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为干扰对越冬后期稻田中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昼间能量消耗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于超 周立志 宋昀微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5-201,共7页
能量的消耗模式是动物适合度的重要体现,动物的日常行为和栖息地特征共同影响日能量消耗.稻田生境是越冬水鸟重要的觅食场所之一,同时又容易受到人为干扰,越冬水鸟应对日间不同的人为干扰因素而合理进行能量消耗配置,对于在越冬后期为... 能量的消耗模式是动物适合度的重要体现,动物的日常行为和栖息地特征共同影响日能量消耗.稻田生境是越冬水鸟重要的觅食场所之一,同时又容易受到人为干扰,越冬水鸟应对日间不同的人为干扰因素而合理进行能量消耗配置,对于在越冬后期为迁徙而贮备能量的水鸟来说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观测越冬后期稻田中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在干扰和非干扰环境中昼间行为的时间分配,推算其能量消耗.结果表明,小天鹅在干扰环境中警戒行为的时间分配和能量消耗、单次警戒时间和警戒频次均显著大于非干扰环境,游泳频次也是如此;在稻田中的昼间警戒能耗随干扰时间增加而增加,随干扰距离增加而降低.干扰造成小天鹅减少高能耗的取食行为,增加低能耗的警戒行为,降低昼间总能量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小天鹅 干扰 行为时间分配 能量消耗 升金湖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越冬大天鹅栖息地选择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杜博 宫兆宁 +3 位作者 茹文东 李云峰 高如意 洪剑明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0-376,共7页
人类活动对越冬大天鹅(Cygnus cygnus)栖息地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以黄河三门峡水库为例,由于越冬大天鹅缺少可利用的栖息地,大天鹅越冬时过高的种群密度导致了禽流感疫情的发生,直接威胁着越冬大天鹅的生存和繁衍。大天鹅栖息地选择... 人类活动对越冬大天鹅(Cygnus cygnus)栖息地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以黄河三门峡水库为例,由于越冬大天鹅缺少可利用的栖息地,大天鹅越冬时过高的种群密度导致了禽流感疫情的发生,直接威胁着越冬大天鹅的生存和繁衍。大天鹅栖息地选择研究是其栖息地修复和种群分布研究的基础。从影响越冬大天鹅选择栖息地的水源、食物、干扰、隐蔽物4方面选择了10个可能因子,探讨越冬大天鹅栖息地选择机制。利用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越冬大天鹅分布实测数据,考虑到大天鹅分布的"1-0"型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开展研究。利用遥感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变量,经显著性检验,最终筛选出用于建立模型的7个变量,其贡献率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与投食点的距离、与水体的距离、与小麦地的距离、与道路的距离、土地利用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坡度。通过建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回归模型,预测越冬大天鹅出现概率的空间分布,与观测值建立误差错判矩阵,得到的Kappa系数为0.78。在三门峡水库,由于冬季食物匮乏,大天鹅在越冬期多选择靠近人类投食点和种植冬小麦的区域,其主要越冬栖息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植物覆盖较少、坡度较缓的开阔坑塘水面、滩地和洪泛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大天鹅 栖息地 选择 LOGISTIC回归模型 三门峡水库
原文传递
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大天鹅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杜博 吴渊 +7 位作者 刘亚东 茹文东 李云峰 高如意 谢文燕 韩铁艳 宫兆宁 洪剑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3期45-51,共7页
近年来黄河中游人类活动日益增加,大天鹅(Cygnus cygnus)的适宜越冬栖息地不断减少.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大天鹅种群密度较高,空间分布不尽合理,对大天鹅健康形成威胁,改善现有栖息地和寻找潜在的栖息地十分迫切.本文利用遥感和... 近年来黄河中游人类活动日益增加,大天鹅(Cygnus cygnus)的适宜越冬栖息地不断减少.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大天鹅种群密度较高,空间分布不尽合理,对大天鹅健康形成威胁,改善现有栖息地和寻找潜在的栖息地十分迫切.本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进行适宜性分析,从影响大天鹅栖息地的食物、水源和周围生态环境3个方面选取7个环境变量,结合记录的大天鹅位点,构建最大熵模型,分析栖息地选择的主要环境变量及影响机制,并预测湿地公园内大天鹅适宜栖息地概率分布.结果显示:投食点距离、改进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道路距离和植被指数(NDVI)等4个环境变量为主要影响因素,投食点距离和NDVI值越大,大天鹅分布的概率越低;MNDWI和道路距离值越大,分布概率越高.参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土地适宜性分级标准,将公园内大天鹅栖息地适宜性概率分布划分为5个等级,最适宜栖息地面积0.41 km^2,土地利用类型为坑塘水面.研究结果可用于天鹅湖内栖息地改造和在黄河中游寻找潜在越冬栖息地并开展湿地修复.大天鹅易于选择远离道路干扰的开阔水域作为越冬栖息地,冬季食物匮乏,前期可投食玉米引导大天鹅种群合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大天鹅 栖息地适宜性 遥感与GIS 最大熵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