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兴安岭6种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60
1
作者 刘纯 刘延坤 金光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1-459,共9页
土壤微生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者和分解者,其微生物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了小兴安岭6种森林类型不同季节的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氮(MBN),并分析了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探讨根系去... 土壤微生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者和分解者,其微生物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了小兴安岭6种森林类型不同季节的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氮(MBN),并分析了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探讨根系去除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BC和MBN的季节变化因森林类型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最高值多发生在8月中旬;MBC和MBN在根系去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MBC和MBN分别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MBN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显然,研究区的土壤微生物量受土壤温度、湿度及土壤有效养分综合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季节变化 根系去除
下载PDF
林隙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树种更新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3
2
作者 刘少冲 段文标 +1 位作者 冯静 韩生忠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81-1388,共8页
研究了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不同林隙梯度(林隙中心、林隙近中心、林隙边缘)中主要树种的数量特征,以及林隙大小对树种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梯度林隙内灌木树种的密度均明显高于非林隙,同种灌木密度的比值在1.08~18.15之间;随林隙... 研究了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不同林隙梯度(林隙中心、林隙近中心、林隙边缘)中主要树种的数量特征,以及林隙大小对树种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梯度林隙内灌木树种的密度均明显高于非林隙,同种灌木密度的比值在1.08~18.15之间;随林隙面积增加,乔木幼苗更新密度逐渐增大,幼树Ⅰ(高度H≥1 m,胸径DBH≤2 cm)和幼树Ⅱ(H≥1 m,2 cm〈DBH≤5 cm)的更新密度呈多峰曲线.林隙灌木总体更新密度主要随幼苗和幼树Ⅰ数量而变化.林隙内不同位置幼苗的平均树高、平均基径、种密度和个体密度有所差异.从林隙中心到非林隙,更新层乔木幼苗重要值的大小顺序为:林隙中心〉林隙近中心〉林隙边缘〉非林隙;物种均匀度呈高-低-高的变化,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为早期林隙〉中期林隙〉晚期林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阔叶红松林 林隙 更新 林隙梯度
原文传递
小兴安岭7种典型林型林分生物量碳密度与固碳能力 被引量:51
3
作者 胡海清 罗碧珍 +4 位作者 魏书精 魏书威 孙龙 罗斯生 马洪斌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0-158,共19页
森林生物碳储量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小兴安岭7种典型林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外业样地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林分尺度对林分生物量与碳密度进行计量,分析了林分生物碳储量的... 森林生物碳储量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小兴安岭7种典型林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外业样地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林分尺度对林分生物量与碳密度进行计量,分析了林分生物碳储量的空间分配格局,并对林分年固碳能力与碳汇潜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小兴安岭不同林型从幼龄林到成熟林的乔木层碳密度增长速率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云冷杉(Picea-Abies)林>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7种典型林型不同龄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林分生物量碳密度分别为:红松林31.4、74.7、118.4和130.2 t·hm–2;兴安落叶松林28.9、44.3、74.2和113.3 t·hm–2;樟子松林22.8、52.0、71.1和92.6 t·hm–2;云冷杉林23.1、44.1、77.6和130.3 t·hm–2;白桦林18.8、35.3、66.6和88.5 t·hm–2;蒙古栎林25.0、20.0、47.5和68.9 t·hm–2;山杨林19.8、28.7、43.7和76.6 t·hm–2。红松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和蒙古栎林在幼龄林时林分年固碳量较高,其他林型在成熟林时林分年固碳量较高。7种典型林型不同龄组的林分生物量碳密度均随林龄增长而增加,但不同林型的碳汇功能存在差异,同一林型不同林龄的生物量碳密度增幅差异也较大。林分年固碳量在0.4–2.8 t·hm–2之间,碳汇能力较强、碳汇潜力较大。尤其是小兴安岭目前林分质量较差,幼龄林和中龄林所占的比重较大,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研究结果可为森林经营管理及碳汇功能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生物量 碳密度 固碳能力 年固碳量 碳汇管理路径 小兴安岭
原文传递
小兴安岭典型草丛沼泽湿地CO_2、CH_4和N_2O的排放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7
4
作者 牟长城 石兰英 孙晓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7-623,共7页
2007年6~10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同步研究了小兴安岭典型修氏苔草(Carex schmidtii)沼泽湿地CO2、CH4和N2O排放通量的季节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估算了CO2、CH4和N2O的生长季排放量,探讨了沼泽湿地碳与氮的源汇关系。结果表明... 2007年6~10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同步研究了小兴安岭典型修氏苔草(Carex schmidtii)沼泽湿地CO2、CH4和N2O排放通量的季节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估算了CO2、CH4和N2O的生长季排放量,探讨了沼泽湿地碳与氮的源汇关系。结果表明:草丛沼泽生长季节温室气体排放量以CO2占绝对优势(99.61%),CH4的排放量次之(0.39%),N2O的排放量最低(0.0007%),且为碳、氮的吸收汇(分别为固定量的53.93%和0.04%);CO2、CH4和N2O生长季平均排放通量依次为487.89、1.88和0.004mg·m–2·h–1,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CO2和N2O的最高排放量均出现在夏季(6月24日至8月14日和7月14日至8月14日),CH4的最高排放量出现在夏秋季(8月24日至9月24日),其中,CO2季节变化与空气温度和0~20cm土壤温度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CH4与空气温度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N2O与水位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沼泽 温室气体排放 小兴安岭
下载PDF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物种组成及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34
5
作者 侯红亚 王立海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43-3049,共7页
研究了黑龙江省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的物种组成和径级结构,并应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其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阔叶红松林中胸径≥1cm的乔木共有16种,种群密度差异性很大,针叶... 研究了黑龙江省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的物种组成和径级结构,并应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其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阔叶红松林中胸径≥1cm的乔木共有16种,种群密度差异性很大,针叶树种红松和冷杉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种群的径级结构近似倒“J”形,林分更新良好;主要种群的分布格局多呈聚集分布,只有红松在19—21m和44m尺度上以及青楷槭在接近所研究的最大尺度上时才呈现出随机分布.其中,红松在所研究尺度上一直都接近于随机分布,聚集强度也最小,冷杉、紫椴和青楷槭的分布格局都呈现出随机分布的趋势;除红松和冷杉在2~3m的小尺度上,以及冷杉和青楷槭在37~81m尺度上呈显著正相关外,其余种群的空间关联性均不显著.所有树种的总体联结关系均表现为不显著的正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阔叶红松林物种组成 径级结构 点格局分析 种间关联
原文传递
小兴安岭草本泥炭沼泽土壤有机碳、氮和磷分布特征 被引量:28
6
作者 满秀玲 刘斌 李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53,共6页
对小兴安岭草本泥炭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氮和磷含量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漂筏苔草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有机碳平均含量为438.40g/kg,平均碳密度为88.99kg/m3,碳储量为35.40kt/km2,且10~20cm碳含量高于其他土层。修氏苔草湿... 对小兴安岭草本泥炭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氮和磷含量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漂筏苔草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有机碳平均含量为438.40g/kg,平均碳密度为88.99kg/m3,碳储量为35.40kt/km2,且10~20cm碳含量高于其他土层。修氏苔草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少,平均碳含量为98.74g/kg,碳密度为56.27kg/m3,碳储量为20.03kt/km2。2类湿地土壤全氮、水解氮和速效磷垂直变化均表现为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少,漂筏苔草湿地土壤全氮、水解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高于修氏苔草湿地,分别是修氏苔草湿地的271%、548%、132%和216%。漂筏苔草湿地40cm土层氮、磷储量分别是修氏苔草湿地的4.40和1.33倍。土壤有机碳与全氮、水解氮、全磷和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有机碳、氮、磷均与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草本泥炭沼泽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红松阔叶混交林凋落叶、土壤动物、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 被引量:25
7
作者 殷秀琴 李金霞 董炜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7-282,共6页
对小兴安岭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红松阔叶混交林的凋落叶、土壤动物、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微量元素在凋落叶、土壤动物和土壤中含量排序均为Mn>Zn>Cu.不同环境组分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不同.其中,Mn的含量为土壤&... 对小兴安岭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红松阔叶混交林的凋落叶、土壤动物、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微量元素在凋落叶、土壤动物和土壤中含量排序均为Mn>Zn>Cu.不同环境组分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不同.其中,Mn的含量为土壤>凋落叶>土壤动物;Zn的含量为土壤动物>凋落叶、土壤;Cu的含量为土壤动物>土壤>凋落叶.阔叶凋落叶中微量元素变化幅度大于针叶凋落叶.不同土壤动物对不同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蚯蚓体内Mn含量最高,蜈蚣体内Zn含量最高,而马陆体内Cu含量最高.土壤动物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均与环境本底值、凋落物分解速度、土壤动物食性以及对微量元素的选择性吸收和富集作用等有关.3种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均是土壤层(5~20cm)大于腐殖质层(0~5cm),不同土层中微量元素的动态变化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 土壤动物 微量元素 红松阔叶混交林 小兴安岭
下载PDF
火干扰对小兴安岭白桦沼泽和落叶松-苔草沼泽凋落物和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周文昌 牟长城 +1 位作者 刘夏 顾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6387-6395,共9页
火干扰在湿地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湿地占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很小一部分,却是陆地生态系统一个重要的碳汇。然而关于火干扰对我国小兴安岭森林沼泽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选取两种森林沼泽典型地段进行土壤取... 火干扰在湿地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湿地占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很小一部分,却是陆地生态系统一个重要的碳汇。然而关于火干扰对我国小兴安岭森林沼泽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选取两种森林沼泽典型地段进行土壤取样,研究火干扰对小兴安岭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沼泽和落叶松(Larix gmelinii)-苔草(Carex schmidtii)沼泽地表凋落物和土壤碳储量(0—50 cm)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重度火烧使得白桦沼泽地表凋落物量和碳储量降低了36.36%(0.50 kg/m2)和35.52%(0.23 kg C/m2),而轻度火烧无显著影响;轻度火烧和重度火烧落叶松-苔草沼泽地表凋落物量和碳储量分别减少了45.32%(0.99 kg/m2)和44.66%(0.42 kg C/m2)、50.42%(1.10 kg/m2)和49.71%(0.47 kg C/m2);②白桦沼泽和落叶松-苔草沼泽两者对照样地、轻度火烧样地、重度火烧样地的土壤碳储量(0—50 cm)分别为(23.55±6.34)kg C/m2、(18.50±8.16)kg C/m2、(32.50±7.22)kg C/m2和(20.89±2.59)kg C/m2、(23.52±16.03)kg C/m2、(21.75±6.60)kg C/m2,然而火干扰对两种森林沼泽土壤碳储量(0—50 cm)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东北开展森林湿地计划火烧和碳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干扰 凋落物 土壤碳储量 森林沼泽 小兴安岭
下载PDF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粗木质残体基础特征 被引量:26
9
作者 刘妍妍 金光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4,共7页
以小兴安岭典型阔叶红松林大面积固定样地(9hm2)为对象,分析粗木质残体(CWD)的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径级结构、存在形式、腐烂等级,揭示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CWD的基础特征。结果表明:9hm2典型阔叶红松林固定样地内共计有胸径≥2cm的CWD3... 以小兴安岭典型阔叶红松林大面积固定样地(9hm2)为对象,分析粗木质残体(CWD)的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径级结构、存在形式、腐烂等级,揭示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CWD的基础特征。结果表明:9hm2典型阔叶红松林固定样地内共计有胸径≥2cm的CWD3418株(由于高度腐烂鉴别不出种的CWD有864株,占总个体数的25.3%),CWD的密度、胸高断面积和体积分别为380株.hm-2、15.80m2.hm-2和90.1m3.hm-2;花楷槭和枫桦是阔叶CWD的主要组成树种,红松和冷杉是针叶CWD的主要组成树种;针叶树种的胸高断面积(9.12m2.hm-2)和体积(57.68m3.hm-2)分别达到总体CWD的57.7%和64%;在各存在形式下不同种的CWD数量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减少,均呈反J型;除未知种以外,其他CWD都主要以枯立木、干基折断和干中折断形式存在;针叶树种根桩形式CWD的数量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增加,这一规律有别于其他种;样地内各树种CWD腐烂等级都大致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Ⅱ和Ⅲ腐烂等级上;除针叶树种的Ⅴ腐烂等级外,各树种不同腐烂等级CWD的数量都随着径级的增加呈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粗木质残体 存在形式 腐烂等级 小兴安岭
下载PDF
小兴安岭主要森林类型对降雪、积雪和融雪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海亮 蔡体久 +2 位作者 满秀玲 柴汝杉 郎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5,共6页
选择小兴安岭林区5种主要森林类型,对其降雪、积雪和融雪等雪水文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树种组成的影响,云冷杉红松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最大,降雪截留率为39.7%,约为次生白桦林的5倍,人工落... 选择小兴安岭林区5种主要森林类型,对其降雪、积雪和融雪等雪水文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树种组成的影响,云冷杉红松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最大,降雪截留率为39.7%,约为次生白桦林的5倍,人工落叶松的2.5倍。2)不同森林类型之间的截雪量大小与降雪强度有关,且在同一种森林类型的不同降雪强度中,其截留率差异也不同。3)云冷杉红松林内积雪厚度最小,3月中旬达最大值32cm,较次生白桦林和落叶松人工林内的积雪厚度减少了约12cm。4)不同林型内积雪融化速度有较大差异,各红松林内积雪厚度从4月中旬后平均每天减少约0.5cm,而次生白桦林和落叶松人工林内积雪厚度平均每天减少约1.3cm,融雪速率相对较快,易产生融雪性洪峰。因此,在东北地区实行栽针保阔,逐步改造天然次生林,使之过渡到针阔混交林,能有效地延长林内融雪时间,从而发挥森林融雪的水文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森林类型 降雪 积雪 融雪径流
下载PDF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混交林林隙特征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少冲 王敬华 +4 位作者 段文标 陈立新 王丽霞 杜珊 赵健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234-5244,共11页
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混交林林隙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隙的线状密度为31.78个/km,冠空隙和扩展林隙所占的面积比例分别为15.71%和30.78%;冠空隙的年干扰频率为0.46%,干扰轮回期约为434.8a。冠空隙的大小变化在42.12—372.52m2... 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混交林林隙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隙的线状密度为31.78个/km,冠空隙和扩展林隙所占的面积比例分别为15.71%和30.78%;冠空隙的年干扰频率为0.46%,干扰轮回期约为434.8a。冠空隙的大小变化在42.12—372.52m2之间,平均为153.37m2;扩展林隙的大小变化在98.65m2—633.10m2之间,平均为300.44m2。冠空隙和扩展林隙面积分布格局均符合Weibull分布。林隙形成方式主要为干基折断,占总形成木总数的35.29%,其次为掘根风倒,占28.43%。平均每个林隙的形成木为4.98株,由红松、白桦、枫桦、冷杉形成,径级在20—30 cm之间,高度在15—30 m之间。冠空隙的直径与高度比值的相对频率的分布呈单峰型曲线,当比值为0.30—0.45时,出现峰值;而扩展林隙的直径与高度比值的相对频率的分布呈双峰型曲线,当比值分别为0.75—0.90和1.05—1.15时,出现峰值。林隙边缘木胸径级的多度分布和高度级多度分布符合Weibull分布,但不符合正态分布。约13.41%的边缘木未出现偏冠现象,偏冠率在0.5—0.7之间的边缘木占70.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阔叶红松混交林 林隙特征
下载PDF
小兴安岭落叶松沼泽林土壤CO_2,N_2O和CH_4的排放规律 被引量:22
12
作者 牟长城 程伟 +1 位作者 孙晓新 吴云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5,共9页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小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油桦-修氏苔草沼泽林、兴安落叶松-油桦-笃斯越橘-藓类沼泽林和兴安落叶松-狭叶杜香-中位泥炭藓沼泽林生长季节土壤温室气体(CO2,N2O和CH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季节排放量及其主控...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小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油桦-修氏苔草沼泽林、兴安落叶松-油桦-笃斯越橘-藓类沼泽林和兴安落叶松-狭叶杜香-中位泥炭藓沼泽林生长季节土壤温室气体(CO2,N2O和CH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季节排放量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1)3种落叶松沼泽林土壤CO2排放通量均呈现夏季高(651.4~823.6mg·m-2h-1)春秋季低(233.3~310.0mg·m-2h-1)的单峰型季节变化,N2O排放通量(0.010~0.049,0.012~0.020和0.010~0.080mg·m-2h-1)分别呈现夏季>春季>秋季,春季>夏季>秋季和秋季>春季>夏季的变化规律,CH4排放通量(-0.083~0.037,-0.122~0.078和-0.05~0.026mg·m-2h-1)分别呈现春秋季排放、夏季吸收,春季排放、夏秋季吸收和春夏季排放、秋季吸收的交替式季节变化;2)表层土壤(0~30cm)温度是土壤CO2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低水位与较高表层土壤温度是N2O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水位是CH4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高水位时土壤排放CH4,低水位时土壤吸收CH4;3)3种落叶松沼泽林土壤在生长季节均为CO2排放源(20.8~25.2t·hm-2),且夏季为强排放源、春秋季为弱排放源,3者均为N2O排放源(0.192~1.128kg·hm-2),兴安落叶松-油桦-修氏苔草沼泽林为强排放源,另2者为弱排放源,兴安落叶松-油桦-修氏苔草沼泽林和兴安落叶松-油桦-笃斯越橘-藓类沼泽林土壤为CH4强吸收汇(1.152~1.200kg·hm-2),兴安落叶松-狭叶杜香-中位泥炭藓沼泽林土壤为CH4弱排放源(0.168kg·hm-2);4)兴安落叶松-油桦-修氏苔草沼泽林土壤温室气体CO2排放强度最高(25.4t·hm-2),另2者相对较低(20.8~21.2t·hm-2),但均以CO2排放占绝对优势地位(99.63%~99.93%),N2O和CH4排放占次要地位(0.19%~0.92%和0.02%~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沼泽林 温室气体排放 季节变化规律 小兴安岭
下载PDF
抚育间伐强度对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冠层结构和林下植被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宋鑫彧 董希斌 +2 位作者 曲杭峰 刘慧 赵状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30,共7页
以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地内设置间伐强度10%、15%、20%、25%、30%、35%的试验样地和未进行间伐作业的对照样地。使用冠层分析仪对不同强度抚育间伐后的冠层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测定,并运用样地调查法,分析各试验样地... 以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地内设置间伐强度10%、15%、20%、25%、30%、35%的试验样地和未进行间伐作业的对照样地。使用冠层分析仪对不同强度抚育间伐后的冠层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测定,并运用样地调查法,分析各试验样地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对间伐后的冠层结构参数、光环境特征参数、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参数指标值间的差异进行描述性统计,运用相关分析法确定指标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试验样地的林隙分数、开度、直接定点因子、总定点因子会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大,叶面积指数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各项指标值均在间伐强度20%的样地中最小;叶面积指数在间伐强度20%时最大;平均叶倾角、冠上辐射通量在不同间伐强度样地间无显著差异性;冠下直接辐射通量、冠下总辐射通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大,在间伐强度10%的样地最优;灌木层的4种指数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增大再减小,在间伐强度20%的样地上最优。林隙分数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冠下直接辐射通量、冠下总辐射通量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草本层丰富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抚育间伐对天然针阔混交林的冠层结构、林下光环境和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有明显的影响,冠层结构、林下光环境和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存在相关性。说明10%~20%的较低抚育间伐强度有利于天然针阔混交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育间伐强度 天然针阔混交林 冠层结构 林下植被 小兴安岭
下载PDF
利用不同方法测定红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宝琦 刘志理 +1 位作者 戚玉娇 金光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56-1964,共9页
采用2种异速生长方程法、凋落物法、综合法(对光学仪器法进行木质部分及集聚效应校正后结合凋落物法)和光学仪器法测定了小兴安岭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的叶面积指数(LAI)。首先利用光学仪器法测定有效叶面积指数(Le)的季节动态... 采用2种异速生长方程法、凋落物法、综合法(对光学仪器法进行木质部分及集聚效应校正后结合凋落物法)和光学仪器法测定了小兴安岭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的叶面积指数(LAI)。首先利用光学仪器法测定有效叶面积指数(Le)的季节动态;其次为获得相对准确LAI,基于生长季节(5—8月)的展叶调查,结合凋落物法、综合法和2种异速生长方程法分别测定LAI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生长季节红松叶片8月初停止生长,迟于其他树种约两周;不同方法测定红松人工林LAI的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且在8月初达到峰值,分别为异速生长方法-B(10.58)>凋落物法(7.90)>异速生长方法-A(6.70)>综合法(4.41)>光学仪器法(1.81);在整个调查期内(5月至11月),相对于异速生长方法-B、凋落物法、异速生长方法-A和综合法,光学仪器法分别平均低估81.69%、75.50%、70.18%和48.90%。本研究探讨了非破坏条件下测定红松人工林LAI季节动态的直接方法,并比较了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有效测定常绿针叶林LAI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叶面积指数 展叶调查 光学仪器法 凋落物法 异速生长方程法 季节动态
下载PDF
小兴安岭食针叶树种子的鸟兽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伯文 李传荣 倪乃萌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6-30,共5页
小兴安岭食针叶树种子的鸟类有25 种、兽类有15 种, 其中26 种取食红松种子。40 种鸟兽中多数是纯消耗性的, 其中数量较大的锡嘴雀、花鼠、棕背鼠平、红背鼠平和大林姬鼠等, 在红松种子丰收的年份, 大量消耗种子。每只锡嘴雀每年消耗红... 小兴安岭食针叶树种子的鸟类有25 种、兽类有15 种, 其中26 种取食红松种子。40 种鸟兽中多数是纯消耗性的, 其中数量较大的锡嘴雀、花鼠、棕背鼠平、红背鼠平和大林姬鼠等, 在红松种子丰收的年份, 大量消耗种子。每只锡嘴雀每年消耗红松种子达3-72kg 以上。大斑啄木鸟由于有在树干上凿坑固定食物以便凿开取食的习性, 使树木易遭病虫害。鸟兽主要对颗粒较大的红松种子进行储藏, 其中星鸦、普通币鸟和松鼠的储藏方式对红松的种群扩散有重要意义。黑头蜡嘴雀、锡嘴雀等以红松种壳代替砂粒来研磨食物, 帮助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针叶树 种子 鸟兽 取食
下载PDF
基于修正的Gash模型模拟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降雨截留过程 被引量:17
16
作者 柴汝杉 蔡体久 +2 位作者 满秀玲 王贺 关俊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76-1284,共9页
原始红松林是我国小兴安岭地区的顶级植物群落,理解它的降雨截留过程,对区域生态、水文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定位研究法,于2010—2011年21场降雨数据对原始红松林的降雨截留和分配效应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当地的气象和林分资料,利用... 原始红松林是我国小兴安岭地区的顶级植物群落,理解它的降雨截留过程,对区域生态、水文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定位研究法,于2010—2011年21场降雨数据对原始红松林的降雨截留和分配效应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当地的气象和林分资料,利用修正的Gash模型对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进行林冠截留模拟。该模型对穿透雨、树干茎流、截留量的模拟值分别为:370.91、16.14、130.07 mm。穿透雨模拟值比实测值低2.28 mm,相对误差1.75%,树干茎流模拟值高于实测值8.12 mm,相对误差50.3%,林冠截留量模拟值比实测值低2.35 mm,相对误差为1.81%。穿透雨和林冠截留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树干茎流的模拟值和实测值相差较大。综合结果表明:修正的Gash模型对小兴安岭地区原始红松林降雨截留拟合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红松林 修正的Gash模型 林冠截留 穿透雨 树干茎流 小兴安岭
下载PDF
火干扰对小兴安岭白桦沼泽温室气体排放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牟长城 张博文 +2 位作者 韩丽冬 于丽丽 顾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7-865,共9页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火干扰对小兴安岭白桦沼泽生长季CH4、CO2和N2O排放的季节变化、源/汇功能的影响,以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轻度火干扰使白桦沼泽的气温和地表温度升高1.8℃~3.9℃,水位下降6.3 cm;重度火干扰使...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火干扰对小兴安岭白桦沼泽生长季CH4、CO2和N2O排放的季节变化、源/汇功能的影响,以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轻度火干扰使白桦沼泽的气温和地表温度升高1.8℃~3.9℃,水位下降6.3 cm;重度火干扰使气温和0~40 cm土壤温度升高1.4℃~3.8℃,水位下降33.9 cm.轻度火烧、未火烧样地CH4呈春季吸收、夏秋季排放,重度火烧样地则呈春夏季吸收、秋季排放;未火烧样地CO2呈夏季>秋季≈春季,火干扰样地呈夏季>秋季>春季;未火烧样地N2O呈春季>夏季>秋季,轻度火烧样地呈秋季>春季>夏季,重度火烧样地呈夏季>秋季≈春季.未火烧样地CO2通量与气温、地表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轻度火烧样地CO2通量与气温、5~10 cm土壤温度和水位呈显著正相关,重度火烧样地CO2通量与5~40 cm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火干扰使其CH4排放量提高169.5%(轻度)或转变为弱吸收汇(重度),CO2和N2O排放量分别下降21.2%~34.7%和65.6%~95.8%,全球温暖潜势下降22.9%~36.6%.火干扰能够减少白桦沼泽温室气体排放,湿地管理实践中可适当开展有计划的火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白桦沼泽 温室气体排放 火干扰
原文传递
抚育间伐对天然针阔混交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及碳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宋鑫彧 董希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2-35,41,共5页
在小兴安岭东方红林场,设置6种抚育间伐强度(10%,15%,20%,25%,30%,35%)和对照试验样地,对不同强度间伐8 a后天然针阔混交林林下灌草层、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和碳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林下灌草的生物量在间伐强度... 在小兴安岭东方红林场,设置6种抚育间伐强度(10%,15%,20%,25%,30%,35%)和对照试验样地,对不同强度间伐8 a后天然针阔混交林林下灌草层、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和碳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林下灌草的生物量在间伐强度30%时最大,是对照样地的5倍,在间伐强度10%时灌草生物量最小,相比对照样地增加了22%,中度间伐时(15%、20%、25%)灌草的生物量几乎一致,与对照样地相比增加了一倍。间伐强度10%时枯落物层的生物量最高,相比对照增加了75%,间伐强度20%时枯落物层的生物量最小,相比对照样地减少了14.6%,间伐强度15%和30%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和对照样地近似相同;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碳密度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当间伐强度大于30%时,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碳密度的增加趋势下降。枯落物层的碳密度不受间伐强度的影响,不同间伐强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抚育间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和碳储量,间伐强度30%时有利于提高林下植被的碳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天然针阔混交林 抚育间伐 林下植被 生物量 碳密度
下载PDF
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及空间格局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志理 戚玉娇 金光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8-64,共7页
应用半球摄影技术对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落叶季节(7—11月)的有效叶面积指数进行动态监测。为准确估测谷地云冷杉林的叶面积指数(LAI),对叶凋落末期(11月初)的有效叶面积指数(LAIe)进行木质部分及集聚效应(包括冠层水平集聚和针簇内集... 应用半球摄影技术对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落叶季节(7—11月)的有效叶面积指数进行动态监测。为准确估测谷地云冷杉林的叶面积指数(LAI),对叶凋落末期(11月初)的有效叶面积指数(LAIe)进行木质部分及集聚效应(包括冠层水平集聚和针簇内集聚效应)的合理校正,以校正值作为该时期常绿树种的真实叶面积指数(LAIt),结合凋落物法,反推得到LAIt的季节动态并分析LAIt最大时期(7月)和最小时期(11月)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谷地云冷杉林11月初木质部分所占比例(α)均值为0.10±0.06,冠层水平集聚指数(ΩE)均值为0.90±0.04,常绿针叶树种的针簇内集聚指数(针簇比,γE)为红松(1.77)>云杉(1.28)>冷杉(1.10);LAIt随季节变化呈递减趋势,7月达到峰值(3.97),11月值最小(2.71);相对而言,光学仪器法测定的LAIe各调查期的低估范围为28.81%~43.24%,平均低估值为32.98%;变异函数分析表明,LAIt大的月份其空间异质性程度也大,7和11月LAIt的空间异质性主要由空间自相关引起,其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分别占总空间异质性的99.8%,6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谷地云冷杉林 有效叶面积指数 叶面积指数 校正 凋落物法
下载PDF
火干扰对小兴安岭落叶松-苔草沼泽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于丽丽 牟长城 +1 位作者 顾韩 张博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5180-5191,共12页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火烧干扰(轻度、重度)对小兴安岭落叶松-苔草沼泽生长季CO2、CH4、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烧干扰使CO2排放通量提高24.0%—45.9%,CH4提高135.1%(轻度)或下降31.3%(重度),N2O由吸收转化为排放.重度火烧改变...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火烧干扰(轻度、重度)对小兴安岭落叶松-苔草沼泽生长季CO2、CH4、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烧干扰使CO2排放通量提高24.0%—45.9%,CH4提高135.1%(轻度)或下降31.3%(重度),N2O由吸收转化为排放.重度火烧改变了CO2的季节排放规律,火干扰改变了CH4与N2O的季节排放规律.火烧与未火烧样地CO2排放与水位呈显著负相关,与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未火烧样地CH4排放与水位呈显著负相关,与地表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轻度火烧样地CH4排放与气温和个别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而重度火烧样地CH4排放、各样地的N2O排放与水位和温度相关性均不显著.火干扰使CO2排放源强度较未火烧提高,轻度火烧样地CH4排放源强度较未火烧提高、重度样地则下降;N2O则由吸收汇转化为排放源.火烧样地温室效应贡献潜力较未火烧样地提高了1/4—1/2,且呈现出随火干扰强度增大而递增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落叶松-苔草沼泽 温室气体排放 火烧干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