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p11tRCC与TFE3阳性非Xp11t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丁文双 刘国荣 +4 位作者 常丽君 李秀博 严青 李雯 杜洪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970-975,共6页
目的比较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肾细胞癌(Xp11tRCC)与TFE3阳性非Xp11tRCC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方法免疫组化检测TFE3蛋白筛选TFE3阳性肾细胞癌,进一步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TFE3基因状态筛选Xp11tRCC,对比分析Xp11tRCC... 目的比较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肾细胞癌(Xp11tRCC)与TFE3阳性非Xp11tRCC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方法免疫组化检测TFE3蛋白筛选TFE3阳性肾细胞癌,进一步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TFE3基因状态筛选Xp11tRCC,对比分析Xp11tRCC与TFE3阳性非Xp11tRCC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差异。结果TFE3阳性肾细胞癌共44例(44/135,33%),3例为Xp11tRCC,41例为非Xp11tRCC;Xp11tRCC大体及组织结构无特异性,TFE3蛋白呈均匀一致弥漫强阳性表达,TFE3基因均易位;非Xp11tRCC TFE3蛋白表达强弱不等,部分呈均匀弥漫一致强表达(7/41,17%),TFE3基因均无易位。结论TFE3蛋白可在多种肾细胞癌亚型中表达,诊断Xp11tRCC需借助包含TFE3在内的免疫组化套餐,对TFE3弥漫核强阳性病例,需进一步加做TFE3荧光原位杂交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基因融合 xp11.2 TFE3 易位
下载PDF
导入人HeLaS 3细胞DNA提高XP细胞的紫外线抗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章扬培 白晓彬 +3 位作者 陈月能 徐惠英 范国才 夏寿萱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5-29,共5页
用电脉冲介导和DNA-磷酸钙共沉淀两种基因转移方法,将人HeLaS 3细胞DNA及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的DNA片段,与选择标记基因一同导入XP细胞,经两次选择后得到转化的细胞。实验证明HeLaS3 DNA及经Bgl I、Xho I切割后的DNA片段可以修复XP... 用电脉冲介导和DNA-磷酸钙共沉淀两种基因转移方法,将人HeLaS 3细胞DNA及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的DNA片段,与选择标记基因一同导入XP细胞,经两次选择后得到转化的细胞。实验证明HeLaS3 DNA及经Bgl I、Xho I切割后的DNA片段可以修复XP细胞切除修复基因的缺陷,提高它们对紫外辐射的抗性。二次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导入的HeLaS 3 DNA已在XP细胞基因组中整合,并得到稳定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基因转移 xp细胞 DNA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赵慧萍 高剑波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8期1274-1278,共5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经病理证实的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例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4例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经病理证实的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例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4例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9例行超声检查。结果患者年龄9个月至58岁,平均(34±17)岁。22例共23灶,肿瘤主要累及肾髓质;19灶呈实质性,4灶呈囊实性。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密度多不均匀,内见片状坏死,13灶见点状、斑片状、不规则形钙化,3灶内见点片状出血。增强扫描呈中度到明显不均匀渐进性强化。MRI:T1WI示肿瘤呈不均匀低信号,1灶有出血;T2WI上呈混杂低信号3灶,高信号1灶,囊变及坏死区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3灶呈中度不均匀渐进性强化,1灶呈快进快出。超声:8灶呈实性,1灶呈囊实性,等或稍高回声,回声不均匀,内见液化坏死,4灶见钙化,7灶CDFI见点线状血流信号。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尤其是发生在儿童或年轻成人的肾脏中等血供肿瘤伴有囊变、坏死、出血及钙化等,有助于提高对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xp11.2 TFE3
原文传递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与肾透明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鉴别 被引量:42
4
作者 徐晓晨 甘卫东 +8 位作者 李笑弓 张古田 刘铁石 姚林方 屈峰 连惠波 张士伟 燕翔 郭宏骞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24例患者的螺旋CT资料。其中Xp11.2易位/TFE...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24例患者的螺旋CT资料。其中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各12例。结果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组和肾透明细胞癌组的平均CT值增强量(即增强扫描动脉相肿瘤最大横截面平均CT值-平扫相上肿瘤最大横截面平均CT值)分别为(31.75±14.73)Hu和(88.30±31.91)Hu,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的CT增强幅度明显小于肾透明细胞癌(P<0.01)。结论观察病灶的CT值,可以帮助医师初步确定术前肿瘤的病理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11.2 TFE3 肾透明细胞癌 螺旋CT CT值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一种需要更多认识的肾癌亚型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显成 甘卫东 郭宏骞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21期1-4,共4页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近年来才开始被逐渐认识的新肾癌亚型,发病率较低,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其机制是Xp11.2位点上TFE3基因发生断裂,并与ASPL、PRCC、PSF、CLTC、NonO等相关基因发生平衡易位形成新的融合基因。就目前而...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近年来才开始被逐渐认识的新肾癌亚型,发病率较低,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其机制是Xp11.2位点上TFE3基因发生断裂,并与ASPL、PRCC、PSF、CLTC、NonO等相关基因发生平衡易位形成新的融合基因。就目前而言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资料上主要以易出现肉眼血尿、CT髓质期强化显著为特征,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细胞形态以及出现相对特异的砂粒小体、TFE3蛋白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细胞核型分析等。该肾癌治疗以根治性肾脏切除术为主,靶向药物可以延长晚期患者的生存期。成人患者预后较差,术后的长期随访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xp11.2易位 TFE3基因
原文传递
硒及黑柄炭角菌多糖对LICC的调节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陆小兰 马志章 丁仁瑞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3-16,共4页
由Na_2SeO_3及黑柄炭角菌多糖活化腹腔Mφ,其产生的细胞毒细胞分化因子(CCDF)可与IL-2协同激活淋巴因子诱导的细胞毒细胞(LICC)。研究表明:两者诱导的LICC在杀伤肿瘤靶细胞的活性方面均有促进作用,其中黑柄炭角菌多糖具有更强的调节功能... 由Na_2SeO_3及黑柄炭角菌多糖活化腹腔Mφ,其产生的细胞毒细胞分化因子(CCDF)可与IL-2协同激活淋巴因子诱导的细胞毒细胞(LICC)。研究表明:两者诱导的LICC在杀伤肿瘤靶细胞的活性方面均有促进作用,其中黑柄炭角菌多糖具有更强的调节功能(P<0.05)。此外,还研究了抑瘤剂量的Na_2SeO_3对植瘤鼠(EAC)LICC活性的影响,发现高剂量的Na_2SeO_3对LICC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与肿瘤所致的抑制相比,两者差异显著(P<0.05)。前者在停止给硒后,其活性可渐趋恢复。作者认为黑柄炭角菌是一类可通过诱导CCDF而对LICC起调节作用的免疫调节剂,对其最适剂量和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菌多糖 细胞毒细胞
下载PDF
青少年肾细胞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饶秋 周晓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67-970,共4页
青少年肾细胞癌少见,占青少年肾肿瘤的2%~6%。该类肿瘤可能与希佩尔-林道(von Hippel-Lindau,VHL)病相关,但大多数为散发性,表现Xp11.2易位/转录因子E3(transcription factor E3,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t(6;11)(p21;q12)转录因子EB(... 青少年肾细胞癌少见,占青少年肾肿瘤的2%~6%。该类肿瘤可能与希佩尔-林道(von Hippel-Lindau,VHL)病相关,但大多数为散发性,表现Xp11.2易位/转录因子E3(transcription factor E3,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t(6;11)(p21;q12)转录因子EB(transcription factor EB,TFEB)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文中就青少年肾细胞癌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肾细胞癌 转录因子E3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转录因子EB 希佩尔-林道病
下载PDF
Renal cell carcinoma: Evolving and emerging subtypes 被引量:7
8
作者 Suzanne M Crumley Mukul Divatia +3 位作者 Luan Truong Steven Shen Alberto G Ayala Jae Y R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3年第9期262-275,共14页
Our knowledge of renal cell carcinoma(RCC) is rapidly expanding. For those who diagnose and treat RCC,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new developments. In recent years, many new renal tumors have been described and... Our knowledge of renal cell carcinoma(RCC) is rapidly expanding. For those who diagnose and treat RCC,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new developments. In recent years, many new renal tumors have been described and defined, 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biology and clinical correlates of these tumors is changing. Evolving concepts in Xp11 translocation carcinoma, 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 multilocular cystic clear cell RCC, and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neuroblastoma are addressed within this review. Tubulocystic carcinoma, thyroid-like follicular carcinoma of kidney, acquired cystic disease-associated RCC, and clear cell papillary RCC are also described. Finally, candidate entities, including RCC with t(6;11) translocation, hybrid oncocytoma/chromophobe RCC, hereditary leiomyomatosis and RCC syndrome, and renal angiomyoadenomatous tumor are reviewed. Knowledge of these new entities is important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subsequent prognosis. This review provides a targeted summary of new developments in R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NAL cell CARCINOMA SUBTYPES xp11 TRANSLOCATION 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Multilocular CYSTIC clear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neuroblastoma recently described entities Clear cell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Acquired CYSTIC kidney disease Hereditary leiomyomatosis Candidate entities RENAL cell CARCINOMA with t(6 11)translocation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旭婷 任基伟 +1 位作者 靳宏星 王艳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6期997-1001,共5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利于术前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探讨其临床表现、好发年龄、CT及MRI特点并与15例肾透明细胞癌、15例乳头状...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利于术前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探讨其临床表现、好发年龄、CT及MRI特点并与15例肾透明细胞癌、1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CT强化特点对照分析。结果病灶最大径线6.54cm(5.03~10.9cm),10例出血,8例钙化(点状、结节状、4例蛋壳样特征性钙化),8例伴肾周侵犯,2例伴淋巴结转移,1例伴腹水,平扫时12例呈稍高密度,2例呈等密度,1例呈稍低密度;增强扫描Xp11.2易位肾癌皮质期CT值明显低于肾透明细胞癌,但Xp11.2易位肾癌与乳头状肾细胞癌各期CT值未见显著差异。3例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T1WI呈等高信号,T2WI呈等低信号,增强呈轻-中度强化。结论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CT及MR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定量测定CT值,结合好发于儿童及年轻人、伴出血、钙化、多发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可有助于术前对Xp11.2/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11.2易位 TFE3融合基因 肾细胞癌 影像诊断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与肾透明细胞癌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振 荆涛 +1 位作者 骆磊 刘勇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7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从临床、影像、病理特点三方面比较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11.2易位性肾癌)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差异性。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411例,经病理证实Xp11.2易位性肾癌有12例,肾透明细胞癌... 目的:从临床、影像、病理特点三方面比较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11.2易位性肾癌)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差异性。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411例,经病理证实Xp11.2易位性肾癌有12例,肾透明细胞癌有302例,就两组肾癌在临床、影像、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Xp11.2易位性肾癌45岁以下(83.3%)常见,发病年龄略低[Xp11.2易位性肾癌患者平均年龄(33.1±18.4)岁,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平均年龄(63.1±11.2)岁],女性高发(66.7%),肉眼血尿首诊占58.3%,查体首诊占16.7%。肾透明细胞癌男性高发(66.6%),查体首诊占55.9%,肉眼血尿首诊占19.5%。CT:Xp11.2易位性肾癌平扫密度稍增高,易出现点状钙化和不均质改变。增强扫描肿瘤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CT值分别为(83.4±40.1)HU、(95.8±39.1)HU和(80.4±30.1)HU。肾透明细胞癌平扫等密度或混杂密度,极少出现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CT值分别为(133.4±37.1)HU、(102.8±19.1)HU和(87.4±29.1)HU。MRI扫描:Xp11.2易位性肾癌T1WI病灶等信号,T2WI低信号,肾透明细胞癌T1WI病灶等或高信号,T2WI为不均匀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均呈渐进式延迟强化。病理特点:Xp11.2易位性肾癌全部表达TFE3核蛋白,FISH检测可确诊,肾透明细胞癌不表达TFE3,FISH阴性。两组肾癌患者术后随访12~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9.7±10.6)个月。Xp11.2易位性肾癌术后发生转移者4例(33.3%),肾透明细胞癌患者23例(7.6%)。结论:Xp11.2易位性肾癌多见于伴有肉眼血尿的年轻女性,增强CT表现为少进-慢出式强化,肾透明细胞癌中老年男性高发,多为查体发现,增强CT表现为快进-快出式强化,MRI对两组肾癌的鉴别意义不大,最终诊断依据FISH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 肾透明细胞癌 差异性
原文传递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六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9
11
作者 东洁 陈博 +2 位作者 李汉忠 纪志刚 徐维锋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45-748,共4页
目的 探讨Xp1 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肾癌患者进行筛选,共发现6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男2例,女4例.年龄16 ~73岁,平均39岁.肿瘤直径1.9 ~19.0 cm... 目的 探讨Xp1 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肾癌患者进行筛选,共发现6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男2例,女4例.年龄16 ~73岁,平均39岁.肿瘤直径1.9 ~19.0 cm,平均9.6 cm.其中3例常规查体发现,1例因严重贫血(Hb 66g/L)、1例因肉眼血尿、1例因腰部不适就诊.就诊时2例分别有局部淋巴结和肾盂受侵,1例有远处转移(肺转移).CT检查示肾脏软组织密度/低密度占位,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或不均匀强化,均考虑恶性可能.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行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肾部分切除术1例.结果 6例术后行病理检查,镜下观察肿瘤组织透明细胞大多排列成乳头状、巢团样结构,伴砂粒体形成.免疫组化染色检查TFE均阳性,AE1/AE3、RCC、Vimentin、CD10、EMA、P504等呈不同程度阳性表现.术后病理诊断均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术后2例接受白细胞介素-2治疗,2例接受靶向药物治疗(舒尼替尼),1例接受局部放疗.随访9 ~56个月,平均37个月.1例术后22个月死于肿瘤多发转移;1例术后12个月出现肺部转移,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后,肿瘤无明显进展;余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CT动脉期强化略低于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FE3阳性表达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必要时可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手术是首选的治疗选择.已有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需要辅以靶向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手术 靶向药物 转录因子E3 预后
原文传递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及18F-FDG PET/CT表现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虹静 任方远 +3 位作者 赵帅 茅娟丽 董爱生 左长京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1-585,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CT及18F-FDG PET/CT检査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11.2易位性肾癌)的诊断以及与乳头状肾癌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Xp11.2易位性肾癌和90例乳头状肾癌病例,所有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增强CT及18F-FDG PET/CT检査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11.2易位性肾癌)的诊断以及与乳头状肾癌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Xp11.2易位性肾癌和90例乳头状肾癌病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肾脏平扫及增强CT和/或PET/CT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组肾癌人口学资料以及CT、PET/CT表现。结果:与乳头状肾癌相比,Xp11.2易位性肾癌发病年龄较轻(P<0.001),最大径较大(P<0.001),肿瘤内部更易出现囊变坏死(P<0.001)。Xp11.2易位性肾癌钙化发生率高于乳头状肾癌(P<0.05),且CT平扫密度高于后者(P<0.05);增强后Xp11.2易位性肾癌强化程度高于乳头状肾癌,前者皮髓质期、实质期、延迟期肿瘤强化值及皮髓质期相对平扫CT值增强量均较高(P均<0.05),且增强扫描后前者更常见走形扭曲的瘤内及瘤周新生血管(P均<0.05)。Xp11.2易位性肾癌远处转移或邻近器官侵犯发生率高于乳头状肾癌(P<0.05)。5例Xp11.2易位性肾癌和9例乳头状肾癌PET/CT均呈FDG高代谢,前者5例均合并肾静脉侵犯或转移,后者3例合并肾静脉侵犯或转移。结论:Xp11.2易位性肾癌的增强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患者临床特点,有助于与乳头状肾癌的鉴别诊断,而18F-FDG PET/CT可为其定性诊断和分期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xp11.2易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与肾嫌色细胞癌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邱建星 刘义 +2 位作者 马明明 王霄英 秦乃姗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15-1020,共6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以下简称Xp11.2肾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并与肾嫌色细胞癌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8例Xp11.2肾细胞癌患者和28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均为...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以下简称Xp11.2肾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并与肾嫌色细胞癌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8例Xp11.2肾细胞癌患者和28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均为术前23例行CT检查、5例行MRI。观察并记录其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征,CT图像主要观察病灶侧别、位置、大小、边界、形状、密度均匀性、成分(实性、囊实性、囊性)、出血、钙化、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测量各期肿瘤实性部分的CT值。MRI图像主要观察病灶在各序列的信号和强化方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种病变间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结果Xp11.2肾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患者年龄分别为(27±10)岁和(37±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P<0.001)。Xp11.2肾细胞癌最长径(5.4±2.2)cm,肾嫌色细胞癌为(6.9±1.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05)。Xp11.2肾细胞癌与肾嫌色细胞癌间密度均匀性、病灶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18.67,P=0.032、<0.001),病灶侧别、位置、边界、形状、出血、钙化、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扫描Xp11.2肾细胞癌皮髓质期和延迟期实性成分CT值均大于肾嫌色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0、20.15,P均<0.001)。5例Xp11.2肾细胞癌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增强后2例呈延迟强化、3例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结论Xp11.2肾细胞癌与肾嫌色细胞癌的影像表现(病灶大小、密度均匀性、组成成分、增强后皮髓质期和延迟期实性成分CT值)有一定差异,结合临床表现(发病年龄),有助于临床术前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原文传递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1例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魏维 夏天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结合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μ基因增强子的转录因子3(transcriptionfactor binding to IGHM enhancer 3,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报道1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并进行临床资料分... 目的:探讨Xp11.2易位/结合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μ基因增强子的转录因子3(transcriptionfactor binding to IGHM enhancer 3,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报道1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并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病理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结果:患者男,16岁,因右腰痛及无痛性全程血尿4 d,肿瘤大小约3.0 cm×2.5 cm×2.0 cm,切面灰褐色、质软;光镜下可见肿瘤主要由细胞间分界清楚的肿瘤细胞排列呈纤细乳头状。肿瘤细胞胞浆丰富、透亮,呈嗜酸性红染,核染色质呈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少见。可见沙砾体状钙化。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TFE3阳性;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及波形蛋白(vimentin)灶状阳性;白细胞分化抗原3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4,CD34)、黑素瘤标记物抗体-45(melanoma marker antibody,HMB-45)及结蛋白(desmin)均为阴性。结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少见,好发于儿童及青年人,临床常见肉眼血尿,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及核型分析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采用根治性肾脏全切术,预后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xp11 2易位 结合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μ基因增强子的转录因子3 融合基因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3例临床特征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5
15
作者 顿耀军 于路平 +5 位作者 杜依青 盛正祚 王功伟 徐涛 黄晓波 王晓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863-866,共4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断的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共3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断的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共3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3例患者中,男2例女1例,平均年龄32.2岁(20~47岁),表现为腰痛、腹痛、发热、体重减轻、骨痛等症状,CT均提示肾占位;2例接受肾根治性切除术,1例接受骨转移癌切除术,病理均提示肾细胞癌,免疫组化TFE3(+)。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2例预后较好。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临床罕见,好发于年轻人,诊断主要依靠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化TFE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可作为其确诊标准,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总体预后较差,术后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遗传性肾癌 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 文献回顾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的超声表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娟 蔡迪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Xp11.2/TFE3-tRCC)的超声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4月—2022年2月手术经病理证实Xp11.2/TFE3-tRCC的10例患者,收集其超声图像及临床资料。观察肿块的边界、形...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Xp11.2/TFE3-tRCC)的超声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4月—2022年2月手术经病理证实Xp11.2/TFE3-tRCC的10例患者,收集其超声图像及临床资料。观察肿块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血流信号情况及超声造影表现等。结果共纳入10例肿块,其中4例行超声造影。Xp11.2/TFE3-tRCC的超声表现呈多样性及多变性,肿块好发于髓质(5例)。常规超声上6例表现为类似良性病灶的边界较清楚、形态较规则的实性结节,彩色多普勒显示5例为点状血流信号。超声造影上则更倾向于恶性肿块(3例),具体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多伴有周边不均匀增强环。结论Xp11.2/TFE3-tRCC的常规超声表现多倾向良性,而超声造影则表现为恶性病灶,因此超声造影可作为诊断可疑Xp11.2/TFE3-tRCC的潜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超声检查 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TFE3和Cath-K诊断Xp11.2易位性肾癌的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道光 陈显成 +3 位作者 甘卫东 李笑弓 张古田 郭宏骞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5期702-704,776,共4页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E3(transcription factor E3,TFE3)及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k,Cath-K)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11.2易位性肾癌)中的表达。方法对2006年1月—2013年3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诊断的年龄小于45岁...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E3(transcription factor E3,TFE3)及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k,Cath-K)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11.2易位性肾癌)中的表达。方法对2006年1月—2013年3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诊断的年龄小于45岁或组织病理形态怀疑Xp11.2易位性肾癌的65例肾细胞癌蜡块标本行TFE3、Cath-K免疫组化试验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以FISH阳性作为诊断Xp11.2易位性肾癌的标准,分析TFE3和Cath-K在诊断Xp11.2易位性肾癌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TFE3和Cath-K诊断Xp11.2易位性肾癌的敏感性分别为95.5%和72.7%,特异性分别为93.0%和10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5%和10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和87.8%。TFE3联合Cath-K诊断Xp11.2易位性肾癌的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8.0%。结论年龄、血尿及组织病理形态仍是提示诊断Xp11.2易位性肾癌的指标之一。TFE3诊断Xp11.2易位性肾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Cath-K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联合TFE3及Cath-K能提高Xp11.2易位性肾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易位 xp11.2基因 组织蛋白酶K 转录因子E3 原位杂交 荧光
原文传递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MRI表现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凯波 叶慧义 +1 位作者 王海屹 常瑞萍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简称Xp11.2易位性肾癌)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2月至2015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14例Xp11.2易位性肾癌患者资料。14例行肾脏MRI平扫及多期多时相扫描。观察分...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简称Xp11.2易位性肾癌)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2月至2015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14例Xp11.2易位性肾癌患者资料。14例行肾脏MRI平扫及多期多时相扫描。观察分析Xp11.2易位性肾癌瘤体的部位、大小、形态、信号特征及强化方式。结果 14例14个病灶均位于髓质,实性13个,囊实性1个。病灶大小平均(4.5±2.1)cm;圆形/类圆形病灶9个,不规则形/分叶状病灶5个。T2WI像13个病灶信号混杂(含囊实性病灶),1个病灶信号均匀,瘤体内均见不同范围短T2信号,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15个病灶以短T2信号为背景,内见结节状或条状稍长T2信号;29个病灶以等和稍长T2信号为背景,内见斑片状短T2信号随机分布。T1WI像7个病灶表现为等和稍长T1信号,7个病灶表现为等和短T1信号。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瘤体内等或稍长T2信号区域皮质期中度强化,髓质期持续强化,延迟期廓清。结论 Xp11.2易位性肾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当MRI平扫发现位于髓质内信号混杂伴有不同范围短T2信号,皮质期中度强化,髓质期持续强化,延迟期廓清时,结合临床可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随 陈子健 +2 位作者 李建瑞 王守巨 卢光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2-535,共4页
目的 XPll.2易位TFE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ll.2/TFE肾癌)作为独立的肾癌亚型,此亚型比较罕见。文中分析XPll.2/TFE肾癌的CT表现特征,为提高诊断准确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2009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30例XPll.2/TFE肾... 目的 XPll.2易位TFE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ll.2/TFE肾癌)作为独立的肾癌亚型,此亚型比较罕见。文中分析XPll.2/TFE肾癌的CT表现特征,为提高诊断准确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2009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30例XPll.2/TFE肾癌患者的CT图像,观察分析肿瘤的部位、密度、边缘、强化及转移等特点,并与肾透明细胞癌CT图像进行对照。结果 XPll.2/TFE肾癌与肾皮质、肾髓质之间各期的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XPll.2/TFE肾癌患者相比于ccRCC患者,发病年龄较轻[(36.4±17.7)岁vs(53.0±8.6)岁],且女性多见(70%vs 50%);肿瘤CT平扫多呈稍高密度影,CT值显著增高[(45.2±8.9)HU vs(34.1±4.4)HU],钙化出现率较高(46.7%vs 10.0%),增强扫描多呈现渐进性强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Pll.2/TFE肾癌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患者临床特点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CT xp11.2异位 TFE基因融合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10例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简武 甘怀勇 +1 位作者 承泽农 蔡兆根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3期503-508,共6页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Xp11.2 translocation/TFE3 gene fusion assoc iatedrenalcel lcarc inoma,X p11.2R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和分析10例X p11.2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Xp11.2 translocation/TFE3 gene fusion assoc iatedrenalcel lcarc inoma,X p11.2R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和分析10例X p11.2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患者年龄18~76(中位33)岁。瘤体直径3.3~10.0 cm。光镜下肿瘤组织多呈乳头状或假乳头状排列,部分呈腺管状或巢状排列,肿瘤细胞胞质丰富透明或嗜酸性;细胞核深染至空泡状,部分可见清晰核仁;肿瘤间质多为纤细的纤维血管间隔,3例肿瘤组织内见砂砾体。免疫组织化学显示:10例肿瘤组织均表达TFE3,Melan-A, p504S及CK,不同程度表达Vimentin, CD10, RCC, PAX8和EMA,不表达CK7和CD117;9例获得随访,其中1例死亡,1例肺转移,7例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X p11.2RCC是一种少见的肾癌类型,具有相对特征性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准确诊断对于后续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xp11.2易位 TFE3基因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