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植被再野化的城市荒野生境重建——以野花草甸为例 被引量:25
1
作者 袁嘉(文/翻译) 游奉溢 +3 位作者 侯春丽 欧桦杰 尹渊 田乐(翻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1期26-39,共14页
城市环境中残存着一些以自然过程为主导的荒野生境片段,在生物多样性保育、维持城市生态过程、连接人与自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植被再野化提供了重建城市荒野生境的重要途径,旨在恢复严重退化的城市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及... 城市环境中残存着一些以自然过程为主导的荒野生境片段,在生物多样性保育、维持城市生态过程、连接人与自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植被再野化提供了重建城市荒野生境的重要途径,旨在恢复严重退化的城市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及功能,使其逐渐野化并达到自然过程基本不受人类干扰的程度。本文以野花草甸景观为例,提出了主动利用景观生态流、拟自然设计与最小限度干预进行城市植被再野化的技术框架;从自我设计、微地形设计、拟自然群落设计、植物–动物关键种协同共生设计,以及自然柔性材料运用等5个方面详细探讨并提供科学参考。同时,以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湖岸公园绿地为例,阐述了在"自然–人工"斑块复杂镶嵌的城市景观中进行植被再野化与荒野生境重建的实践原则与应用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荒野 城市植物景观 再野化 生境 草本植物群落 野花草甸
原文传递
自然草甸群落对人工构建野花组合的启示 被引量:17
2
作者 房味味 袁涛 付桂荣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63,共5页
为探索自然草甸群落对人工构建野花组合的启示,解决野花组合配置中花卉种类的选择及数量配比问题,调查了中国华北地区4处具有观赏性的典型草甸,按株高将草甸群落划分为3个亚层,分析其垂直结构、各亚层植物种类的性状特点及季相特征与动... 为探索自然草甸群落对人工构建野花组合的启示,解决野花组合配置中花卉种类的选择及数量配比问题,调查了中国华北地区4处具有观赏性的典型草甸,按株高将草甸群落划分为3个亚层,分析其垂直结构、各亚层植物种类的性状特点及季相特征与动态变化,绘制自然草甸群落景观模拟图,最后从群落结构、群落外貌和季节动态等方面,为人工野花组合群落构建提供可借鉴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自然草甸群落 野花组合 启示
下载PDF
城市植物景观与关键种的协同共生设计框架——以野花草甸与传粉昆虫为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袁嘉 杜春兰 《风景园林》 2020年第4期50-55,共6页
城市植物景观的系统稳定性、观赏效果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维持正面临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的严峻挑战。近年来,生态系统关键种的保育研究为城市植物景观提供了增强环境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分析关键种对于城市植物景观的重要生态功... 城市植物景观的系统稳定性、观赏效果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维持正面临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的严峻挑战。近年来,生态系统关键种的保育研究为城市植物景观提供了增强环境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分析关键种对于城市植物景观的重要生态功能,综述国内外关键种的研究应用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建“城市植物景观—关键种”协同共生体系的设计框架。从环境要素设计、关键种选择与吸引、植物筛选及种植、营巢生境与庇护生境设计、踏脚石生境与迁徙廊道设计等方面探讨关键种与城市植物景观协同共生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提供风景园林实践中以关键种与植物景观协同共生来提升城市植物景观功能的有效途径,以及“城市植物景观—关键种”协同共生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归纳、设计框架和应用范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植物景观 关键种 协同共生 生境设计 野花草甸
下载PDF
昆虫野花带在农业景观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学峰 高亦珂 +1 位作者 谢哲城 徐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81-1491,共11页
在农业景观中,昆虫野花带是以混播等方式,建植在农田、果园、菜地等农地边缘的条状或片状生态缓冲区。通过配置不同功能植物形成植物群落,为自然天敌及传粉者提供蜜粉源和栖息地,改善农地生境质量;强化害虫天敌支持系统,达到提高授粉率... 在农业景观中,昆虫野花带是以混播等方式,建植在农田、果园、菜地等农地边缘的条状或片状生态缓冲区。通过配置不同功能植物形成植物群落,为自然天敌及传粉者提供蜜粉源和栖息地,改善农地生境质量;强化害虫天敌支持系统,达到提高授粉率、减少农药使用、改良修复农地土壤、净化水源、抑制杂草等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文回顾了昆虫野花带的应用发展历程,涵盖了中西欧发达国家及美国等地。不同国家昆虫野花带侧重不同,瑞士、比利时等国家作为昆虫野花带的源头,最早将生态保育的思想运用于农业生产,并付诸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英国昆虫野花带有政策的细化支持,应用方式丰富;美国以本土植物的开发、草原生境的修复及重要传粉者保护为研究与实践的重点。中国的农地周边由于外来物种入侵、人为干预严重等造成了景观异质性低、生境破碎化,亟待引入昆虫野花带的技术手段,进行生境管理与规划。中国的昆虫野花带研究仍处于发展初期,缺少实际应用。未来,中国昆虫野花带的发展,首先要针对现有非作物生境植物群落以及各类昆虫群落展开动态监测与调查,在大尺度上划定生态保护区域,分析现有生境格局,构建生态网络,研究昆虫野花带的规划方案,分清主次和功能需求,并根据节肢动物功能团的时空动态变化,确定最佳群落结构,保持昆虫野花带生境与其他自然与半自然生境的功能连接度,保留多样的景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混播 传粉者 生境管理 昆虫野花带 生态系统服务
下载PDF
野花草地的发展历程及应用前景概述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旻 刘燕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51,共4页
野花草地是一种起源于国外的新型草本花卉应用形式,其符合低碳城市和生态型园林发展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对于国外而言,野花草地在我国城市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介绍了野花草地的起源、发展及其建植方... 野花草地是一种起源于国外的新型草本花卉应用形式,其符合低碳城市和生态型园林发展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对于国外而言,野花草地在我国城市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介绍了野花草地的起源、发展及其建植方法,探讨该植物景观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花草地 植物景观 建植方法
下载PDF
内蒙古桦木沟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草甸群落对人工构建野花组合的启示 被引量:9
6
作者 蒋亚蓉 袁涛 刘雪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8-41,共4页
调查了内蒙古桦木沟林场自然草甸群落的种类构成和花相特点,在人工构建野花组合时,可模拟参考自然草甸,每平方米至少有11种植物,且至少分属于4个科,可使人工群落较为稳定。野花组合盛花期时,每平方米应有6种开花植株且其中至少有3种不... 调查了内蒙古桦木沟林场自然草甸群落的种类构成和花相特点,在人工构建野花组合时,可模拟参考自然草甸,每平方米至少有11种植物,且至少分属于4个科,可使人工群落较为稳定。野花组合盛花期时,每平方米应有6种开花植株且其中至少有3种不同花型,可形成较好的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桦木沟国家森林公园 群落 自然草甸 野花组合
下载PDF
野花组合景观建植综述 被引量:10
7
作者 蒋亚蓉 房味味 +3 位作者 袁涛 霍天 葛利明 靳文东 《中国城市林业》 2016年第4期5-11,共7页
野花组合起源于欧美,在国内也深受欢迎。它是模拟自然界草本群落建植而成的,其核心是植物材料的选择及群落建植。文章强调了野花组合植物种类的选择及配比,阐述了野花组合的建植技术要点,包括播种、肥水管理、杂草控制,推广过程中存在... 野花组合起源于欧美,在国内也深受欢迎。它是模拟自然界草本群落建植而成的,其核心是植物材料的选择及群落建植。文章强调了野花组合植物种类的选择及配比,阐述了野花组合的建植技术要点,包括播种、肥水管理、杂草控制,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发内容等,以期为野花组合在我国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花组合 种类 建植 综述
下载PDF
三种植物应用于野花组合中的竞争与共存 被引量:6
8
作者 刘莹 岳桦 夏斌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4-102,共9页
混播构建野花组合景观时,其不同植物种间竞争与共存问题是植物景观形态与质量可持续性营造的理论依据。现以赛菊芋(Heliopsis helianthoides)、宿根亚麻(Linum perenne)、蓝蓟(Echium vulgare)3种植物为例,采用露地直播的方法,设置3种... 混播构建野花组合景观时,其不同植物种间竞争与共存问题是植物景观形态与质量可持续性营造的理论依据。现以赛菊芋(Heliopsis helianthoides)、宿根亚麻(Linum perenne)、蓝蓟(Echium vulgare)3种植物为例,采用露地直播的方法,设置3种植物单独播种和混合播种2种播种模式(3种材料单独播种CKY、CKM、CKJ,T1处理宿根亚麻和赛菊芋1∶1混播,T2处理宿根亚麻和蓝蓟1∶1混播,T3处理赛菊芋和蓝蓟1∶1混播,T4处理宿根亚麻、赛菊芋和蓝蓟1∶1∶1混播),对不同播种模式下3种植物的株高生长量、相对生物量(RY)、相对密度(RD)、竞争率(CR)和相对产量总值(RYT)进行分析,研究了3种供试植物在等比例混播中的竞争关系与共存问题,及构建野花组合植物景观过程中的竞争关系与共存机制。结果表明:3种植物混播中竞争力表现为蓝蓟>赛菊芋>宿根亚麻。其中与宿根亚麻的混播促进了赛菊芋的生长,与其它植物的混播均对宿根亚麻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而对蓝蓟无显著的影响。在等比例混播的条件下,T1、T2、T3、T4处理均不具备混播花卉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将3种植物应用于混播植物景观时应适当降低蓝蓟的混播比例,而提高宿根亚麻的混播比例,从而保证第2年景观的可持续性并提高植物群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菊芋 宿根亚麻 蓝蓟 种间竞争 野花组合
原文传递
野花组合概念剖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房味味 袁涛 +1 位作者 国有清 姜国峰 《中国城市林业》 2015年第3期24-27,38,共5页
野花组合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美国家的一种新型草本花卉应用形式,是在掌握了草本花卉观赏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将其种子混配、播种后创造出的类自然界草甸的人工群落。因其具自然之美、创建及维护成本低廉、景观效果稳定且生态... 野花组合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美国家的一种新型草本花卉应用形式,是在掌握了草本花卉观赏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将其种子混配、播种后创造出的类自然界草甸的人工群落。因其具自然之美、创建及维护成本低廉、景观效果稳定且生态效益良好等优点,现在我国开始流行。文中将对"野花组合"这一概念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如何理解其中的"野"字。对该问题的剖析将更有利于对野花组合这一景观形式的理解和营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花组合 概念 剖析
下载PDF
野花草地的国外营建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旻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29-131,共3页
野花草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在我国还是一种新兴的花卉应用形式。现简要介绍野花草地的应用价值,并对国外通过露地直播创造野花草地的营建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野花草地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野花草地 自然景观 营建技术
下载PDF
3种因素对野花组合建植初期花卉密度和杂草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秦贺兰 梁芳 +1 位作者 许超 丛正 《河北林果研究》 2014年第2期194-198,共5页
野花组合是符合"生态园林、低碳发展"理念的城市园林造景手法。以花卉为主,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L9(34),探究植物种类组成(A)、生活型比例(B)、播种量(C)3种处理因素对野生花卉组合建植初期花卉密度及杂草密度的影响。结... 野花组合是符合"生态园林、低碳发展"理念的城市园林造景手法。以花卉为主,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L9(34),探究植物种类组成(A)、生活型比例(B)、播种量(C)3种处理因素对野生花卉组合建植初期花卉密度及杂草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花卉密度的重要性依次为C、A、B,其中因素A、C在发芽后的第21天对组合花卉密度的影响差异显著(α=0.05);发芽期各因子对杂草密度控制效果的重要值R依次为7 025(B)、5 425(A)、1 775(C),其中因素B对发芽后14d杂草密度的影响差异显著(α=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花组合 乡土花卉 正交试验 花卉密度 杂草密度
下载PDF
野花组合在海绵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应用潜力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素波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81-85,共5页
本研究介绍了野花组合在海绵植物景观中的含义及优势,并详细阐述了野花组合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生态效益包括增加生物多样性、适应多种不利生境、改良土壤等方面:通过蜜源类及鸟饲类野花组合的运用,为多种动物... 本研究介绍了野花组合在海绵植物景观中的含义及优势,并详细阐述了野花组合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生态效益包括增加生物多样性、适应多种不利生境、改良土壤等方面:通过蜜源类及鸟饲类野花组合的运用,为多种动物提供食物来源;根据不同生境的条件限制,选择耐旱型野花组合、耐阴型野花组合、耐寒型野花组合、耐湿型野花组合等应对不利生境;利用植物对土壤中的物质的附着、吸收、积累和分解等作用,实现土壤成分的改良。野花组合的经济效益主要从植物的香料提取及干花制作两方面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花组合 海绵植物景观 应用潜力
下载PDF
重庆、成都地区野花草地应用情况调查研究
13
作者 郑添文 易小林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1期82-85,90,共5页
采用实地调查、知情人访谈等方法,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和成都市鲜花山谷进行调查,对两地野花草地的花卉品种、观赏效果、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大学虎溪校区野花草地景观共应用草花6种,鲜花山谷野花草地景观中共应用草... 采用实地调查、知情人访谈等方法,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和成都市鲜花山谷进行调查,对两地野花草地的花卉品种、观赏效果、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大学虎溪校区野花草地景观共应用草花6种,鲜花山谷野花草地景观中共应用草花16种,隶属于5科14属,菊科植物占绝对优势。两地野花草地中本地野草占比最低为10%,最高为75%。提出丰富野花草地应用形式、重视对乡土花草的应用和加强对混播比例设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花草地 观赏特性 应用形式 乡土植物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成都市鲜花山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