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窗灯》中的“偷窥”与视觉表征
1
作者 杨嘉翼 孔月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2期7-12,共6页
青山七惠的作品《窗灯》中的主人公绿藻从寄住到咖啡店打工起,就开始了“偷窥”行为。全文的主线就是绿藻不断加剧的“偷窥”行为。该研究从视觉表征的角度切入,着重分析不断重复的“偷窥”中隐藏的内部逻辑、绿藻的偷窥对象的表征意义... 青山七惠的作品《窗灯》中的主人公绿藻从寄住到咖啡店打工起,就开始了“偷窥”行为。全文的主线就是绿藻不断加剧的“偷窥”行为。该研究从视觉表征的角度切入,着重分析不断重复的“偷窥”中隐藏的内部逻辑、绿藻的偷窥对象的表征意义,从而使文本分析脱离“自我成长故事”的陈旧解读框架。该研究在文本分析中引入“梦女子”这一新兴概念,对绿藻的“偷窥”行为进行后现代解读,分析“看与被看”中的权力关系演变。直到文本结尾,人们才看到了主人公走出黑暗的匿名空间,合理对待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脱离“关系性前的关系”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山七惠 《窗灯》 梦女子 偷窥 视觉表征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矿冶小说中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以《窗外的灯光》为例
2
作者 赵小红 陈维维 李雅颖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70-72,82,共4页
自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出现后,人们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开辟了新的隐喻研究路径。近年来,隐喻的研究逐渐从字、词、句层面转向语篇层面,进一步拓展了隐喻的研究空间。文章对矿冶小说《窗外的灯光》中隐喻的语篇功能展开研究,... 自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出现后,人们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开辟了新的隐喻研究路径。近年来,隐喻的研究逐渐从字、词、句层面转向语篇层面,进一步拓展了隐喻的研究空间。文章对矿冶小说《窗外的灯光》中隐喻的语篇功能展开研究,指出了小说从篇名到正文隐喻所体现出的衔接、连贯和组篇功能,为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语篇功能 矿冶小说 《窗外的灯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