程度较弱,其富矿成因与后期热液蚀变相关度不高;条带状贫矿(XS-10)遭受较强的后期热液蚀变,有一定程度的铁质富集,但仅限于富铁条带,富硅条带未蚀变。矿石中低Al2O3+Na2O含量和Zr、Sc、Th、Hf等含量特征表明杏山铁矿在沉积过程中很少有陆源碎屑加入。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明条带状普通矿石和块状富铁矿有共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富铁矿和贫矿都是在缺氧环境下,通过海底热液与海水混合后同沉积形成的,而后期褶皱变形作用使贫矿层加厚的同时,也使富铁层加厚。
关键词
杏山铁矿
富铁矿
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冀东
Keywords
xingshan
iron
deposit
,rich
iron
ore,sedimentary
metamorphic
iron
deposit
,East
Hebei
分类号
P618.31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北迁安杏山富大铁矿体成因初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周永贵
陈正乐
陈柏林
韩凤彬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81-92,共12页
基金
全国危机矿山项目(20089950)
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项目(DZLXJK201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2071)
文摘
河北迁安BIF型铁矿床普遍以贫矿为主,贫矿层中发育的富矿规模较小。近年来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勘查工作在迁安杏山矿床发现了富大铁矿体,笔者通过矿石地球化学测试和构造解析,探讨了富大铁矿体的成因。矿石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富铁矿石和普通矿石的常量元素以TFe2O3和SiO2为主,说明原始沉积极少有碎屑物质加入;两者稀土元素经球粒陨石标准化后,配分模式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式,均具有Eu、Ce正异常,且(La/Yb)N>1,具有热液流体的贡献,说明富铁矿石和普通矿石的物质来源是一致的。野外观测和构造解析显示,杏山富大铁矿体的控矿构造为被断裂破坏的"马鞍状"褶皱构造;岩心观察和显微构造研究发现,在相对塑性变形条件下,由于能干性的差异,磁铁矿层相对于其他物质组分更易形成缓慢的定向塑性流动,并在褶皱核部加厚,同时磁铁矿的重结晶使得铁矿石品位变富。综合研究认为,杏山富大铁矿体是在原始沉积富集的贫矿体基础上,由于后期构造变形的叠加,磁铁矿发生定向流动,在褶皱核部重结晶,促使铁矿体在褶皱核部局部加大变富形成富大矿体;依据矿体分布及控矿构造分析,下一步勘探应向矿区C26线SE侧深部努力,在断层的NE侧有望见到厚大富铁矿体。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富大铁矿体
构造变形
杏山铁矿
迁安矿田
Keywords
geochemistry
rich
and
large
orebody
tectonic
deformation
xingshan
iron
deposit
Qian’an
orefield
分类号
P5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冀东杏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富铁矿成因探讨
张龙飞
许英霞
高孝敏
贾东锁
王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河北迁安杏山富大铁矿体成因初析
周永贵
陈正乐
陈柏林
韩凤彬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