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中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黄耀煊 邬光惠 +5 位作者 王锡育 吴霞 范公忍 邓燕林 皋岚湘 黄洁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用基因工程技术由大肠杆菌合成重组乙型肝炎病毒(HBV)X抗原(HBxAg)并制备兔抗-HBxIgG以检测HBxAg,合成一对以HBVX基因序列为模板的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HBVDNA。免疫组织化学和... 用基因工程技术由大肠杆菌合成重组乙型肝炎病毒(HBV)X抗原(HBxAg)并制备兔抗-HBxIgG以检测HBxAg,合成一对以HBVX基因序列为模板的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HBVDNA。免疫组织化学和血清学方法分别用以分析肝病患者肝组织中的HBxAg和血清标本中的HBxAg、抗-HBx。发现HBxAg在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肝组织中检出率为72.7%,在肝炎后肝硬化(LC)中为92.6%,而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在LC中检出率为47.8%。在CAH、慢性迁延性肝炎和LC的血清中HBxAg的阳性率分别为44.4%、66.6%和33.3%,与HBeAg的阳性率相似,而且在这些HBxAg阳性的血清中可检出HBVDNA的存在,HBxAg的表达与HBV复制紧密相关,HBxAg可能是一慢性HBV感染的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变 乙型肝炎病毒 x抗原
原文传递
MMP-9和CD15s与胃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尚培中 朱习琴 +3 位作者 苗建军 贾国洪 李晓武 谷化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唾液酸化Lewis X(CD15s)抗原与胃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D105,MMP-9,CD15s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对47例胃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标本病理组织切片进行标记,检测CD105的微血管密度(MVD),并对MVD与M...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唾液酸化Lewis X(CD15s)抗原与胃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D105,MMP-9,CD15s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对47例胃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标本病理组织切片进行标记,检测CD105的微血管密度(MVD),并对MVD与MMP-9、CD15s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MP-9、CD15s表达都呈阳性的胃癌组织微血管密度高于MMP-9和CD15s单阳性及二者均阴性的胃癌组织。结论:MMP-9高表达有利于癌组织局部浸润,CD15s高表达有利于癌细胞血行转移,MMP-9及CD15s检测对临床诊治胃癌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唾液酸 LEWIS x抗原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耀煊 邱光惠 +5 位作者 吴霞 范公忍 皋岚湘 王锡育 黄洁 邓燕林 《肝脏病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86-88,共3页
我们前已报道用抗HBVx抗原(HBxAg)三种不同肽段的抗体检出肝癌细胞中HBxAg的存在。我们用PCR技术扩增肝癌肝组织中的x基因,用重组HBxAg及其抗体分别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的抗HBx和HBxAg并用免疫组织化... 我们前已报道用抗HBVx抗原(HBxAg)三种不同肽段的抗体检出肝癌细胞中HBxAg的存在。我们用PCR技术扩增肝癌肝组织中的x基因,用重组HBxAg及其抗体分别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的抗HBx和HBxAg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肝组织中HBxAg的表达及其分布。我们发现HBxAg在肝癌肝组织中阳性率高达92.6%而且分布广泛,主要表达在细胞浆,但细胞核内亦有见到。癌旁组织检出率也很高,而且在小胆管上皮细胞内亦见有HBxAg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 x抗原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X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邵新华 刘树业 +3 位作者 邵媛媛 武珊珊 吴莲英 张行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9-641,共3页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HBxAg)、X抗体(HBxAb)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HBxAg和HBxAb与上述疾病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大肠埃希菌合成重组HBxAg,用该抗原免疫动物获得的HBxAb分别包被反应板以酶联...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HBxAg)、X抗体(HBxAb)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HBxAg和HBxAb与上述疾病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大肠埃希菌合成重组HBxAg,用该抗原免疫动物获得的HBxAb分别包被反应板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171例乙型肝炎、70例肝硬化和38例肝癌)血清中HBxAg和HBxAb。结果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HBxAg和HBxAb阳性率分别为8.8%、18.6%、7.9%和10.5%、47.1%、34.2%,HBxAg在肝硬化患者中检出率较高(P<0.025);与乙型肝炎组比较,HBxAb阳性率在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均有显著增高(P<0.005)。结论HBxAg在肝硬化患者检出率较高,而HBxAb则在乙型肝炎后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检出率较高,提示HBxAg和HBxAb可能参与肝组织的免疫病理性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x抗原 x抗体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癌
下载PDF
乙型肝炎和相关肝病患者血清X抗原及其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田琦琦 王志明 +5 位作者 陈伟华 李江 郭朝平 张继锁 谭复明 吴在川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75-277,共3页
以重组的HBxAg和单克隆抗HBx作试剂,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类乙型肝炎和相关肝病的血清HBxAg和抗HBx。慢性活动性肝炎分别为10.8%和11.8%,肝硬变2.4%和4.9%,肝癌两者均阴性。急性肝炎的抗HBx可于恢复期转阴。HBxAg主要存在于有病毒复... 以重组的HBxAg和单克隆抗HBx作试剂,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类乙型肝炎和相关肝病的血清HBxAg和抗HBx。慢性活动性肝炎分别为10.8%和11.8%,肝硬变2.4%和4.9%,肝癌两者均阴性。急性肝炎的抗HBx可于恢复期转阴。HBxAg主要存在于有病毒复制标志的慢性病例,其消长与ALT平行,似与病变活动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抗体 x抗原
下载PDF
唾液酸化Lewis X抗原DNA适配子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 被引量:3
6
作者 阳芳 冯茂辉 +6 位作者 谢伟 陈双倩 王国洲 陈大平 杨倩 方喜平 柳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95-2298,共4页
目的 观察特异结合唾液酸化Lewis X抗原(SLeX) DNA适配子抑制MDA-MB-231细胞与E-选择素黏附能力及其体外抑制MDA-MB-231细胞浸润转移能力.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黏附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E-选择素及唾液酸化Lewis X的DNA适配... 目的 观察特异结合唾液酸化Lewis X抗原(SLeX) DNA适配子抑制MDA-MB-231细胞与E-选择素黏附能力及其体外抑制MDA-MB-231细胞浸润转移能力.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黏附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E-选择素及唾液酸化Lewis X的DNA适配子对肿瘤细胞黏附力、侵袭力的影响.结果 该DNA适配子可以有效的抑制MDA-MB-231细胞与E-选择素黏附,对E-选择素处理过的MDA-MB-231,随着适配子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细胞黏附的作用越强,抑制率(%)分别为15.54 ±6.10、39.69±5.69、62.15±5.44;适配子组(200 μmol/L)吸光度(A)值与SLeX抗体(1∶10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其抑制黏附作用较抗体强.E-选择素预先处理过的Transwell侵袭实验中,各适配子组(50、100、200 μmol/L)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99.3±3.2)、(178.7±3.5)、(168.3±4.2)个(F=88.6,P<0.0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SLeX适配子浓度的增高,抑制细胞侵袭的作用越强,抑制率依次为(25.13±5.05)%、(57.59±5.52)%、(73.83 ±6.54)%;适配子组(200 μmol/L)较SLeX抗体(1∶ 100)组穿膜细胞数少(P<0.05),说明适配子比抗体抑制侵袭作用强.结论 特异结合SLeX DNA适配子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与E-选择素黏附,阻断Lewis-selectin途径,抑制MDA-MB-231细胞体外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化LEWIS x抗原 DNA适配子 乳腺癌 侵袭 转移
原文传递
西咪替丁预防大肠癌复发转移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尚培中 贾国洪 +6 位作者 苗建军 崔丽 李永庆 李晓武 朱习琴 李霞 谷化平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研究西咪替丁预防大肠癌复发转移临床疗效以及与唾液酸化Lewis X(SLeX)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波-链霉菌素-生物素(微波-LSAB)法检测80例大肠癌SLeX蛋白表达水平。将阳性表达的73例随机分为两组:西咪替丁治疗组43例,对照组30例... 目的研究西咪替丁预防大肠癌复发转移临床疗效以及与唾液酸化Lewis X(SLeX)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波-链霉菌素-生物素(微波-LSAB)法检测80例大肠癌SLeX蛋白表达水平。将阳性表达的73例随机分为两组:西咪替丁治疗组43例,对照组30例。手术后第3周开始,对Duke’sA期和B期患者,治疗组每天口服氟尿嘧啶200mg和西咪替丁800mg;对照组仅每天口服氟尿嘧啶200mg。对Duke’sC期患者,两组均采用LFP方案化疗,同时,分别采取上述方法对照治疗。服药时间均为1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0.4±2.6)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3.7%和50.0%,Duke’sC期生存率分别为84.6%和22.2%,SLeX蛋白表达III级生存率分别为92.3%和29.4%,肝脏转移率分别为20.9%和53.3%,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uke’sA+B期生存率分别为82.4%和91.7%,SLeX蛋白表达II级生存率分别为70.6%和76.9%,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5.6%和43.3%,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咪替丁对SLeX蛋白高水平表达的中晚期大肠癌有一定的抗转移治疗作用,有助于降低ΚΣ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唾液酸化LEWIS x抗原 西咪替丁
原文传递
HBxAg、P53相互作用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姚彬 李旭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HBx基因编码乙型肝炎x抗原(HBxAg),抑癌基因p53编码P53蛋白,HBxAg、P53相互作用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干预HBxAg、P53的相互作用可能阻断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的发病。
关键词 乙型肝炎相关性 HBxAG 肝细胞癌 相互作用 发病机制 抑癌基因P53 P53蛋白 基因编码 x抗原
下载PDF
大肠癌唾液酸化Lewis X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尚培中 谷化平 孙印臣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3年第4期231-234,共4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细胞粘附分子唾液酸化LewisX表达状况与肿瘤发生、分化、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催化信号放大法 (catalyzedsignalamplification ,CSA)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对 90例大肠癌原发癌灶、距肿瘤边...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细胞粘附分子唾液酸化LewisX表达状况与肿瘤发生、分化、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催化信号放大法 (catalyzedsignalamplification ,CSA)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对 90例大肠癌原发癌灶、距肿瘤边缘 2cm的癌旁粘膜组织、远离癌组织 10cm以上的非癌大肠粘膜以及 5 1例转移淋巴结进行唾液酸化LewisX表达和反应强度进行比较 ,并对其中 5 3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唾液酸化LewisX阳性物质在远离癌组织的非癌大肠粘膜中阳性率为 16 .7% (15 / 90 ) ,主要位于腺腔缘游离面 ;癌旁粘膜组织阳性率为 83.3% (75 / 90 ) ,主要位于细胞浆和 /或腺腔缘游离面 ;大肠癌组织中唾液酸化LewisX阳性表达率为 94 .4 % (85 / 90 ) ,主要分布于癌组织腺管细胞膜、细胞浆以及粘液腺癌的粘液湖内。转移淋巴结中唾液酸化LewisX阳性率为 96 .1% (49/ 5 1)。图像分析 :唾液酸化LewisX阳性细胞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在低分化腺癌中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腺癌和粘液癌 (P <0 .0 1) ;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1) ;5年内死亡病例显著高于生存病例 (P <0 .0 1)。结论 :唾液酸化LewisX表达阳性率和反应强度对反映大肠癌组织发生发展、判断恶性程度、预测转移和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细胞粘着分子 唾液酸化LEWIS x抗原
下载PDF
Lewis X抗原表达与支架治疗的晚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尚培中 朱习琴 +2 位作者 刘景章 谷化平 孙印臣 《疑难病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 研究细胞粘附分子Lewis X抗原在金属支架治疗的晚期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催化信号放大法(CSA)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30例支架治疗的晚期直肠癌患者活检标... 目的 研究细胞粘附分子Lewis X抗原在金属支架治疗的晚期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催化信号放大法(CSA)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30例支架治疗的晚期直肠癌患者活检标本进行Lewis X抗原表达和反应强度定量检测。结果 30例支架治疗的晚期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共27例呈Lewis X抗原阳性表达,阳性率高达90.0%。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癌组织腺管细胞膜、细胞浆和黏液腺癌的黏液糊内。图像分析,LewisX抗原阳性细胞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在低分化腺癌中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O.01),1年内死亡病例显著高于生存病例(P<O.01)。结论 Lewis X抗原表达阳性率和反应强度与晚期直肠癌侵袭程度、淋巴结转移状况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对于判断其恶性程度、预测生物学行为和评估支架置入后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支架 LEWIS x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HBV感染后HBxAg及聚合酶抗体出现的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真 黄大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5年第4期187-189,共3页
HBV感染后HBxAg及聚合酶抗体出现的意义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王真,黄大有近年,随着实验技术的提高,人们对乙肝病毒感染后血清中的标志物包括相应抗原、抗体及病毒本身的研究也取得一些新的进展。对某些标志物在肝炎发病... HBV感染后HBxAg及聚合酶抗体出现的意义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王真,黄大有近年,随着实验技术的提高,人们对乙肝病毒感染后血清中的标志物包括相应抗原、抗体及病毒本身的研究也取得一些新的进展。对某些标志物在肝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x抗原 聚合酶抗体 病理
下载PDF
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Ⅶ转染对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佘尚扬 王秋雁 +1 位作者 何敏 蓝秀万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9-714,共6页
为了解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Ⅶ(α1,3FucT-Ⅶ)转染对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人肝癌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理,本研究通过质粒转染把α1,3FucT-Ⅶ导入人肝癌7721细胞,建立了稳定表达不同量α1,3FucT-Ⅶ的H7721细胞株。采用流式细胞术... 为了解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Ⅶ(α1,3FucT-Ⅶ)转染对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人肝癌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理,本研究通过质粒转染把α1,3FucT-Ⅶ导入人肝癌7721细胞,建立了稳定表达不同量α1,3FucT-Ⅶ的H7721细胞株。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表面SLex的表达及细胞凋亡、Westernblot方法检测Caspase-3、免疫荧光染色法观测细胞骨架蛋白---肌动蛋白F-actin的变化、caspase-3抑制剂DEVD-CHO抑制caspase-3的活化。研究结果表明,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细胞凋亡,α1,3FucT-Ⅶ的过量表达使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caspase-3的活性和细胞骨架F-actin的破坏均增高,抑制剂DEVD-CHO可明显抑制细胞凋亡,但F-actin的破坏程度并未得到改善。通过caspase-3通路转染α1,3FucT-Ⅶ增加了肝癌细胞对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凋亡的敏感性,从而为肝癌的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 3岩藻糖基转移酶Ⅶ 唾液酸化的Lewis x抗原 细胞凋亡 全反式维甲酸 Caspase-3
下载PDF
抗HBx IgM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13
作者 吴在川 陈万荣 +2 位作者 金灵 张习坦 蒋豫图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2年第3期33-35,共3页
利用羊抗人IgM,基因工程表达的乙型肝炎X抗原和酶标抗-HBx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血清中抗-HBx IgM充体的ELISA双夹心法,并进行了初步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的特异性强,稳定性及重复性好(批内变异系数8.64%,批间变异系数10.60%,重... 利用羊抗人IgM,基因工程表达的乙型肝炎X抗原和酶标抗-HBx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血清中抗-HBx IgM充体的ELISA双夹心法,并进行了初步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的特异性强,稳定性及重复性好(批内变异系数8.64%,批间变异系数10.60%,重复率为100%),且不受血清中抗-HBc IgM、抗-HAV IgM及类风湿因子的影响。由于目前国内外都没有抗-HBx IgM标准品,故对方法的敏感性没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x抗原 抗体 ELISA
下载PDF
人原发性肝癌内X基因表达产物的免疫组化及免疫电镜研究
14
作者 鲁建国 吴金生 +1 位作者 张鸣江 何泽生 《肝胆外科杂志》 1995年第1期45-47,共3页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在32例肝细胞肝癌及其癌旁肝组织石蜡切片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的分布特点,应用免疫电镜进一步观察X抗原在肝癌细胞内的分布(11)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癌及癌旁肝组织内X抗原的检出分别为20/32...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在32例肝细胞肝癌及其癌旁肝组织石蜡切片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的分布特点,应用免疫电镜进一步观察X抗原在肝癌细胞内的分布(11)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癌及癌旁肝组织内X抗原的检出分别为20/32(65.6%)和25/32(78.5%),X抗原主要分布于肝细胞浆内,常有核周或包膜加强,偶有胞核阳性.免疫电镜示肝癌细胞内X抗原主要分布于细胞浆和粗面内质网上,少数细胞核内阳性。还对X抗原的产生及其与肝细胞肝癌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原发性 x抗原 免疫电镜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抗乙型肝炎X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15
作者 吴在川 金灵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84-187,共4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x抗原 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唾液酸化Lewis X和选择素P联合检测对金属支架治疗的晚期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意义
16
作者 尚培中 谷化平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1年第10期8-10,共3页
目的:研究金属支架治疗的晚期直肠癌组织中细胞粘附分子唾液酸化LewisX和选择素P的表达与肿瘤转移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催化信号放大法(CSA)对30例支架治疗的晚期直肠癌患者活检标本进行唾液酸化LewisX和选择素P表达进行免... 目的:研究金属支架治疗的晚期直肠癌组织中细胞粘附分子唾液酸化LewisX和选择素P的表达与肿瘤转移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催化信号放大法(CSA)对30例支架治疗的晚期直肠癌患者活检标本进行唾液酸化LewisX和选择素P表达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30例支架治疗的后晚期直肠癌肿瘤转移及患后果预后的一种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支架 唾液酸Lawis x抗原 选择素P 预后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儿肝内乙型肝炎X抗原的表达
17
作者 李关汉 胡锡琪 +2 位作者 段恕诚 朱启镕 陈莲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9-211,共3页
应用抗HBx单克隆抗体,以生物素。卵白素复合物法对4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儿肝内乙型肝炎X抗原(HBxAg)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BxAg阳性率70.7%,其中慢性活动性肝炎高达88.9%;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 应用抗HBx单克隆抗体,以生物素。卵白素复合物法对4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儿肝内乙型肝炎X抗原(HBxAg)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BxAg阳性率70.7%,其中慢性活动性肝炎高达88.9%;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肝炎和慢性迁延性肝炎(P<0.01)。HBcAg阳性率73.2%,各病理类型间无显著性差异;HBxAg和HBCHg的表达无明显一致性(P>0.05)。HBxAg在肝细胞中呈胞浆型、浆膜型、膜型和核型,还表达于胆管细胞。提示HBxAg肝内的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有一定关系,但与病毒复制无明显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x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乙肝病毒x抗原活化纤连蛋白基因的表达
18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4年第9期7-8,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x抗原 纤连蛋白 基因表达 核因子ΚB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在小儿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
19
作者 陈莲 胡锡琪 段恕诚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6期442-444,共3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本中8例小儿原发性肝癌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及x抗原(HBxAg)的表达,发现标记物中,HBxAg与HBsAg、HBcAg、HBeAg出现率均较高(HDxAg、5/8),表明x抗原与乙型肝炎中的...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本中8例小儿原发性肝癌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及x抗原(HBxAg)的表达,发现标记物中,HBxAg与HBsAg、HBcAg、HBeAg出现率均较高(HDxAg、5/8),表明x抗原与乙型肝炎中的上述抗原伴随出现,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小儿原发性肝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肝肿瘤 儿童 x抗原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反式激活基因XTP13的克隆
20
作者 宫嫚 成军 +6 位作者 纪冬 刘妍 郭江 张黎颖 王建军 张健 李筠 《传染病信息》 2005年第4期177-179,共3页
目的克隆乙型肝炎病毒(HBV)X 蛋白反式激活新型靶基因。方法以 HBV X 蛋白表达质粒 pcDNA3 1(-)-X转染 HepG2细胞,以空载体 pcDNA3.1(-)为平行对照,提取总 RNA 进行逆转录,对产物行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确定新基因编码序列后,以逆转录多... 目的克隆乙型肝炎病毒(HBV)X 蛋白反式激活新型靶基因。方法以 HBV X 蛋白表达质粒 pcDNA3 1(-)-X转染 HepG2细胞,以空载体 pcDNA3.1(-)为平行对照,提取总 RNA 进行逆转录,对产物行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确定新基因编码序列后,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新基因序列。结果获得新基因的全长序列,并测序证实,命名为 X 蛋白反式激活蛋白13(XTP13)。结论成功克隆 XTP13,为进一步阐明 HBxAg 在 HBV 感染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x抗原 反式激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