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马鸡巢址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楠 贾非 郑光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0-193,共4页
2003-04-06和2004-04-06在四川省稻城县著杰寺地区对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巢址进行了调查.野外共发现白马鸡巢13个,11巢位于高山栎灌丛根基部(84.62%),1巢位于石壁下(7.69%),1巢位于倒木下(7.69%).其中12巢为满窝卵,平均... 2003-04-06和2004-04-06在四川省稻城县著杰寺地区对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巢址进行了调查.野外共发现白马鸡巢13个,11巢位于高山栎灌丛根基部(84.62%),1巢位于石壁下(7.69%),1巢位于倒木下(7.69%).其中12巢为满窝卵,平均窝卵数为(7.33±0.54)枚(n=12,5~11枚).从8个巢的准确出雏时间推测,研究区内白马鸡产卵期为04-27 05-21.著杰寺附近发现的12巢,1巢在杂木林中,其他11巢皆在高山栎灌丛中.x2检验表明,著杰寺研究区的白马鸡巢址偏爱高山栎灌丛环境(x2=8.333,v=1,P<0.05).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白马鸡巢址偏爱距地表0.5,1,2 m盖度(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P<0.05)和灌丛直径较大的环境(Mann Whitney U-test,P<0.05);白马鸡对植被盖度、灌木高度(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P<0.05)和灌木盖度(Mann Whitney U-test,P<0.05)等因子的选择是在相对较小的区间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鸡 巢址选择 窝卵数 繁殖
下载PDF
白马鸡冬季群体栖息地选择的经验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贾非 王楠 郑光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4-530,共7页
于 2 0 0 3年 1— 4和 10— 12月考察了四川省稻城县著杰寺、格瓦村、冉子村等地白马鸡(Crossoptiloncrossoptilon)群体的栖息地选择 .采用样线法进行系统取样或随机取样调查 ,通过Mann WhitneyU检验判定遇见样方 (有白马鸡出现 )和未... 于 2 0 0 3年 1— 4和 10— 12月考察了四川省稻城县著杰寺、格瓦村、冉子村等地白马鸡(Crossoptiloncrossoptilon)群体的栖息地选择 .采用样线法进行系统取样或随机取样调查 ,通过Mann WhitneyU检验判定遇见样方 (有白马鸡出现 )和未遇样方 (无白马鸡出现 )间呈显著差异的环境变量 ,对这些变量进行数据转换 (同一类型的变量相互乘积 )并以它们为自变量 ,以白马鸡的出现赋值为 1或不出现赋值为 0为因变量进行逐步线性回归 ,结果中保留相关显著的变量 (t检验 ,P <0 0 5 ) ,从而得到白马鸡栖息地选择的经验模型 .结果表明 :距水源距离、灌木盖度、灌木高度、乔木盖度、乔木高度、乔木胸径和草本盖度等变量在遇见样方与未遇样方间呈显著差异 (P <0 0 5 ) ,数据转换后引入的 3个新变量亦呈显著差异 (P <0 0 5 ) ;回归等式的决定系数较高且回归相关显著(r2 =0 832 ,F =17 12 5 ,df=4 ,P =0 .0 0 0 ) ,各自变量也相关显著 (t检验 ,P <0 .0 5 ) ,而灌木盖度、灌木高度、乔木盖度、乔木高度、乔木胸径和草本盖度等变量相关不显著 (t检验 ,P >0 0 5 ) .在 3个乡的考察中对该经验模型进行了验证 ,采用同样方法进行数据变换 ,以与经验模型相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逐步线性回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鸡 栖息地选择 经验模型 Mann-whitey U检验 T检验
下载PDF
白马鸡配对期两性行为的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楠 贾非 郑光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3-516,共4页
2003年4月和2004年4月在四川省稻城县著杰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野生白马鸡(Crossoptiloncrossoptilon)配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马鸡配偶中雌、雄个体全天伴随活动,无特殊情况不会分离.在不受其他个体干扰的情况下,配偶移动时... 2003年4月和2004年4月在四川省稻城县著杰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野生白马鸡(Crossoptiloncrossoptilon)配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马鸡配偶中雌、雄个体全天伴随活动,无特殊情况不会分离.在不受其他个体干扰的情况下,配偶移动时雌性多在前并控制移动方向.雌、雄鸟间距离平均为(1.75±0.03)m,在雄性驱逐其他个体时间距最大.在全天行为记录中,雄性警戒的时间最多,之后依次为取食、移动、驱逐、站立、休息和其他行为.雌性在一天中行为时间分配依次为取食、移动、休息、站立、警戒和其他行为.驱逐行为完全由雄性承担.两性共有行为中雄性用于警戒的时间显著高于雌性(P<0.05),用于取食、休息的时间显著低于雌性(P<0.05),用于移动和站立的时间与雌性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鸡 配偶 行为 时间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