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P-HPLC法同时测定夏桑菊颗粒中绿原酸、异迷迭香酸苷、迷迭香酸和蒙花苷 被引量:19
1
作者 林丽美 夏伯候 +6 位作者 刘菊妍 李春 何迎春 姚江雄 许招懂 梁航 廖端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11-2415,共5页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夏桑菊颗粒(夏枯草、桑叶、野菊花)中绿原酸、异迷迭香酸苷、迷迭香酸和蒙花苷4种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EclipseXD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0%醋酸水溶液,...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夏桑菊颗粒(夏枯草、桑叶、野菊花)中绿原酸、异迷迭香酸苷、迷迭香酸和蒙花苷4种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EclipseXD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0%醋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0nm,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10μL。结果绿原酸、异迷迭香酸苷、迷迭香酸和蒙花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389~0.7771μg、0.0067~4.200μg、0.0480~0.9600Ixg和0.0386~0.7714μg(0.9992〈r〈0.9999),平均回收率在98.35%和98.62%之间。结论该法检测效率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夏桑菊颗粒中绿原酸、异迷迭香酸苷、迷迭香酸和蒙花苷的定量测定,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桑菊颗粒 绿原酸 异迷迭香酸苷 迷迭香酸 蒙花苷 RP—HPLC
下载PDF
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柯雪红 孙维广 +2 位作者 姚江雄 花汝凤 陈锦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37-941,共5页
目的:建立夏桑菊颗粒(夏枯草、桑叶、野菊花)HPLC指纹图谱,为中成药产品及生产工艺过程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Sunfrie C18,分析柱150 mm×4.6 mm,5μm;A相为1%醋酸,B相为甲醇组成的梯度洗脱液;检测波长为290 nm;柱温:30... 目的:建立夏桑菊颗粒(夏枯草、桑叶、野菊花)HPLC指纹图谱,为中成药产品及生产工艺过程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Sunfrie C18,分析柱150 mm×4.6 mm,5μm;A相为1%醋酸,B相为甲醇组成的梯度洗脱液;检测波长为290 nm;柱温:30°C;流速1.0 mL/min;分析时间:65 min。对生产工艺中水煎液(A)、醇沉液(B)、浓缩液(C)、成品分别进行指纹图谱测定,进行比较。结果:10批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相似度≥0.970。夏桑菊颗粒的水煎液(A)、醇沉液(B)、浓缩液(C)、成品进行指纹图谱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以有效地用于夏桑菊颗粒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桑菊颗粒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不同剂型夏桑菊颗粒HPLC指纹图谱及其模式识别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夏伯候 严东 +6 位作者 曹艺 周亚敏 李亚梅 谢嘉驰 柏玉冰 廖端芳 林丽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6-420,共5页
建立夏桑菊有糖和无糖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鉴别与有效控制质量提供参考。采用高效液相法采集20批无糖型和34批有糖型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通过模式识别方法(主成分分析,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分类并筛选其主要差异组分;通过对照品... 建立夏桑菊有糖和无糖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鉴别与有效控制质量提供参考。采用高效液相法采集20批无糖型和34批有糖型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通过模式识别方法(主成分分析,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分类并筛选其主要差异组分;通过对照品对照的方法鉴定其主要的组分。成功建立夏桑菊有糖和无糖颗粒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不能完全分类2种颗粒,而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可明显的分为2类;2种颗粒之间差异最大的组分主要有6个,其中3个分别为异迷迭香酸苷、木犀草苷和蒙花苷。该研究建立的模式识别方法有助于夏桑菊颗粒整体质量控制,同时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指纹图谱 模式识别 夏桑菊颗粒 主成分分析 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原文传递
夏桑菊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林丽美 许招懂 +3 位作者 姚江雄 刘菊妍 李春 王智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00-1505,共6页
目的建立夏桑菊颗粒(夏枯草、桑叶、野菊花)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夏桑菊颗粒中的迷迭香酸和蒙花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迷迭香酸和蒙花苷分别进行定量测定,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4... 目的建立夏桑菊颗粒(夏枯草、桑叶、野菊花)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夏桑菊颗粒中的迷迭香酸和蒙花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迷迭香酸和蒙花苷分别进行定量测定,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μ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10μL,检测波长329 nm,流动相分别为20%乙腈-80%水(含1.0%醋酸)和25%乙腈-75%水(0.5%磷酸)等度洗脱。结果薄层鉴别均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定量测定中迷迭香酸进样在0.22~8.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08%,RSD为1.75%。蒙花苷在0.101~2.0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2.01%,RSD为0.48%。结论所建立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桑菊颗粒 质量标准 TLC RP-HPLC 迷迭香酸 蒙花苷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夏桑菊颗粒中迷迭香酸与异迷迭香酸苷的含量 被引量:9
5
作者 花汝凤 姚江雄 +3 位作者 黎志坚 方铁铮 蒋丽娟 许招懂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5-77,共3页
目的: 建立夏桑菊颗粒中迷迭香酸、异迷迭香酸苷2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同时测定夏桑菊颗粒中迷迭香酸、异迷迭香酸含量,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 目的: 建立夏桑菊颗粒中迷迭香酸、异迷迭香酸苷2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同时测定夏桑菊颗粒中迷迭香酸、异迷迭香酸含量,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19 nm,柱温30℃。结果: 迷迭香酸、异迷迭香酸苷线性范围分别为0.036 4-0.364 μg(R2=0.999 8),0.004 98-0.049 8 μg(R2=0.999 7);迷迭香酸平均回收率为99.16%,RSD 1.32%,异迷迭香酸苷平均回收率为98.40%,RSD 0.78%(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夏桑菊颗粒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桑菊颗粒 迷迭香酸 异迷迭香酸苷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夏桑菊颗粒氨基酸类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柯雪红 孙维广 +1 位作者 姚江雄 花汝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1-784,共4页
目的:建立夏桑菊颗粒(夏枯草、野菊花、桑叶)氨基酸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AQC(6-氨基酸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柱前衍生化HPLC法。色谱柱为SYMMETRY C18分析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A)pH为5.05的醋酸... 目的:建立夏桑菊颗粒(夏枯草、野菊花、桑叶)氨基酸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AQC(6-氨基酸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柱前衍生化HPLC法。色谱柱为SYMMETRY C18分析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A)pH为5.05的醋酸钠缓冲液、(B)60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mL/min。荧光检测:激发波长(Ex)为250nm,发射波长(Em)为395nm,分析时间50min。结果:确定12个色谱峰作为共有峰,利用夹角余弦系数,相关系数及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测得10批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相似度0.95~1.00之间。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夏桑菊颗粒氨基酸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方法准确可靠,可控性强,重复性好,为有效控制夏桑菊颗粒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桑菊颗粒 氨基酸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夏桑菊颗粒中蒙花苷的含量 被引量:8
7
作者 曾三平 丁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09-2110,共2页
目的:测定夏桑菊颗粒中蒙花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_(18)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冰醋酸(26:73:1)为流动相;流速为0.7 mL·min^(-1);检测波长为326 nm。结果:进样量在20.6~206.0 ng 之间,进样量与... 目的:测定夏桑菊颗粒中蒙花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_(18)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冰醋酸(26:73:1)为流动相;流速为0.7 mL·min^(-1);检测波长为326 nm。结果:进样量在20.6~206.0 ng 之间,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8.5%。结论:样品分离效果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桑菊颗粒 蒙花苷 HPLC法
下载PDF
随机森林算法在中药指纹图谱中的应用:以不同品牌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分析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夏伯候 胡玉珍 +3 位作者 熊苏慧 唐洁 闫庆梓 林丽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24-1330,共7页
该研究旨在建立随机森林算法鉴别和分类不同品牌夏桑菊颗粒,为多指标的复杂指纹图谱的鉴别提供有效的参考。采用高效液相法采集83批不同品牌的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比较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随机森林等方法在处理不同分... 该研究旨在建立随机森林算法鉴别和分类不同品牌夏桑菊颗粒,为多指标的复杂指纹图谱的鉴别提供有效的参考。采用高效液相法采集83批不同品牌的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比较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随机森林等方法在处理不同分类样品复杂数据时的不同。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83批不同品牌夏桑菊颗粒的指纹图谱;经过不同模式识别方法比较可得,主成分分析分析只能解释56.52%的方差贡献率,同时不能完全将样品分类;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优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能达到一定的分离,解释总体方差贡献率63.43%;而随机森林法能够很好的将样品分为3类,且3类样本的10折交互验证准确率达到96.5%。因此,随机森林算法联合HPLC指纹图谱能够有效构建中药质量控制和分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桑菊颗粒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随机森林
原文传递
不同品牌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姚江雄 柯雪红 花汝凤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的在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建立的基础上,对不同品牌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提取指纹图谱数字化信息,运用对照图谱比对法、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品牌产品的特征... 目的在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建立的基础上,对不同品牌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提取指纹图谱数字化信息,运用对照图谱比对法、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品牌产品的特征。结果 12个品牌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中有13个共有特征峰,相同品牌产品相似度较高,不同品牌产品相似度波动较大。聚类分析将12个品牌的产品根据相近程度分类。结论本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为区分不同品牌夏桑菊颗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桑菊颗粒 指纹图谱 相似度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夏桑菊颗粒U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夏伯候 曹艺 +3 位作者 谢文剑 许招懂 林丽美 廖端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63-1466,共4页
目的:建立不同批次夏桑菊颗粒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UPLC,建立12批夏桑菊颗粒的指纹图谱。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5%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4 mL/min,检测波长320 nm,标定了1... 目的:建立不同批次夏桑菊颗粒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UPLC,建立12批夏桑菊颗粒的指纹图谱。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5%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4 mL/min,检测波长320 nm,标定了16个色谱峰,分别采用相似度软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2批样品进行系统的比较与归类。结果:建立了夏桑菊颗粒专属性的UPLC指纹图谱,将不同批次的样品分为6大类。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简便可靠,可用于夏桑菊颗粒的快速鉴别,可为夏桑菊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桑菊颗粒 UPLC指纹图谱 相似度评价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夏桑菊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淑彰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4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 建立夏桑菊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采用 DiamonsilC1 8柱 ,流动相为 :甲醇 -水 -冰乙酸 -三乙胺 (95∶ 5∶ 0 .3∶ 0 .0 2 ) ,流速为 0 .8m L· min- 1 ,检测波长为 2 15 nm,理论塔板数按... 目的 建立夏桑菊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采用 DiamonsilC1 8柱 ,流动相为 :甲醇 -水 -冰乙酸 -三乙胺 (95∶ 5∶ 0 .3∶ 0 .0 2 ) ,流速为 0 .8m L· min- 1 ,检测波长为 2 15 nm,理论塔板数按熊果酸色谱峰计不低于 6 0 0 0。熊果酸在 16 .8~ 5 0 .4μg· m L- 1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8,平均回收率为 97.5 8% ,RSD为 1.5 8% (n=5 )。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 ,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含量测定 夏桑菊颗粒 熊果酸
下载PDF
夏桑菊颗粒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勇 方铁铮 +4 位作者 姚江雄 许招懂 夏伯候 林丽美 李亚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12期44-46,共3页
目的:夏枯草为夏桑菊颗粒的君药,研究检测夏枯草主要药效成分迷迭香酸来建立夏桑菊的质控指标。方法:采用HPLC方法对夏桑菊中迷迭香酸含量进行测定,检测条件为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C_(18);流动相:乙腈-1%醋酸(19∶81)洗脱;流速:1.... 目的:夏枯草为夏桑菊颗粒的君药,研究检测夏枯草主要药效成分迷迭香酸来建立夏桑菊的质控指标。方法:采用HPLC方法对夏桑菊中迷迭香酸含量进行测定,检测条件为色谱柱:Zorbax Eclipse XDB-C_(18);流动相:乙腈-1%醋酸(19∶81)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329nm;进样量:10μl。结果:检测得到迷迭香酸含量平均值为0.33mg/g,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1.01%,线性方程为Y=2376737X-3261。结论:为提高夏桑菊颗粒质量标准,对处方中夏枯草以迷迭香酸计的含量进行研究,为更好的监控和评价夏桑菊颗粒的质量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桑菊颗粒 迷迭香酸 HPLC法
下载PDF
夏桑菊颗粒体外抗Ⅰ型登革热病毒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磊 姚江雄 +7 位作者 纪洵敏 余婷婷 蒲俏虹 唐芮 许瑛 赖文辉 彭拓华 张吉凯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250-1254,共5页
目的研究夏桑菊颗粒体外抗Ⅰ型登革热病毒(DENV-1)的作用效果。方法 MTT法测定夏桑菊颗粒和利巴韦林对C6/36细胞的最大无毒剂量以及DENV-1感染细胞病变效应;细胞免疫荧光法,以NS1蛋白为目标蛋白,测定DENV-1经不同稀释度的夏桑菊颗粒预... 目的研究夏桑菊颗粒体外抗Ⅰ型登革热病毒(DENV-1)的作用效果。方法 MTT法测定夏桑菊颗粒和利巴韦林对C6/36细胞的最大无毒剂量以及DENV-1感染细胞病变效应;细胞免疫荧光法,以NS1蛋白为目标蛋白,测定DENV-1经不同稀释度的夏桑菊颗粒预处理后感染能力;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夏桑菊颗粒和利巴韦林对DENV-1拷贝数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稀释度药物对病毒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夏桑菊颗粒和利巴韦林的最大无毒剂量分别为7. 81 mg/m L和3. 13 mg/m L;经过夏桑菊颗粒溶液处理后,感染病毒的细胞存活率增加(21. 9±4. 3)%和(15. 7±4. 1)%,同时,经过利巴韦林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分别增加(39. 2±1. 9)%和(24. 2±3. 1)%,两者均能明显减弱病毒引起细胞病变的效应(P <0. 05);荧光实验结果显示夏桑菊颗粒可使病毒相对感染率下降(42. 1±7. 4)%和(24. 2±2. 5)%,利巴韦林可使病毒相对感染率下降(51. 1±2. 3)%和(49. 3±2. 9)%,两者对病毒的感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0. 05); q PCR实验结果表明夏桑菊颗粒对病毒拷贝数的抑制率达到(42. 1±7. 4)%和(24. 2±2. 5)%,利巴韦林对病毒拷贝数抑制率达到(51. 1±2. 3)%和(39. 3±2. 9)%,两者对病毒的RNA复制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P <0. 05)。结论夏桑菊颗粒通过体外预给药的方式会产生明显的抗DENV-1的作用,其作用效果与利巴韦林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桑菊颗粒 登革热病毒 细胞免疫荧光 实时荧光定量PCR 最大无毒剂量
下载PDF
RP-HPLC测定夏桑菊颗粒中迷迭香酸的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丽英 彭攸灵 杨先国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0期8-9,13,共3页
目的建立夏桑菊颗粒中主要成分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迷迭香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μm);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29 nm,柱温27℃,进样体积10μl,流动... 目的建立夏桑菊颗粒中主要成分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迷迭香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μm);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29 nm,柱温27℃,进样体积10μl,流动相为甲醇-0.5%乙酸水系统梯度洗脱。结果含量测定中迷迭香酸进样在0.22~8.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和RSD均符合要求。结论所建立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和重现性良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桑菊颗粒 迷迭香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HPLC测定夏桑菊颗粒中迷迭香酸含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依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18期15-16,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夏桑菊颗粒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gilentZORBAXS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20:80),检测波长:330nm;流速1.0ml/min;柱...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夏桑菊颗粒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gilentZORBAXS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20:80),检测波长:330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迷迭香酸在0.068~1.357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5%,RSD为1.4%(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夏桑菊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桑菊颗粒 迷迭香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夏桑菊颗粒体外抗人冠状病毒研究
16
作者 孙维广 崔晓兰 +5 位作者 黄志云 贡磊磊 时宇静 高建胜 袁孟菲 毛鑫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3518-3522,共5页
目的:研究夏桑菊颗粒对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CPE)法检测夏桑菊颗粒对A549细胞的安全剂量,采用CPE法检测夏桑菊颗粒对HCoV-229E引起A549细胞病变的影响,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夏... 目的:研究夏桑菊颗粒对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CPE)法检测夏桑菊颗粒对A549细胞的安全剂量,采用CPE法检测夏桑菊颗粒对HCoV-229E引起A549细胞病变的影响,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夏桑菊颗粒对HCoV-229E于A549细胞中的复制作用;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夏桑菊颗粒对Huh-7细胞的安全剂量;采用RT-PCR法检测夏桑菊颗粒对HCoV-229E感染引起Huh-7细胞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结果:夏桑菊颗粒对于HCoV-229E感染A549细胞引起CPE的半数抑制浓度为23.78 mg生药/mL,选择指数为2.0,夏桑菊颗粒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549细胞内HCoV-229E病毒载量,夏桑菊颗粒可以抑制HCoV-229E诱导Huh7细胞内炎症介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mRNA过度表达。结论:夏桑菊颗粒具有明显的抗HCoV-229E体外感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桑菊颗粒 抗病毒 冠状病毒 细胞因子 A549细胞 HUH-7细胞
下载PDF
夏桑菊颗粒不同干燥方式对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桑岚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优选夏桑菊颗粒浸膏的干燥方式。方法:夏桑菊颗粒药材经提取、浓缩后制得浸膏,将浸膏均分成3份,每份分别采用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微波干燥等干燥方式,将干燥后的浸膏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绿原酸、迷迭香酸以及蒙花苷的含量测... 目的:优选夏桑菊颗粒浸膏的干燥方式。方法:夏桑菊颗粒药材经提取、浓缩后制得浸膏,将浸膏均分成3份,每份分别采用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微波干燥等干燥方式,将干燥后的浸膏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绿原酸、迷迭香酸以及蒙花苷的含量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 RP18(5μm,4. 6 mm×250. 0 mm)柱,以乙腈(A)-(体积分数) 1. 0%醋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 9 m 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绿原酸、迷迭香酸以及蒙花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 050 4~1. 260 0μg、0. 031 2~0. 780 0μg、0. 051 2~1. 280 0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 3%(RSD=1. 16%)、98. 6%(RSD=1. 72%)、98. 0%(RSD=1. 01%);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和微波干燥所得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0. 259 mg·g^(-1)、0. 307 mg·g^(-1)、0. 284 mg·g^(-1),迷迭香酸的含量分别为0. 361mg·g^(-1)、0. 383 mg·g^(-1)、0. 396 mg·g^(-1),蒙花苷的含量分别为0. 166 mg·g^(-1)、0. 230 mg·g^(-1)、0. 216 mg·g^(-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评价夏桑菊颗粒不同干燥方式的优劣,3种干燥方式对指标成分的影响为:真空干燥>微波干燥>喷雾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桑菊颗粒 真空干燥 喷雾干燥 微波干燥 绿原酸 迷迭香酸 蒙花苷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夏桑菊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
18
作者 王启砚 谢帆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51-53,56,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夏桑菊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kmaDiamonsil(TM)(钻石)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mol/LNaH2PO4(用磷酸调pH至3.0)(10∶90),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3... 目的:建立测定夏桑菊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kmaDiamonsil(TM)(钻石)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mol/LNaH2PO4(用磷酸调pH至3.0)(10∶90),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0220~0.22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1.35%.结论: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绿原酸 颗粒 测定 平均回收率 C18柱 检测波长 线性关系 色谱柱 酸含量 6mm 流动相 进样量 RSD
下载PDF
夏桑菊颗粒工艺优化研究
19
作者 纪子珍 吴伟贞 +4 位作者 韩玉燕 吴育强 王家 李党 陈俞竹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72-273,276,共3页
目的:通过优化夏桑菊颗粒辅料种类,减少辅料蔗糖用量,利于患者健康,使工艺易于控制并减少每袋装量,从而增加患者依从性。方法:通过对夏桑菊颗粒不同辅料组合进行筛选试验,并优化辅料加入方式,从而减少每袋装量。结果:优化后以糊精、甘... 目的:通过优化夏桑菊颗粒辅料种类,减少辅料蔗糖用量,利于患者健康,使工艺易于控制并减少每袋装量,从而增加患者依从性。方法:通过对夏桑菊颗粒不同辅料组合进行筛选试验,并优化辅料加入方式,从而减少每袋装量。结果:优化后以糊精、甘露醇为填充剂,同时撤掉蔗糖,改用三氯蔗糖为调味剂,辅料调整后,其颗粒的装量为每袋装3 g(无糖,相当于药材7.55 g)。结论:调整辅料后的生产工艺稳定可控,更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桑菊颗粒 辅料 利于患者健康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夏桑菊泡腾颗粒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严进 陈琼 宋晓红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12期60-62,共3页
目的优化夏桑菊泡腾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夏桑菊浸膏,以枸橼酸、碳酸氢钠为泡腾剂,以聚乙二醇包裹碳酸氢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枸橼酸、碳酸氢钠用量,判断是否进行聚乙二醇包裹,以夏桑菊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泡腾时... 目的优化夏桑菊泡腾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夏桑菊浸膏,以枸橼酸、碳酸氢钠为泡腾剂,以聚乙二醇包裹碳酸氢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枸橼酸、碳酸氢钠用量,判断是否进行聚乙二醇包裹,以夏桑菊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泡腾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对制备的颗粒剂进行为期3个月的稳定试验。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是以11%枸橼酸、8%碳酸氢钠为泡腾剂,以5%聚乙二醇包裹碳酸氢钠制备夏桑菊泡腾颗粒。结论该工艺简便,制备的颗粒剂质量稳定,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桑菊颗粒 泡腾剂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