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iqi Qingre Xiaozheng formula protects against diabetic nephropathy by restoring autophagy in mice 被引量:1
1
作者 Na Sun Nan Yang +6 位作者 Jingwei Zhou Ying He Jian Wang Yingnan Liang Run Dai Jiajia Bai Zhenjie Che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CAS 2023年第3期310-320,共11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Yiqi Qingre Xiaozheng formula(YQQRXZF)via the regulation of autophagy in diabetic nephropathy(DN)mice induced by injection of streptozotocin(STZ)after high fat diet(HFD)....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Yiqi Qingre Xiaozheng formula(YQQRXZF)via the regulation of autophagy in diabetic nephropathy(DN)mice induced by injection of streptozotocin(STZ)after high fat diet(HFD).Methods:The composition of YQQRXZF was analyz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HPLC-ESI/MSn).The DN model was induced by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ion of 50 mg/kg STZ within 5 days,followed by HFD feeding for 8 weeks in C57BL/6J mice.Mice were randomly separated into DN group,YQQRXZF group,irbesartan group,and control group.Blood glucose was calculated,and body weight was measured every 2 weeks.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urinary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nd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cholesterol(TC),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triglycerides(TG),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blood urea nitrogen(BUN),and serum creatinine(Scr)were measured.In addition,hematoxylin-eosin(H&E)staining,periodic acid-Schiff(PAS)staining,Masson's trichrome staining,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were used to observ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renal tissue.Autophagy levels were determin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Results:In this study,21 dominant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identified in YQQRXZF.The treatment group reduced u ACR in a more significant way than the DN group(P=.018).The treatment group reduced TC,TG,and LDL concentrations after YQQRXFF treatment(P=.021,P=.014 and P=.026,respectively).H&E,PAS,and Masson staining showed that pathological damage to mice kidneys improved,the volume of renal glomeruli was reduced,and glomerular sclerosis and fibrosis were reduced.Immunofluorescenc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expressions of LC3-Ⅱprotein increas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P=.013).In contrast,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P62 were reduced after treatment(P=.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Yiqi Qingre xiaozheng formula AUTOPHAGY P62 LC3
下载PDF
患者来源结直肠癌异种移植模型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2
作者 黄越 田芳 +4 位作者 胡守友 曹勤洪 朱学军 姚学权 陈玉根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目的构建结直肠癌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PDX)模型,探讨中药"消癥方"对结直肠癌PDX模型的抑瘤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5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构建PDX模型,传代培养。选择1例患者来源的肿瘤构建P3代模型,将10只P3代小... 目的构建结直肠癌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PDX)模型,探讨中药"消癥方"对结直肠癌PDX模型的抑瘤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5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构建PDX模型,传代培养。选择1例患者来源的肿瘤构建P3代模型,将10只P3代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消癥方组,每组5只。对照组小鼠给予饮用水,消癥方组给予中药汤剂,均自由饮用,持续24天。观察两组小鼠的生存状态,测量体质量、瘤体积和瘤质量,计算抑瘤率。结果 5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P1代建模成功4例,P2代建模成功3例。PDX模型基本保留了患者来源肿瘤的组织学特征。10只P3代荷瘤鼠在给药过程中未出现死亡,摄食量正常,饮水(药)量正常,无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结束时,消癥方组小鼠肿瘤体积均值略小于对照组,瘤质量略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癥方组的抑瘤率为-4.8%。结论结直肠癌PDX模型建模及给药技术基本成熟,但中药消癥方在实验中未显示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患者来源肿瘤异种移植(PDX) 消癥方
下载PDF
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对Ⅲ期和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志强 王春宁 +3 位作者 王月华 郭登洲 王元松 周潮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对于Ⅲ期和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糖尿病基础治疗,中药组给予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口服,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口服,分别...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对于Ⅲ期和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糖尿病基础治疗,中药组给予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口服,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口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个月后,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胆固醇、血浆白蛋白的变化和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中药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胆固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P<0.01);中药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中药组12例进入终点事件,终点事件发生率8.5%,对照组10例进入终点事件,终点事件发生率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减少尿蛋白、调节脂代谢,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消癥通络 糖尿病肾病 24H尿蛋白定量 肾功能 血脂
原文传递
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络脉癥积瘀结证163例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20
4
作者 郭帅 王月华 +3 位作者 郭登州 王元松 周潮 陈志强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606-1611,共6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络脉癥积瘀结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法。将323例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络脉癥积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络脉癥积瘀结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法。将323例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络脉癥积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163例和对照组1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中药组给予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口服,每日1剂,同时予厄贝沙坦安慰剂150 m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和中药安慰剂口服,服法同中药组。两组患者均治疗24个月。治疗前后进行实验室主要指标检测[包括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 UTP)、肾小球滤过率(GF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血肌酐(Scr)]、次要指标检测[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总胆固醇(TC)],治疗后判定实验室主要检测指标疗效,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并判定中医证候疗效,记录终点事件发生率,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实验室主要检测指标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疗效分别为67.84%、70.55%,对照组分别为46.88%、52.5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HbA1c、T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中药组SF-36量表躯体疼痛、情感功能和精神健康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中药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为8.51%,对照组为10.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未发现与试验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结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络脉癥积瘀结证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对照药物厄贝沙坦比较,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 中医证候疗效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益气消癥通络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缙婷 王琦 +5 位作者 吴海斌 张永生 王玮 韩飞翔 吴双月 王晓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99-2701,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消癥通络方及益气化痰祛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Ⅱ~Ⅲ级的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层分为益气消癥通络组和对照组。益气消癥通络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益气消癥通络方,对照组... 目的:观察益气消癥通络方及益气化痰祛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Ⅱ~Ⅲ级的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层分为益气消癥通络组和对照组。益气消癥通络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益气消癥通络方,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益气化痰祛瘀方。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主要症状单项积分、中医证候疗效、CAT评分、m MRC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益气消癥通络组可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中FEV1%、MEF50%及MMEF75/25%(P<0.05),且FEV1%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症状中喘憋积分益气消癥通络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益气消癥通络组在改善肺气虚证、血瘀证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改善脾气虚证优于益气消癥通络组(P<0.05)。结论:益气消癥通络方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较益气化痰祛瘀方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消癥通络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肺功能
原文传递
健脾消癥方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胡守友 刘沈林 +2 位作者 吴坚 徐佳丽 邹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342-2344,I0017,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消癥方对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1)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健脾消癥方对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的抑制作用;(2)使用Annexin V/PI荧光双染法检测健脾消癥方诱导肿瘤细胞进入凋亡的比例;(3)应用... 目的:观察健脾消癥方对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1)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健脾消癥方对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的抑制作用;(2)使用Annexin V/PI荧光双染法检测健脾消癥方诱导肿瘤细胞进入凋亡的比例;(3)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健脾消癥方对MGC803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1)健脾消癥方对MGC803细胞有较强的抑制增殖的作用,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2)健脾消癥方高、中、低浓度组对胃癌细胞株MGC803作用24h后,早期凋亡率分别为49.83%、55.29%、16.73%。健脾消癥方高、中、低浓度组对胃癌细胞株MGC803作用48h后,早期凋亡率分别为84.52%、55.58%、51.76%。(3)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健脾消癥方各浓度组对胃癌细胞株MGC803作用48h后,可将细胞阻滞于G2-M期,健脾消癥方高浓度组在G0-G1期前出现较明显的亚二倍体峰。结论:(1)健脾消癥方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株MGC803的增殖作用。(2)健脾消癥方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有明显的诱导凋亡及阻滞细胞周期在G2-M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健脾消癥方 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健脾养正消癥方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顺铂所致的肾毒性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坚 邹玺 +2 位作者 刘沈林 陈敏 张星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养正消癥方对顺铂肾毒性的防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荷瘤组,顺铂组,健脾养正消癥方组,健脾养正消癥方和顺铂(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按组别ig给药5 d后,将BALB/C小鼠右腋下注射H22腹水瘤,形成荷瘤... 目的:探讨健脾养正消癥方对顺铂肾毒性的防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荷瘤组,顺铂组,健脾养正消癥方组,健脾养正消癥方和顺铂(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按组别ig给药5 d后,将BALB/C小鼠右腋下注射H22腹水瘤,形成荷瘤小鼠模型并一次性注射顺铂20 mg·kg-1造成肾损害。造模后10 d,观察小鼠肾脏指数,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组织病理变化;并通过TUNEL,Western blot法检测健脾养正消癥方对顺铂损伤小鼠肾组织中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荷瘤组比较,顺铂组小鼠肾脏系数,SCr,BUN显著升高(P<0.05),肾脏病理损伤明显,肾小管凋亡细胞增多,肾组织p-PI3K,p-AKT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上调(P<0.05);与顺铂组比较,联合用药组肾脏指数降低,SCr,BUN下降(P<0.05),肾脏病理损害减轻,肾小管凋亡细胞减少,肾组织p-PI3K,p-AKT表达上调,Caspase-3表达下调(P<0.05)。结论:健脾养正消癥方能明显减轻顺铂引起的肾毒性,其作用机制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正消癥方 顺铂 肾毒性 凋亡 PI3K/AKT
原文传递
益气消癥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血流变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白晓旭 王琦 +1 位作者 吴海斌 张永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257-4260,共4页
目的:从肺功能和血流变两方面,评价益气消癥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中药组23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消癥... 目的:从肺功能和血流变两方面,评价益气消癥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中药组23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消癥方,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肺功能和血流变的变化。结果:中药组和对照组各剔除、脱落3例。治疗前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肺功能方面,中药组FEF50、FEF75、MMEF75/25升高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中药组MMEF75/25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血流变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消癥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血流变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消癥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血流变
原文传递
消癥抗癌方联合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山 齐元杰 +4 位作者 许金榜 张俊新 陈寿珍 黄丽萍 刘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观察消癥抗癌方对早中期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8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予放疗后序贯完成紫杉醇加顺铂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癥抗癌方,21天为1个周期,共4个周... 目的观察消癥抗癌方对早中期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8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予放疗后序贯完成紫杉醇加顺铂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癥抗癌方,21天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检测治疗前后免疫功能(CD3^+、CD4^+、CD8^+、NK百分比)、血常规、肝肾功能,记录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治疗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情况。结果治疗组CD3^+、CD4^+、NK细胞百分比及CD4^+/CD8^+分别为(68±7)%、(37±4)%、(26±3)%、(1.28±0.11),高于对照组[(61±6)%,(31±5)%,(22±3)%,(1.11±0.14),P<0.05],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缓解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癥抗癌方可提高早中期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癥抗癌方 宫颈癌 早中期 细胞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补肾益肺消癥方对肺纤维化大鼠内质网应激及CHOP信号通路关键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伟华 柴立民 +7 位作者 杨颖溪 韦翊 李雪 吴甜甜 朱紫亨 徐昉 余佳骏 晏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87-1990,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益肺消癥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为动物模型,以吡非尼酮为阳性对照药物,补肾益肺消癥方干预,以透射电镜观察AECⅡ超微结构的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HOP信号通... 目的:探讨补肾益肺消癥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为动物模型,以吡非尼酮为阳性对照药物,补肾益肺消癥方干预,以透射电镜观察AECⅡ超微结构的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HOP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基因及蛋白在病变肺组织中含量的变化。结果:透射电镜下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中药各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沉积及电子致密物减少,内质网扩张现象减轻。补肾益肺消癥方干预下,PERK、CHOP在蛋白水平和mRAN水平的表达呈下调趋势。结论:补肾益肺消癥方可以干预CHOP凋亡通路关键分子表达,调控肺纤维化大鼠细胞内质网应激,抑制AECⅡ细胞凋亡,阻滞和减缓肺组织的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益肺消癥方 肺纤维化大鼠 内质网应激 C/EBP同源蛋白凋亡通路 细胞超微结构
下载PDF
益气活血消癥方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袁轶峰 傅显文 +4 位作者 朱文雄 刘涛 周兴 杨晶 贺菊乔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9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消癥方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阳性对照组和消癥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予去势加丙酸睾酮注射法复制前...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消癥方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阳性对照组和消癥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予去势加丙酸睾酮注射法复制前列腺增生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予生理盐水灌胃,消癥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予益气活血消癥方10、20、40 mg/100 g灌胃,阳性对照组大鼠予癃开颗粒混悬液11 mg/100 g灌胃,1次/d,连续30 d。末次给药24 h后,脱颈处死大鼠,取前列腺组织,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Bax表达显著降低,Bcl-2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前列腺组织Bax表达显著升高,Bcl-2表达显著降低,且消癥方高剂量组效果最优。结论益气活血消癥方可促进大鼠前列腺组织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前列腺组织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相关,从而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消癥方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细胞凋亡 BAX BCL-2 大鼠
下载PDF
扶正消癥方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2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简小兰 蒋益兰 曾普华 《湖南中医杂志》 2015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消癥方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扶正消癥方加减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用化疗治疗,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瘤体、中医证候、生活... 目的:观察扶正消癥方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扶正消癥方加减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用化疗治疗,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瘤体、中医证候、生活质量(KPS)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瘤体稳定率(CR+PR+SD)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治疗组为81.0%,对照组为55.0%;KPS总有效率(提高+稳定)治疗组为81.0%,对照组为60.0%;毒副反应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减少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66.7%、33.3%、47.6%、42.9%,对照组则分别为85.0%、60.0%、70.0%、75.0%,以上各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扶正消癥方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能够稳定瘤体,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与骨髓抑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宫颈癌 化疗 中医药疗法 扶正消癥方
原文传递
培元消癥方治疗慢性肾脏病5期透析合并CKD-MBD骨痛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洪 熊维建 +4 位作者 罗浩轩 龙梅 丁伟森 黎颖 钟锦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0-658,共9页
目的研究培元消癥方对慢性肾脏病5期透析(Chronic Kidney Disease stage 5 Dialysis,CKD 5D)合并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骨痛脾肾两虚兼毒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 目的研究培元消癥方对慢性肾脏病5期透析(Chronic Kidney Disease stage 5 Dialysis,CKD 5D)合并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骨痛脾肾两虚兼毒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5月就诊于重庆市中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CKD 5D合并CKD-MBD骨痛脾肾两虚兼毒瘀证患者,共76例,按入组时间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培元消癥方,共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检测血中钙(Ca)、磷(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71%、90.9%,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试验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P<0.01),对照组仅水肿、食少纳呆、大便稀溏、恶心呕吐、肢体困重、胸痛喘息、皮肤瘙痒积分下降(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除胸痛喘息、皮肤瘙痒外,其余症状积分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8、12周后,VAS评分下降(P<0.05,P<0.01);对照组治疗12周后,VAS评分下降(P<0.05)。矿物质骨代谢指标: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8周后,血清Ca上升(P<0.01),血清P、BAP、iPTH下降(P<0.05,P<0.01);治疗12周后,血清Ca仍上升(P<0.01),血清P、BAP及iPTH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12周后血清Ca上升(P<0.05),血清P、BAP及iPTH下降(P<0.05)。结论培元消癥方能有效改善CKD 5D合并CKD-MBD骨痛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矿物质与骨代谢、改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引发的骨过度转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 培元消癥方 甲状旁腺激素 血液透析 骨痛评分
原文传递
健脾养正消癥方对裸鼠皮下移植瘤中肿瘤转移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坚 刘沈林 +2 位作者 张星星 陈敏 邹玺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311-3314,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养正消癥方对BALB/c裸鼠人胃癌MGC-803细胞皮下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建立人胃癌MGC-803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健脾养正消癥方大、小剂量组,观察对裸鼠皮下移... 目的:观察健脾养正消癥方对BALB/c裸鼠人胃癌MGC-803细胞皮下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建立人胃癌MGC-803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健脾养正消癥方大、小剂量组,观察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移植瘤内RECK、c-myc、MMP-9、MMP-14、CXCR4和VEGFA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内的MMP-9、MMP-14、RECK、STAT3和p-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健脾养正消癥方大、小剂量组有明显缩小皮下移植瘤体积的作用。荧光定量PCR显示,健脾养正消癥方大剂量组中RECK的表达显著上调,而c-myc、MMP-9、MMP-14、CXCR4和VEGFA的表达均显著下调。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健脾养正消癥方大、小剂量组能上调RECK蛋白的表达,下调MMP-9、MMP-14的表达,并抑制p-STAT3表达。结论:健脾养正消癥方对胃癌MGC-80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方调节胃癌组织中侵袭转移的相关基因、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正消癥方 胃癌MGC-803细胞 皮下移植瘤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提取化瘀消癥复方对HTR-8/SVneo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寒梅 邓高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27-2830,I001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提取化瘀消癥复方(丹参、桃仁、赤芍、天花粉和紫草)对人源妊娠滋养细胞系HTR-8/SVneo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经不同方法提取的化瘀消癥复方(A水提、B醇提、C醇提后药渣水提、D醇提+水提)对HTR-8/SVneo...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提取化瘀消癥复方(丹参、桃仁、赤芍、天花粉和紫草)对人源妊娠滋养细胞系HTR-8/SVneo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经不同方法提取的化瘀消癥复方(A水提、B醇提、C醇提后药渣水提、D醇提+水提)对HTR-8/SVneo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48 h后细胞凋亡情况;设甲氨蝶呤组为阳性对照组,未经药物处理的细胞为阴性对照组。结果:不同提取方法的中药复方对HTR-8/SVneo细胞作用后对其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中A组抑制率大于B、C、D组(P<0.05);其凋亡率分别为(24.37±3.24)%(A组),(12.83±0.37)%(B组),(11.70±0.48)%(C组),(14.37±0.51)%(D组),(18.05±1.27)%(MTX组),与阴性对照组(7.057±0.76)%相比,各组凋亡率均明显增加(P<0.01);其中A组凋亡率高于MTX组、B组、C组、D组(P<0.01)。结论:不同提取方法提取化瘀消癥复方对HTR-8/SVneo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水提组最明显,可将水提法作为化瘀消癥复方后续研究的中药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化瘀消癥复方 提取方法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芪桂消癥方加减联合TC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张俐佳 李欣羽 +3 位作者 何广 王倩 刘业 刘松江 《中医药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究芪桂消癥方加减联合TC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3年4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门诊及病房的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采用TC化疗方案,... 目的:探究芪桂消癥方加减联合TC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3年4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门诊及病房的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采用TC化疗方案,治疗组47例,采用芪桂消癥方加减联合TC化疗,以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KP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A125、CA199、HE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桂消癥方加减联合TC化疗治疗方案在改善晚期卵巢癌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卵巢癌 免疫功能 芪桂消癥方
清热消癥方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蛋白尿及对血清sTNFR1、sTNFR2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梦迪 刘梦超 +2 位作者 赵文景 周静威 王耀献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183-6188,共6页
目的:探索清热消癥方在减少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患者蛋白尿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对其疗效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将符合本研究要求的60例DKD患者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分别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西医常规配合清热消... 目的:探索清热消癥方在减少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患者蛋白尿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对其疗效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将符合本研究要求的60例DKD患者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分别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西医常规配合清热消癥方治疗,疗程共24周,以24 h尿蛋白(24 h UTP)为主要疗效指标,以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热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健康总分(PCS)和心理健康总分(MCS)]为次要疗效指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1、2型受体(sTNFR1、sTNFR2)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24 h UTP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者Scr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患者内热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各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者血清sTNFR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其增加程度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患者在试验期间未发生与药物直接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清热消癥方可以更为有效地改善DKD患者的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进展,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炎症状态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然而其远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消癥方 糖尿病肾脏疾病 蛋白尿 微炎症
原文传递
补肾益肺消癥方对肺纤维化大鼠IL-4信号通路关键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涓 柴立民 +1 位作者 王珍 晏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益肺消癥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IPF)为动物模型,补肾益肺消癥方(当归、熟地黄、陈皮、法半夏、浙贝母、水蛭、炙甘草)进行干预;通过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IL-4含量的差异,Re... 目的:探讨补肾益肺消癥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IPF)为动物模型,补肾益肺消癥方(当归、熟地黄、陈皮、法半夏、浙贝母、水蛭、炙甘草)进行干预;通过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IL-4含量的差异,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中IL-4受体基因表达的改变,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中信号传导子及转录激活子6(STAT6)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补肾益肺消癥方显著下调IPF大鼠外周血血清中IL-4的含量,尤以低剂量组明显(P<0.01);高、低剂量组可显著性增加IL-4受体基因的表达(P<0.05),对STAT6蛋白表达无影响。结论:补肾益肺消癥方可以通过下调IL-4的含量,干预IL-4信号传导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缓解炎症反应,抑制肺组织纤维化进程,达到治疗效果,这可能是该方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益肺消癥方 肺纤维化大鼠 IL-4信号传导通路 基因及蛋白表达
原文传递
健脾养正消癥方配合紫杉醇类化疗对脾虚瘀毒型进展期胃癌预后生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肖作鹏 张莹 +1 位作者 刘沈林 邹玺 《中医药信息》 2023年第2期61-65,共5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健脾养正消癥方配合紫杉醇类化疗对进展期胃癌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江苏省中医院和5个分中心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胃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紫杉醇类化疗药... 目的:系统性评价健脾养正消癥方配合紫杉醇类化疗对进展期胃癌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江苏省中医院和5个分中心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胃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紫杉醇类化疗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健脾养正消癥方进行治疗。以患者死亡定义为本次事件终点,观察患者总生存期、死亡风险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生存期为(413.88±21.68)d,对照组患者总生存期为(332.00±22.90)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经Cox回归分析得到,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死亡风险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和4个月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56.3%,18/32)显著优于对照组(25.0%,10/40)(P<0.05)。结论:健脾养正消癥方联合紫杉醇类化疗可以有效延长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正消癥方 进展期胃癌 总生存期 死亡风险
下载PDF
益肝消癥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肝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 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蕊洁 杨先照 +1 位作者 张嘉鑫 叶永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肝消癥方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癌前病变肝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 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15只和益肝消癥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二乙基亚硝胺腹腔... 目的:观察益肝消癥方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癌前病变肝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 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15只和益肝消癥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二乙基亚硝胺腹腔注射诱导肝癌前病变模型,持续14周。第8周起,每天分别以生理盐水、益肝消癥颗粒的水溶剂给予相应组大鼠灌胃给药,第14周末给药后取材,检测大鼠0、7、14周体重,Bcl-2、Bax mRNA及蛋白质表达,观察肝脏病理情况。结果:益肝消癥方可改善肝癌前病变大鼠一般状况、肝脏病理,下调Bcl-2、Bax mRNA、Bax蛋白表达及Bax/Bcl-2比值。结论:益肝消癥方通过Bcl-2/Bax途径抑制肝细胞凋亡,减轻肝星状细胞增殖,从而对大鼠肝癌前病变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前病变 凋亡 Bcl-2 BAX 益肝消癥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