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现代话剧中的传统艺人形象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董卉川
朱伟华
《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40-142,共3页
上个世纪20年代和30、40年代三位不同剧作家创作的《名优之死》、《秋海棠》和《风雪夜归人》中的传统艺人形象有许多共同之处:题材故事具有传奇性和悲剧性;剧作家注重对"人"的关注,表现出人道主义精神;展现剧中传统人物传达...
上个世纪20年代和30、40年代三位不同剧作家创作的《名优之死》、《秋海棠》和《风雪夜归人》中的传统艺人形象有许多共同之处:题材故事具有传奇性和悲剧性;剧作家注重对"人"的关注,表现出人道主义精神;展现剧中传统人物传达出的现代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秦瘦鸥
吴祖光
现代话剧
传统艺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编的“辩证法”与政治“动力学”:吴祖光电影创作考论(1946—1949)
2
作者
苏涛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0-151,共12页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在沪港电影交流及“影剧融合”的大背景下,剧作家吴祖光完成了跨界转型并赴香港地区拍片。在《风雪夜归人》等影片的改编过程中,吴祖光尝试以电影化的技巧呈现原著的戏剧冲突,但由于未能把握文学作品与电影媒介的辩...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在沪港电影交流及“影剧融合”的大背景下,剧作家吴祖光完成了跨界转型并赴香港地区拍片。在《风雪夜归人》等影片的改编过程中,吴祖光尝试以电影化的技巧呈现原著的戏剧冲突,但由于未能把握文学作品与电影媒介的辩证关系,导致他的电影创作未能突破舞台和文字的束缚。此外,吴祖光影片的创作原则、艺术手法,特别是对现实的反映、人物塑造及政治倾向等,亦引起批评界的论辩和争鸣,体现了战后初期香港地区独特的社会文化语境对电影的形塑,标识出中国电影在时代转折之际的探索和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祖光
中国电影
“南下影人”
影戏融合
原文传递
以“向历史上去找材料”的方式来“淬励人心”——《中央日报》上的三篇吴祖光集外佚文释读
3
作者
高强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00-108,共9页
《抗战历史剧》《读〈北京人〉——我们是第二代的“北京人”》《我发见了舞台上的孩子——看了〈表〉的演出之后》是吴祖光发表于重庆版《中央日报》的三篇集外佚文。《抗战历史剧》提出了“向历史上去找材料”,以此作为解决戏剧公式...
《抗战历史剧》《读〈北京人〉——我们是第二代的“北京人”》《我发见了舞台上的孩子——看了〈表〉的演出之后》是吴祖光发表于重庆版《中央日报》的三篇集外佚文。《抗战历史剧》提出了“向历史上去找材料”,以此作为解决戏剧公式化问题的方案。《读〈北京人〉——我们是第二代的“北京人”》以诗意化的笔墨盛赞了曹禺剧作《北京人》所塑造的猿人形象,这一形象被吴祖光视作戏剧家向民族历史上寻找到的“材料”。《我发见了舞台上的孩子——看了〈表〉的演出之后》通过称许董林肯改编的戏剧《表》,对抗战时期儿童剧存在的“成人化”弊端进行了反思,纯真的儿童又被吴祖光当作戏剧家向个体历史上寻找到的“材料”。这三篇文章,从总分角度,宣扬了“向历史上去找材料”的戏剧编演路径,其最终目的,都是期望以“历史材料”编就的戏剧故事来“淬励”战时中国人民的内在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祖光
集外佚文
《中央日报》
历史材料
《北京人》
儿童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戏曲视阈下吴祖光话剧创作的“戏剧性”追求
4
作者
王雪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7-73,共7页
传统戏曲的戏剧性包括传奇性、谐谑性、技艺性和抒情性。吴祖光在话剧创作中对传统戏曲的戏剧性有着自觉的追求、借鉴与移植,将谐谑性、抒情性、传奇性、技艺性熔铸进舶来的话剧,使剧作保留了传统戏曲丰富的审美资源,对现代话剧的题材...
传统戏曲的戏剧性包括传奇性、谐谑性、技艺性和抒情性。吴祖光在话剧创作中对传统戏曲的戏剧性有着自觉的追求、借鉴与移植,将谐谑性、抒情性、传奇性、技艺性熔铸进舶来的话剧,使剧作保留了传统戏曲丰富的审美资源,对现代话剧的题材与审美风格作了多样化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祖光
话剧
戏曲
戏剧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激荡时代的孤独守望——吴祖光《风雪夜归人》上演述略
5
作者
马若飞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54-60,共7页
吴祖光先生的《风雪夜归人》创作于1942年,时年正值抗日战争进入到了最艰苦的阶段,民族危亡就在眼前,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全国军民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与日寇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此时的文艺界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不断...
吴祖光先生的《风雪夜归人》创作于1942年,时年正值抗日战争进入到了最艰苦的阶段,民族危亡就在眼前,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全国军民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与日寇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此时的文艺界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不断创作出一批又一批反映抗战题材的作品,歌颂战斗英雄,抒写悲壮事迹,在精神上鼓励支持着国人顽强抵抗,永不妥协,而吴祖光在这个时期创作出"姨太太爱上戏子"的戏码,多少总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甚至颇有"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意味。挖掘作者深层次的创作动机,不难看出吴祖光先生在用另一种方式,发出对腐朽黑暗时代的怒吼与不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祖光
戏剧创作
抗日战争
同茂剧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戏曲视野中的因袭与求索——论吴祖光的喜剧创作
6
作者
王雪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7期66-70,共5页
从吴祖光讽刺喜剧的代表作《捉鬼传》,兼及《牛郎织女》和《少年游》来看,他的喜剧创作明显受到传统戏曲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喜剧功能方面强调娱乐性、喜剧心态上幽默感的缺席及喜剧情节方面的荒诞、夸张与计谋的缺失。吴祖光的喜剧《捉...
从吴祖光讽刺喜剧的代表作《捉鬼传》,兼及《牛郎织女》和《少年游》来看,他的喜剧创作明显受到传统戏曲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喜剧功能方面强调娱乐性、喜剧心态上幽默感的缺席及喜剧情节方面的荒诞、夸张与计谋的缺失。吴祖光的喜剧《捉鬼传》充分发挥了传统戏曲中谐谑娱乐的一面,注意力放在对多重戏乐和临场感的过分追求上,在结构与内涵上未尽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祖光
喜剧
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话剧中的传统艺人形象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董卉川
朱伟华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40-142,共3页
文摘
上个世纪20年代和30、40年代三位不同剧作家创作的《名优之死》、《秋海棠》和《风雪夜归人》中的传统艺人形象有许多共同之处:题材故事具有传奇性和悲剧性;剧作家注重对"人"的关注,表现出人道主义精神;展现剧中传统人物传达出的现代思想。
关键词
田汉
秦瘦鸥
吴祖光
现代话剧
传统艺人
Keywords
Tian
Han
Qin
Shouou
wu
zuguang
modem
drama
traditional
artists
分类号
I207.3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编的“辩证法”与政治“动力学”:吴祖光电影创作考论(1946—1949)
2
作者
苏涛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处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0-151,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香港电影文化史研究(1946—1979)”(项目编号:22BC05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在沪港电影交流及“影剧融合”的大背景下,剧作家吴祖光完成了跨界转型并赴香港地区拍片。在《风雪夜归人》等影片的改编过程中,吴祖光尝试以电影化的技巧呈现原著的戏剧冲突,但由于未能把握文学作品与电影媒介的辩证关系,导致他的电影创作未能突破舞台和文字的束缚。此外,吴祖光影片的创作原则、艺术手法,特别是对现实的反映、人物塑造及政治倾向等,亦引起批评界的论辩和争鸣,体现了战后初期香港地区独特的社会文化语境对电影的形塑,标识出中国电影在时代转折之际的探索和转型。
关键词
吴祖光
中国电影
“南下影人”
影戏融合
Keywords
wu
zuguang
Chinese
cinema
“filmmakers
heading
for
the
South”
integration
of
drama
and
film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以“向历史上去找材料”的方式来“淬励人心”——《中央日报》上的三篇吴祖光集外佚文释读
3
作者
高强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00-10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半殖民与解殖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0BZW138)
西南交通大学科研启动费专项项目“战时中国的节庆纪念与文学书写研究”(A1420502052201-74)。
文摘
《抗战历史剧》《读〈北京人〉——我们是第二代的“北京人”》《我发见了舞台上的孩子——看了〈表〉的演出之后》是吴祖光发表于重庆版《中央日报》的三篇集外佚文。《抗战历史剧》提出了“向历史上去找材料”,以此作为解决戏剧公式化问题的方案。《读〈北京人〉——我们是第二代的“北京人”》以诗意化的笔墨盛赞了曹禺剧作《北京人》所塑造的猿人形象,这一形象被吴祖光视作戏剧家向民族历史上寻找到的“材料”。《我发见了舞台上的孩子——看了〈表〉的演出之后》通过称许董林肯改编的戏剧《表》,对抗战时期儿童剧存在的“成人化”弊端进行了反思,纯真的儿童又被吴祖光当作戏剧家向个体历史上寻找到的“材料”。这三篇文章,从总分角度,宣扬了“向历史上去找材料”的戏剧编演路径,其最终目的,都是期望以“历史材料”编就的戏剧故事来“淬励”战时中国人民的内在精神。
关键词
吴祖光
集外佚文
《中央日报》
历史材料
《北京人》
儿童剧
Keywords
wu
zuguang
lost
articles
not
included
in
the
collection
Central
Daily
historical
materials
Peking
Man
child
play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I207.3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戏曲视阈下吴祖光话剧创作的“戏剧性”追求
4
作者
王雪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
出处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7-73,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戏曲与话剧之‘兼美’--中国现代剧作家戏剧美学思想及实践研究"(12YJC760085)阶段性成果
文摘
传统戏曲的戏剧性包括传奇性、谐谑性、技艺性和抒情性。吴祖光在话剧创作中对传统戏曲的戏剧性有着自觉的追求、借鉴与移植,将谐谑性、抒情性、传奇性、技艺性熔铸进舶来的话剧,使剧作保留了传统戏曲丰富的审美资源,对现代话剧的题材与审美风格作了多样化的探索。
关键词
吴祖光
话剧
戏曲
戏剧性
Keywords
wu
zuguang
drama
Chinese
opera
theatricality
分类号
I207.3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荡时代的孤独守望——吴祖光《风雪夜归人》上演述略
5
作者
马若飞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
出处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54-60,共7页
文摘
吴祖光先生的《风雪夜归人》创作于1942年,时年正值抗日战争进入到了最艰苦的阶段,民族危亡就在眼前,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全国军民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与日寇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此时的文艺界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不断创作出一批又一批反映抗战题材的作品,歌颂战斗英雄,抒写悲壮事迹,在精神上鼓励支持着国人顽强抵抗,永不妥协,而吴祖光在这个时期创作出"姨太太爱上戏子"的戏码,多少总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甚至颇有"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意味。挖掘作者深层次的创作动机,不难看出吴祖光先生在用另一种方式,发出对腐朽黑暗时代的怒吼与不平。
关键词
吴祖光
戏剧创作
抗日战争
同茂剧社
Keywords
wu
zuguang
drama
creation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Tongmao
Opera
Society
分类号
J824 [艺术—戏剧戏曲]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戏曲视野中的因袭与求索——论吴祖光的喜剧创作
6
作者
王雪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
出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7期66-70,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60085)
文摘
从吴祖光讽刺喜剧的代表作《捉鬼传》,兼及《牛郎织女》和《少年游》来看,他的喜剧创作明显受到传统戏曲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喜剧功能方面强调娱乐性、喜剧心态上幽默感的缺席及喜剧情节方面的荒诞、夸张与计谋的缺失。吴祖光的喜剧《捉鬼传》充分发挥了传统戏曲中谐谑娱乐的一面,注意力放在对多重戏乐和临场感的过分追求上,在结构与内涵上未尽完善。
关键词
吴祖光
喜剧
戏曲
Keywords
wu
zuguang
comedies
Chinese
Opera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现代话剧中的传统艺人形象研究
董卉川
朱伟华
《菏泽学院学报》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改编的“辩证法”与政治“动力学”:吴祖光电影创作考论(1946—1949)
苏涛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3
以“向历史上去找材料”的方式来“淬励人心”——《中央日报》上的三篇吴祖光集外佚文释读
高强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传统戏曲视阈下吴祖光话剧创作的“戏剧性”追求
王雪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激荡时代的孤独守望——吴祖光《风雪夜归人》上演述略
马若飞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传统戏曲视野中的因袭与求索——论吴祖光的喜剧创作
王雪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