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巫山李家滩出土大口折肩青铜尊探微——兼据同类尊的风格和关键工艺探讨其年代和扩散 被引量:5
1
作者 苏荣誉 《南方民族考古》 2017年第1期131-187,共57页
巫山李家滩出土的大口折肩尊应是迄今所知峡江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器,属于具有牺首和鸟饰的高浮雕纹类型,牺首以贴片铸铆式后铸而纹饰由模一芯合作而成,具有典型的商代南方型青铜器特点,与六安淠河、岳阳费家河、江陵八姑台、枣阳... 巫山李家滩出土的大口折肩尊应是迄今所知峡江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器,属于具有牺首和鸟饰的高浮雕纹类型,牺首以贴片铸铆式后铸而纹饰由模一芯合作而成,具有典型的商代南方型青铜器特点,与六安淠河、岳阳费家河、江陵八姑台、枣阳新店、广汉三星堆出土的,以及颐和园、东京国立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赛克勒博物馆等收藏的造型、纹饰和工艺一致。本文即是通过对器物所蕴含的风格和技术要素进行提取和分析,揭示它们间的内在联系,展现它们在风格和技术上的同源性以及制作年代的同时性。本文尝试依据尊肩部装饰对大口折肩尊进行类型划分和分析,通过这些尊铸铆式后铸牺首和高浮雕纹饰在器内壁相应下凹两个代表性特征,爬梳源流,将其年代推定在中商中、晚期,它们同铸于南方作坊,出自两、三代铸工之手。其广泛的分布可以看作中商时期文化扩展的遗产,也曾深刻影响了殷墟青铜器的风格和工艺。殷墟青铜器接受了南方风格和工艺,尊有高浮雕纹饰但内壁却不下凹,牺首不用铸铆式后铸而是榫接式,铸铆式后铸用于其他器物,这些技术选择应体现了一些青铜铸造的组织状况。与商代南方青铜器风格的形成、发展和式微相应,安阳青铜工业迅即臻于鼎盛当和南方的影响有关,迁入工匠或是重要一途,南方铸铜作坊也被同时毁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大口折肩尊 铸铆式后铸 模芯合作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