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铁皮在冷轧过程中的断裂行为 被引量:5
1
作者 何永全 贾涛 +1 位作者 刘振宇 李俊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48-951,共4页
利用轧卡实验研究热轧低碳钢表面氧化铁皮在无酸洗冷轧过程中的断裂行为.结果表明,由于带钢在靠近辊缝处的弹性变形,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受拉应力作用发生断裂,裂纹垂直于轧制方向,越靠近辊缝裂纹密度越大.单道次轧制压下量小于16%时,氧... 利用轧卡实验研究热轧低碳钢表面氧化铁皮在无酸洗冷轧过程中的断裂行为.结果表明,由于带钢在靠近辊缝处的弹性变形,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受拉应力作用发生断裂,裂纹垂直于轧制方向,越靠近辊缝裂纹密度越大.单道次轧制压下量小于16%时,氧化铁皮只发生断裂;压下量超过16%时,氧化铁皮开始出现脱落,当氧化铁皮受力超过其界面附着强度时,将发生氧化铁皮从带钢表面剥离和粉碎.同样的总压下量条件下,多轧制道次有利于保护氧化铁皮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皮 免酸洗 冷轧 断裂行为 低碳钢
下载PDF
非透视DHS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刚 廖继稳 +2 位作者 白靖平 艾克拜尔.尤努斯 艾合麦提江.玉素甫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993-994,997,共3页
目的:探讨在无C臂透视条件下,应用DHS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无术中C臂透视条件下应用DHS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经6个月~3年的随访,骨折愈合好,无死亡病例;术后无感染,钉板位置适... 目的:探讨在无C臂透视条件下,应用DHS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无术中C臂透视条件下应用DHS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经6个月~3年的随访,骨折愈合好,无死亡病例;术后无感染,钉板位置适宜,无松动、断裂或折弯;无股骨头分离切割、缺血性坏死及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在无C臂术中透视条件下熟悉局部解剖及DHS装置结构,正确复位,也能达到操作简便、复位满意、固定牢固、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降低病亡率并杜绝X线辐射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透视 粗隆间骨折 固定
下载PDF
Early reoccurrence of traumatic posterior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without fracture:A case report
3
作者 Ying-Hua Sun Li Wang +3 位作者 Jin-Ting Ren Su-Xia Wang Zhao-De Jiao Jun F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6期1461-1468,共8页
BACKGROUND In general,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is rare due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C1-C2 complex.Traumatic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s are usually anterior and accompanied by odontoid fractures.Posterior atlantoaxial di... BACKGROUND In general,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is rare due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C1-C2 complex.Traumatic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s are usually anterior and accompanied by odontoid fractures.Posterior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s are rare,and complete posterior dislocation without associated fracture is even more rare.A case of early recurrence of posterior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without fracture being in therapy of first closed reduction and then open reduction has not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CASE SUMMARY A 45-year-old female presented with traumatic posterior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TPAD)of C1-C2 without associated fractures,and Frankel Grade B spinal cord function.She was successfully managed by immediate closed reduction under skull traction.Unexpectedly,17 d later,re-dislocation was discovered.On day 28,closed reduction was performed as before but failed.Then,open reduction and pos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with autologous iliac bone grafts was performed.By 6 mo after surgery,atlantoaxial joint fusion was achieved,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 had recovered to Frankel Grade E.At 12 mo follow-up,she had lost only 15°of cervical rotation,and atlantoaxial complex instability in joint flexing and extending were no longer observed under fluoroscopy.CONCLUSION Early assessment of transverse ligament is critical for TPAD without fracture avoiding re-dislocation after closed re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ccurrence Traumatic posterior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without fracture Transverse ligament Case report
下载PDF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疗效分析
4
作者 张成亮 刘加元 刘守正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4期2098-2099,2101,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1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通过随访比较手术前后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残损分级及JOA评分进行...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1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通过随访比较手术前后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残损分级及JOA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脊髓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ASIA残损分级提高1~3级,JOA评分由术前平均(5.3±2.5)分上升至末次随访时平均(12.2±3.7)分。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具有减压充分、固定可靠、脊髓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外科学 脊髓损伤/外科学 脱位/外科学 椎管/外科学 无骨折脱位型 椎管成形术
下载PDF
天津市553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焦新旭 冯世庆 +5 位作者 王沛 张学利 邓树才 姜文学 王景贵 于铁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25-729,共5页
目的:探讨天津市颈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天津市14家二级以上的医院在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脊髓损伤患者553例,占同期脊髓损伤患者895例的61.8%,年龄11~90岁,平均48岁,其中≥5... 目的:探讨天津市颈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天津市14家二级以上的医院在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脊髓损伤患者553例,占同期脊髓损伤患者895例的61.8%,年龄11~90岁,平均48岁,其中≥50岁者275例(49.7%)。交通事故是年轻(52.2%)及中年(43.1%)患者的主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和重物砸伤在30~49岁年龄段内比较常见,50岁以上患者跌倒(49.1%)是主要致伤原因。其中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与年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好发部位以C5(40.5%)和C4(29.5%)多见,颈脊髓损伤程度与年龄(P<0.05)有一定的相关性。单因素分析发现并发症与年龄(P<0.05)、手术与否(P<0.01)、颈脊髓损伤程度(P<0.01)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颈脊髓损伤在脊髓损伤中比较常见,患者年龄较大,不同年龄组主要致伤原因有所差异,临床应重视各种并发症发生,综合防治颈脊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损伤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并发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颈椎外伤合并颈脊髓损伤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少波 蔡钦林 +2 位作者 党耕町 李迈 王立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目的 :了解无骨折脱位颈椎外伤合并颈脊髓损伤的磁共振 (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自 1990年 1月~ 1995年 12月共治疗该病患者 116例。入院时均行颈椎X线及MRI检查。对MRI表现及与治疗的关系 ,预后的判断 ,进行了分析。结果 :本组... 目的 :了解无骨折脱位颈椎外伤合并颈脊髓损伤的磁共振 (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自 1990年 1月~ 1995年 12月共治疗该病患者 116例。入院时均行颈椎X线及MRI检查。对MRI表现及与治疗的关系 ,预后的判断 ,进行了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X线及MRI检查均未见颈椎骨折及脱位。 49例有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38例有颈椎O PLL ,37例有颈椎黄韧带增生、肥厚或骨化 ,2 3例有颈椎间盘退变突出及椎体后缘增生骨赘所致退变性颈椎管狭窄 ,8例有颈椎间盘损伤所致间盘突出。脊髓MRI所见包括 :1.脊髓肿胀 12例。 2 .脊髓压迫 :(1)颈椎OPLL 38例 ,(2 )颈椎间盘退变或损伤后突出 5 5例 ,(3)椎体后缘骨赘 2 3例 ,(4)增生 ,肥厚或骨化的黄韧带 37例。 3 .脊髓萎缩 9例。脊髓信号改变包括 :1.髓内水肿 33例 ,2 .髓内出血 9例 ,3 .脊髓软化或囊性变 32例 ,4.脊髓信号无改变 42例。结论 :无骨折脱位颈椎外伤合并颈脊髓损伤的MRI ,可显示其致伤的因素及其损伤的程度 ,并为其治疗的选择 ,预后的判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无骨折脱位 MRI
下载PDF
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AO-A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彤童 任龙喜 +1 位作者 郭函 刘正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602-605,共4页
目的 对比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O-A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骨科治疗的72例AO-A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观察... 目的 对比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O-A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骨科治疗的72例AO-A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6例)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影像学指标(椎前缘高度、后凹Cobb角、矢状指数)以及术后VAS评分、ODI指数。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00.82±23.53)ml,切口长度为(61.92±8.93)mm,住院时间为(9.12±2.03)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09.28±35.67)ml、(128.83±13.02)mm、(14.83±3.18)d(t=8.738、9.928、6.048,P<0.01);术后2组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显著低于对照组(t=7.920、8.938,P<0.01)结论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能够有效治疗AO-A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在控制术中创伤、术后疼痛感及术后恢复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 AO-A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 疗效评价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保守与后路手术治疗的比较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业锋 杨贵华 +1 位作者 孔德谦 王俊勤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目的]比较保守与后路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2017年本院收治56例入院诊断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男39例,女17例,年龄40~69岁,平均(52.37±11.62)岁。19例行保守治疗,37例行后路椎管开门... [目的]比较保守与后路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2017年本院收治56例入院诊断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男39例,女17例,年龄40~69岁,平均(52.37±11.62)岁。19例行保守治疗,37例行后路椎管开门减压手术,包括21例单纯减压,16例减压侧块螺钉固定融合术。采用脊髓损害Frankel分级及JOA评分对比分析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7例手术治疗患者均顺利手术,除单纯减压术1例切口浅表感染,经清创愈合外,未发生严重并发症。56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8.53±6.35)个月。入院时两组患者Frankel评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手术组Frankel评级平均提高1.41级,保守组平均提高0.37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末次随访时手术组JOA评分显著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实施颈椎后路手术减压或和内固定术可促进无骨折脱位型不完全性颈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临床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保守治疗 后路椎管减压术 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侧块螺钉固定融合术
原文传递
影响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洪 蒋成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58-165,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6年11月被诊断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且接受手术治疗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7例,女32例;年龄32~76(51.6±7.3)岁。选择年龄... 目的:探讨影响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6年11月被诊断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且接受手术治疗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7例,女32例;年龄32~76(51.6±7.3)岁。选择年龄、性别、脊髓损伤ASIA分级、MRI中脊髓损伤长度、Pavlov比值、后纵韧带骨化、椎间盘突出、MRI中脊髓损伤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12个因素,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手术疗效的各因素,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脊髓损伤ASIA分级、MRI中脊髓损伤长度、Pavlov比值、后纵韧带骨化、椎间盘突出、MRI中脊髓损伤类型均与手术疗效相关(P<0.05)。对筛选出的因素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按照作用强度,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依次为MRI中脊髓损伤类型、MRI中脊髓损伤长度、Pavlov比值、脊髓损伤ASIA分级(P<0.05)。结论:影响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疗效的因素为MRI中脊髓损伤类型、MRI中脊髓损伤长度、Pavlov比值、脊髓损伤ASIA分级,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为MRI中脊髓损伤类型和长度。相较于其他患者,术前MRI提示脊髓损伤类型为水肿+出血或者损伤长度≥45 mm的患者,手术疗效欠佳的风险更高,术前需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外科手术 预后因素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手术治疗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祁文 唐晓菊 +1 位作者 刘汝专 潘汉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507-1509,共3页
[目的]分析前路和后路内固定治疗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患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及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或后路减压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 [目的]分析前路和后路内固定治疗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患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及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或后路减压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及有无内置物并发症,以JOA评分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6例获得随访,时间13~48个月。平均26个月。56例患者均损伤节段稳定,植骨愈合良好,无内置物并发症,脊髓功能JOA评分平均提高5.78分,取得满意疗效;前路术式与后路术式在改善脊髓功能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颈椎前路和后路术式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能使损伤节段获得即刻、坚强的稳定,解除颈髓压迫,为颈髓功能的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手术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的MRI分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文刚 吴强 +4 位作者 席新华 包拥政 胡孔和 李文俊 何小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284-2287,共4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患者MRI定量和定性特征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MRI分型标准。[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47例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患者,在MRI影像学上测量颈髓损伤的范围、损伤节段纤维椎管的矢状... [目的]前瞻性研究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患者MRI定量和定性特征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MRI分型标准。[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47例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患者,在MRI影像学上测量颈髓损伤的范围、损伤节段纤维椎管的矢状径和骨性椎管的矢状径,分析结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制定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患者的MRI分型标准。用加权Kappa值检验放射科医师和骨科医师的MRI分型一致性。[结果]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患者纤维椎管的矢状径C5/6节段最小,为(6.03±1.49)mm;骨性椎管矢状径C4/5节段最小,为(11.85±1.21)mm,纤维椎管与同节段骨性椎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范围(2.76±1.29)cm;其中27例脊髓水肿损伤范围为(2.58±1.22)cm;20例脊髓岀血损伤范围为(2.89±1.30)cm;本组病例术后末次随访与术前JO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改善率为55.1%。放射科医师和骨科医师间的MRI分型一致性KA1C1=0.527、KB1D1=0.411;KA1B1=0.661;KC1D1=0.659;4个评估者两次评估间的一致性KA-D=0.493-0.723。[结论]该MRI分型是一种新的方法,经临床检验对颈椎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诊断和治疗有临床意义。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MRI分型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有效性评估方法,对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无骨折脱位 纤维椎管 颈髓损伤 MRI 分型
原文传递
碾压混凝土坝防渗与排水渗控设计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岳明 刘昌军 +2 位作者 李璟 王红斌 袁翠平 《贵州水力发电》 2005年第3期5-10,86,共7页
本文采用渗流场求解的结点虚流量法、缝面无厚度平面单元、排水子结构和排水孔开关器等方法,依托10多年来对龙滩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渗流特性和渗控优选方案的研究,对碾压混凝土大坝的坝上下游面防渗体和坝内排水孔幕的防渗与排水设施的... 本文采用渗流场求解的结点虚流量法、缝面无厚度平面单元、排水子结构和排水孔开关器等方法,依托10多年来对龙滩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渗流特性和渗控优选方案的研究,对碾压混凝土大坝的坝上下游面防渗体和坝内排水孔幕的防渗与排水设施的渗控机理及效果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其中包括对上下游面防渗体的作用、本体的弱渗透性、层面和缝面的强透水性、上游面防渗体竖直劈头缝和水平裂缝的影响、坝段横缝止水失效的影响以及排水孔孔径和孔距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 碾压混凝土坝 渗流场 结点虚流量法 缝面无厚度平面单元 渗控设计方法
下载PDF
MR弥散张量成像对无骨折脱位的急性颈髓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武军 奚文静 徐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探讨MR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无骨折脱位的急性颈髓损伤(ACSCI)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上海瑞金康复医院收治的84例疑似ACSCI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无骨折脱位ACSCI患者(ACSCI组... 目的探讨MR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无骨折脱位的急性颈髓损伤(ACSCI)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上海瑞金康复医院收治的84例疑似ACSCI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无骨折脱位ACSCI患者(ACSCI组)72例,非ACSCI患者12例,并选择同期7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对三组对象实施常规MRI与DTI技术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ACSCI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析ACSCI组、对照组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结果DTI诊断ACSCI的准确率为96.4%(81/84),显著高于常规MRI的86.9%(73/84)(P<0.05)。与对照组比较,ACSCI组ADC值[(1.22±0.24)×10^-3mm^2/s vs.(1.08±0.19)×10^-3mm^2/s]明显升高,而FA值[(473.17±60.51)×10^3vs.(617.58±88.34)×10^3]则明显降低(P<0.05)。随着ASIA分级的增加,FA值随之增加(P<0.05)。结论DTI对无骨折脱位ACSCI的诊断较常规MRI更为准确,有助于无骨折脱位ACSCI的早期诊断和严重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颈髓损伤 无骨折脱位 弥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分数 表观弥散系数 诊断
下载PDF
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仕国 徐杰 +2 位作者 刘春华 林克凤 王钦奋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63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比较术前、术后3周和末次随访的ASIA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63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比较术前、术后3周和末次随访的ASIA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60个月。ASIA评分:术前为(48.15±17.23)分,术后3周为(61.42±17.34)分,末次随访为(64.11±16.93)分;术后3周、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3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融合节段3-12个月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影像学复查显示减压充分、内固定位置良好。患者均无神经、血管损伤,均无cage移位、沉陷及钢板松动、移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融合器 颈脊髓损伤 无骨折脱位
下载PDF
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与单开门椎管成形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秋伟 王林 王弘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比较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与单开门椎管成形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5例,女10例,年龄33~83(60.1±11.4)岁。按手术方... 目的:比较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与单开门椎管成形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5例,女10例,年龄33~83(60.1±11.4)岁。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者(36例)与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C3-C6单开门椎管减压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揭盖”的方式掀开C3-C6全椎板,侧块螺钉植骨固定融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轴性疼痛、脑脊液漏、术后C5神经麻痹);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Nurick疼痛量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JOA)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损伤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相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的JOA评分、VAS、ASIA、Nurick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在C5神经根麻痹、轴性疼痛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脊液漏并发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手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与单开门椎管减压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在恢复神经功能、缓解疼痛、改善日常行为能力等方面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但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脊髓损伤 减压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治疗 被引量:6
16
作者 潘海涛 郑启新 杨述华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CSCIWFD)的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5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1例CSCIWFD患者,根据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评分)分析CSCIW-FD患者治疗的短中期疗效。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60个月...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CSCIWFD)的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5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1例CSCIWFD患者,根据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评分)分析CSCIW-FD患者治疗的短中期疗效。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60个月,平均24个月。43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JOA评分的平均改善率和优良率分别为(46.5±5.8)%和48.8%,均显著高于8例采取保守治疗患者JOA评分的平均改善率(25.6±3.1)%和优良率25.0%(P<0.01)。7d内手术的35例患者JOA评分的平均改善率和优良率分别为(50.6±3.6)%和54.3%,均明显高于7d后手术的8例患者JOA评分的平均改善率(37.5±2.9)%和优良率25.0%(P<0.01)。采用前路或后路手术的JOA评分平均改善率和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CSCIWFD患者的影像学结果,选择合适的术式,尽早手术,可较好地改善颈脊髓功能,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疗效
原文传递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段韩磊(综述) 强京灵(审校)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FD)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脊髓损伤,在临床中并不少见。病人虽然具有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症状,但X线、CT检查却没有骨折脱位等影像学表现,很容易被临床医生误诊,从而影响后续诊疗。本文就CSCIWFD的损伤机制、临床...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FD)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脊髓损伤,在临床中并不少见。病人虽然具有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症状,但X线、CT检查却没有骨折脱位等影像学表现,很容易被临床医生误诊,从而影响后续诊疗。本文就CSCIWFD的损伤机制、临床表现、病理生理特点、分型及目前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以使CSCIWFD病人可以得到早期准确的诊断,降低漏诊率,早期得到有效的治疗,改善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发病机制 治疗进展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锦乐 林壹冰 +1 位作者 张辉州 邓长康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6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医院2003年10月至2008年6月收治2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依据影像学表现、致伤特点及病理基础采用3种手术方式:颈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cage植入...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医院2003年10月至2008年6月收治2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依据影像学表现、致伤特点及病理基础采用3种手术方式:颈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cage植入钢板内固定术7例。全椎板切除减压颈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辅以侧块间植骨融合术12例。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入钢板内固定术9例,术后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对症及康复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术中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28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按Frankel分级标准及计算JOA改善率进行评定。其中1例A级患者术后到C级;16例B级患者,术后4例达C级,10例达D级,2例达E级;9例C级患者,术后4例达D级,5例达E级;2例D级患者,1例达E级,1例稍改善。术后JOA评分较术前平均增加7.34分,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为68.9%。结论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应早期手术治疗,根据病理基础及受伤机理采取合理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损伤 无骨折脱位
下载PDF
微创脊柱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明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2期34-37,共4页
目的采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法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并探究其临床实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58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 目的采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法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并探究其临床实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58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椎管状态、椎体高度等指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数据,测量患者椎管矢状径、角度、后椎体高度等指标。采用Denis分级和Frankel分级评价其神经功能。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103.4±27.6)min,对照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145.9±31.2)min。治疗组Frankel分级提高1.4级,而对照组患者仅提高0.8级。治疗组Denis降低了1.0级,对照组降低了1.5级。治疗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74.9±11.4)%增加为(94.0±4.1)%。对照组患者仅由(75.1±11.5)%增加为(91.5±3.8)%。两组结果在上述指标上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效果好,其不但可以保持胸腰椎完整且减小出血量和残腔,此外它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保存其神经功能和椎骨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脊柱内固定系统 无神经损伤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红星 沈惠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改变特点及其在脊髓损伤程度、预后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和临床资料。结果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MRI绝大多数表现为脊髓水肿,急性期T1加权...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改变特点及其在脊髓损伤程度、预后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和临床资料。结果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MRI绝大多数表现为脊髓水肿,急性期T1加权像等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慢性期部分T1加权像局限性低信号,T2加权像局限性高信号。MRIT2加权像单节段脊髓水肿预后较双节段以上者好。结论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MRI信号改变及其范围能反映脊髓损伤程度,提示预后,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无骨折脱位 MR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