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中盆地龙山穹窿构造样式及其成因机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智 颜丹平 +2 位作者 陈文 李林 陈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42-2758,共17页
本文选取湘中盆地龙山穹窿体为研究对象,主要沿二条近正交剖面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构造解析工作。系统地对龙山穹窿体进行了地层产状、轴面劈理产状、逆冲断层及其擦痕线理进行了测量和统计。根据褶皱样式与轴面劈理的配套关系,... 本文选取湘中盆地龙山穹窿体为研究对象,主要沿二条近正交剖面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构造解析工作。系统地对龙山穹窿体进行了地层产状、轴面劈理产状、逆冲断层及其擦痕线理进行了测量和统计。根据褶皱样式与轴面劈理的配套关系,并结合卷入叠加变形的地层,以及轴面劈理的错切关系综合分析,确定NE-SW向褶皱叠加在近WNW-ESE向(近EW向)褶皱之上,确定叠加干涉样式属于Ramsay分类中典型的穹盆叠加样式。在区域地质关系与演化对比基础上,确定龙山穹窿是加里东期和燕山期褶皱复合叠加变形的结果;依据剖面构造分析及前人研究成果,确定泥盆系与前泥盆系间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和南华系与基底间拆离断层为两套区域性潜在滑脱层,并认为滑脱层在龙山穹隆体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具有控制作用。通过对二期古构造应力场的恢复,重建了区域构造演化,建立了龙山穹窿体由拆离断层及软弱层控制的褶皱叠加构造模型。龙山穹窿体的褶皱叠加过程在华南大陆,特别是雪峰山造山带构造演化中具有代表性,表明加里东运动和燕山运动的叠加和复合是雪峰山造山带的重要构造表现形式,这为深入研究雪峰山造山带结构与演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中盆地 构造解析 叠加褶皱 叠加样式 构造意义
下载PDF
湘中基底-盖层W-Au-Sb热液系统的金属分异机制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勇 马东升 +2 位作者 潘家永 伍洪 陈方楠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8年第3期319-334,共16页
湘中盆地锑矿床闻名于世,成矿元素在垂直空间上呈现出上锑(泥盆系)、中金锑(震旦系)、下金钨或金锑钨(板溪群),盆地中锑、边缘锑(金/钨)的成矿分布特征。通过系统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以及矿物流包裹体地球化学数据分... 湘中盆地锑矿床闻名于世,成矿元素在垂直空间上呈现出上锑(泥盆系)、中金锑(震旦系)、下金钨或金锑钨(板溪群),盆地中锑、边缘锑(金/钨)的成矿分布特征。通过系统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以及矿物流包裹体地球化学数据分析表明,湘中盆地及其基底的成矿元素分带是成矿流体性质和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差异等因素相互耦合的结果。湘中地区基底-盖层成矿系统:构造-岩浆岩+盆地-流体作用,基底成矿元素在流体的作用下被萃取迁移到不同部位(基底→盖层不断演化);成矿元素锑的沉淀主要受流体的温度和pH值影响,金的沉淀主要受硫逸度或总硫溶度的控制,钨的沉淀主要受流体的盐度控制,且因物化条件的变化和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控制而呈现不同元素组合沉淀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中盆地 金矿床 锑矿床 钨矿床 金属分异 基底-盖层成矿系统 湖南省
下载PDF
湘中盆地穹隆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作用
3
作者 熊明伟 王庆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2年第1期8-12,共5页
湘中盆地穹隆构造体系中分布着两条重要的金矿成矿带,分别是白马山—龙山东西向钨锑金成矿带(Ⅰ),苗儿山—关帝庙北东向钨锑金多金属成矿带(Ⅱ)。该构造体系内已有龙山、高家坳、廖家坪、白云铺、大新等中小型金矿床,各矿床与穹隆构造... 湘中盆地穹隆构造体系中分布着两条重要的金矿成矿带,分别是白马山—龙山东西向钨锑金成矿带(Ⅰ),苗儿山—关帝庙北东向钨锑金多金属成矿带(Ⅱ)。该构造体系内已有龙山、高家坳、廖家坪、白云铺、大新等中小型金矿床,各矿床与穹隆构造关系密切。本文选取了Ⅰ成矿带上的龙山金锑矿(龙山穹隆)、川岩山金矿(大乘山穹隆)和Ⅱ成矿带上的大云山金矿(关帝庙穹隆)三个金矿进行剖析,以探究湘中盆地穹隆构造对本区金矿的控制作用。通过对比研究,认为湘中金矿主要受穹隆构造内的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并推测大乘山穹隆和龙山穹隆剥蚀程度低,深部找矿潜力更大,而关帝庙穹隆深部金矿找矿潜力相对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穹隆构造 湘中盆地
下载PDF
湘中盆地热液方解石的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对区域性基底-盖层成矿流体演化的制约
4
作者 张勇 马东升 潘家永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2-540,共19页
对湘中盆地热液方解石和灰岩的微量元素研究显示,盆地盖层地层中矿床热液方解石的稀土元素含量特征更多受流体本身控制。锡矿山锡矿的方解石相对富集Sb,但严重亏损Pb和Zn,而禾青铅锌矿的方解石,相对富集Pb、Zn和Sb,且两者的稀土元素特... 对湘中盆地热液方解石和灰岩的微量元素研究显示,盆地盖层地层中矿床热液方解石的稀土元素含量特征更多受流体本身控制。锡矿山锡矿的方解石相对富集Sb,但严重亏损Pb和Zn,而禾青铅锌矿的方解石,相对富集Pb、Zn和Sb,且两者的稀土元素特征差异明显,说明禾青铅锌矿与锡矿山锡矿是两种成分差异较大的流体,可能是同源成矿流体演化的不同阶段。基底和盖层中蚀变灰岩的微量元素特征,指示湘中盆地成矿流体为深循环古流体,即深循环热流体从基底地层中萃取Cu、Zn、Pb和Sr等元素,经历再循环到盖层的演化过程。同样方解石和围岩灰岩的稀土元素特征,指示研究区在基底和盖层形成了不同深循环流体,分别淋虑基底和盖层,在深部岩浆热驱动下形成成分差异的热流体,其中基底热流体相对经历了长期和远距离的萃取-迁移-沉淀过程,导致湘中盆地成矿元素形成垂向上的分带。本研究进一步印证和完善了基底-盖层成矿系统成矿模型,有利于认识湘中盆地大规模流体成矿作用及精细成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流体演化 湘中盆地
下载PDF
湘中盆地西部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27
5
作者 柏道远 贾宝华 +3 位作者 王先辉 彭云益 贾朋远 凌跃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91-1802,共12页
湘中盆地中部的大乘山-龙山EW向隆起将湘中盆地分为涟源和邵阳两个次级凹陷。湘中盆地西部上古生界盖层中主体构造为NE—NNE向褶皱和逆断裂,前人认为其变形与向北西的逆冲推覆有关。本文对湘中盆地西部进行了多条构造剖面调查,结果表明... 湘中盆地中部的大乘山-龙山EW向隆起将湘中盆地分为涟源和邵阳两个次级凹陷。湘中盆地西部上古生界盖层中主体构造为NE—NNE向褶皱和逆断裂,前人认为其变形与向北西的逆冲推覆有关。本文对湘中盆地西部进行了多条构造剖面调查,结果表明:涟源凹陷西部上古生界褶皱轴面大多直立、部分斜歪;走向逆断裂及斜歪褶皱轴面大多倾向NW,少量倾向SE。大乘山背斜为一轴面倾向NWW的倒转背斜,背斜核部及两翼发育大量以NWW倾向为主的逆断裂,背斜内长安组劈理均倾向NWW。邵阳凹陷西部上古生界中走向逆断裂和倒转与斜歪褶皱轴面总体倾向NWW,局部反冲构造带断裂倾向SEE。湘中盆地盖层变形主要受控于盖层底部不整合界面及石炭纪测水组煤系地层的滑脱,部分断裂切入加里东褶皱基底。上述各次级构造单元变形特征表明湘中盆地西部逆冲推覆的总体方向为SE,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NW。研究表明湘中盆地NE—NNE向褶皱和逆断裂形成于中三叠世晚期的印支运动和中侏罗世晚期的早燕山运动。分析认为湘中盆地西部向SE逆冲,与雪峰造山带东缘向SE逆冲及城步-新化岩石圈断裂向NW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 断裂 逆冲方向 成因机制 湘中盆地西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