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西部54万年以来元素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反映的古环境演变 被引量:10
1
作者 贺子丁 刘志飞 +1 位作者 李建如 谢昕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7-336,共10页
通过对南海西部上升流区MD05-2899孔开展高分辨率碳酸盐地层学和XRF岩芯扫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重建了晚第四纪54万来以来东亚夏季风的演化历史,探讨海平面升降对南海西部陆源碎屑供应量的影响。研究选用了ln(Ba/Al)作为该海区古生产力... 通过对南海西部上升流区MD05-2899孔开展高分辨率碳酸盐地层学和XRF岩芯扫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重建了晚第四纪54万来以来东亚夏季风的演化历史,探讨海平面升降对南海西部陆源碎屑供应量的影响。研究选用了ln(Ba/Al)作为该海区古生产力的指标,ln(Br/Al)作为有机物的指标,ln(Ti/Al)作为陆源碎屑供应量的指标。研究结果显示,东亚夏季风在过去54万年以来强度不断增强,具有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在间冰期强盛和冰期减弱,是控制该海区有机物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东亚夏季风不断强盛可能直接导致了南海周边陆地降雨增强,河流径流量加大,使得南海西部上升流区域的陆源碎屑供应量在间冰期明显高于冰期。研究发现,当相对海平面低于-60 m的时候,大面积暴露的巽他陆架可能向南海西部深水区输入大量陆源碎屑物质,造成研究站位的陆源碎屑供应量在冰盛期出现高值。因此,晚第四纪的东亚夏季风演化和海平面升降共同控制了南海西部上升流区陆源碎屑物质供应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地层 xrf岩芯元素扫描 东亚夏季风 海平面变化 晚第四纪 南海
原文传递
南海南部末次冰期浊流沉积的高分辨率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赵玉龙 刘志飞 +2 位作者 COLIN Christophe 谢昕 吴琼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2535-2543,共9页
通过对南海南部巽他陆坡底部MD05-2895孔末次冰期发育的浊流沉积物进行激光粒度和XRF岩芯元素扫描分析,试图揭示其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特性,进而对理解浊流形成过程提供帮助.研究结果显示,浊流沉积层中的碎屑颗粒粒径比正常深海沉积物有大... 通过对南海南部巽他陆坡底部MD05-2895孔末次冰期发育的浊流沉积物进行激光粒度和XRF岩芯元素扫描分析,试图揭示其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特性,进而对理解浊流形成过程提供帮助.研究结果显示,浊流沉积层中的碎屑颗粒粒径比正常深海沉积物有大幅度增加,在地球化学成分上表现为Si,K,Ti,Fe等元素异常富集,表明浊流发生时有大量粗颗粒陆源碎屑物质输入.显微观察发现,这些粗颗粒碎屑物质主要由石英、长石、火山玻璃、以及少量含铁含钛重矿物组成,推断应来源于巽他陆架上部的残留沉积,可能与末次冰期时古巽他河输送的陆源物质有关.分析认为这些浊流活动的发生可能与末次冰期时海平面快速变化造成的海岸线大幅移动及沉积物供给不稳定有关,而在单次浊流活动中浊流沉积物的形成主要是受重力(对不同比重、粒级颗粒的)分选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南部 末次冰期 浊流沉积 激光粒度分析 xrf岩芯元素扫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