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情的乌托邦——解读《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爱情与死亡 被引量:11
1
作者 谈清妍 《襄樊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51-54,共4页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不同时间轨道上,展示了不同的爱情与死亡。文中人物的生命形式或以死亡来结束,或以爱情来结束。马尔克斯笔下的不幸爱情与死亡均源于生存意识的社会孤独感。马尔克斯通过小说中人物的社会孤独感所透露的并非是对...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不同时间轨道上,展示了不同的爱情与死亡。文中人物的生命形式或以死亡来结束,或以爱情来结束。马尔克斯笔下的不幸爱情与死亡均源于生存意识的社会孤独感。马尔克斯通过小说中人物的社会孤独感所透露的并非是对社会绝望,对人生悲观,将人生看做是奔向死亡的过程,而是体现了对生命浓烈的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分析 马尔克斯 《霍乱时期的爱情》
下载PDF
高校民乐合奏课的教学改革
2
作者 廖予宁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06-308,共3页
民乐合奏课是民乐演奏专业学生的实践必修课,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与合奏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目前高校民乐合奏课教学主要存在教学思想观念落后、教学管理不规范、师资力量匮乏与生源质量差等问题,需要通过课前调研准备、... 民乐合奏课是民乐演奏专业学生的实践必修课,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与合奏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目前高校民乐合奏课教学主要存在教学思想观念落后、教学管理不规范、师资力量匮乏与生源质量差等问题,需要通过课前调研准备、作品分析分阶段练习进行改进,从课堂教学实践与课程建设方面探索有效的改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乐合奏课 课前调研准备 作品分析 音乐教育
原文传递
略论“诠释学”在《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以格里格《阿尼特拉舞曲》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碧高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83-88,共6页
以格里格的《阿尼特拉舞曲》为个例,探讨"诠释学"在《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中的运用。通过乐谱的本体技术性分析,融入诠释性的语言,描述该作品的艺术表现,揭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音乐作品的理... 以格里格的《阿尼特拉舞曲》为个例,探讨"诠释学"在《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中的运用。通过乐谱的本体技术性分析,融入诠释性的语言,描述该作品的艺术表现,揭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分析 诠释学 《阿尼特拉舞曲》
下载PDF
论张爱玲的悲剧意识 被引量:3
4
作者 曹开英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35-37,41,共4页
张爱玲是 2 0世纪 4 0年代上海沦陷区的传奇女作家 ,其文学创作焕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张爱玲善于截取“软弱的凡人”的心理和情感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无意义和绝望。笼罩于张爱玲的世界观。
关键词 张爱玲 作品解读 文化体验 悲剧意识 文学创作 世界观 人生观
下载PDF
肖邦《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的创作及演奏特点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帅杰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05-114,共10页
弗雷德里克·肖邦是波兰伟大的作曲音乐家。在肖邦系列钢琴作品中,谐谑曲是极具特点的一种音乐体裁。在概括介绍肖邦生平和谐谑曲并分析《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演奏经历,从特殊音型、踏板、音乐形象和情绪等... 弗雷德里克·肖邦是波兰伟大的作曲音乐家。在肖邦系列钢琴作品中,谐谑曲是极具特点的一种音乐体裁。在概括介绍肖邦生平和谐谑曲并分析《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演奏经历,从特殊音型、踏板、音乐形象和情绪等方面,谈练习该曲的感受,以便后续演奏者在演奏和练习时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邦 谐谑曲 作品分析 演奏特点
下载PDF
歌曲《黄水谣》的教学重点与声乐表现 被引量:3
6
作者 柴慧霞 《河西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10-113,共4页
声乐艺术的特点在于运用人声来演绎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对歌曲的情感表达及声乐表现作恰当的处理,就成为表现歌曲内涵及声音形象的主要手法与途径。本文就歌曲《黄水谣》从作品分析、艺术风格、演唱的技巧处理以及声乐表现等方面进行... 声乐艺术的特点在于运用人声来演绎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对歌曲的情感表达及声乐表现作恰当的处理,就成为表现歌曲内涵及声音形象的主要手法与途径。本文就歌曲《黄水谣》从作品分析、艺术风格、演唱的技巧处理以及声乐表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以期更好地诠释此曲的艺术处理与声乐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分析 教学重点 歌曲的声乐表现
下载PDF
从《芳华》的人物与行为细节透视冯小刚电影作品的价值观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冯小刚的《芳华》是近年来创作出的最好的电影作品之一,其表现几段历史的勇气和对于青春美好的歌咏,不是单一性的呈现与褒贬,而是鲜活的描绘,细致入微地围绕人物性格来展开发展。剖析影片的情节逻辑和不同人物的行为逻辑,可以看到冯小... 冯小刚的《芳华》是近年来创作出的最好的电影作品之一,其表现几段历史的勇气和对于青春美好的歌咏,不是单一性的呈现与褒贬,而是鲜活的描绘,细致入微地围绕人物性格来展开发展。剖析影片的情节逻辑和不同人物的行为逻辑,可以看到冯小刚电影的成熟意味,包括阅历、情感和理性第一次如此合拍的结合,主观性的收敛、客观性现实的蕴藏、情感收放自如的掏挖、细节意味的深透等都表现出色。冯小刚电影的时代感知和现实主义本质没有改变,骨子里的现实批评透视的执着,对于世俗文化的偏爱,对人性文化的不舍,对现实不忿的激烈态度,与对情感现实的坚守,对于正义的偏爱追求与对于人性多样性的挖掘等等,都可以通过《芳华》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小刚 电影创作 《芳华》 人物性格 作品分析 细节 价值观
下载PDF
荒诞的幽默,变态的幽默,病态的幽默——评二十世纪中后期美国黑色幽默派小说 被引量:2
8
作者 董静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7-49,共3页
论述黑色幽默派代表作家通过作品对美国社会所表达的极度不满,和对现实社会既荒唐又丑恶的本质的揭露,认为黑色幽默派小说是最具时代特征的,它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指出这是它之所以能够在美国文坛造成重大影响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黑色幽默 代表作家 作品分析
下载PDF
论民族院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 被引量:2
9
作者 岳振国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85-89,共5页
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占据重要位置。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实践相结合... 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是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占据重要位置。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实践相结合,古代文学教学与民族文化教育相结合,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民族院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课程建设要彰显民族教育特色,为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培养优秀的民族人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教育 教学模式 作品解析
下载PDF
中国大陆《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与研究的历史评说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恒璐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7-115,共9页
文章根据笔者2014年1月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中欧音乐分析论坛》上的英文发言稿整理而成,旨在研究现存的作曲技术理论教学体制和曲式教材选用之间的关联,回顾以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曲式教学历史,以便将学术视角放眼到未来的学科建设... 文章根据笔者2014年1月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中欧音乐分析论坛》上的英文发言稿整理而成,旨在研究现存的作曲技术理论教学体制和曲式教材选用之间的关联,回顾以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曲式教学历史,以便将学术视角放眼到未来的学科建设上来。文中主要论述的是中国在曲式教学方面,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所经历的事件、发展的脉络,国内曾经出版、并且作为各个大学专业教学基本教材的一些情况及其评说。以多维的学术视角观察,我们则需要更加宽泛地理解前人所作的种种专业领域的积淀性工作,汲取历史的教训和经验,用以促进作曲技术理论学科的基本建设和理论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式与作品分析 曲体 作品分析 教学研究 历史评说
下载PDF
iTeach 2017大赛作品分析兼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朝军 郭绍青 +1 位作者 柏宏权 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2-128,共7页
iTeach大赛作品分析既是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检视,也是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经验的交流、探讨和学习的过程。本文以2017年度大赛中的196件教育技术专业作品为样本,从作品类型、选手学历、发布形式、创作工具、面向对象、选题... iTeach大赛作品分析既是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检视,也是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经验的交流、探讨和学习的过程。本文以2017年度大赛中的196件教育技术专业作品为样本,从作品类型、选手学历、发布形式、创作工具、面向对象、选题来源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定量统计,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说明,在结合专家访谈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结构反思、生成性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质量标准落实、实践教学体系统合、科研反哺教学等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each 作品分析 教育技术 人才质量 学生培养
下载PDF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音乐风格与作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0期155-157,共3页
罗伯特·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一生创作了各种题材的作品,其中钢琴套曲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舒曼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童年情景》是舒曼钢琴套曲中最著名的几首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童年情景》的音乐... 罗伯特·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一生创作了各种题材的作品,其中钢琴套曲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舒曼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童年情景》是舒曼钢琴套曲中最著名的几首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童年情景》的音乐特点及其演奏分析,以期更深的理解舒曼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曼 《童年情景》 音乐风格 作品分析
下载PDF
犯罪心理学教学法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建清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心理与心理对策的应用性学科。面对我国当前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将传统型教学法转化为以案件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作品分析法、研究法与实践法为代表的灵活多样、联系司法实践而又...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心理与心理对策的应用性学科。面对我国当前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将传统型教学法转化为以案件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作品分析法、研究法与实践法为代表的灵活多样、联系司法实践而又直观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出该学科应有的知识力量与司法实践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学 教学法 案例教学 作品分析
下载PDF
试析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唯美意识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秀萍 《襄樊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54-56,共3页
作为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川端康成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创作了大量的女性文学,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柔弱而又坚强、美丽而又悲哀的女性形象。文章以《雪国》、《古都》、《伊豆的舞女》等作品中的经典女性形象为代表,结合日本文学的美学... 作为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川端康成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创作了大量的女性文学,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柔弱而又坚强、美丽而又悲哀的女性形象。文章以《雪国》、《古都》、《伊豆的舞女》等作品中的经典女性形象为代表,结合日本文学的美学传统,从自然美、女性美和死亡美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川端女性作品中的唯美意识,并阐释了川端作品的叙事风格和美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评论 唯美意识 川端康成
下载PDF
解读作品:读者之维度——接受美学对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的启示
15
作者 杜艳红 《宜宾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3-15,共3页
接受美学自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兴起,一经问世就激起了巨大的理论反响。它的读者中心论不仅对创作产生了影响,对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也不无启示作用。本文认为从读者这一维度出发,能避免古代文学争论中使众多说法趋于一致的企图,并从伊瑟尔... 接受美学自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兴起,一经问世就激起了巨大的理论反响。它的读者中心论不仅对创作产生了影响,对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也不无启示作用。本文认为从读者这一维度出发,能避免古代文学争论中使众多说法趋于一致的企图,并从伊瑟尔的意义空白论和姚斯的期待视野理论两方面出发,探析了同一问题不同理解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同时为读者提供几种合理的阅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古代文学 作品解读 接受的接受
下载PDF
在经济与科技的双维塑像
16
作者 孔明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124-131,137,共9页
在新时期以来的巴蜀影视艺术领域,生产制作了出了不少堪称优秀的电视连续剧作品,这些作品虽然大多是基于对四川现当代文学名家的小说作品的改编,但无不是对于中国社会的历史真实与现实存在的审美观照,同时也在电视艺术接受市场上引起了... 在新时期以来的巴蜀影视艺术领域,生产制作了出了不少堪称优秀的电视连续剧作品,这些作品虽然大多是基于对四川现当代文学名家的小说作品的改编,但无不是对于中国社会的历史真实与现实存在的审美观照,同时也在电视艺术接受市场上引起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反响。本文以其中的《都市放牛》和《国家使命》两部作品做为主要分析对象,一方面是探究它们在创业者形象塑造上体现出的美学新意,另一方面是梳理其在巴蜀影视符号系统中的建构意义,以此为今后的电视连剧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影视 作品分析 创业者形象 两种维度 理论借鉴
下载PDF
“回锅现代主义”——威尔·艾里兹思想及作品解析
17
作者 傅诚 李翊 《华中建筑》 2017年第5期90-94,共5页
威尔·艾里兹是荷兰年轻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师,他以沉稳、内敛的建筑风格见长,作品简明扼要且清楚易掌握,在几十年的建筑实践中,亦有自己对现代主义独特的见解,大学任教生涯带给艾里兹新思想,让他始终保持着对建筑的敏感。该文试图从... 威尔·艾里兹是荷兰年轻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师,他以沉稳、内敛的建筑风格见长,作品简明扼要且清楚易掌握,在几十年的建筑实践中,亦有自己对现代主义独特的见解,大学任教生涯带给艾里兹新思想,让他始终保持着对建筑的敏感。该文试图从他的成长经历与教育背景入手,研究其思想以及成因,并且选取他不同时期的四个设计作品为例进行分析,旨在从整体的角度把握他的设计脉络,探讨他的建筑创作思想对当代建筑设计的意义,给中国建筑师带来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尔·艾里兹 现代主义 思想 作品解析 严谨 空间形态
下载PDF
老舍《七律·端午(二首)》解读——兼论老舍与吴组缃的友谊
18
作者 刘诚言 《襄樊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65-69,共5页
老舍《七律·端午(二首)》,塑造了吴组缃父子两个个性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了老舍与吴组缃之间非同寻常的深情厚谊。这种深情厚谊,70年来,成为文人之间友谊的典范,成为我们今天珍惜美好生活和亲密友情的绝好教材。
关键词 老舍 吴组缃 《七律·端午(二首)》 作品评析
下载PDF
建筑设计作品的分析技术研究
19
作者 蒲阳 鲁杨 《当代美术家》 2016年第5期46-47,共2页
本文以建筑设计作品的分析的分析技术视角出发,分别从图示技术、图解技术和语言技术三个方面逐一研究,目的是使建筑初学者在进行作品分析过程中清晰思维和操作方式,并以课程实例练习为例展开论证说明。
关键词 作品分析 图示 图解 语言
下载PDF
核果类果树分类及属名汉译问题
20
作者 吴应荣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39-140,173,共3页
通过阅读分析相关论著 ,发现核果类果树现行“大属”或 5~ 7“小属”分类方法中相同拉丁文属名汉译名称各异 ,给教学、科研、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建议分类学者采用不同分类方法时 ,统一属名汉译名称 。
关键词 论著分析 属名汉译 核果类果树 分类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