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天气过程中贵州电线积冰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李登文 杨静 吴兴洋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1-169,共9页
利用气象电线积冰观测资料、探空观测数据、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2008年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天气过程中贵州电线积冰的分布特点,讨论了贵州电线积冰的气象条件,并对电线积冰的融冰条件进行了讨论。分析认为此次低温冰冻雨雪... 利用气象电线积冰观测资料、探空观测数据、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2008年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天气过程中贵州电线积冰的分布特点,讨论了贵州电线积冰的气象条件,并对电线积冰的融冰条件进行了讨论。分析认为此次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天气过程中,贵州电线积冰严重,积冰范围广、时间长,相对而言贵州中东部地区积冰较厚;贵州电线积冰主要是雨凇、雾凇或者雨凇、雾凇形成的混合积冰;静止锋降水和锋面逆温在雨凇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气温较长时间维持在0~-5℃及低层水汽充沛决定了电线的积冰及其增长,积冰融化时,相对湿度在85%以下,积冰停止发展,且融冰快慢与局地升温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雨凇 雾凇 锋面逆温 融冰
下载PDF
湖南电线覆冰厚度估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廖玉芳 段丽洁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5-400,共6页
基于湖南省9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其中28个站有电线积冰观测业务)自建站至2008年的日气象观测资料,雪峰山、东山峰高山站的部分电线积冰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地理信息资料,开展了气象要素、温度垂直结构、地理信息等环境因子对... 基于湖南省9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其中28个站有电线积冰观测业务)自建站至2008年的日气象观测资料,雪峰山、东山峰高山站的部分电线积冰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地理信息资料,开展了气象要素、温度垂直结构、地理信息等环境因子对电线覆冰厚度的影响分析;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电线覆冰厚度与环境因子的回归模型;在对回归模型进行统计检验的基础上,开展了自建模型与其他两种相关模型的比对分析。检验及比对结果表明,自建模型具有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覆冰 厚度 模型
下载PDF
安徽省电线积冰标准冰厚的气象估算模型 被引量:24
3
作者 温华洋 田红 +1 位作者 唐为安 鲁俊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7-752,共6页
基于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利用安徽省有电线积冰观测的15个气象台站建站至2008年的观测资料,建立了安徽省3个不同区域电线积冰标准冰厚的气象估算模型。结果表明:相比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效... 基于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利用安徽省有电线积冰观测的15个气象台站建站至2008年的观测资料,建立了安徽省3个不同区域电线积冰标准冰厚的气象估算模型。结果表明:相比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在覆冰机理认识上,印证了影响标准冰厚主要是气温、湿度和风速3个因子的配置,其中气温是影响覆冰的最重要因子;平原和丘陵地区的标准冰厚受当日气象条件影响更多,而高山地区与前几日及当日的气象条件均密切相关,且26个气象因子(1987—2008年资料)构建的模型的预测效果好于24个气象因子长序列(建站—2008年资料)效果。最后利用最优模型推算各区域非观冰站电线积冰标准冰厚,为冰冻灾害的评估以及风险区划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电线积冰 标准冰厚估算模型 高影响天气
下载PDF
陕西省电线积冰特征 被引量:22
4
作者 吴素良 蔡新玲 +1 位作者 何晓嫒 毛明策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7-251,共5页
选用陕西省宝鸡、华山、洛川、吴旗、榆林5站1980—2005年电线积冰观测资料,分析了陕西省雨凇、雾凇及混合凇的分布特征与物理特性。结果表明:陕西省华山电线积冰最多、最大、最重。电线积冰以雨凇最多,雾凇次之,混合凇最少,分别占55.2... 选用陕西省宝鸡、华山、洛川、吴旗、榆林5站1980—2005年电线积冰观测资料,分析了陕西省雨凇、雾凇及混合凇的分布特征与物理特性。结果表明:陕西省华山电线积冰最多、最大、最重。电线积冰以雨凇最多,雾凇次之,混合凇最少,分别占55.2%,27.9%和16.9%。各地积冰日多出现在11月至次年3月。雨凇、雾凇、混合凇的平均等效直径为10~25 mm,极大值为78 mm 平均质量为86~236 g/m 华山积冰质量极值最大,为1290 g/m 积冰平均密度为0.22~0.34 g/cm3,混合凇最大,雾凇最小。南北向等效直径的平均值、积冰质量、密度均大于东西向。近26年,年最大积冰质量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雨凇 雾凇 积冰日
下载PDF
辽宁省电线积冰特征与电网冰区划分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龚强 汪宏宇 +7 位作者 蔺娜 顾正强 晁华 于华深 袁国恩 高杰 鲍星辉 顾同刚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9-556,共8页
采用辽宁省11个电线积冰观测气象站1980-2007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辽宁省电线积冰现象的特点,并结合历史电网冰灾事故调查情况及易发生冰灾事故的气候特点对辽宁省电网冰区进行了初步划分.结果表明:电线积冰现象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大致具... 采用辽宁省11个电线积冰观测气象站1980-2007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辽宁省电线积冰现象的特点,并结合历史电网冰灾事故调查情况及易发生冰灾事故的气候特点对辽宁省电网冰区进行了初步划分.结果表明:电线积冰现象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大致具有辽东南、东北、辽东湾东北岸地区电线积冰现象较多的特点,且大部分地区雾凇日数多于雨凇;电线积冰日数的年际间波动较大,可发生在10月至次年4月,1月最多,11月雨凇明显居多.气象站观测到的最大冰厚、直径、冰重分别为53mm、68 mm和196 g,折算成最大标准冰厚、100 a一遇最大设计冰厚为6.6、7.8 mm.各地观测到的最大冰重多以雨凇出现,最长连续时间为4 d;气温低于0℃时,雨凇形成一般具有降雨和降温过程,雾凇形成一般具有空气湿度高、风速小的特点.2007年3月4日,红沿河核电厂气象站记录到辽宁省历史以来所观测记录到的最强电线积冰事件,其标准冰厚为25.7 mm,属重冰程度.可将辽宁全省30a、50 a一遇冰区均划分为轻冰区,而位于辽东湾东部的营口、盖州、熊岳、瓦房店沿海一带为100 a一遇的中冰区,红沿河核电厂附近地区为100 a一遇的重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特征 电网冰区划分 辽宁省
下载PDF
河北省输电线路冰害的气象要素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8
6
作者 武辉芹 张金满 赵增保 《干旱气象》 2017年第6期991-997,共7页
冰害是电网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电线积冰与雾凇和雨凇密切相关。利用1980—2009年河北省142个气象观测站的雾凇、雨凇日数和20个气象站的电线积冰、相对湿度、气温、风速及站点海拔高度,以及近年来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和附近区域站同期气... 冰害是电网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电线积冰与雾凇和雨凇密切相关。利用1980—2009年河北省142个气象观测站的雾凇、雨凇日数和20个气象站的电线积冰、相对湿度、气温、风速及站点海拔高度,以及近年来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和附近区域站同期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资料,采用逐步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对雾凇、雨凇和电线积冰的时空分布特征、冰害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构建电线积冰的逐步回归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980—2009年,河北省雾凇和电线积冰日数均呈现先升后降的阶段性变化特征,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中期为一高峰期,而雨凇日数年变化特征不明显;在空间上,雾凇、雨凇多出现在平原地区,雨凇中心比雾凇中心更偏东。电线积冰与雾凇、雨凇以及站点海拔高度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 5、0.760 6、-0.601 8,但仅雾凇日数和站点海拔高度被引入电线积冰日数预报方程。对河北省电线线路冰害事故分析发现,当气温低于3℃时,导线可能出现舞动;导线舞动或冰闪时的相对湿度都在60%以上,舞动时风速大于5 m·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凇 雨凇 电线积冰 积冰标准厚度 热岛效应
下载PDF
贵州导线覆冰的致灾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朱君 向卫国 赵夏菁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1年第4期42-50,共9页
导线覆冰是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发生的复杂的物理过程,贵州是我国南方导线覆冰最严重的受灾区,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覆冰灾害。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覆冰资料,通过分析影响局地线路覆冰的大范围气候、天气... 导线覆冰是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发生的复杂的物理过程,贵州是我国南方导线覆冰最严重的受灾区,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覆冰灾害。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覆冰资料,通过分析影响局地线路覆冰的大范围气候、天气背景及其变化特征,结合已有的覆冰灾害事件,侧重于气候背景的角度,分析总结了2008~2011年贵州产生覆冰的天气气候特征,气象要素条件以及地理环境因子与导线覆冰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贵州省导线覆冰与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西太平洋副高的北移,对流层下层逆温层的影响密不可分;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北边小槽移动影响与南方来的暖湿空气汇集之地,容易形成冰冻天气,加之导线多分布于山上,则导线的材质与分布,导线所在环境的空气湿度,空气温度,风向风速,降水与天气状况等,决定了导线覆冰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线覆冰 贵州 环流形势 气象要素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河北省电线积冰的气候特征及一次电线积冰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顾光芹 田国强 周须文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2年第1期8-13,共6页
利用河北省1980-2009年20个气象站的电线积冰观测资料,分析了河北省电线积冰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不同方位电线积冰的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电线积冰平原多于山区;年际变化较大,呈减少的趋势;季节变化十分明显,1月份电线积冰日数最多;东西... 利用河北省1980-2009年20个气象站的电线积冰观测资料,分析了河北省电线积冰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不同方位电线积冰的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电线积冰平原多于山区;年际变化较大,呈减少的趋势;季节变化十分明显,1月份电线积冰日数最多;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电线积冰在最大重量上有一定差别。利用常规观测资料、1°×1°间隔6 h的NCEP资料和2010年1月19-20日黄骅气象站逐时风向风速资料,对一次引起线路舞动的电线积冰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电线积冰是在地面冷空气与500 hPa、700 hPa低槽共同影响下由雨凇形成的。20日受冷空气影响,黄骅地面气温快速降至0℃附近,而850 hPa温度由零上逐渐转为零下,在对流层低层有逆温层,气温的垂直结构有利于形成雨凇;发生舞动的线路走向与风向夹角较大;舞动发生在较大风速出现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线路舞动 气候特征 雨凇
下载PDF
湖北省电线积冰微地形因子影响识别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夏智宏 周月华 +2 位作者 刘敏 刘来林 任永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电线积冰是影响电网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研究电线积冰与微地形因子的关系对于电线积冰风险区划、电网建设可行性论证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利用湖北省1:5万基础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和湖北省电网线路冰害故障调查统计数据,对电线积冰厚... 电线积冰是影响电网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研究电线积冰与微地形因子的关系对于电线积冰风险区划、电网建设可行性论证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利用湖北省1:5万基础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和湖北省电网线路冰害故障调查统计数据,对电线积冰厚度与其对应的微地形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识别对电线积冰有显著影响的微地形因子,分析电线积冰厚度与对其影响显著的微地形因子的定量关系,解析微地形因子对电线积冰敏感性等级。结果表明:地形起伏度、海拔高度、离水体远近程度、下垫面类型等是影响积冰厚度最显著的微地形因子;地形起伏度与积冰厚度呈乘幂函数关系,海拔高度与积冰厚度呈对数函数关系,离水体远近程度与积冰厚度呈分段函数关系,下垫面类型与积冰厚度无显式的函数关系,但积冰灾害发生点具有明显的随下垫面类型分布的特征;积冰厚度随地形起伏度、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其变化率和敏感性则逐渐减小;地形起伏度小于40 m时,其对积冰风险最敏感;海拔高度在25~100 m时,其对积冰风险最敏感;积冰厚度随离水体距离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其变化率绝对值和敏感性也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当离开水体距离在2~2.7 km时,其对积冰风险最敏感;电线积冰灾害多发区域的下垫面主要为水体、林地,其次为农田和草地,水体对积冰风险的敏感性等级分别是林地、农田、草地的1.5、3.6和16.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微地形 相关性分析 敏感度
下载PDF
中国电线积冰灾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霍治国 李春晖 +3 位作者 孔瑞 毛红丹 江梦圆 宋艳玲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3-529,共17页
电线积冰灾害是导致电力系统发生事故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电线积冰相关概念与分类出发,对电线积冰的影响与危害、时空分布、成因、影响因子、预报模型、风险评估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归纳。我国电线积冰灾害以雾... 电线积冰灾害是导致电力系统发生事故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电线积冰相关概念与分类出发,对电线积冰的影响与危害、时空分布、成因、影响因子、预报模型、风险评估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归纳。我国电线积冰灾害以雾凇型积冰和雨凇型积冰为主,主要环境成因包括准静止锋、大气垂直结构和逆温层,同时还受到地形、高度和导线自身特性等的影响。电线积冰灾害总体上呈现北方多雾凇而南方多雨凇的分布特征,20世纪80—90年代的积冰日数较多,9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为更好地实现电线积冰灾害的模拟与预测,预报模型也在不断完善,包括物理数值模型和统计预测模型;而对于电线积冰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电线积冰灾害的危险性和线路的脆弱性。基于多学科指标构建的电线积冰综合性指标、基于灾变过程的综合风险评估及气候变化对电线积冰的影响将是今后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影响与危害 气象因素 预报模型
下载PDF
兰州至关中电线积冰与导线线径及高度关系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吴素良 范建勋 +3 位作者 姜创业 李卫林 何晓嫒 崔巍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9,共7页
对2006—2007年、2007—2008年冬季甘肃、陕西、宁夏多个测点不同线径、不同架线高度电线积冰观测资料分析可知,不同线径电线积冰的净直径、净厚度、等效厚度、积冰重量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直径为26 mm导线电线积冰重量约为18 mm导线的... 对2006—2007年、2007—2008年冬季甘肃、陕西、宁夏多个测点不同线径、不同架线高度电线积冰观测资料分析可知,不同线径电线积冰的净直径、净厚度、等效厚度、积冰重量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直径为26 mm导线电线积冰重量约为18 mm导线的1.2倍,是4 mm铁丝的1.3倍。直径为26 mm导线与直径为18 mm导线电线积冰间的各项关系都较26 mm导线与4 mm铁丝的线性关系更为显著;大直径导线电线积冰的净直径、净厚度、等效厚度均小于4 mm铁丝;26 mm导线与18 mm导线电线积冰的净直径、等效厚度基本相等。电线积冰等效厚度是架设高度比的幂函数;忽略水滴下沉速度,在假定捕获系数为常数、假定时间各物理量均衡不变情况下,电线积冰重量与电线导线线径成正比,且随架设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导线线径 架线高度 等效厚度
下载PDF
黑龙江省电线积冰的气候特征及电网冰区划分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赫男 张洪玲 +2 位作者 朱红蕊 刘春生 孙爽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5-562,共8页
以1981-2012年黑龙江省32个电线积冰观测站资料和80个气象站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黑龙江省积冰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建立出雨凇、雾凇标准冰厚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对黑龙江电网冰区进行了初步划分.结果表明:雨凇的密度要远大于雾凇,多数... 以1981-2012年黑龙江省32个电线积冰观测站资料和80个气象站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黑龙江省积冰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建立出雨凇、雾凇标准冰厚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对黑龙江电网冰区进行了初步划分.结果表明:雨凇的密度要远大于雾凇,多数站最严重积冰现象是由雨凇导致的,雨凇对积冰灾害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雾凇日数远远大于雨凇日数,1981-2012年二者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雨凇在秋季(11月份)最多,春季次之,而雾凇日数在冬季(1月份)最多,秋季次之.雨凇日数在漠河北部、黑河大部、孙吴大部、五常大部和虎林南部较多,雾凇日数在齐齐哈尔中部、绥化中部以及三江平原东部地区最多.冰区分布图结果显示,富裕属于中冰区,齐齐哈尔属于重冰区,其他地区均属于轻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气候特征 冰区划分
下载PDF
基于常规气象资料的小时标准冰厚模型及验证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邓芳萍 康丽莉 +2 位作者 姜瑜君 初金良 刘岩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2-156,共15页
在综合考虑雨凇和雾凇积冰增长以及热力融冰和升华脱冰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基于常规气象资料的小时标准冰厚模型。模拟2008年和2013年浙江省两次严重电网覆冰灾害期间的标准冰厚,并用事故线路调查资料、电线积冰观测站和模拟导线拉力监... 在综合考虑雨凇和雾凇积冰增长以及热力融冰和升华脱冰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基于常规气象资料的小时标准冰厚模型。模拟2008年和2013年浙江省两次严重电网覆冰灾害期间的标准冰厚,并用事故线路调查资料、电线积冰观测站和模拟导线拉力监测点的观测资料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事故线路的最大标准冰厚观测值与模拟值相关关系达到0.01显著性水平,电线积冰观测站的日标准冰厚观测值与模拟值的平均绝对偏差小于0.6 mm,模拟导线拉力监测点的小时标准冰厚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决定系数为0.8093,均方根误差为0.8 mm。说明模型比较准确地描述了天气过程对电线积冰的影响,能够较好地反映标准冰厚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标准冰厚 雨凇 雾凇 积冰增长 积冰脱落
下载PDF
陕西省电线积冰区划 被引量:8
14
作者 庞文保 白光弼 +5 位作者 李建科 杨艳超 宋鸿 陈雷华 王小宁 冯晓旭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3-739,共7页
采用华山气象站1980—2007年的电线积冰观测资料和陕西省95个气象观测站资料,分析了电线积冰厚度与常规气象资料的相关性,并据此推算出各地距地面10m高度上历年标准的电线积冰厚度,用极值Ⅰ型推断30和50年一遇的最大积冰厚度。结合陕西... 采用华山气象站1980—2007年的电线积冰观测资料和陕西省95个气象观测站资料,分析了电线积冰厚度与常规气象资料的相关性,并据此推算出各地距地面10m高度上历年标准的电线积冰厚度,用极值Ⅰ型推断30和50年一遇的最大积冰厚度。结合陕西省电力设计院设计经验、陕西省电网运行现状及历史电网冰灾事故调查情况,对陕西省电网冰区进行了初步划分。结果表明:最大积冰厚度与年雾凇日数、年雨凇日数有较好相关性;将全省分为6个积冰区,并分别绘制出全省不同区域30和50年一遇的1:500000积冰分布图。该结果已作为陕西省电力建设中电线积冰厚度设计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相关分析 电网冰区划分 陕西省
下载PDF
湖北省电线积冰特征及其冰区划分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悦 高正旭 +1 位作者 周月华 汪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9-177,共9页
采用湖北省11个气象站1980—2011年和70个气象站2008—2011年的电线积冰和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了该省电线积冰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周期性变化特点,给出了不同来向气团影响下的电线积冰特征,并对湖北省冰区进行了初步划分。结果表明... 采用湖北省11个气象站1980—2011年和70个气象站2008—2011年的电线积冰和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了该省电线积冰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周期性变化特点,给出了不同来向气团影响下的电线积冰特征,并对湖北省冰区进行了初步划分。结果表明:湖北省电线积冰的多发区主要位于西南部、中部和东南部的利川、钟祥和咸宁等地;电线积冰日数呈增加、减少、再增加的振荡式变化趋势,其中1980—1993年和2005—2011年为2个频发期;1月份的电线积冰次数出现最多;年际变化规律中存在着10a以上,5—9a和1~3a等多种周期尺度;西北、北和东北3个来向的气团共同导致了湖北省的积冰天气,其中东北来向气团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易于较厚积冰的产生;绘制的湖北省冰区图能反映实际积冰事故的分布特征,山区、风区和周围多水体分布区域为主要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小波分析 后向轨迹 冰区划分
下载PDF
湖北省地形因子对电线覆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俊杰 周悦 阮羚 《暴雨灾害》 2015年第3期254-259,共6页
利利用1960—2011年湖北省81个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和湖北省2004—2012年220~500 k V高压输电线路覆冰事故资料以及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9类地形数据信息资料,给出风口、突出山体、迎风坡和背风坡4种特殊地形的判断指标,分析特殊地形... 利利用1960—2011年湖北省81个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和湖北省2004—2012年220~500 k V高压输电线路覆冰事故资料以及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9类地形数据信息资料,给出风口、突出山体、迎风坡和背风坡4种特殊地形的判断指标,分析特殊地形因子对电线覆冰的影响,并对湖北省冰区分布图进行地形订正。结果表明:风口判断指标为冬季(当年12月至翌年2月)日均风速大于8 m·s^-1的日数超过1.56 d·a^-1,迎风坡判断指标为坡向0°~45°或315°~360°且坡度大于10°,背风坡判断指标为坡向135°~225°且坡度大于10°,突出山体判断指标为起伏度大于200 m且海拔高度大于起伏度;4种特殊地形下冰厚订正系数分别为1.75、1.62、0.68和1.82;风口处影响覆冰的主导气象因子为风速,迎风坡处影响覆冰的主导气象因子为降水量,突出山体处影响覆冰的主导气象因子为液水含量,气温对3种特殊地形下的冰厚变化均有显著影响;经过地形订正后的冰区图,能更好地反映鄂西南山区、鄂北中部和西部等地受特殊地形影响而出现的较严重覆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覆冰 冰区图 地形因子 气象因子
下载PDF
江西省电线积冰特征及温度层结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文灿 龙余良 +1 位作者 阙志萍 肖雯 《气象科技》 2018年第1期178-181,共4页
利用1970—2010年江西省16个气象站电线积冰监测资料和对应时段周边探空数据,将江西省分为赣北、赣中、赣南,分区合成分析江西省电线积冰特征和温度层结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江西省电线积冰日数逐年减少,90年代以后维持较低水平;(2)全... 利用1970—2010年江西省16个气象站电线积冰监测资料和对应时段周边探空数据,将江西省分为赣北、赣中、赣南,分区合成分析江西省电线积冰特征和温度层结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江西省电线积冰日数逐年减少,90年代以后维持较低水平;(2)全省以雨凇型积冰为主,且赣北、赣中发生较为频繁;(3)赣北雨凇过后容易出现雾凇现象,造成持续电线积冰;(4)赣北、赣中雨凇型积冰温度层结符合"3层模型",融化层平均温度为1.5℃,800~900hPa为较强逆温层;赣南则类似于"1层模型",温度层结存在变化,但整层维持在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雨凇型积冰 温度层结
下载PDF
江西省积冰特征分析及重冰区不同重现期最大标准冰厚推算
18
作者 彭王敏子 宋丽莉 +3 位作者 徐卫民 沈竞 蒋子瑶 廖荣伟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4,共10页
用江西境内85个国家气象站近30年雨凇、雾凇观测记录分析了江西省积冰日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江西地区的积冰天气事件近30年来总体呈现发生频次减少,强度增强的特征;高山气象站的积冰事件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平原、丘... 用江西境内85个国家气象站近30年雨凇、雾凇观测记录分析了江西省积冰日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江西地区的积冰天气事件近30年来总体呈现发生频次减少,强度增强的特征;高山气象站的积冰事件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平原、丘陵气象站。积冰高发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山区及中部环鄱阳湖及抚河流域以南。另外,充分考虑2011年前后气象部门观测导线线径的变化,利用建站至今16个观冰站电线积冰数据对全省范围的最大电线积冰最大标准厚度进行了推算,结果更符合电力行业对电线积冰工程气象数据的需求。结果表明,除赣北山区外,全省大部分地区2 m高度电线积冰最大标准冰厚度小于20 mm,“轻冰区”范围较多。应重点关注高海拔山区的电线积冰的致灾状况并加以预防。针对该区域架空输电线路电线积冰设计的实际需要,采用极值I型概率分布函数结合高山站-庐山站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推算,20 m高度百年一遇的最大标准冰厚达到71.1 mm,在计算不同走向的导线设计冰厚时迎风向与非迎风向的比例系数推荐设定为1.2,该结果可为现阶段江西“重冰区”电力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中预防冰灾提供有力支持,为有效节省项目建设成本和科学预防气象灾害之间寻求平衡点提供气象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冰日 电线积冰 重冰区 标准冰厚
下载PDF
中国电线积冰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区划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颖 王晓云 +2 位作者 江志红 曾宪宁 赵铁松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0-118,共9页
中国有关电线积冰方面的观测资料太少,难以直接用于灾害评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利用1960-2009年现有的电线积冰和常规气象资料,在分析观测冰重和常规气象指标相关性的基础上,逐步筛选出影响冰重的主要气象指标,构建了电线积冰灾害危险... 中国有关电线积冰方面的观测资料太少,难以直接用于灾害评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利用1960-2009年现有的电线积冰和常规气象资料,在分析观测冰重和常规气象指标相关性的基础上,逐步筛选出影响冰重的主要气象指标,构建了电线积冰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常规气象指标体系,再利用常规气象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估算积冰量,对中国电线积冰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估和区划。结果表明:(1)在综合考虑相关性和空间代表性的基础上,影响雨凇和混合凇冰重的主要气象指标为过程平均风速、积冰时间、过程累计降水量;影响雾凇的为过程平均风速、过程浓雾时间。(2)中国大部分地区电线积冰灾害危险性较低,中高危险区面积较小,分布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中高危险区呈带状分布于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山地丘陵区,北方地区则呈点状分布,具体位置与山地丘陵、江河湖泊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危险性 评估 中国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湖北电线积冰统计分析及积冰逆温层结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艳楠 牛生杰 +1 位作者 吕晶晶 周悦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44,共10页
利用2009~2013年冬季华中电网电线覆冰在线观测系统对湖北省500 k V高压输电线路积冰状况进行实时观测获取的资料,结合MICAPS常规气象资料、探空数据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湖北形成积冰的天气形势、积冰持续时间以及形成积冰的逆温层结进... 利用2009~2013年冬季华中电网电线覆冰在线观测系统对湖北省500 k V高压输电线路积冰状况进行实时观测获取的资料,结合MICAPS常规气象资料、探空数据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湖北形成积冰的天气形势、积冰持续时间以及形成积冰的逆温层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积冰的高空环流形势主要是小槽发展型、横槽型和低槽东移型3类,分别占43.8%、31.2%、25%;电线积冰主要发生在每年的1月、2月、11月、12月,月平均积冰时数分别为65、42、11、9;积冰可分为降水型积冰和云雾型积冰,降水型积冰过程中,900~700 h Pa高度间存在由北至南风向切变,冷暖空气交汇形成愈加深厚的逆温对降水积冰维持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天气形势 逆温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