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徐小斌小说中的杂语化叙事 |
李燕妮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24 |
0 |
|
2
|
神界的“黄昏”——谈徐小斌小说《羽蛇》中的象征性意象 |
孙金燕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3
|
妖化与神化的结合——徐小斌作品女性人物形象探讨 |
窦彩娟
|
《新余高专学报》
|
2011 |
1
|
|
4
|
女性命运的迷幻抒写——《羽蛇》分析 |
王莉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7 |
1
|
|
5
|
神话原型与女性生存——劳伦斯、徐小斌同名小说《羽蛇》的文化解读 |
赵树勤
石芮旗
|
《职大学报》
|
2016 |
1
|
|
6
|
寻找失去的性——浅析徐小斌《羽蛇》的女性主义思想 |
文世瑜
|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7
|
人性幽微的审美烛照与生命创伤的文学治疗*——论徐小斌的小说 |
郭茂全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9 |
0 |
|
8
|
女性主义作家徐小斌小说的爱情方程式——《双鱼星座》《别人》《吉尔的微笑》的人物结构分析 |
张志忠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9
|
且读“无形之文”——徐小斌《羽蛇》中画的象征隐喻探析 |
包偎丽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0
|
失落的乌托邦——论徐小斌小说中的地志空间 |
袁田野
|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1
|
“自我”的回归之旅——《双鱼星座》的心理学解读 |
袁田野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2
|
论徐小斌小说中的宿命书写 |
李燕妮
|
《大连大学学报》
|
2024 |
0 |
|
13
|
论徐小斌小说中的色彩化叙事 |
李燕妮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4
|
徐小斌小说的生态关怀——以圆形叙事为考察视角 |
李燕妮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
|
|
15
|
“世界失去了它的灵魂,我失去了我的性”——《羽蛇》:女性的报复与救赎 |
张志忠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
2021 |
2
|
|
16
|
非理性主义与女性意识的熔铸:论徐小斌小说中的女巫书写 |
李燕妮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7
|
论徐小斌小说的叙事结构 |
李燕妮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18
|
模拟与变形——圣经故事与徐小斌小说 |
罗韵
|
《职大学报》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