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场”研究——以“香菱学诗”为例
1
作者 温翠娟 《林区教学》 2023年第4期100-103,共4页
“对话场”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等教学要素借助对话的方式形成的特殊场域。将场域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以场思维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与探索,利于教师对教学整体结构与教学艺术的理解与运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以“香菱学... “对话场”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等教学要素借助对话的方式形成的特殊场域。将场域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以场思维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与探索,利于教师对教学整体结构与教学艺术的理解与运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以“香菱学诗”为例,通过黛玉与香菱的教学对话,进一步揭示“对话场”在语文教学中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对话 场效应 香菱学诗
下载PDF
从“香菱学诗”的故事看《红楼梦》诸版本之间的关系
2
作者 刘雪青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4-53,共10页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故事在不同版本中出现的语言、内容以及书写习惯等异文,为我们了解蒙府本和戚序本、甲辰本和程甲本、程甲本和程乙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比较重要的信息。由词语简化、内容润色及特殊的书写习惯可见戚序本对蒙...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故事在不同版本中出现的语言、内容以及书写习惯等异文,为我们了解蒙府本和戚序本、甲辰本和程甲本、程甲本和程乙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比较重要的信息。由词语简化、内容润色及特殊的书写习惯可见戚序本对蒙府本的承继,从字词和内容的修改中可见戚序本对蒙府本的改造特征;甲辰本与程甲本在数量词的运用及香菱学诗情状的描述方面极为相似,而程甲本较甲辰本更为注重语言的通俗和内容的精炼;程乙本对程甲本的改造更侧重于口语化、大众化的方面。诸版本的修改有得有失,应辩证地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版本 香菱学诗 语言 内容 书写习惯
下载PDF
小说之虚与互文之实——关于解读《香菱学诗》的几点异议
3
作者 胡辉 宋宁刚 《昭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64-70,共7页
《香菱学诗》截取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从进入中学语文教材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也使得香菱学诗的复杂意义日趋同质化。论文将香菱、黛玉等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对中国古代真实存在过的诗人如王维、李白、陆游等人诗文的评价,看作... 《香菱学诗》截取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从进入中学语文教材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也使得香菱学诗的复杂意义日趋同质化。论文将香菱、黛玉等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对中国古代真实存在过的诗人如王维、李白、陆游等人诗文的评价,看作小说文本与其他经典文本,小说文本与社会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关系与动态过程,认为虽然像林黛玉这样的小说人物是虚构的,但是她对艺术的品鉴力却是真实的,从虚构的小说人物口里说出的对诗艺的创作与品鉴,值得我们思考、讨论,以期伸展对于小说的语文教学可能,将更多的问题探讨带入课堂讨论,以及课前课后的思考,也期待以此对《红楼梦》的研究有所补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菱学诗 虚实 异议
下载PDF
从“香菱学诗”探索高校的专业课教学
4
作者 严荷菱 《黄山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融思想性于文学中,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第48回描述了香菱学习诗歌的整个过程,其方法与高校的专业课教学如出一辙。从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关键性、教材的经典性、氛围的重要性四个方面对...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融思想性于文学中,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第48回描述了香菱学习诗歌的整个过程,其方法与高校的专业课教学如出一辙。从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关键性、教材的经典性、氛围的重要性四个方面对"香菱学诗"进行分析,探索高校专业课教学方法,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菱学诗 高校 专业课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