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薛己运用六味地黄丸规律新探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泷 郭彦麟 +2 位作者 孙钰 任北大 张保春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55-258,共4页
钱乙最初创六味地黄丸一方,专治小儿五迟之证,后世鲜有发挥。直至明朝薛己大力赞赏推广,六味地黄丸才逐渐成为滋阴补肾的首要方剂。现在,医家主要将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肾阴亏虚之证,然... 钱乙最初创六味地黄丸一方,专治小儿五迟之证,后世鲜有发挥。直至明朝薛己大力赞赏推广,六味地黄丸才逐渐成为滋阴补肾的首要方剂。现在,医家主要将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肾阴亏虚之证,然而六味地黄丸的功用远不止于此。薛己作为第一位将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痰饮诸病及肝、脾、肺三阴经虚损的医家,临床使用六味地黄丸时,常根据患者的主证和兼证,灵活合并用药,且最常与补中益气汤等补益方合用,且根据患者的情况朝夕分补,以达到最佳疗效。治疗外科疮疡多由内疗外、攻补兼施,将六味地黄丸用于以虚损为病机的疡病。其临床运用六味地黄丸的方法,对后世的命门学说和温补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己 六味地黄丸 滋阴补肾 痰饮病 钱乙 五迟 疮疡 命门学说 温补学派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与《难经》论述“调腹通络”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瑞仕 魏玉会 +2 位作者 席改 冯兆才 戎萍 《天津中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595-599,共5页
“调腹通络”技术是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基于临床五迟、五软病康复实践的总结,分为“调腹”与“通络”两部分。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经典整理、溯本求源,从发育迟缓病症、痿软无力病症等,以及对冲脉理论、神阙理论、从阴引阳及从... “调腹通络”技术是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基于临床五迟、五软病康复实践的总结,分为“调腹”与“通络”两部分。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经典整理、溯本求源,从发育迟缓病症、痿软无力病症等,以及对冲脉理论、神阙理论、从阴引阳及从阳引阴理论、解结理论的整理,深入认识五迟、五软与肾、肝、脾的关系,进一步优化“调腹通络”思路与技术的奠定基础,进而科学、合理的指导临床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迟 五软 冲脉 神阙 解结 从阴引阳
下载PDF
浙闽文化交叠区传统营造尺考察与探源 被引量:4
3
作者 丁艳丽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1-75,共5页
以浙南、闽北、闽东两省历史上的地理、文化交叠区域为考察对象,以广泛采用公尺为建筑营造用尺之前的传统营造尺,如曲尺、鲁班尺、玄女尺、五尺等的尺系分布与使用情况为考察内容,为进一步厘清该区域内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系统与匠派特征... 以浙南、闽北、闽东两省历史上的地理、文化交叠区域为考察对象,以广泛采用公尺为建筑营造用尺之前的传统营造尺,如曲尺、鲁班尺、玄女尺、五尺等的尺系分布与使用情况为考察内容,为进一步厘清该区域内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系统与匠派特征提供重要切入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闽 营造尺 鲁班尺 玄女尺 五尺
原文传递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6期98-101,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方法将医院收治的78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30 min/次,3次/d,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采用体针加头针方式,每周...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方法将医院收治的78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30 min/次,3次/d,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采用体针加头针方式,每周治疗4次,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分(FMFM)、Barthel指数(BI);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家属满意度。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GMFM、FMFM、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MFM、FMFM、BI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家属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提高小儿脑性瘫痪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能力,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性瘫痪 五迟 五软 体针 头针 康复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评分 精细运动功能评分 BARTHEL指数 满意度
下载PDF
五尺道即石牛道考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宏伟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9-126,共8页
古往今来的学者都认为五尺道是秦始皇时期开凿的川南入滇道路。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后指出,无论是五尺道的开凿时间还是道路宽度,都完全不能支持这样的说法;五尺道应为秦始皇之前110余年的秦惠文王时期由古蜀国人凿通的汉... 古往今来的学者都认为五尺道是秦始皇时期开凿的川南入滇道路。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后指出,无论是五尺道的开凿时间还是道路宽度,都完全不能支持这样的说法;五尺道应为秦始皇之前110余年的秦惠文王时期由古蜀国人凿通的汉中入蜀道路,也就是汉以降所称的"石牛道"、"金牛道"。川、滇二省相关的考古发掘资料,也能为本文的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结论可使西南古史研究中的某些谜题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尺道 石牛道秦 褒斜道
原文传递
陕西韩城千佛洞石窟调查与初步研究
6
作者 王龙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4,共7页
陕西省韩城市千佛洞石窟,是典型的四壁设坛式佛殿窟,主要造像有一佛二菩萨(文殊、普贤)二弟子、罗汉、涅槃、千佛等,大约开凿于明代中晚期,是当地著名寺院开化寺下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关中东部地区明清石窟寺和地方佛教史均具有重... 陕西省韩城市千佛洞石窟,是典型的四壁设坛式佛殿窟,主要造像有一佛二菩萨(文殊、普贤)二弟子、罗汉、涅槃、千佛等,大约开凿于明代中晚期,是当地著名寺院开化寺下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关中东部地区明清石窟寺和地方佛教史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城千佛洞 明代石窟 开化寺 五池菩萨
下载PDF
永嘉县五尺溪小流域设计暴雨的计算 被引量:1
7
作者 金棋武 杨汉锡 +1 位作者 吴晓翔 金锦强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8-22,共5页
结合永嘉县五尺溪小流域降雨径流洪水特征,分别采用石柱站实测暴雨资料排频配线和《浙江省短历时暴雨》图集查算得到设计暴雨成果.成果表明频率适线法设计暴雨成果比查图法较大,分析了成果差异的原因,又通过对龙溪水库设计暴雨成果与五... 结合永嘉县五尺溪小流域降雨径流洪水特征,分别采用石柱站实测暴雨资料排频配线和《浙江省短历时暴雨》图集查算得到设计暴雨成果.成果表明频率适线法设计暴雨成果比查图法较大,分析了成果差异的原因,又通过对龙溪水库设计暴雨成果与五尺溪本次规划设计暴雨成果比较表明,二者均较为接近,从而在小流域规划设计推荐使用查暴雨图集算得的暴雨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尺溪 小流域 设计暴雨
下载PDF
秦汉时期云南西部疆域的确立 被引量:1
8
作者 冯建勇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7年第9期1-4,共4页
文章探讨了秦汉时期云南西部疆域的变迁。此间,随着秦开"五尺道"、西汉"开西南夷"置郡县和东汉置永昌郡,自东向西,云南西部疆域逐步推进到澜沧江、怒江以西直至高黎贡山西麓、伊洛瓦底江东岸广大地区,为后世我国西... 文章探讨了秦汉时期云南西部疆域的变迁。此间,随着秦开"五尺道"、西汉"开西南夷"置郡县和东汉置永昌郡,自东向西,云南西部疆域逐步推进到澜沧江、怒江以西直至高黎贡山西麓、伊洛瓦底江东岸广大地区,为后世我国西南边疆的空间范畴奠定了基本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西部疆域 五尺道 西南夷 变迁
下载PDF
秦汉时期的云南西部疆域变迁
9
作者 冯建勇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55-58,共4页
秦汉时期云南西部疆域是我国西南门户之一,此间,随着秦开"五尺道"、西汉"开西南夷"置郡县和东汉置永昌郡,自东向西,云南西部疆域逐步推进到澜沧江、怒江以西直至高黎贡山西麓、伊洛瓦底江东岸广大地区,为后世我国... 秦汉时期云南西部疆域是我国西南门户之一,此间,随着秦开"五尺道"、西汉"开西南夷"置郡县和东汉置永昌郡,自东向西,云南西部疆域逐步推进到澜沧江、怒江以西直至高黎贡山西麓、伊洛瓦底江东岸广大地区,为后世我国西南边疆的空间范畴奠定了基本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西部疆域 五尺道 西南夷 变迁
下载PDF
川、滇古道宜宾段走向考辨
10
作者 周基华 《宜宾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10-116,124,共8页
从秦汉到隋唐,从四川盆地经宜宾城通向云南、昭通、曲靖、昆明的川滇古道(秦五尺道、汉僰道)在宜宾境内的走向学界争论较大。根据笔者对川滇结合部的自然地理、古今交通干线的走向、地下文物发掘的考证以及对古文献研究的结果都说明,川... 从秦汉到隋唐,从四川盆地经宜宾城通向云南、昭通、曲靖、昆明的川滇古道(秦五尺道、汉僰道)在宜宾境内的走向学界争论较大。根据笔者对川滇结合部的自然地理、古今交通干线的走向、地下文物发掘的考证以及对古文献研究的结果都说明,川滇古道是从宜宾城到安边,沿横江河谷南进至云南豆沙关至昭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尺道 石门道 宜宾 横江 昭通
下载PDF
五尺道宜宾段路线考——对“途经筠连”说的质疑
11
作者 丁天锡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13-20,共8页
五尺道的路线是起自今之宜宾市,入云南盐津,再转曲靖,但起至宜宾后,有两条路线:一是渡金沙江,由南岸坝经高县、筠连至盐津;二是沿金沙江上行,至安边镇转入横江河谷,经横江镇入盐津。因此,未抵盐津前,这五尺道应是哪一条路线,这也涉及对... 五尺道的路线是起自今之宜宾市,入云南盐津,再转曲靖,但起至宜宾后,有两条路线:一是渡金沙江,由南岸坝经高县、筠连至盐津;二是沿金沙江上行,至安边镇转入横江河谷,经横江镇入盐津。因此,未抵盐津前,这五尺道应是哪一条路线,这也涉及对秦代珍贵史迹遗留定位问题,关系十分重要。本文从哪条道是捷径、道路险阻情况、东晋驿道路段等方面考证和对五尺道经过今高县、筠连的错误认识根源的分析,得出其在宜宾市境的具体路线并非自宜宾经高县、筠连到盐津,而是经宜宾县横江镇达盐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尺道 石门道 石门关 石门山 石门子 石门
下载PDF
“五尺道”沾益段的历史作用探微
12
作者 李蓉岚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9-74,共6页
"五尺道"是秦朝七大工程之一,是古代一条重要交通线路。自古就有"滇黔锁钥"与"入滇门户"、"入滇第一州"之称的沾益,是云南通往内地的"咽喉"。历史上云南与巴蜀、中原的联系都是通过... "五尺道"是秦朝七大工程之一,是古代一条重要交通线路。自古就有"滇黔锁钥"与"入滇门户"、"入滇第一州"之称的沾益,是云南通往内地的"咽喉"。历史上云南与巴蜀、中原的联系都是通过这段古道来完成。因此,五尺道沾益段的开通,对于秦朝及以后历代王朝政权的巩固,中央王朝在边疆的统治地位的加强,郡县制度的确立,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吸收和传播中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地方史 五尺道 沾益 民族融合
下载PDF
营造特色空间,彰显地域文化——马龙五尺驿栈休闲小镇(爨文化展示区)规划设计
13
作者 张雅 《中外建筑》 2006年第5期21-23,共3页
中国即将迎来休闲时代的浪潮,休闲建筑的设计已不再是为了满足人们单一的休闲放松功能需求。结合五尺驿栈休闲小镇所处的篡文化历史和地理条件,本规划设计旨在营造出极具特色休闲空间的同时,也能弘扬和彰显云南的地域文化。
关键词 爨文化 五尺道 本土化 休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