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安医家吴楚辨治中风特色探析
1
作者 张玉 胡建鹏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9期1002-1005,共4页
整理分析《宝命真诠》《吴氏医验录》及相关文献,探讨吴楚治疗中风病的特色。吴楚主张将中风分为真中风和类中风两大类,认为内虚风中是真中风的基本病机特点,主张从脏腑、血脉、闭脱三方面进行辨别,并以汗、下、养血顺气三法进行论治。... 整理分析《宝命真诠》《吴氏医验录》及相关文献,探讨吴楚治疗中风病的特色。吴楚主张将中风分为真中风和类中风两大类,认为内虚风中是真中风的基本病机特点,主张从脏腑、血脉、闭脱三方面进行辨别,并以汗、下、养血顺气三法进行论治。对于类中风的治疗,吴楚认为其基本病机特点为元阳虚衰、痰火内动,主张采用八因素法辨别,重视采用攻痰祛积,甘温补虚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家 真中风 类中风 吴楚
下载PDF
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补中益气法辨治特色 被引量:4
2
作者 冯烨 刘兰林 +2 位作者 罗梦曦 郭锦晨 汪海慧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60-162,共3页
吴楚作为新安医学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善于运用补中益气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常益气与温阳合方,补脾与温肾同用,形成自己独特的温补之法。从《吴氏医验录》中了解到吴氏临证运用补中益气法具有:中焦不足,法当健脾补中,多用甘温培补之... 吴楚作为新安医学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善于运用补中益气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常益气与温阳合方,补脾与温肾同用,形成自己独特的温补之法。从《吴氏医验录》中了解到吴氏临证运用补中益气法具有:中焦不足,法当健脾补中,多用甘温培补之味;气虚发热,遵以益气温阳,慎用解表祛风之品;虚实夹杂,补养脾胃,擅于消补兼施;温经散寒,渗湿攻积,多法寒温并治等辨治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楚 《吴氏医验录》 补中益气法 新安医学
下载PDF
新安医家吴楚运用温补思想辨治痰证经验探析
3
作者 刘政新 余雪健 黄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07-1609,共3页
吴楚是清代著名新安医家,通过对其《吴氏医验录》中痰证相关病案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其温补思想在痰证辨治中的运用。吴氏认为,痰之所生主要归责于脾肾两脏。脾虚则水湿不能运化,从而停聚为痰;肾虚则肾水无以牵制,上犯为痰。临证之时以脉... 吴楚是清代著名新安医家,通过对其《吴氏医验录》中痰证相关病案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其温补思想在痰证辨治中的运用。吴氏认为,痰之所生主要归责于脾肾两脏。脾虚则水湿不能运化,从而停聚为痰;肾虚则肾水无以牵制,上犯为痰。临证之时以脉为重,滑脉为脾虚生痰之象,脉沉主肾虚生痰之象,不同兼脉象意有不同。痰、涎二证有异有同。涎证属虚,而痰证有虚有实,然均施以温法,但二者温补之时有所差别。涎证温补多以甘温之品补肾健脾,痰证温补或用苦温之品温燥湿痰,或用辛温之品温散寒痰,或用甘温之品温运虚痰。吴氏确定了以大补温剂治疗痰证的治疗原则以及燥脾土、培肾阳的治疗方法,临床形成六君子汤、八味丸为代表性方剂的温补治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楚 《吴氏医验录》 痰证 温补
下载PDF
新安医家吴楚运用人参特色探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瑞 王键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33-835,共3页
清代新安医家吴楚,承袭家学,且私淑李东垣、李中梓、张景岳等医家,作为早期典型的新安温补培元医家,以善用温补、喜用人参名著一时,其医案中人参出现比例达到70%,并且涉及疾病种类众多,主要包括虚劳病、神志病、中医外科疾病以及气虚外... 清代新安医家吴楚,承袭家学,且私淑李东垣、李中梓、张景岳等医家,作为早期典型的新安温补培元医家,以善用温补、喜用人参名著一时,其医案中人参出现比例达到70%,并且涉及疾病种类众多,主要包括虚劳病、神志病、中医外科疾病以及气虚外感、血证、产后病、虚脱等诸般虚证等。吴楚熟谙药性,运用人参十分灵活,善于以他药反佐人参进行配伍,且明晰人参用药禁忌,临证取舍果断,而不拘泥于温补一法,其对人参的运用或对当今中医仍存在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楚 新安医学 人参 临证经验
原文传递
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温补治痹验案2则 被引量:4
5
作者 郭锦晨 刘健 +1 位作者 汪元 万磊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14-16,共3页
以《吴氏医验录》中痹证验案二则为例,结合《内经》《金匮要略》《脾胃论》《活人心鉴》《宝命真诠》等相关论著综合分析吴氏辨治思想及方药特色。
关键词 吴楚 吴氏医验录 温补 通络 痹证 新安医学
下载PDF
吴楚重温补思想与辨治特色 被引量:3
6
作者 储全根 刘小双 +2 位作者 王盼 蔡正银 轩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684-3686,共3页
吴楚是新安医家中温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重温补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医验录》中。文章通过对《医验录》的深入研读,对其重温补的思想和辨治特色进行探讨,认为吴楚学术思想为力倡温补治法,临床辨治特色为精辨寒热真假、重视阴... 吴楚是新安医家中温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重温补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医验录》中。文章通过对《医验录》的深入研读,对其重温补的思想和辨治特色进行探讨,认为吴楚学术思想为力倡温补治法,临床辨治特色为精辨寒热真假、重视阴证伤寒、立法脾肾并重、创立温补方剂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楚 新安医家 温补 脾肾并重 辨治特色
原文传递
新安医家吴楚温补验案2则
7
作者 刘小双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16-17,22,共3页
新安医家吴楚临证善用温补治法,通过研究《吴氏医验录》中相关温补医论及用药特点并例举阴证误表、虚劳2则验案进行探析,得出吴楚临证以温补为主,善用甘温之品,治虚劳尤重人参甘温培补的结论。他作为医家本着医者仁心的态度,主张治病应... 新安医家吴楚临证善用温补治法,通过研究《吴氏医验录》中相关温补医论及用药特点并例举阴证误表、虚劳2则验案进行探析,得出吴楚临证以温补为主,善用甘温之品,治虚劳尤重人参甘温培补的结论。他作为医家本着医者仁心的态度,主张治病应标本兼顾、寻求根源,针灸、汤药并用培补元气,调和气血,施重剂附子理中汤,温中散寒、回阳补虚等学术思想都是现代人学习的典范,为中医临床实践及诊疗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楚 医验录 温补
下载PDF
新安医家吴楚生平考
8
作者 王瑞 邓勇 胡建鹏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第5期60-63,共4页
吴楚,字天士,主要于康熙年间行医,即1671年至1704年,其大致生卒年为1635—1708年,清代徽州歙县澄塘人,出生于澄塘吴氏医学世家,新安医家之一。其早年专心举业,但屡试不第,经友人劝说下兼理医业,治验颇丰,曾治愈翰林编修汪士鈜、翰林司... 吴楚,字天士,主要于康熙年间行医,即1671年至1704年,其大致生卒年为1635—1708年,清代徽州歙县澄塘人,出生于澄塘吴氏医学世家,新安医家之一。其早年专心举业,但屡试不第,经友人劝说下兼理医业,治验颇丰,曾治愈翰林编修汪士鈜、翰林司业吴涵长子、翰林学士胡作梅等名士疾病,名动京师。曾参与高祖吴正伦遗著《脉症治方》的刊刻校订工作,编撰有四部医著,其中《宝命真诠》4卷、《前贤医案》1卷、《医验录》初集2卷、《医验录》二集卷一、卷二均已刊刻,存留至今,《医验录》二集卷三、卷四皆亡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家 澄塘吴氏 吴楚 生平
下载PDF
新安医家吴楚辨治儿科疑难杂病经验探骊
9
作者 开菲 王鹏 杨曙光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12期197-201,共5页
吴楚是清代新安医学代表性医家和温补培元派医家,对于儿科疑难杂病的辨治具有独到经验。通过对其代表作《吴氏医验录》所载儿科疑难杂病验案进行探析,可知其治疗儿科杂病遵循"小儿易为虚实"之论,辨病时详察望诊,强调脏腑辨证... 吴楚是清代新安医学代表性医家和温补培元派医家,对于儿科疑难杂病的辨治具有独到经验。通过对其代表作《吴氏医验录》所载儿科疑难杂病验案进行探析,可知其治疗儿科杂病遵循"小儿易为虚实"之论,辨病时详察望诊,强调脏腑辨证,尤重脾肾。治疗上重视药性,善用甘温,临证组方用药灵活多变,巧用古方同时随证施治。治疗小儿慢惊风取法补虚治本,固护脾土;治疗小儿浮肿取法升清降浊,善用参芪;治疗小儿伤食取法消补兼施,治病求本。吴楚辨治儿科疑难杂病谨遵经旨,常救人于危急,总结归纳其儿科疑难杂病辨治经验,对当下中医儿科诊疗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楚 儿科 疑难杂病 临证经验
下载PDF
罗明坚编绘《中国地图集》所依据中文原始资料新探 被引量:11
10
作者 汪前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0-128,共9页
意大利来华传教士罗明坚绘制了一部《中国地图集》,整理者认为此图集是依据中国明代罗洪先《广舆图》所编纂。《中国地图集》稿本中夹有一幅中文原刻版书本式单页地图——《辽东边图》,仔细研究此图的来源,应该是《大明一统文武诸司衙... 意大利来华传教士罗明坚绘制了一部《中国地图集》,整理者认为此图集是依据中国明代罗洪先《广舆图》所编纂。《中国地图集》稿本中夹有一幅中文原刻版书本式单页地图——《辽东边图》,仔细研究此图的来源,应该是《大明一统文武诸司衙门官制》,这才是探讨《中国地图集》所依据底本的关键所在。将此书与《中国地图集》的文字和地图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罗氏的地图集不是根据《广舆图》编绘,而主要是依据《大明一统文武诸司衙门官制》一书所编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明坚 《中国地图集》 底本 《大明一统文武诸司衙门官制》 权威性
下载PDF
《马桥词典》中地理意象研究
11
作者 邓统湘 李心怡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6-72,共7页
韩少功《马桥词典》中存在诸多地理意象,其具有多维象征意蕴。从敬畏自然的哲思、灵性生物的隐喻、生存景观的表征,到历史记忆的见证,这些地理意象展现了万物有灵的浪漫思维与物我相融的理性认知;其作为展现乡村中国深厚文化根脉和复杂... 韩少功《马桥词典》中存在诸多地理意象,其具有多维象征意蕴。从敬畏自然的哲思、灵性生物的隐喻、生存景观的表征,到历史记忆的见证,这些地理意象展现了万物有灵的浪漫思维与物我相融的理性认知;其作为展现乡村中国深厚文化根脉和复杂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复苏了巫楚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古老韵味,揭示了传统乡村在现代化冲击下的生存挑战与文化转型,为理解乡村社会的复杂文化现象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桥词典》 地理意象 万物有灵 物我相融 巫楚文化 传统乡村
下载PDF
古吴楚语地名词“浦”“步”“埠”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欢 邵则遂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84-86,104,共4页
学界对于"步""埠"是古汉语词还是古越语词争议颇多,结合古汉语文献、汉语方言、当今地名,试图探究"浦""步""埠"的词源,认为"浦"是古吴楚语方言词,与越语中表"渡口&qu... 学界对于"步""埠"是古汉语词还是古越语词争议颇多,结合古汉语文献、汉语方言、当今地名,试图探究"浦""步""埠"的词源,认为"浦"是古吴楚语方言词,与越语中表"渡口""竹筏"的词以及"虚(墟)"有同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吴楚语词
下载PDF
端午节与吴楚文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丽芳 《鄂州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40-42,45,共4页
端午节源于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军事家伍子胥,和源于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传说在吴楚地区流传了两千多年,而且两地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端午习俗。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楚地区会有如此相同的传说与习俗,而且能绵延不断的流传两千多年... 端午节源于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军事家伍子胥,和源于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传说在吴楚地区流传了两千多年,而且两地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端午习俗。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楚地区会有如此相同的传说与习俗,而且能绵延不断的流传两千多年呢?这与吴楚地区的文化生态小生境和文化传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午节 伍子胥 屈原 吴楚地区 生态小生境 文化传统
下载PDF
略论儒家文化与吴楚文化文化思想的融合
14
作者 潘平安 《鄂州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41-43,共3页
吴楚文化作为当前学术研究热点,大多数学者从吴楚文化精神核心、文化精髓、内涵特征、起源、界域作为切入点,近五年来研究成果颇多,但有部分学者持不同观点和看法。作者另辟蹊径,以儒家文化的起源、内涵精髓、文化融合表现为脉络,探究... 吴楚文化作为当前学术研究热点,大多数学者从吴楚文化精神核心、文化精髓、内涵特征、起源、界域作为切入点,近五年来研究成果颇多,但有部分学者持不同观点和看法。作者另辟蹊径,以儒家文化的起源、内涵精髓、文化融合表现为脉络,探究儒家文化与吴楚文化的文化思想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吴楚文化 文化思想融合
下载PDF
虚耶?实耶?——唐李涉“皖口遇盗赠诗”诸事考辨
15
作者 李晖 《鄂州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33-37,共5页
李涉的《井栏砂宿遇夜客》,是历代《唐代文学史》、《隋唐五代小说史》、《唐诗鉴赏词典》等诸多图书乐于收录、鉴赏的一首名诗佳作。但对它的写作时间、具体地点、诗赠对象姓名,以及传承中形成的某些差异,却罕见系统地钩沉、解析和诠... 李涉的《井栏砂宿遇夜客》,是历代《唐代文学史》、《隋唐五代小说史》、《唐诗鉴赏词典》等诸多图书乐于收录、鉴赏的一首名诗佳作。但对它的写作时间、具体地点、诗赠对象姓名,以及传承中形成的某些差异,却罕见系统地钩沉、解析和诠释。该文在广搜历史资料基础上,以历朝文献收录此诗的内容,深层次地发掘、考证、排比,逐一廓清这些问题,正本清源,以增强此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楚文化 李涉 《井栏砂宿遇夜客》
下载PDF
鄂州铜镜纹饰的设计元素研究
16
作者 毛连鹏 《鄂州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38-39,共2页
文章从艺术设计和美术学角度,对鄂州铜镜纹饰设计的点、线、面概念元素和图形、铭文、骨式构成等视觉元素进行了探讨。从中可以看出吴楚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朦胧的企业形象策划和品牌创立意识。
关键词 吴楚文化 鄂州铜镜 概念元素 视觉元素 铭文 骨式 广告宣传
下载PDF
略论吴处厚的词学观
17
作者 陈先汀 《闽江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9-73,共5页
吴处厚的《青箱杂记》为北宋中后期重要笔记之一,多记五代至北宋年间朝野杂事,尤以诗词为甚,其中蕴含丰富的词学、文学思想,具有重要的词学理论和词学文献价值。其辨证分析人品与文品、词品的关系,提出"正人端士亦皆有艳丽之词&qu... 吴处厚的《青箱杂记》为北宋中后期重要笔记之一,多记五代至北宋年间朝野杂事,尤以诗词为甚,其中蕴含丰富的词学、文学思想,具有重要的词学理论和词学文献价值。其辨证分析人品与文品、词品的关系,提出"正人端士亦皆有艳丽之词"和"尤物能移人,情荡则难反"等论断,系对北宋时期流行的"艳词损德"社会舆论之反拨,为文人写作艳词正名。其心态虽未必完全健康,然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吴氏且把"气象"等引进词学批评的理论域阀,将之作为品评词人精神风貌之标尺。词史上最早写作的药名词,幸赖吴氏《青箱杂记》一书以存,吴氏并指出陈亚药名诗词自成一家"俳谐"的艺术风格,而"斡运曲折,使各中理"乃为写作药名词之要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处厚 青箱杂记 艳词 气象 药名词
下载PDF
论孙健忠文学作品中的巫楚文化现象
18
作者 张兰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27-29,35,共4页
孙健忠是湖南人,他是土家族民族文学的倡导者之一,作品的巫楚文化底蕴深厚,展现巫楚文化的特点,同时表达对民族落后愚昧文化的深刻感悟。不论是环境叙述、情节展示、人物形象塑造还是写作思维的形成,都带有鲜明的巫楚民间文化特征。将... 孙健忠是湖南人,他是土家族民族文学的倡导者之一,作品的巫楚文化底蕴深厚,展现巫楚文化的特点,同时表达对民族落后愚昧文化的深刻感悟。不论是环境叙述、情节展示、人物形象塑造还是写作思维的形成,都带有鲜明的巫楚民间文化特征。将乡土文学融入民族传统的同时,还运用了很多文化意象,最终通过巫楚文化底蕴展现了民族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楚文化 孙健忠 民间环境 女神崇拜 巫性人物
下载PDF
论《于湖词》中“吴楚”的情感内蕴
19
作者 张硕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131-133,共3页
南宋词人张孝祥现存词作一部,为《于湖词》。"于湖"即今之芜湖,所在之地被称为"楚尾吴头",词人的一生也多在吴楚之间辗转。词本就是以约束流转之形态来抒发丰富多姿之情感,张孝祥生平去国离家的乡思客愁、报国不遇... 南宋词人张孝祥现存词作一部,为《于湖词》。"于湖"即今之芜湖,所在之地被称为"楚尾吴头",词人的一生也多在吴楚之间辗转。词本就是以约束流转之形态来抒发丰富多姿之情感,张孝祥生平去国离家的乡思客愁、报国不遇的忠愤吊怀和离多别苦的友情爱情等均寄托于词作中的"吴楚"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楚 于湖 文化 情感内蕴
下载PDF
客家山歌文化渊源新论 被引量:12
20
作者 谢重光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5-10,共6页
以往关于客家山歌文化渊源的探讨,主流的观点是从中国文化中原中心论出发,片面强调客家山歌直接继承《诗经》的文化传统,根在中原。但是大量的材料表明,客家山歌主要有两个渊源: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吴、楚文化的传统,另一是百越和武陵蛮等... 以往关于客家山歌文化渊源的探讨,主流的观点是从中国文化中原中心论出发,片面强调客家山歌直接继承《诗经》的文化传统,根在中原。但是大量的材料表明,客家山歌主要有两个渊源: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吴、楚文化的传统,另一是百越和武陵蛮等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而后者的作用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客家山歌根不在中原,而在赣闽粤客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文化渊源 吴楚文化 南方少数民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