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被对土壤风蚀影响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3
1
作者 董治宝 陈渭南 +1 位作者 李振山 杨佐涛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共8页
以风洞实验研究了通过干扰气流而影响土壤风蚀的植被之影响作用。在研究中,将植被的影响作用视为其本身特征参数的函数。全部研究分为两部分:首先探讨了植物特征对粗糙度或零风速平面位移高度的影响。其次研究了植被覆盖度对土壤风蚀... 以风洞实验研究了通过干扰气流而影响土壤风蚀的植被之影响作用。在研究中,将植被的影响作用视为其本身特征参数的函数。全部研究分为两部分:首先探讨了植物特征对粗糙度或零风速平面位移高度的影响。其次研究了植被覆盖度对土壤风蚀率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位移高度与植被覆盖度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2)位移高度与植被作用区面积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函数关系;(3)对于行状排列的植物而言,位移高度与植物排列方向和风向之夹角的平方根成正比;(4)在覆盖度相同的条件下,均匀散布的植物对土壤风蚀的减弱作用较簇状大;(5)土壤风蚀率随植被覆盖度的减少呈指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特征 风速廓线 土壤风蚀率 风洞实验 覆盖度
下载PDF
一次大暴雨过程低空急流脉动与强降水关系分析 被引量:60
2
作者 曹春燕 江崟 孙向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106,共5页
应用香港天文台提供的时空分辨率都非常高的风廓线雷达资料对深圳2005年8月19—20日大暴雨过程强降雨时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风廓线雷达资料每小时风场揭示每次强降水的发生都对应一次西南急流的迅速加强和向下扩展。低空急流指... 应用香港天文台提供的时空分辨率都非常高的风廓线雷达资料对深圳2005年8月19—20日大暴雨过程强降雨时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风廓线雷达资料每小时风场揭示每次强降水的发生都对应一次西南急流的迅速加强和向下扩展。低空急流指数I可以说明低空急流的脉动向地面扩展程度与中小尺度降水的密切关系,对强降水的出现及雨强大小有一定的预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风廓线 低空急流脉动
下载PDF
沙漠地区风沙活动特征——以中国科学院风沙观测场为例 被引量:49
3
作者 张正偲 董治宝 +3 位作者 赵爱国 韩兰英 钱广强 罗万银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0-555,共6页
运用中国科学院风沙科学观测场的实测资料,对腾格里沙漠风沙环境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内容包括起沙风、风沙活动强度、风沙流结构和沙漠边界层的风速廓线。该地区的起沙风以6~8m/s为主,占总起沙风的71.63%,其次为8~10m/s,占19... 运用中国科学院风沙科学观测场的实测资料,对腾格里沙漠风沙环境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内容包括起沙风、风沙活动强度、风沙流结构和沙漠边界层的风速廓线。该地区的起沙风以6~8m/s为主,占总起沙风的71.63%,其次为8~10m/s,占19.24%,两者之和占90.87%;大风日数为4天;风向以W—N组风向为主;占全年的53.14%。年输沙势为36.56VU,风能属于低风能环境,单一主风向和单风态风环境。风沙流主要集中在地表的0.1m,占总输沙量的95.46%。观测场近地层厚度大于5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活动 起沙风 输沙势 风沙流结构 风速廓线 腾格里沙漠
原文传递
广东省沿海风随高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植石群 钱光明 罗金铃 《热带地理》 2001年第2期131-134,共4页
根据实测资料对我省沿海地区的风随高度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沿海地区风向、风速变化特点 ,风速廓线指数律适合于我省沿海地区 ,根据指数律拟合的我省沿海地区风随高度变化系数小于目前各类规范所规定的系数。
关键词 风廓线 指数律 对数律 沿海地区 广东 风向 风速
下载PDF
植被对风及土壤风蚀影响的野外观测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尚润阳 祁有祥 +1 位作者 赵廷宁 丁国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39,共3页
采用野外定点观测法,主要研究植被各个特征对风力作用及土壤风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植被对风速轮廓线的影响取决于植物总体的生态性和其本身的结构形态。植被盖度和高度均对风速轮廓线有明显影响,植被分布形式对其影响相对较小。在... 采用野外定点观测法,主要研究植被各个特征对风力作用及土壤风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植被对风速轮廓线的影响取决于植物总体的生态性和其本身的结构形态。植被盖度和高度均对风速轮廓线有明显影响,植被分布形式对其影响相对较小。在相同地风力条件下,植被的盖度是影响土壤风蚀的关键因子。植被高度和分布形式对土壤风蚀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特征 风速轮廓线 土壤风蚀
下载PDF
基于近海海面观测的台风黑格比风特性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肖仪清 李利孝 +1 位作者 宋丽莉 秦鹏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0-387,399,共9页
根据在博贺海洋观测站测得的0814台风黑格比三维风速时程,首先探讨了实测数据质量的判别准则及处理方法,进而研究了平均风场特性:风剖面、风攻角、梯度风高度以及脉动风场特性:湍流强度、阵风因子、时间尺度、积分尺度、脉动风速谱等。... 根据在博贺海洋观测站测得的0814台风黑格比三维风速时程,首先探讨了实测数据质量的判别准则及处理方法,进而研究了平均风场特性:风剖面、风攻角、梯度风高度以及脉动风场特性:湍流强度、阵风因子、时间尺度、积分尺度、脉动风速谱等。研究结果表明:近海海面指数律风剖面指数a远小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推荐值;台风风场结构本身存在3°~7°正攻角;在近海海面上阵风因子均值为1.23;顺风向湍流强度平均值为0.10,三向湍流强度的比值为1∶0.80∶0.43;水平向时间尺度基本上均小于30s,竖向时间尺度均小于10s;纵向和横向积分尺度较为接近,大于竖向积分尺度;不同区域的实测风速谱与各经验风速谱均存在一定差异,与von Karman谱吻合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风剖面 风攻角 湍流强度 积分尺度 风速谱
下载PDF
2016年7月18—20日湖北省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赵娴婷 王晓芳 +4 位作者 王珏 汪小康 肖艳姣 冷亮 付志康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0-502,共13页
利用多种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诊断分析了湖北2016年7月18—20日特大暴雨过程的降水特点以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发生发展特征和环境场条件,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过程具有很强的极端性,分为梅雨锋南侧暖区降水和梅雨锋面降水两个阶段... 利用多种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诊断分析了湖北2016年7月18—20日特大暴雨过程的降水特点以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发生发展特征和环境场条件,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过程具有很强的极端性,分为梅雨锋南侧暖区降水和梅雨锋面降水两个阶段,都具有较为极端的水汽条件。第一阶段在地面风场辐合的作用下触发了初生对流单体,西南低空急流出现脉动,湿层的增厚促进了强雷暴的发展。新生单体在雷暴上游生成,迅速并入强雷暴,后向传播是其稳定少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强盛阶段,强雷暴具有暖云低质心的特征,低层垂直风切变与雷暴偏北风出流的方向配置、中气旋的出现都促进了上升运动,促使强雷暴长时间维持,造成了马良站连续数小时出现高强度降水。第二阶段,环境风平行分量远大于垂直分量,促进了东北—西南向平行层状MCS(PS型MCS)的形成。具有多单体依次排列的特征,新生单体在系统西南侧地面辐合线的作用下不断生成发展,使得PS型MCS增强维持,移动缓慢。马良站受到PS型MCS对流线和西北侧层状回波的影响,小时强降水明显较第一阶段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 强雷暴 平行层状MCS 风廓线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区域污染分布及其垂直风场特征 被引量:28
8
作者 刘建 吴兑 范绍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989-3998,共10页
基于2014年4月~2015年3月珠江三角洲(珠三角)56个环境监测子站以及9个城市的逐时PM2.5浓度数据,对珠三角地区的颗粒物污染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PM2.5的区域污染可分为3种类区,一为东莞、广州、佛山以及江... 基于2014年4月~2015年3月珠江三角洲(珠三角)56个环境监测子站以及9个城市的逐时PM2.5浓度数据,对珠三角地区的颗粒物污染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PM2.5的区域污染可分为3种类区,一为东莞、广州、佛山以及江门(Ⅰ型);二为中山、珠海、深圳、惠州(Ⅱ型);三为肇庆单独为一类(Ⅲ型).其在一年中所出现的天数分别为47、7和128 d.Ⅰ型污染时,除珠海、深圳和惠州外,其他城市的PM2.5浓度普遍较高;Ⅱ型污染时,整个珠三角地区的PM2.5浓度均要高于50.0μg·m-3;Ⅲ型污染时,PM2.5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肇庆、广州以及佛山地区.同时利用珠三角地区4台主要的风廓线雷达数据研究3种污染类型所对应的垂直风场特征发现:Ⅰ型与Ⅲ型污染状况所对应的风廓线相似,低层受东南风控制,高层为西南风,Ⅲ型的风速大于Ⅰ型风速,而Ⅱ型污染时的风速明显大于其他两种类型,其低层几乎均受偏北风影响,而高层则受偏西风的影响.Ⅱ型污染所对应的边界层中低层的风向变化很小,而其他两类则有一定的变化.同时Ⅱ型的通风量要明显大于其他两种类型,其中Ⅰ型的通风量最小.珠三角受偏北风作用时,整个珠三角的PM2.5浓度较高;当盛行东南风时,Ⅰ、Ⅱ区的PM2.5浓度相对较低,而Ⅲ区的污染相对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区域分布 风廓线 局地循环指数 通风量
原文传递
毛乌素沙地不同下垫面的风沙运动特征 被引量:28
9
作者 吴晓旭 邹学勇 +3 位作者 王仁德 赵婧妍 程宏 钱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8-835,共8页
基于野外实地观测,研究了毛乌素沙地不同下垫面的风沙运动特征。平坦流沙地上的风速随高度呈对数分布;沙丘上的风速梯度在高度上的变化随植被盖度增大而增强;相近风速下,0~60cm高度范围内的输沙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流动沙丘丘顶>平... 基于野外实地观测,研究了毛乌素沙地不同下垫面的风沙运动特征。平坦流沙地上的风速随高度呈对数分布;沙丘上的风速梯度在高度上的变化随植被盖度增大而增强;相近风速下,0~60cm高度范围内的输沙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流动沙丘丘顶>平坦流沙地>半流动沙丘丘顶>裸露黄土梁地>黄土梁翻耕地>玉米留茬地>半固定沙丘丘顶。同一植被盖度下,沙丘顶部输沙率随风速增加而增大,粗糙度随风速增加而减小。当风速小于起沙风速时,粗糙度随植被盖度的增加而增大;当风速大于起沙风速时,平坦流沙地和沙丘顶部的粗糙度随风速增大有增加趋势,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跃移层沙物质对气流的阻力随风速增大而增大。根据各类沙源地的起沙强度和总面积,风沙灾害防治的重点是植被盖度较小的沙地和黄土梁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廓线 风沙流结构 输沙率 粗糙度 毛乌素沙地
原文传递
关于风沙流中风速廓线的进一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洪涛 董治宝 +1 位作者 钱广强 赵爱国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21-724,共4页
总结与分析了以前学者对风沙流中风速廓线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实验测出两种较典型自然沙(沙丘沙与河滩冲积沙)所形成稳定状态下风沙流中的风速廓线,提出了新的风速廓线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风沙流中的风速廓线用幂函... 总结与分析了以前学者对风沙流中风速廓线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实验测出两种较典型自然沙(沙丘沙与河滩冲积沙)所形成稳定状态下风沙流中的风速廓线,提出了新的风速廓线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风沙流中的风速廓线用幂函数u=azb拟和最佳,拟合系数均大于0 95。经验证,实验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流 风速廓线 风洞实验 风沙运动 风沙物理学
下载PDF
曲线风障对桥面风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7
11
作者 周奇 朱乐东 郭震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8-44,共7页
以象山港大桥风障性能研究为背景,采用二维RNG k-ε湍流模型对不同透风率不同风攻角下曲线风障的减风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表明:RNG k-ε湍流模型能成功地模拟设置了曲线风障的桥梁断面非定常绕流问题;桥梁风障减风效果与... 以象山港大桥风障性能研究为背景,采用二维RNG k-ε湍流模型对不同透风率不同风攻角下曲线风障的减风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表明:RNG k-ε湍流模型能成功地模拟设置了曲线风障的桥梁断面非定常绕流问题;桥梁风障减风效果与透风率大小、来流风攻角以及风障高度有密切关系。此外分析车道中心线处风剖面和风速折减系数变化曲线知道:风障减风效果大小随着风攻角由负变为正成线性下降趋势并且下游车道受风攻角的影响更为显著;但是风障减风效果并非随着透风率的增大呈线性变化趋势,而是在某一透风率范围内,风障减风效果趋于稳定,通过这一现象可以确定最优风障透风率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风障 透风率 三分力系数 风剖面 风速折减系数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台风极值风特性蒙特卡罗随机模拟 被引量:23
12
作者 赵林 葛耀君 +1 位作者 宋丽莉 毛慧琴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34-1038,1068,共6页
结合1949—2003年台风年鉴统计资料和广州气象站逐时(连续)气象观测记录,采用蒙特卡罗台风风场随机模型和敏感度分析方法,计算了广州地区不同场地类别风环境随机参数对于台风极值风速的影响,并对该区域的台风风场参数合理取值进行了优化... 结合1949—2003年台风年鉴统计资料和广州气象站逐时(连续)气象观测记录,采用蒙特卡罗台风风场随机模型和敏感度分析方法,计算了广州地区不同场地类别风环境随机参数对于台风极值风速的影响,并对该区域的台风风场参数合理取值进行了优化.以越界峰值法和广义Pareto分布探讨了工程场地目标重现期内极值风速预测分析过程,再现了几类典型工程场地台风风环境梯度风高度、平均风剖面、极值风速和阵风因子取值特点,并与规范结果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蒙特卡罗方法 梯度风高度 平均风剖面 极值风速 阵风因子
下载PDF
基于空气动力学的沙袋沙障气流场模拟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锦荣 孙保平 +3 位作者 高永 王同顺 郭建英 赵岩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9-752,共4页
以空气动力学为理论基础,借助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不同规格沙袋沙障近地表气流、风速廓线和防风效能等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风速廓线在距地表高度h≤0.5m时,变化差异较小;在h=0.5~2.0m高度范围内,风速呈递减趋势.近地... 以空气动力学为理论基础,借助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不同规格沙袋沙障近地表气流、风速廓线和防风效能等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风速廓线在距地表高度h≤0.5m时,变化差异较小;在h=0.5~2.0m高度范围内,风速呈递减趋势.近地表气流出现3个明显分区:加速上升区,低速下沉区和低速回流区,分别位于沙障防护工程的前上方、防护区上方和障格内.在低速回流区形成两个水平轴涡流,涡流中心流速最小.h=0.5m处成为沙袋沙障的风速分界点,h=0~0.5m时,沙障高度是风速主要影响因素;h=0.5~2.0m时,沙障规格是风速主要影响因素,2m×2m规格沙障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袋沙障 气流场 风速廓线 防护效益 FLUENT
下载PDF
两次降雪天气过程预报中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的应用 被引量:25
14
作者 翟亮 王令 刘文军 《气象科技》 2012年第5期783-788,共6页
通过分析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和2009年11月9—10日北京两次不同类型降雪天气过程中海淀边界层风廓线仪数据发现:①降雪开始前2h内底层偏东气流建立,且该气流里均有风速突然加强的现象,这对短时临近预报中预报降雪的起始时间有一定... 通过分析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和2009年11月9—10日北京两次不同类型降雪天气过程中海淀边界层风廓线仪数据发现:①降雪开始前2h内底层偏东气流建立,且该气流里均有风速突然加强的现象,这对短时临近预报中预报降雪的起始时间有一定参考价值;②700hPa以上出现冷平流或者冷平流加强且高度降低,也是降雪即将开始的一个特征;③风廓线资料计算得到的温度平流廓线可以较好的反应大气稳定度情况,为判断降雪是否为对流性降雪提供可靠依据。在临近预报中加强风廓线和温度平流的监测,对临近转折性天气的预报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 临近预报 风廓线 垂直速度 温度平流
下载PDF
新月形沙丘表面风速廓线与风沙流结构变异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杜鹤强 韩致文 +1 位作者 王涛 孙家欢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6,共8页
在风沙地貌学中,跃移沙粒与风场的耦合作用下,其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为风速廓线和风沙流结构的变异。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坡脚、沙丘顶部、沙丘的两个兽角前端、沙丘背风坡坡脚5个典型部位的风速廓线和风沙流结构进... 在风沙地貌学中,跃移沙粒与风场的耦合作用下,其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为风速廓线和风沙流结构的变异。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坡脚、沙丘顶部、沙丘的两个兽角前端、沙丘背风坡坡脚5个典型部位的风速廓线和风沙流结构进行了实地观测,并与参照点(丘间粗沙地)的风速廓线和风沙流结构进行了对比。发现受地形扰动作用,沙丘背风坡坡脚处和沙丘的两个兽角前端的风速廓线形式均呈现非对数形式分布。除迎风坡坡脚处风沙流结构与参照点处相似之外,其余各个部位风沙流均表现出不同于参照点的结构形式。直接采用曲线拟合方法对风沙流结构函数进行拟合,并针对有明显分段现象的风沙流结构形式,采取分段拟合,并对造成风速廓线和风沙流结构变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新月形沙丘 风速廓线 风沙流结构
原文传递
超强台风山竹近地层外围风速剖面演变特性现场实测 被引量:22
16
作者 赵林 杨绪南 +3 位作者 方根深 崔巍 宋丽莉 葛耀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54,共12页
利用多普勒激光雷达在琼州海峡北岸徐闻地区从2018年9月15日12:28到2018年9月17日13:53对1822号超强台风山竹外围风场进行实测,获得台风登陆前29个小时至登陆后21个小时时间范围内每隔10min一次的近地层风速剖面演变数据。总结台风远端... 利用多普勒激光雷达在琼州海峡北岸徐闻地区从2018年9月15日12:28到2018年9月17日13:53对1822号超强台风山竹外围风场进行实测,获得台风登陆前29个小时至登陆后21个小时时间范围内每隔10min一次的近地层风速剖面演变数据。总结台风远端风场演变过程的4个阶段:外围小风、登陆前强风切变、登陆后低空急流、台风远离时风速衰减;发现台风远端风场S形和反C形2种风剖面形态;总结距离台风中心230~750km范围内最大风速高度沿台风半径向外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发现台风登陆前远端风场平均最大风速高度约360m,平均风剖面幂指数0.41,登陆后平均最大风速高度约800m,平均风剖面幂指数0.28;验证Vickery提出的对数律修正模型对台风远端风场风剖面形态的适用性,发现该模型对反C形风剖面拟合度较好,对S形风剖面上部重现度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远端风场 边界层 实测 风剖面 演变过程
下载PDF
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防护体系近地面流场特征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春来 邹学勇 +3 位作者 程宏 杨硕 潘星慧 王洪涛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6年第3期353-360,共8页
基于地形和流场实测,研究了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铁路防护体系近地面流场沿NNW—SSE方向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地形变化以及人工植被和草方格的存在,防护带内等风速线沿风向呈逐渐变疏和抬高的趋势,各高度的风速总体上呈递减趋势,风速放大率... 基于地形和流场实测,研究了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铁路防护体系近地面流场沿NNW—SSE方向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地形变化以及人工植被和草方格的存在,防护带内等风速线沿风向呈逐渐变疏和抬高的趋势,各高度的风速总体上呈递减趋势,风速放大率为负;沙丘迎风坡风速放大率为正,流动沙丘迎风坡风速放大率高于固定沙丘迎风坡.沙丘背风坡2.5m高度内风速放大率总体为负.防护带内的固定沙丘背风坡气流通体减速,各高度的风速放大率全部为负,平均为-1.48%/m.防护带内地表空气动力学特征发生变化,其中沙丘迎风坡地表风速廓线接近于对数率;人工植被带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显著高于流沙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坡头 防护体系 近地面流场 风速廓线
下载PDF
上海世博园上空边界层风垂直变化观测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辛跳儿 贺千山 +4 位作者 魏海茹 刘冬韡 周广强 杨何群 邵德民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7-135,共9页
利用平矩阵风廓线雷达于2007年7月17日至9月28日对上海世博园规划区上空的风垂直分布进行了观测。通过分析该地上空三维风场的日变化,发现夜间以偏西气流为主,白天风速较小,以偏东气流为主,表明该地区以海陆风为主导的环流特征是这一地... 利用平矩阵风廓线雷达于2007年7月17日至9月28日对上海世博园规划区上空的风垂直分布进行了观测。通过分析该地上空三维风场的日变化,发现夜间以偏西气流为主,白天风速较小,以偏东气流为主,表明该地区以海陆风为主导的环流特征是这一地区的局地环流日变化的基本特征。逐日变化分析表明,在8月2日以前主要以偏西北气流为主,之后基本是以东南气流为主,并且垂直运动特征以上升气流为主,强烈的垂直运动与偏西气流相关密切,同时偏北气流往往带来较强的上升运动。日夜平均廓线分析表明,夜间风速较大,并且夜间风速的垂直变化与白天相比也有很大不同,白天270 m以下风速随高度基本不变,而夜间从近地面向上风速随高度逐渐增大,低层<90 m的范围内白天风速大于夜间风速。城市冠层以上风向的日夜变化不明显,多为偏北气流控制。城郊风廓线的对比表明受城市下垫面粗糙度的影响,城市风速明显比郊区减小。城市和郊区的水平风速变化在城市冠层以上比较接近,相关系数达到了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世博园 风廓线 风雷达 边界层
下载PDF
上海地区台风风特性Monte-Carlo随机模拟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赵林 朱乐东 葛耀君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31,共7页
收集和整理了1949年至2005年台风年鉴统计资料和上海崇明岛侯家镇气象站逐时(连续)气象观测记录。对于上海近年来两次强台风(麦莎0509和卡努0515)进行了案例分析,表明台风风场的强变异性不容忽视,台风风环境评价采用可靠度分析理论具有... 收集和整理了1949年至2005年台风年鉴统计资料和上海崇明岛侯家镇气象站逐时(连续)气象观测记录。对于上海近年来两次强台风(麦莎0509和卡努0515)进行了案例分析,表明台风风场的强变异性不容忽视,台风风环境评价采用可靠度分析理论具有相当的优势。Monte-Carlo台风随机模拟结果亦表明极值风速样本分布具有偏态性,由此建议了极值风速估算保证率系数的合理取值。采用Monte-Carlo台风风场随机模型和敏感度分析方法计算了不同场地条件风环境随机参数对于台风极值风速的贡献程度,并对上海地区的台风风场参数合理取值进行了优化。最后,以越界峰值法和广义Pareto分布探讨了工程场地目标重现期内极值风速预测过程,再现了几类典型工程场地台风风环境的梯度风高度、平均风剖面、极值风速和阵风因子取值特点,并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Monte—Carlo方法 梯度风高度 平均风剖面 极值风速 阵风因子
下载PDF
成都地区春季一次持续性灰霾天气过程特征及预测 被引量:19
20
作者 颜玉倩 朱克云 +1 位作者 张杰 徐铖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年第1期33-39,共7页
选取2013年2月25日至3月11日成都地区一次严重污染天气过程,利用成都地区环境监测中心站观测数据、成都市温江气象站观测资料、欧洲中心0.75°×0.75°再分析资料及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风廓线雷达资料,对此次成都地区灰霾天气... 选取2013年2月25日至3月11日成都地区一次严重污染天气过程,利用成都地区环境监测中心站观测数据、成都市温江气象站观测资料、欧洲中心0.75°×0.75°再分析资料及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风廓线雷达资料,对此次成都地区灰霾天气过程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不同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并建立了PM2.5浓度预测方程。结果表明:成都地区春季此次灰霾天气过程高空形势稳定,地面由均压场或弱低压控制且未形成降水时,有利于污染物的积聚与加强,但高空有低槽系统,低压一旦增强,灰霾消散的几率增大;垂直方向风速较小且为下沉气流,为灰霾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低层0—200 m之间存在较强的接地逆温,接地逆温层的结构对空气对流产生抑制作用,有利于水汽的积聚和雾的形成,出现灰霾天气的几率较大。出现灰霾天气时,混合层高度一般较低。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PM2.5浓度预报模型并进行回代检验,在此基础上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成都地区春季一次灰霾过程进行预报,结果表明,模型可准确的预报污染等级,预报效果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逆温 风廓线 逐步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