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序列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志勇 吴明证 +1 位作者 欧阳儒阳 安德宝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7-169,173,共4页
目的:探讨自尊和担忧在大学生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社交焦虑关系间的序列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滨州忧虑问卷、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对49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无法忍受不确... 目的:探讨自尊和担忧在大学生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社交焦虑关系间的序列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滨州忧虑问卷、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对49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208,P<0.001),与担忧(r=0.442,P<0.001)和社交焦虑(r=0.232,P<0.001)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担忧(r=-0.340,P<0.001)和社交焦虑(r=-0.420,P<0.001)呈显著负相关;担忧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256,P<0.001)。②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对社交焦虑的直接效应显著(β=0.130,P<0.05),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9.51%。同时,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通过自尊和担忧对社交焦虑的间接效应也显著(β=0.199,P<0.05),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60.49%,其中,自尊和担忧的序列中介效应占间接效应的比例为7.04%。结论:自尊和担忧在大学生无法忍受不确定与社交焦虑关系间发挥着序列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 社交焦虑 自尊 担忧
原文传递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担忧、焦虑的关系:问题取向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志勇 王大鹏 +2 位作者 吴明证 欧阳儒阳 沈丹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08-811,814,共5页
目的:探讨问题取向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担忧、焦虑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社会问题解决量表(简洁版)、青少年担忧倾向性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56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 目的:探讨问题取向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担忧、焦虑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社会问题解决量表(简洁版)、青少年担忧倾向性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56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消极问题取向(r=0.409,P<0.001)、担忧(r=0.439,P<0.001)、焦虑(r=0.311,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积极问题取向相关不显著;积极问题取向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246,P<0.001)、与消极问题取向、担忧相关不显著;消极问题取向与担忧(r=0.522,P<0.001)、焦虑(r=0.328,P<0.001)呈显著正相关;担忧与焦虑(r=0.348,P<0.001)呈显著正相关。2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消极问题取向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担忧、焦虑间均起着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38.29%,31.69%;消极问题取向和担忧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焦虑间起着链式中介效应,链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1.56%。结论: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通过消极问题取向间接影响着担忧、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 问题取向 担忧 焦虑
原文传递
“忧患”:教师专业意识的起源 被引量:7
3
作者 余闻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112-118,共7页
"为了学生好"是教师专业意识的初始状态,其情绪基础是"担心"。"担心"中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绵延数千年的"忧患"意识。"忧患"是教师专业意识的起源。通过探寻"忧患"的根... "为了学生好"是教师专业意识的初始状态,其情绪基础是"担心"。"担心"中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绵延数千年的"忧患"意识。"忧患"是教师专业意识的起源。通过探寻"忧患"的根源、内涵和本质,从中发现教师专业意识是何以萌发,具有怎样的层次,又是如何表现的。"忧患"意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在于:防患于未然中的边界意识;向内反省中的适度意识;追求无尽中的解放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忧患” 教师专业意识 起源
下载PDF
石川达三初期文学创作轨迹点描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振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4-49,共6页
《苍氓》、《背阴的村庄》、《活着的士兵》是石川达三初期文学创作中的代表作。由于作者本人的出身,加上在文学上受到左拉自然主义思想的影响,因而在创作上表现出了关注社会批判的创作意识。而以社会现实中的重大事件为创作素材则反映... 《苍氓》、《背阴的村庄》、《活着的士兵》是石川达三初期文学创作中的代表作。由于作者本人的出身,加上在文学上受到左拉自然主义思想的影响,因而在创作上表现出了关注社会批判的创作意识。而以社会现实中的重大事件为创作素材则反映了他当初想当一名记者的夙愿,也构成了他在创作上的艺术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派作家 芥川奖 初期创作 左拉自然主义 忧患意识
下载PDF
The China Dream and the American Dream 被引量:2
5
作者 WILLIAM A.CALLAHA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 2014年第1期143-160,共18页
Since Xi Jinping invoked"The China Dream"as a key concept in November 2012,this phrase has come to dominate discussions of China’s future.This paper will examine the China dream phenomenon first by placing ... Since Xi Jinping invoked"The China Dream"as a key concept in November 2012,this phrase has come to dominate discussions of China’s future.This paper will examine the China dream phenomenon first by placing it in the context of debates that have been raging in Chinese civil society over the past few years.It will analyze the works of20 prominent"China dreamers"in terms of debates over the proper relationship between(1)politics and economics,(2)equality and hierarchy,(3)civilization and civility,and(4)nationalism and statism.The other main context for the China dream concept is the American dream.While it is common to dismiss the American dream as crass materialism,this essay will examine how it stresses the complementary ideals of freedom and equality.More importantly,it will examine how the American dream has been used as a critical tool to comment on problems in the United States,and relate this to examples in the PRC where the China dream is being used as a critical tool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DREAM AMERICAN DREAM patriotic worrying
原文传递
The New Dimensions of Occupational Health
6
作者 Michel P. Guillemin 《Health》 2019年第5期592-607,共16页
Occupational Health (OH) is an important chapter of Public Health but its visibility is poor and continues to decrease. Examples of this worrying trend show that it impacts on our society regarding health of the worki... Occupational Health (OH) is an important chapter of Public Health but its visibility is poor and continues to decrease. Examples of this worrying trend show that it impacts on our society regarding health of the working population and the retired individuals and on the economy through huge expenses for health, absenteeism, psychosocial problems, loss of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of work, etc. To cope with this challenge and to give its right place to OH, a global approach and a vision of this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is needed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issues that stress, besides the preven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the promotion of “good health” through sciences like salutogenesis,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new findings of neuroscience. Moreover, all the partners involved in OH have to take their responsibility of this matter. The OH professionals have to enlarge the scope of their expertise;the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research and education centers have to give more support to OH and the social partners and the decision-makers (politicians) have to put OH in their priorities. This paper is not a review of the new dimensions of OH but an overview of the emerging issues that have to b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author’s experience of more than 40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K CHANGES EMERGING ISSUES Global CONCEPT worrying TRENDS Responsibilities
下载PDF
中国传统哲学之“虑”的思想方式
7
作者 魏书胜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101,共5页
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在当代中国人的观念中,哲学就是“思的事情”,“思”是思想活动的唯一方式。“思”确是西方哲学的思想方式,但并不是人类唯一的思想方式。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来说,哲学的思想方式不是“思”而是“虑”。“虑”的思想活... 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在当代中国人的观念中,哲学就是“思的事情”,“思”是思想活动的唯一方式。“思”确是西方哲学的思想方式,但并不是人类唯一的思想方式。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来说,哲学的思想方式不是“思”而是“虑”。“虑”的思想活动在针对的问题的性质、问题发生的根源以及问题的诉求等方面都与“思”的思想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 “思” “虑” 思想方式
下载PDF
《离骚》解题: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 被引量:1
8
作者 龙文玲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5-79,共5页
 《离骚》题解,歧义颇多,自古至今主要有25种,可归为三大类。这些解说中,司马迁的"离忧"说涵盖面大,也最切题;汉代班固、王逸及今人黄灵庚等人的解说侧重于《离骚》之一部分;钱锺书从创作动机角度对《离骚》进行解说,值得重视。
关键词 《离骚》 离忧 遭忧 别愁 生离死别 文学研究 创作动机
下载PDF
忧患意识与立言传世
9
作者 焦泰平 孙希娟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3-75,79,共4页
古代优秀作家通过忧国忧民忧己表达出来的忧患意识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在“立德立功”之途不顺畅时 ,以“立言传世”的表达方式 。
关键词 古代作家 忧患意识 立言 传世
下载PDF
非智力因素对高职类文科生高等数学学习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如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6-78,共3页
学习动机、数学焦虑、及数学投入等非智力因素对高职类文科生高等数学学习效果有影响.表现为:数学焦虑情绪与数学成绩呈负相关,数学投入与数学成绩呈正相关,数学投入受学习动机的影响,对数学成绩起着间接的影响.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非智... 学习动机、数学焦虑、及数学投入等非智力因素对高职类文科生高等数学学习效果有影响.表现为:数学焦虑情绪与数学成绩呈负相关,数学投入与数学成绩呈正相关,数学投入受学习动机的影响,对数学成绩起着间接的影响.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始终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在学生投入数学学习的同时,如何使学生摆脱学数学的焦虑情绪,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动机 数学焦虑 数学投入 高职生
下载PDF
对“关爱”意义的探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克斯.范梅南 胡玲 《中国德育》 2006年第1期20-24,67,共6页
教育者们面临着挑战:丰富一种教学的道德词汇内涵,使它敏感于活生生的、经验过的教学关系。本文通过对“关爱”意义的简略探究,给出了一个现象学困惑,它涉及到专业的“关爱”概念和日常“关爱”体验之间的关系。专业的“关爱”概念常常... 教育者们面临着挑战:丰富一种教学的道德词汇内涵,使它敏感于活生生的、经验过的教学关系。本文通过对“关爱”意义的简略探究,给出了一个现象学困惑,它涉及到专业的“关爱”概念和日常“关爱”体验之间的关系。专业的“关爱”概念常常忽略其敏感而微妙之处,但对许多父母和教师而言,“关爱”被体验为忧虑和责任,而这种忧虑常会由于自身的幸福感受被忽略。面对这一困惑,作者围绕“当道德语言变成专业的理论词汇、意义变得模糊或被消解之后会发生什么”的问题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爱 道德语言 忧虑
原文传递
心理测量视域下的担忧研究及反思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荣茂 严由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0-166,共7页
心理测量研究是担忧研究的最主要范式。经过对近20年来有关文献的研究与反思,我们认为担忧测量的思路、工具和方法等方面均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心理测量的视域下,未来的担忧研究应该区分一般性担忧和病理性担忧等不同对象,整合现有... 心理测量研究是担忧研究的最主要范式。经过对近20年来有关文献的研究与反思,我们认为担忧测量的思路、工具和方法等方面均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心理测量的视域下,未来的担忧研究应该区分一般性担忧和病理性担忧等不同对象,整合现有担忧测量研究的思路,从担忧内容和特征的综合性视角开发测量工具,并在发挥心理测量研究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多种研究方法,从而实现担忧研究的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忧 担忧内容 担忧特征 心理测量 病理性担忧
下载PDF
论古代士人的忧患意识与立言传世 被引量:3
13
作者 焦泰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2-155,共4页
古代士人的忧患意识,主要通过其作品表现在对国事的忧虑、对民生的关注和个人抱负无法实现的苦闷三个方面。忧世之音、家国之思表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心民瘼,忧民之忧,表达了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怀才不遇,忧生之嗟,充满了岁月不居... 古代士人的忧患意识,主要通过其作品表现在对国事的忧虑、对民生的关注和个人抱负无法实现的苦闷三个方面。忧世之音、家国之思表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心民瘼,忧民之忧,表达了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怀才不遇,忧生之嗟,充满了岁月不居的无奈和功名未就的忧患。这种忧患意识源自于儒家心忧天下、民惟邦本等思想。在儒家文化的长期整合下,忧患意识在古代文人中凝聚了巨大的心理能量和内驱力。当他们在“立德立功”之途不顺畅时,主要是以“立言”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从而实现了人生价值的追求和精神上的永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作家 忧患意识 社会责任 立言传世 价值追求
下载PDF
论现代忧患意识 被引量:3
14
作者 阳春乔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1-153,共3页
现代忧患意识经过历史的演变,在现实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忧患意识的精华,表现出与历代忧患意识不同的新特点,具有主体的人民性、普遍性,内容的全面性,指向的高层次性和作用时间的快捷性等特点。现代忧患意识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现代忧患意识经过历史的演变,在现实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忧患意识的精华,表现出与历代忧患意识不同的新特点,具有主体的人民性、普遍性,内容的全面性,指向的高层次性和作用时间的快捷性等特点。现代忧患意识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忧患意识 现代忧患意识 特点
下载PDF
日本防卫政策的调整及其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廉德瑰 《日本问题研究》 2011年第4期1-8,共8页
首先通过防卫计划大纲的修改概括分析了日本新防卫政策调整的五个特点,即重点防范对象由俄罗斯转向中国,防卫理念由静态转向动态,军事部署的重心由北方转向南方,安保合作方式由双边转向多边,武器输出限制由严格转向宽松。然后,对这种调... 首先通过防卫计划大纲的修改概括分析了日本新防卫政策调整的五个特点,即重点防范对象由俄罗斯转向中国,防卫理念由静态转向动态,军事部署的重心由北方转向南方,安保合作方式由双边转向多边,武器输出限制由严格转向宽松。然后,对这种调整的背景进行分析,认为防卫政策的调整是日本防卫力渐增过程的必然结果,是日本对中国崛起的具体反映,是日本配合美国亚洲战略调整的重要步骤。最后,对这次调整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该调整是对日本战后一直奉行的低调防卫政策的又一次突破,并使东亚合作的进程蒙上了阴影,特别是给中日建立战略互惠关系增添了新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忧事项” 机动防卫力 “转向中国” 西南诸岛
下载PDF
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心理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雷桔红 王苏梅 +3 位作者 张礼婕 潘映红 唐先颖 刘冬菊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1446-1448,共3页
目的探讨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焦虑程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通过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孕妇一般资料问卷对150例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进行心理焦虑程度测评。结果不同年龄、职业、经济收入、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的孕产次的产前筛查... 目的探讨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焦虑程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通过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孕妇一般资料问卷对150例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进行心理焦虑程度测评。结果不同年龄、职业、经济收入、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的孕产次的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焦虑程度不同;30~40岁妇女、无职业、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中专及以下学历、孕2次产次为1的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焦虑程度较重。结论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孕妇一般资料问卷能够发现不同社会群体的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具有不同心理焦虑状态及其特征,为协词完善产前筛查伦理问题及临床制定医疗方案做基础,为产前诊断中心制定相关政策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筛查 高风险 焦虑程度
原文传递
论宋初的文化忧患意识——兼论经学变古的历史必然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世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0-107,共8页
儒家文化的危机引发了宋初学者的文化忧患意识 ,这种忧患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化忧患意识形成一股潮流 ,引发和促进了经学变古和儒学革新 ,将宋代文化推向高峰。儒学文化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终于在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战胜了佛、道... 儒家文化的危机引发了宋初学者的文化忧患意识 ,这种忧患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化忧患意识形成一股潮流 ,引发和促进了经学变古和儒学革新 ,将宋代文化推向高峰。儒学文化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终于在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战胜了佛、道等异质文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忧患意识 经学 新儒学 异质文化 儒学文化
下载PDF
论屈原的忧患意识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祖敏 《梧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4-58,共5页
屈原忧患意识源于其前代社会各阶层所表现的忧患意识,它的生成与楚国社会现实紧密相关,主要表现为忧国、忧民、忧己等。“忧国”体现在为国君昏庸而“忧”、为党人误国而“忧”;“忧民”寓于作品所表现的民本思想当中;“忧己”体现在:... 屈原忧患意识源于其前代社会各阶层所表现的忧患意识,它的生成与楚国社会现实紧密相关,主要表现为忧国、忧民、忧己等。“忧国”体现在为国君昏庸而“忧”、为党人误国而“忧”;“忧民”寓于作品所表现的民本思想当中;“忧己”体现在:为得不到国君信任而“忧”、为志同道合者变节而“忧”、为自己孤立无援而“忧”。忧患心境驱使诗人进行审美创造活动,诗人的忧患意识、忧患心境在审美创造活动中得以表现、宣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忧患意识 忧国 忧民 忧己 审美观照
下载PDF
试论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望衡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5-84,共10页
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主要有五:乐天忧世、崇阳恋阴、尚贵羡仙、自然至美、中和为美。境界综合了中华美学诸多的因素,是中华民族审美理想的最高体现。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审美传统 乐天忧世 崇阳恋阴 尚贵羡仙
下载PDF
“元、白”的无嗣之忧及其文化心理意蕴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伟韬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4期203-205,共3页
元和文坛自负"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的元稹、白居易,二人除了文学同声相契、名位相等外,均有深沉的无嗣之忧,由于问题本身具有的回避性,向来是"元、白"研究中的盲点之一,一直没有人对此进行集中探讨。但是,通观二... 元和文坛自负"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的元稹、白居易,二人除了文学同声相契、名位相等外,均有深沉的无嗣之忧,由于问题本身具有的回避性,向来是"元、白"研究中的盲点之一,一直没有人对此进行集中探讨。但是,通观二人创作,无嗣之忧实际上是二人生存心理的重要构成因素。以此为出发点,不仅对理解"元、白"二人生存哲学的整体走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对理解与之相关的整个传统文化心理意蕴也有着相应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稹 白居易 无嗣之忧 文化心理意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