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综合调整方案优化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善义 兰金玉 李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6-130,共5页
针对特高含水后期综合调整方案考虑因素多、实现产出投入比最大化难的问题,运用粒子群算法,以增油量目标、增液量目标、增注量目标、作业费用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综合调整方案多目标优化模型。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大庆杏... 针对特高含水后期综合调整方案考虑因素多、实现产出投入比最大化难的问题,运用粒子群算法,以增油量目标、增液量目标、增注量目标、作业费用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综合调整方案多目标优化模型。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大庆杏南油田综合调整年度方案中,利用文中方法比人工优化少实施16井次,年度多增油0. 2×104t,年度少产液0. 2×104t,自然递减比计划低0. 01个百分点,年均含水比计划低0. 03个百分点,产出投入比由过去的2. 61∶1. 00提高至2. 91∶1. 0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成果对提高综合调整方案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调整方案 粒子群算法 智能优化 投入产出比 杏南油田
下载PDF
杏南油田含聚污水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曹广胜 王哲 +2 位作者 王浩 白玉杰 朱芷萱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54-60,共7页
杏十三区含聚污水回注区块受残余聚合物影响,导致区块吸水效果下降,影响油田开发效果。因此,开展了含聚污水区块降压增注表面活性剂配方及配套工艺参数研究。首先对注入水进行了全水质分析;以石油磺酸盐为基础药剂,通过测量界面张力进... 杏十三区含聚污水回注区块受残余聚合物影响,导致区块吸水效果下降,影响油田开发效果。因此,开展了含聚污水区块降压增注表面活性剂配方及配套工艺参数研究。首先对注入水进行了全水质分析;以石油磺酸盐为基础药剂,通过测量界面张力进行复配药剂及添加剂的筛选;对体系进行性能评价后,开展了室内岩心驱替实验,从而优化了注入参数。结果表明,降压增注表面活性剂的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0.7%石油磺酸盐+2.0%重烷基苯磺酸盐+0.5%无水乙醇+1.0%NaCl,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为6×10^-3mN/m;在岩心驱替实验中,最佳注入速度为0.15 mL/min,最佳注入量为1 PV,最优段塞组合为0.5 PV+0.3 PV+0.2 PV,在不同渗透率的条件下,降压率均超过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南油田 降压增注 含聚污水 石油磺酸盐
下载PDF
杏南油田萨Ⅱ、Ⅲ组油层三次采油注入体系研究
3
作者 霍迎冬 刘晓文 +2 位作者 张景远 田宇昕 施尚明 《甘肃科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5-22,共8页
根据杏南油田纯油区三次采油层系组合及井网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考虑萨Ⅱ、Ⅲ组油层性质及开发形势,需开展杏南油田萨Ⅱ、Ⅲ组三次采油注入体系研究。对微观孔隙结构及多学科油藏成果进行了研究,确定萨Ⅱ、Ⅲ组油层微观剩余油主要以簇状... 根据杏南油田纯油区三次采油层系组合及井网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考虑萨Ⅱ、Ⅲ组油层性质及开发形势,需开展杏南油田萨Ⅱ、Ⅲ组三次采油注入体系研究。对微观孔隙结构及多学科油藏成果进行了研究,确定萨Ⅱ、Ⅲ组油层微观剩余油主要以簇状、粒内及粒间为主,砂体动用较好,进一步挖潜需考虑扩大波及体积,从而提高驱油效率。结合室内实验研究成果,600×10^(4)~900×10^(4)分子量聚合物及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与油水具有较好的配伍性,并且驱油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段塞尺寸下,不论均质、非均质岩心,无碱二元复合体系的采收率增幅最高,其次为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强碱三元复合体系、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南油田 萨Ⅱ、Ⅲ组油层 三次采油 注入体系 驱油实验
下载PDF
席状砂储层内部微观剩余油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雁 张兆虹 刘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7-100,共4页
席状砂储层具有层薄和分布面积大等特点,由于形成条件的差异,不同位置、不同规模的席状砂内部具有不同的微观孔隙结构。微观孔隙结构的不同,致使注水开发油田中水驱波及区域内尚残留着大量的剩余油,且分布极为复杂。研究这部分油的存在... 席状砂储层具有层薄和分布面积大等特点,由于形成条件的差异,不同位置、不同规模的席状砂内部具有不同的微观孔隙结构。微观孔隙结构的不同,致使注水开发油田中水驱波及区域内尚残留着大量的剩余油,且分布极为复杂。研究这部分油的存在位置、形态及其成因对油田的稳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薄片、电镜和压汞等资料详细研究了杏南油田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储层的微观孔隙特征,将微观孔隙结构划分为5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前缘席状砂储层内不同孔隙结构类型中剩余油的形态及分布规律,确定了润湿性、微观孔隙结构、填隙物及油水粘度比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剩余油 前缘席状砂 孔隙结构 表面润湿性 填隙物 杏南油田
下载PDF
油层复合保护技术中酸液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曹维政 韩志昌 +2 位作者 孙晓明 许云龙 肖鲁川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9-50,共2页
针对杏南油田太19区块新投注水井吸水厚度低的问题,结合近几年杏南油田在注水井投注前注入保护剂的经验,在室内模拟实验评价基础上,将油层清洗、酸化、粘土防膨三种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复合处理技术,开发了油层复合保护剂。室内实验表明,... 针对杏南油田太19区块新投注水井吸水厚度低的问题,结合近几年杏南油田在注水井投注前注入保护剂的经验,在室内模拟实验评价基础上,将油层清洗、酸化、粘土防膨三种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复合处理技术,开发了油层复合保护剂。室内实验表明,复合保护剂中酸液与储层的配伍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使用效果。如果酸液选择合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储层的渗流能力。现场应用4口井,启动压力得到有效降低、吸水指数提高,取得了较好的降压、增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南油田 油层保护 酸化 配伍性 注水井 复合保护剂
下载PDF
杏南油田基于石油磺酸盐的降压增注体系配方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曹广胜 李泽 +3 位作者 李乔 白玉杰 张先强 刘洋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27-30,共4页
杏南油田太北区块为典型的低渗透砂岩储层,其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严重、储层敏感性强等特性,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注水压力上升快、生产井压力和产量下降快等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进行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技术研究,以石油磺酸盐为主剂... 杏南油田太北区块为典型的低渗透砂岩储层,其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严重、储层敏感性强等特性,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注水压力上升快、生产井压力和产量下降快等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进行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技术研究,以石油磺酸盐为主剂,通过添加各种助剂,依据测定油水界面张力和岩心模拟降压实验,研究了降压增注表面活性剂体系配方,优化了注入参数,达到了降压增注的效果。结果表明,所研制的配方体系(质量分数)为0.7%XPS+0.9%椰子油二乙醇酰胺+1.2%Na_2CO_3+0.5%NBA,与太北区块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为8.61×10^(-3)mN/m;在室内岩心驱替中,降压增注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最佳注入质量分数为0.5%,最佳注入量为0.5PV,降压率为1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南油田 特低渗透油藏 表面活性剂 石油磺酸盐 降压增注
下载PDF
基于IPR曲线拐点的杏南油田最小流压界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文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86,共3页
针对油井流压较低时油层内为油、气、水三相渗流的情况,考虑油、气、水三相渗流速度差别,建立了油、气、水三相流动能力系数的计算模型,并以此为基础修正了经典的Vogel方程,建立了新型油井流入动态模型。模型具有拐点特征,即当流... 针对油井流压较低时油层内为油、气、水三相渗流的情况,考虑油、气、水三相渗流速度差别,建立了油、气、水三相流动能力系数的计算模型,并以此为基础修正了经典的Vogel方程,建立了新型油井流入动态模型。模型具有拐点特征,即当流压较低时会出现油井产液量随流压降低而下降的现象。仿真结果表明,在油藏参数一定条件下,含水率是影响最小流压界限(最大产量点所对应的流压)的主要因素,最小流压界限随含水率的增加而下降。杏南油田最小流压界限为0.5~1.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南油田 流入动态方程 流动能力系数 拐点特征 最大产量 最小流压界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