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阐释学视域下民俗文化词英译策略研究——以《西和乞巧歌》英译本为例
1
作者 谢晓科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3期48-52,共5页
二十一世纪初,以彭建明、蒋贤萍等为代表的学者将赵逵夫先生主编的《西和乞巧歌》翻译成英文,这对于向英语世界传播中国民间歌谣及民间民俗文化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以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四步骤为指引,分析了原作中祭... 二十一世纪初,以彭建明、蒋贤萍等为代表的学者将赵逵夫先生主编的《西和乞巧歌》翻译成英文,这对于向英语世界传播中国民间歌谣及民间民俗文化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以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四步骤为指引,分析了原作中祭祀礼俗类以及婚姻礼俗类民俗文化词的内涵意义,并结合译本中翻译的实例及乞巧歌、英语歌谣的特点展开研究。研究发现,译者对于此类民俗文化词的翻译,基于归化、异化以及中西文化缺省补偿原则的翻译策略,采用了意译、直译或音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准确、有效地传递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乞巧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和乞巧歌 民俗文化词 阐释学翻译理论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西和乞巧歌》英译本中的西和方言翻译策略研究
2
作者 卢蓉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7-115,共9页
西和乞巧歌是一种歌谣,其内容丰富,合辙押韵,语调诙谐风趣,语言口语化特征明显。通过分析《西和乞巧歌》英译本中使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探讨了西和特色方言的翻译策略,对方言翻译和歌谣翻译研究有较高参考价值。此书译者在翻译时灵活结... 西和乞巧歌是一种歌谣,其内容丰富,合辙押韵,语调诙谐风趣,语言口语化特征明显。通过分析《西和乞巧歌》英译本中使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探讨了西和特色方言的翻译策略,对方言翻译和歌谣翻译研究有较高参考价值。此书译者在翻译时灵活结合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运用了异化翻译策略中的音译法、直译法和逐词翻译法,以及归化翻译策略中的意译法、仿译法和改译法,对不同的方言词汇根据语境使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使得译文流畅、地道。然而,由于汉语方言书面化的困难,《西和乞巧歌》中部分方言词汇并未在书面文字中表现出来,且原语文本中所有的西和方言特征和口语化特征在译语中全部被抹杀了。尽管如此,用归化策略来翻译方言是让方言作品走向世界的方式。作为第一部关于西和乞巧歌的英译本,此书对于乞巧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其翻译策略使乞巧文化内涵在译入语中能够流畅表达,使得英语读者能较好地理解中国北方的乞巧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策略 方言 歌谣 抹杀 《西和乞巧歌》
下载PDF
《西和乞巧歌》中方言特色称谓语的翻译研究
3
作者 卢蓉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0-98,共9页
《西和乞巧歌》中包含许多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口语化特征的称谓语,这些称谓语可分为亲属称谓语、社会称谓语和姓名称谓语三类。由于汉英语言的差异,方言称谓语在英译时使用目标语标准语进行翻译,消除了所有方言特征和效果。《西和乞巧... 《西和乞巧歌》中包含许多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口语化特征的称谓语,这些称谓语可分为亲属称谓语、社会称谓语和姓名称谓语三类。由于汉英语言的差异,方言称谓语在英译时使用目标语标准语进行翻译,消除了所有方言特征和效果。《西和乞巧歌》中大部分方言称谓语的翻译采取直译法,同时结合了多种翻译技巧。亲属称谓语运用了直译、音译、省译、音译加注等方法来翻译;社会称谓语采用了直译法,并辅以明晰化、简化策略,以及人称转换等技巧;姓名称谓语则使用音译和“音译+增译”的方法。虽然《西和乞巧歌》中的称谓语翻译基本实现了忠实、通顺的原则,且翻译方法和技巧多样,但个别方言称谓语存在误译的情况。因此,方言特色浓郁的作品最好让熟悉当地方言的译者翻译,这样能最大限度减少误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谓语 方言 翻译 《西和乞巧歌》
原文传递
阐释视角下《西和乞巧歌》中民俗文化词英译 被引量:3
4
作者 史文婧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13-116,共4页
甘肃省西和县被誉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乞巧节于2008年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原生态的民俗娱乐形式在全国独一无二.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这块西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瑰宝彰显出其独特魅力,为促... 甘肃省西和县被誉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乞巧节于2008年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原生态的民俗娱乐形式在全国独一无二.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这块西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瑰宝彰显出其独特魅力,为促进敦煌西域文明和华夏传统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从斯坦纳翻译四步骤出发,结合实例探讨《西和乞巧歌》中民俗文化词翻译策略的体现及规律,对民俗文化的翻译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和乞巧歌》 民俗文化词 翻译策略 翻译四步骤
下载PDF
文化的迁移与诗意的再现——浅谈《西和乞巧歌》的英译 被引量:2
5
作者 蒋贤萍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28-34,共7页
《西和乞巧歌》是一部中国民间歌谣集,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和民俗文化。通过翻译将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西和乞巧歌》向英语世界传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与价值,同时也是译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英译《西和乞巧歌》的过程中,译者面临大... 《西和乞巧歌》是一部中国民间歌谣集,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和民俗文化。通过翻译将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西和乞巧歌》向英语世界传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与价值,同时也是译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英译《西和乞巧歌》的过程中,译者面临大量的文化缺省现象,为了使目的语读者能更好地了解歌谣集蕴含的文化意义,译者采用了文化借用、种子移植等翻译策略,使源语文本中的文化缺省得到了适当的补偿;并且还运用"化译"策略及许渊冲的译诗"三美"原则,使译作实现了音美、形美、意美的诗意再现,从而达到了翻译文学的"真"与"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和乞巧歌》 文化缺省 翻译补偿 “三美”原则
下载PDF
《西和乞巧歌》章句特点浅论
6
作者 张世明 《甘肃高师学报》 2020年第6期27-31,共5页
赵子贤先生搜集编纂的《西和乞巧歌》自出版以来,因其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而反响很大。其章句结撰也很有特色,“断章有检,积句不恒”,《西和乞巧歌》多以四句为章,次则三句为章,及少量八句、十句为章的;句式以七言为主,间以杂言。乞... 赵子贤先生搜集编纂的《西和乞巧歌》自出版以来,因其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而反响很大。其章句结撰也很有特色,“断章有检,积句不恒”,《西和乞巧歌》多以四句为章,次则三句为章,及少量八句、十句为章的;句式以七言为主,间以杂言。乞巧歌章句韵散结合,齐整谐婉又不失灵活机变,体现了子贤先生编纂的匠心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和乞巧歌 章句 副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