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脏气机运行关系及临床治疗新探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涛 张普敬 李永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4-635,共2页
整体观是中医的核心思想之一,对五脏之间气机运行的关系从五行学说、《易经》理论、及经脉之间的联系来分析探讨其气机之间升降运行新的可能性,即脾胃为中枢,以肝主升,肺主降为主的气机运行关系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五脏 五行 易经 经脉 脾主四时 脏气升降
下载PDF
贾竑晓基于中医“五神藏”以精神症状为主辨治精神类疾病的学术思想探讨 被引量:27
2
作者 尹冬青 贾竑晓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44-2547,共4页
贾竑晓教授从事精神专科20余年,根据精神科临床实际,突破了既往以脏腑辨证为主题的辨证论治体系,提出了以精神症状为主的五神辨治方法,临床取得较好疗效。文章围绕精神症状和五神藏的相关理论对五神辨治方法进行总结探讨,同时附一典型案... 贾竑晓教授从事精神专科20余年,根据精神科临床实际,突破了既往以脏腑辨证为主题的辨证论治体系,提出了以精神症状为主的五神辨治方法,临床取得较好疗效。文章围绕精神症状和五神藏的相关理论对五神辨治方法进行总结探讨,同时附一典型案例,对其进行分析,以期对该辨治新方法有深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神藏 五神辨治 学术思想 精神类疾病 贾竑晓
原文传递
中医音乐疗法治疗机制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箫月 杨云霜 +2 位作者 刘刃 杨利丹 张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0-631,673,共3页
音乐疗法作为一门符合现代身心医学治疗模式的新兴学科,在世界各地方兴未艾。"中国现代意义的音乐疗法起步较晚,临床实践和基础理论都有待完善。[1]"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并阐释了阴阳藏象、气机、五脏神3种应用于中医音... 音乐疗法作为一门符合现代身心医学治疗模式的新兴学科,在世界各地方兴未艾。"中国现代意义的音乐疗法起步较晚,临床实践和基础理论都有待完善。[1]"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并阐释了阴阳藏象、气机、五脏神3种应用于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拟探寻中医音乐疗法治疗的理论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医音乐疗法。建议临床中将阴阳藏象作为治疗基础,气机调节作为治疗靶点,五脏神作为治疗总纲,针对病人病情灵活运用中医音乐疗法来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音乐疗法 治疗机制 气机 五脏神
下载PDF
中医“五神藏”理论与常见精神症状的中医病位 被引量:13
4
作者 贾竑晓 尹冬青 《现代中医临床》 2020年第5期68-72,共5页
五神藏理论是中医关于精神类疾病的重要理论,是中医诊治精神系统疾病的重要依据,能够解释不同精神症状的生理和病理现象,精神症状对精神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前期研究发现,通过五神藏理论可建立起以精神症状为主辨证论治精神系统... 五神藏理论是中医关于精神类疾病的重要理论,是中医诊治精神系统疾病的重要依据,能够解释不同精神症状的生理和病理现象,精神症状对精神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前期研究发现,通过五神藏理论可建立起以精神症状为主辨证论治精神系统疾病的新方法,而基于五神藏理论的常见精神症状的五神藏定位是建立精神系统疾病中医辨治新方法的前提,故本文从五神藏的角度探讨常见精神症状的中医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神藏 精神病学 精神症状 中医病位
原文传递
试论象思维在构建精神系统疾病中医辨治新方法--五神藏辨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尹冬青 贾竑晓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3-868,共6页
精神系统疾病以精神症状为主与躯体疾病不同,传统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脏腑辨证不适应于精神科的临床实践,必须建立新的辨证论治方法,新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建立必须以一定的方法论为基础。象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中医理论的形成和辨证论治的临... 精神系统疾病以精神症状为主与躯体疾病不同,传统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脏腑辨证不适应于精神科的临床实践,必须建立新的辨证论治方法,新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建立必须以一定的方法论为基础。象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中医理论的形成和辨证论治的临床过程均是象思维的集中体现,新的辨治方法的建立必须以此为指导,为此文章从象思维的角度探讨精神系统疾病中医辨治新方法的建立方法,为精神系统疾病中医辨治模型的建立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思维模式 五神辨治 精神系统疾病
下载PDF
浅析五脏理论与方剂配伍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少丹 许文忠 《天津中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386-387,共2页
中医治疗学说与阴阳气血密切相关,阴阳气血又离不开五脏,故中医以五脏为中心进行方剂的配伍也应是方剂配伍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的部分。
关键词 五脏理论 生克乘侮 方剂配伍
下载PDF
中医基本物质属性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杰 李文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9-21,共3页
中医是蕴含系统整体性的科学。中医既是以整体观的指导为核心,重视天人相应,将人体各组成部分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等不同的系统进行整体分析,辨证论治。在中医基本物质系统的组成和各基本物质的属性及其基本物质间的关系场也不例外,乃至中... 中医是蕴含系统整体性的科学。中医既是以整体观的指导为核心,重视天人相应,将人体各组成部分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等不同的系统进行整体分析,辨证论治。在中医基本物质系统的组成和各基本物质的属性及其基本物质间的关系场也不例外,乃至中医基本物质系统与五脏系统、证侯表现及中药系统间的联系中,同样都无不体现了中医的系统整体性。中医独具特色的系统整体性思想,也将成为认识和研究中医药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人体基本物质 五脏系统 中药系统 证侯表现 系统整体性
下载PDF
毛发疾患中西研究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洪艺 吕爱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222-224,共3页
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毛发疾患与五脏六腑整体之间有密切关联。中医认为毛发与五脏皆有关系,发为肾精之外候,脾主运化充养皮毛,肺主宣发同时助心行血,肝主疏泄,血生气,气生精,气血充沛则毛发生长旺盛。西医认为毛发疾病与精神状态、免疫... 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毛发疾患与五脏六腑整体之间有密切关联。中医认为毛发与五脏皆有关系,发为肾精之外候,脾主运化充养皮毛,肺主宣发同时助心行血,肝主疏泄,血生气,气生精,气血充沛则毛发生长旺盛。西医认为毛发疾病与精神状态、免疫系统、螨虫、病毒等感染、激素类疾病、遗传等有关,治疗方面以治疗原发病为主。文章对中西医关于毛发疾病的研究现状进行分类阐述,为治疗毛发疾病寻找理论依据,并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疾病 中医 五脏 西医 综述
下载PDF
五脏温阳化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Nrf2蛋白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海燕 唐农 +2 位作者 葛金文 廖君 易亚桥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8-11,20,共5页
目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从氧化应激反应中Nrf2-ARE蛋白通路入手,观察不同剂量五脏温阳化瘀汤对血管性痴呆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制作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之后采用反复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血管性... 目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从氧化应激反应中Nrf2-ARE蛋白通路入手,观察不同剂量五脏温阳化瘀汤对血管性痴呆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制作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之后采用反复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术手后4周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脑复康组,之后灌胃给药,持续4周,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观察各组大鼠空间学习及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区Nrf2蛋白细胞核与细胞浆内的表达,同时检测下游蛋白HO-1蛋白的表达。结果五脏温阳化瘀汤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从第3天开始可以明显缩短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性痴呆大鼠Morris水迷宫的逃避潜伏期,与假手术组\模型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差异。空间搜索实验中药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有效停留时间和有效停留距离明显延长,与假手术组\模型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Nrf2-ARE通路被激活,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五脏温阳化瘀汤可以使Nrf2蛋白由胞浆转移到胞核内,并激活下游蛋白HO-1,使其表达增强,nrf2蛋白胞浆内外的表达以及HO-1蛋白的表达各组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五脏温阳化瘀汤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增强脑组织的抗氧化防御机制有关,其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性痴呆 五脏温阳 Nrf2蛋白通路
下载PDF
从五神脏理论探讨老年期痴呆的关键病机 被引量:18
10
作者 侯小兵 金香兰 +2 位作者 高芳 陈宝鑫 张允岭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4,24,共4页
老年期痴呆,指器质性病变所致老年人记忆力和智能障碍,以及在智能障碍的基础上出现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的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的临床综合征。五脏藏五神主五志的五神脏理论,是对中医脑病与神关系的高度概括,充分反映了中医学以五脏为中心... 老年期痴呆,指器质性病变所致老年人记忆力和智能障碍,以及在智能障碍的基础上出现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的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的临床综合征。五脏藏五神主五志的五神脏理论,是对中医脑病与神关系的高度概括,充分反映了中医学以五脏为中心,认识整体生命活动和神志活动的基本特点。脑统五神脏,由脑所主的元神来调节和控制五脏,经五神之协同合作来完成神志的一切活动。老年期痴呆可以表现为五神脏病变。这种独特的五神脏理论体系体现了整体观与形神合一的思想,指导着中医对老年期痴呆病机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神脏 老年期痴呆
原文传递
从五脏一体观探讨双心疾病的中医辨证思路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丽萍 王春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从五脏一体观探讨双心疾病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以《黄帝内经》及古代众医家关于五脏一体相关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心与神志、心与其他四脏的关系,并分别从肝、脾、肾、肺相关的病因病机以及情志与五脏的关系入手论治双心疾病。[结... [目的]从五脏一体观探讨双心疾病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以《黄帝内经》及古代众医家关于五脏一体相关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心与神志、心与其他四脏的关系,并分别从肝、脾、肾、肺相关的病因病机以及情志与五脏的关系入手论治双心疾病。[结果]心与情志变动密切相关,在情志与五脏关系中起核心作用。双心疾病与肝、脾、肾、肺四脏的关系密切。情志失调促进双心疾病的进展。故临证治疗双心疾病时,要根据其临床证候特点从肝、脾、肾、肺论治,并需结合情志的疏导与调节。[结论]以五脏一体观为基础对双心疾病进行辨证施治,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双心疾病的病因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达到治病求本,标本兼治,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双心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疾病 心血管疾病 心理疾病 五脏一体观 情志 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五藏山经》中矿物名称考释及其地理分布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国生 杨晓霞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7年第4期368-383,共16页
《五藏山经》不仅是中国先秦时代重要的地理学著作,而且也是我国古代记述矿物学知识的重要著作,书中收录了89种矿物和岩石,并对其物理属性、分类和产地都有较为准确和全面的记述,特别是关于有用矿产产地和产状以及矿物共生的正确描... 《五藏山经》不仅是中国先秦时代重要的地理学著作,而且也是我国古代记述矿物学知识的重要著作,书中收录了89种矿物和岩石,并对其物理属性、分类和产地都有较为准确和全面的记述,特别是关于有用矿产产地和产状以及矿物共生的正确描述,关于利用自然的思想等记述充分说明了《五藏山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对矿产进行形态描述、类型划分和区域研究的古代典籍,代表着先秦时代我国矿物学达到的水平,成为中国古代矿物学知识的丰富宝库,其中保存了我国矿产地质学形成雏形时期的大量史料,是研究我国古代矿产分类和地理分布的历史依据,在我国地质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证 《五藏山经》 矿物名称 地理分布
全文增补中
《五藏山经》记载的动物地理学知识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国生 易泽丰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8年第1期75-88,共14页
《五藏山经》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为古老的著作之一,记载了当时我国十分丰富的动物地理学内容。该文从动物名称的考释、动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动物医学地理学和动物灾害地理学诸多方面对此书进行了详细研究。
关键词 五藏山经 动物类型 动物分布 动物地理学知识
下载PDF
基于“开阖枢”理论图解大小朱鸟汤 被引量:6
14
作者 梁永林 史光伟 +1 位作者 王凯莉 郭宏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7期5-8,共4页
本文基于'开阖枢'理论对源于《汤液经法》的《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所载大小朱鸟汤开展研究,以期对源于《汤液经法》的《伤寒杂病论》中对应的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人参干姜和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有新的理论认识,进一步更好地指导临... 本文基于'开阖枢'理论对源于《汤液经法》的《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所载大小朱鸟汤开展研究,以期对源于《汤液经法》的《伤寒杂病论》中对应的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人参干姜和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有新的理论认识,进一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阖枢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大朱鸟汤 小朱鸟汤
下载PDF
小议“虚不受补”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波 王洪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83-1484,共2页
受《内经》所论"传化之府受五脏之浊气"的启发,对临床"虚不受补"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临床虚不受补可能是由于脏腑功能虚弱导致五脏浊气久留体内、因虚致实,补益药不能与正气相接反助邪生患。强调临床治疗需明辨虚实,... 受《内经》所论"传化之府受五脏之浊气"的启发,对临床"虚不受补"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临床虚不受补可能是由于脏腑功能虚弱导致五脏浊气久留体内、因虚致实,补益药不能与正气相接反助邪生患。强调临床治疗需明辨虚实,以免出现虚虚实实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 五藏别论 浊气 虚不受补
下载PDF
苦吟:从杜甫、吴嘉纪到臧克家——检讨中国诗歌发展的一条道路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艳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1-124,共4页
苦吟既表现在"苦吟"的认真,又体现在"吟苦"的真诚。杜甫、吴嘉纪、臧克家作为我国诗史上三个最有影响的苦吟诗人,其创作在苦吟主体的平等视角、对民众苦难的深度开掘和揭示苦难民众优秀品质等方面一脉相承。在话语... 苦吟既表现在"苦吟"的认真,又体现在"吟苦"的真诚。杜甫、吴嘉纪、臧克家作为我国诗史上三个最有影响的苦吟诗人,其创作在苦吟主体的平等视角、对民众苦难的深度开掘和揭示苦难民众优秀品质等方面一脉相承。在话语形式方面,他们都借境于乐府民歌而又各具特色,从杜甫的"新乐府"到吴嘉纪的"野人体"再到臧克家的"《烙印》体"具有继承发展性,但三点一线的个案演进并没有伴随苦吟诗歌在整体上从中世、近世到近现代的日趋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吟 杜甫 吴嘉纪 臧克家
下载PDF
邹衍的地理学说及与《五藏山经》之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乃昂 蔡为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邹衍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地理学家之一。他不仅考察过燕、齐海滨及近海岛屿 ,而且曾游历诸国 ,掌握了大量地理资料。根据当时所知的海陆分布 ,提出了著名的“大九州”学说。邹衍活动时代与《五藏山经》成书时代一致 ,他一度作为祭酒的稷下... 邹衍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地理学家之一。他不仅考察过燕、齐海滨及近海岛屿 ,而且曾游历诸国 ,掌握了大量地理资料。根据当时所知的海陆分布 ,提出了著名的“大九州”学说。邹衍活动时代与《五藏山经》成书时代一致 ,他一度作为祭酒的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的文化中心和图书资料中心 ,为《五藏山经》的编撰提供了来自不同地域的地理资料。《五藏山经》记述方法与邹衍的经验归纳法十分吻合 ,其主要内容、文字风格与邹衍佚文也颇有相似之处。综合各种因素 ,可认为《五藏山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衍 地理学说 《五藏山经》 地理学家 地理资料 经验归纳法
下载PDF
五脏温阳化瘀法治疗老年期痴呆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韵桥 夏猛 唐农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2075-2078,共4页
老年期痴呆的基本病因病机是由于年龄增长,阳气及五脏机能衰弱导致的元神失聪、神机失用,记忆力和人脑智能的衰退。根据中医“脑主神明”与“五脏藏神”理论,结合中医对“阴阳生化”的认识,初步得出痴呆的主要病机本质是“阳化不足,阴... 老年期痴呆的基本病因病机是由于年龄增长,阳气及五脏机能衰弱导致的元神失聪、神机失用,记忆力和人脑智能的衰退。根据中医“脑主神明”与“五脏藏神”理论,结合中医对“阴阳生化”的认识,初步得出痴呆的主要病机本质是“阳化不足,阴化太过”。“阴化太过”,痰瘀沉着血脉,神机失养;“阳化不足”,五脏虚衰、神机失用。因此,五脏阴阳当以温养为主,使其血气充盈,达到“藏精气而不泻”,使阳气充沛,升降有度,达到“精则养神”,使神机运转正常。脑为清窍,以清灵通透为用,痰浊瘀血当以温化为治则。五脏温阳化瘀汤具有壮元阳、滋肾阴、补脑髓、促气化、消痰瘀、醒神窍的功用,治疗老年期痴呆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痴呆 五脏神理论 温阳化瘀法 五脏温阳化瘀汤
下载PDF
张琼运用标本兼治与五脏一体观治疗肺癌术后咳嗽 被引量:5
19
作者 任晓玲 马秋晓 +1 位作者 王冰 张琼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2374-2379,共6页
肺癌术后咳嗽发于肺,亦不止于肺,肺癌术后多脏虚损,脏腑之间相互影响,气津运行异常为该病的核心病机特点,尤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肺虚久咳生风,痰、瘀、毒互结亦为重要致病因素,可见气阴两虚型、肝郁脾虚痰凝型、阴虚内热型、命... 肺癌术后咳嗽发于肺,亦不止于肺,肺癌术后多脏虚损,脏腑之间相互影响,气津运行异常为该病的核心病机特点,尤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肺虚久咳生风,痰、瘀、毒互结亦为重要致病因素,可见气阴两虚型、肝郁脾虚痰凝型、阴虚内热型、命门火衰型。治疗立足于整体,多脏同调,以润肺、行气、运脾、滋肾、温肾为基本治法,兼以扶正抑癌、活血解毒,咳甚者加用搜风通络解痉之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咳嗽 标本兼治 五脏一体观 张琼
下载PDF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小补肝汤论治肝阳虚新悟
20
作者 陈晔欣 梁硕 +2 位作者 高子衡 薛泽宇 黄羚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396-2400,共5页
肝阳虚证,是指肝阳虚衰、阴寒内生、机体失于温煦、气机升降枢机不利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历代医家对于肝阳虚证的证治存在争议。《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记载的小补肝汤以五脏体用虚实理论、五味五行互含理论为理论基础立法成方。本研... 肝阳虚证,是指肝阳虚衰、阴寒内生、机体失于温煦、气机升降枢机不利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历代医家对于肝阳虚证的证治存在争议。《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记载的小补肝汤以五脏体用虚实理论、五味五行互含理论为理论基础立法成方。本研究通过条文缕析、方药探疑,从方药组成、制方原理探讨小补肝汤的制方内涵,发现小补肝汤可视作一首温肝阳的方剂;从情志之变、肝魂之变、气机之变,立足阳气温煦、推动、兴奋、升腾等功能作用认识小补肝汤证,发现小补肝汤一系列症状与肝阳虚病机契合。本研究结合以方测证及据症测证,全面探讨了《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小补肝汤论治肝阳虚证,为临床认识和辨治肝阳虚证提供临证思路和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阳 肝阳虚证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小补肝汤 五脏体用虚实 五味五行互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