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色污染对棉花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8
1
作者 李青军 危常州 +3 位作者 雷咏雯 王娟 吴同鲁 王晓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769-775,共7页
研究了土壤中地膜残留对土壤物理性状、棉花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随残留地膜的增加而减小,而土壤容重和比重随之增加。(2)在0-40cm土壤中。残膜能够刺激棉花根系的生长,当残膜量为900kg/h... 研究了土壤中地膜残留对土壤物理性状、棉花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随残留地膜的增加而减小,而土壤容重和比重随之增加。(2)在0-40cm土壤中。残膜能够刺激棉花根系的生长,当残膜量为900kg/hm^2以下时,棉花根表面积、根长密度和根重都大量增加;在40-100cm土壤中,残膜阻碍根系生长,使根系生物量下降。(3)随着残膜数量增加,棉花干物质重和冠/根均随着残膜量的增加而减小,棉花地下部地上部生长不协调,产量降低。因此,一定数量的残膜刺激根系生长的现象是棉花植株的适应性反应,而残膜对棉花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学产量均有负面影响,残膜数量越大,减产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污染 棉花 残膜 根系
下载PDF
可降解地膜对石河子垦区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晓伟 何文清 +2 位作者 李志强 李生太 吕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7期24-27,共4页
可降解地膜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其配方与气候条件相匹配是保证棉花正常生长和籽棉产量的先决条件。本研究以不同可降解地膜为供试材料,探讨不同降解地膜的降解情况及其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覆膜对照... 可降解地膜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其配方与气候条件相匹配是保证棉花正常生长和籽棉产量的先决条件。本研究以不同可降解地膜为供试材料,探讨不同降解地膜的降解情况及其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覆膜对照(CK)相比,常规地膜(PE)、二元酸二元醇共聚酯降解地膜(PBAT)、聚乳酸降解地膜(PLA)和光降解地膜(PPF)均促进棉花的生长,使其增产6.6%~21.3%;由于可降解地膜材料的不同,3种可降解地膜的降解特性以及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全生物降解地膜降解速度最快,比光降解地膜(PPF)提前进入诱导阶段,特别是主要成分为PBAT的全生物降解地膜覆膜120天后基本完全降解;由于过早的降解,其产量显著低于常规PE地膜,而主要成分为PLA的全生物降解地膜产量与常规PE地膜无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主要成分为PLA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石河子垦区覆盖与其区域气候条件和棉花生长匹配较好,棉花籽棉产量与常规PE地膜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河子 垦区 可降解地膜 白色污染 降解时期 棉花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莫言《白棉花》版本考辨
3
作者 李勇军 《中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作为“《红高粱》的姊妹篇”的中篇小说《白棉花》,最早公开发表在《花城》1991年第5期,是为“初刊本”;几乎同时,它又被收入华艺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的同名小说集《白棉花》,是为“初版本”。这两个版本时间接近,却又存在着明显的文... 作为“《红高粱》的姊妹篇”的中篇小说《白棉花》,最早公开发表在《花城》1991年第5期,是为“初刊本”;几乎同时,它又被收入华艺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的同名小说集《白棉花》,是为“初版本”。这两个版本时间接近,却又存在着明显的文本差异,以至于后来“花开两朵”——后来的“转载本”属于“初刊本”序列;2002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幸福时光好幽默:莫言电影小说精品》、2004年当代世界出版社“莫言文集”第10卷《白棉花》等则是“初版本”的延续。而2004年民族出版社“名著彩绘·莫言精品系列”的《白棉花》,虽以“初版本”为“底本”,但已经过全面修改,可称之为“改定本”,2020年5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白棉花》(莫言中篇小说精品系列)采用的就是这个版本。一方面,我们力倡作家的版本意识,即尽可能保持作品文本的高度稳定;另一方面,作品的一次次修改、打磨,又确实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就结果而言,当代文学的作品文本与版本,往往是由作家与编辑共同完成的,而读者也是版本“最优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白棉花》 初刊本 改定本
下载PDF
棕色棉与白色棉杂交F_1代吐絮期光合特性的杂种优势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姜磊 王旺华 +5 位作者 李廷春 蔡永萍 林毅 樊洪泓 高俊山 姜家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328,共6页
选择4个棕色棉品种(系)与5个白色棉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得正反交组合各20个,测定了吐絮期正反交组合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PS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分析杂交F1代光合参数的杂种优势表现与正反交之间的差... 选择4个棕色棉品种(系)与5个白色棉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得正反交组合各20个,测定了吐絮期正反交组合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PS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分析杂交F1代光合参数的杂种优势表现与正反交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吐絮期杂种F1各项光合参数没有明显的正向中亲优势、正向超亲优势。正反交组合之间,除胞间CO2浓度存在显著差异外,其它光合参数差异不显著,胞间CO2浓度受到细胞质效应影响。正交组合F1叶绿素含量与胞间CO2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反交组合F1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棉 白色棉 光合特性 正反交组合
下载PDF
纳米TiO2/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膜材料的性能及抗老化应用
5
作者 易苏 陈建芳 +3 位作者 廖欢 周亭 陈思颖 青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2-256,共5页
为探索纳米TiO2/聚乙烯醇(PVA)复合水凝胶膜对纺织材料的保护作用,以纳米TiO2对PVA水凝胶膜进行改性,改变纳米TiO2含量,考察了这一系列膜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纳米TiO2的加入量为5.0%时,其综合性能较佳,此时复合水凝胶膜的拉伸强度为... 为探索纳米TiO2/聚乙烯醇(PVA)复合水凝胶膜对纺织材料的保护作用,以纳米TiO2对PVA水凝胶膜进行改性,改变纳米TiO2含量,考察了这一系列膜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纳米TiO2的加入量为5.0%时,其综合性能较佳,此时复合水凝胶膜的拉伸强度为9.41MPa,最大紫外透过率仅为74.94%,透明度达69.82%,选取纳米TiO2含量为5%的复合水凝胶膜,以白棉为例,将合成的复合水凝胶对纺织材料样品进行处理,发现处理后的样品在经紫外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其性能变化不大,而未处理的样品在经紫外光照射后,其纤维结构有明显损伤,失重率达6.77%、力峰值损失达18.28%、白度值也明显下降,这表明合成的水凝胶对纺织材料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水凝胶 纳米TIO2 复合水凝胶 白棉 光老化
下载PDF
莫言《白棉花》中方碧玉悲剧形象分析
6
作者 吉四梅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8-20,共3页
莫言《白棉花》将视野定格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小有名气的产棉县山东高密县,塑造了方碧玉这一性格鲜明具有悲剧意蕴的女性形象。一方面她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另一方面她也是一位追求爱情、追求独立、反抗权威的殉道者。
关键词 《白棉花》 方碧玉 悲剧形象
下载PDF
莫言早期中篇小说《红高粱》和《白棉花》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陈亚琼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44-46,共3页
《红高粱》及其姊妹篇《白棉花》是莫言早期两部极具代表性的中篇小说。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立足于文本的具体分析和抽象概括,从"高粱"与"棉花"的对立、"红"与"白"的统一以及"红高粱"... 《红高粱》及其姊妹篇《白棉花》是莫言早期两部极具代表性的中篇小说。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立足于文本的具体分析和抽象概括,从"高粱"与"棉花"的对立、"红"与"白"的统一以及"红高粱"与"白棉花"对后期创作的影响3方面入手,揭示了小说中农村与城市相对立的生存环境,炽热与纯洁相结合的人物形象,以及这种叙事和想象在莫言后期作品中的延续与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白棉花》 《红高粱》
下载PDF
木棉纤维的结构、性能及其产品的保暖性测试 被引量:18
8
作者 楼利琴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17,共3页
观察了木棉纤维纵横向形态结构,对木棉纤维长度和细度分布、吸放湿性、耐酸碱性和上染率等进行了测试分析,与白棉、彩棉做比较,并进行了相同结构参数的产品开发及保暖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木棉纤维的纵向表面光滑,横截面呈圆柱型中... 观察了木棉纤维纵横向形态结构,对木棉纤维长度和细度分布、吸放湿性、耐酸碱性和上染率等进行了测试分析,与白棉、彩棉做比较,并进行了相同结构参数的产品开发及保暖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木棉纤维的纵向表面光滑,横截面呈圆柱型中空结构,长度比白棉和彩棉短,细度比白棉和彩棉细,吸湿和导湿性能比白棉和彩棉好,染色性能比白棉纤维差。木棉纤维耐碱不耐酸,开发的木棉纤维产品有较好的保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纤维 白棉纤维 彩棉纤维 结构 性能 保暖性
下载PDF
黄原脂棉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白酒中微量铅 被引量:8
9
作者 封静余 袁惠娟 顾海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7-108,110,共3页
探讨了黄原脂棉富集铅的条件。试验表明 ,p H为 3~ 7时黄原脂棉能定量富集微量铅 ,以硝酸 ( 1 + 99) 5ml,水浴 2 0 min即可定量解脱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5.35% ,回收率为 98.8%~ 1 0 5.2 % ,结果满意。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白酒 黄原脂棉 测定 微量分析 富集
下载PDF
白腐真菌与嗜热性侧孢霉复配对棉花秸秆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益 李春越 +3 位作者 韩雅娇 杨宝和 马多 贾宏涛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8年第3期273-281,共9页
为了解决农业固体废弃物棉花秸秆还田后的快速降解问题,本研究以棉花秸秆在白腐真菌和噬热性侧孢霉复配下的微生物降解为研究内容,通过对白腐真菌和噬热性侧孢霉拮抗试验、白腐真菌和噬热性侧孢霉复配对棉花秸秆降解的最优条件组合筛选... 为了解决农业固体废弃物棉花秸秆还田后的快速降解问题,本研究以棉花秸秆在白腐真菌和噬热性侧孢霉复配下的微生物降解为研究内容,通过对白腐真菌和噬热性侧孢霉拮抗试验、白腐真菌和噬热性侧孢霉复配对棉花秸秆降解的最优条件组合筛选试验、白腐真菌与噬热性侧孢霉复配在田间降解秸秆的系列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白腐真菌和噬热性侧孢霉两种菌株共存时不相互抑制菌丝生长,菌株之间不发生拮抗反应,可以对两种菌株进行复配形成棉花秸秆降解菌群;(2)根据L9(34)正交试验结果,综合考虑温度、氮添加量、菌种类型和料水比这四种因素对棉花秸秆中木质素、纤维素和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效果,室内降解棉花秸秆在最优组合条件温度45℃、氮添加量3%、料水比1/2,复合菌群下的效果最好;(3)田间降解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室内降解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在冬季低温和降雪等情况下,为期50 d的田间试验中复配菌组对棉花秸秆降解率达到29.93%。后续实验需要在考虑实际土壤磷素含量情况下,确定适合于棉花秸秆降解的磷素补充量来促进棉花秸秆在田间快速降解。本研究对农业固体废弃物棉花秸秆在田间的快速降解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真菌 嗜热性侧孢霉 降解 棉花秸秆 农业固体废弃物
下载PDF
棕色、绿色和白色棉品系光合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华水金 袁淑娜 +5 位作者 赵向前 张小全 刘英新 文国吉 张海平 王学德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6,共6页
比较了白色棉、棕色棉和绿色棉3个品系苗期、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花后期和吐絮期6个时期植株叶片叶绿素a和b的含量、叶绿体希尔反应活力、Ca2+-APTase、Mg2+-ATPase活性和净光合速率等光合指标及产量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白色棉子... 比较了白色棉、棕色棉和绿色棉3个品系苗期、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花后期和吐絮期6个时期植株叶片叶绿素a和b的含量、叶绿体希尔反应活力、Ca2+-APTase、Mg2+-ATPase活性和净光合速率等光合指标及产量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白色棉子棉产量显著高于棕色棉,绿色棉最低。3个材料的光合指标在植株盛花期差异最大,说明盛花期是影响棉花光合代谢的重要时期。与白色棉相比,棕色棉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低、叶绿体希尔反应活力弱、AT-Pase活性弱,导致其净光合速率低,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是造成其产量低的生理原因之一。就绿色棉而言,叶片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其ATPase活性与白色棉相当;在盛花期,植株的净光合速率超过了白色棉,但仍未能获得高产,表明了影响绿色棉品系产量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棉 绿色棉 白色棉 产量 光合特性
下载PDF
经济毛皮动物“白鼻子病”发病原因初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侯志军 魏韬 +4 位作者 金光耀 张彦龙 刘志平 田秀华 华育平 《野生动物》 2009年第1期50-52,共3页
"白鼻子病"在毛皮动物间的广泛流行已经影响到了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营养代谢病,但是到现在还没有确定该病的具体发病原因。在综合分析了近年基层兽医对"白鼻子病"的治疗体会和国外... "白鼻子病"在毛皮动物间的广泛流行已经影响到了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营养代谢病,但是到现在还没有确定该病的具体发病原因。在综合分析了近年基层兽医对"白鼻子病"的治疗体会和国外曾发生过的毛皮动物代谢病的情况后,对它们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为"白鼻子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鼻子病 cotton FUR disease” “Waster TURKEY syndrome” 营养代谢病
下载PDF
白泥超轻陶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富杰 张砚 +2 位作者 周烁 魏存弟 苗世顶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7-584,共8页
以一种即将工业化的固体废弃物白泥为原料,一种膨胀性黏土黑棉土为助熔剂,油页岩半焦为发泡剂成功制备出一类新型陶粒,产品满足GB/T17431-2010中给定的超轻陶粒标准。给出实验优化条件,即:原料配比为7:7:6(白泥:黑棉土:油页岩半焦),最... 以一种即将工业化的固体废弃物白泥为原料,一种膨胀性黏土黑棉土为助熔剂,油页岩半焦为发泡剂成功制备出一类新型陶粒,产品满足GB/T17431-2010中给定的超轻陶粒标准。给出实验优化条件,即:原料配比为7:7:6(白泥:黑棉土:油页岩半焦),最佳烧结制度为450℃下预烧15 min后升温至1230℃,烧结15 min。探究了膨胀陶粒的烧结工艺与原始物料成分适用关系,烧结过程中的物相转变规律,并修正了Riley相图有关制备发泡陶粒的成分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陶粒堆积密度为355 kg/m^3、密度等级400级、吸水率为10.22%、孔隙率为49.06%。采用了热重(TG)、偏光显微镜(OLYMPUS)和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方法对陶粒孔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轻质陶粒 白泥 黑棉土 油页岩半焦 物相转变 Riley相图分析
下载PDF
新疆天然彩色棉性能测试及可纺性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艾比拜.买买提 亚力坤.吐尔洪 阿孜古丽.依米提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用HVI和AFIS两个测试系统测试了新疆阿克苏和石河子栽培的天然彩色棉的物理机械性能 ,并与该地区本白棉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的天然彩色棉、不同色泽的天然彩色棉及天然彩色棉与本白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但也存... 用HVI和AFIS两个测试系统测试了新疆阿克苏和石河子栽培的天然彩色棉的物理机械性能 ,并与该地区本白棉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的天然彩色棉、不同色泽的天然彩色棉及天然彩色棉与本白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但也存在共性。与本白棉相比天然彩色棉微尘和杂质含量明显偏高 ,但成熟度却没有明显差异 ;从总体上看 ,虽然有些天然彩色棉品种的马克隆值偏低 ,细度较细 ,断裂比强度较低 ,但是大部分天然彩色棉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综合品质良好 ,具有较好的可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彩色棉纤维 本白棉纤维 物理性能 可纺性 测试 评价
下载PDF
白腐真菌-活性污泥联合处理棉浆黑液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丽红 金若菲 +1 位作者 孙洪军 高艳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2-425,共4页
棉浆黑液是一类较难处理的工业有机废水,其中含有大量木质素,木质素不仅是化纤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而且也是造纸工业的副产物,由于得不到充分利用,变成环境污染物,严重污染了环境。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处理方法来解决这一... 棉浆黑液是一类较难处理的工业有机废水,其中含有大量木质素,木质素不仅是化纤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而且也是造纸工业的副产物,由于得不到充分利用,变成环境污染物,严重污染了环境。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处理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有效处理化纤厂棉浆黑液,采用以白腐真菌糙皮侧耳(Pleutrotus ostreatus)B1为降解菌的鼓泡塔反应器与活性污泥法联合处理棉浆黑液,初步摸索可行的处理工艺并确定相关参数。棉浆黑液经鼓泡塔反应器预处理、活性污泥法后处理,废水COD去除率为94%~97%,出水COD低于国家污水三级排放标准(1000mg·L-1)。将白腐真菌糙皮侧耳B1投加到活性污泥中,逐渐增加进水负荷,COD去除率为55%~83%,明显好于活性污泥单独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了白腐真菌-活性污泥联合处理棉浆黑液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真菌 糙皮侧耳 活性污泥 棉浆黑液 木质素
下载PDF
白竹炭粘胶纤维/棉混纺纱线的染色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永久 冯爱芬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5-288,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实验方案研究了白竹炭粘胶纤维/棉(70/30)混纺纱线的染色工艺,确定了不同染料染白竹炭粘胶纤维/棉混纺纱线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采用最佳工艺染色后的白竹炭粘胶纤维/棉混纺纱线色泽鲜艳,色牢度优良。
关键词 白竹炭 粘胶纤维 纱线 染色 上染率 色牢度
下载PDF
木浆水刺布与市售白棉布屏障作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婷婷 樊蓉 +1 位作者 唐素兰 李凤云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 :了解木浆水刺布对细菌的屏障作用。方法 :将木浆水刺布及市售白棉布叠成 1~ 4层 ,分别铺在培养基表面 ,于干燥和潮湿状态下在布上滴加不同稀释度的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 ,培养后记录菌落数。结果 :在干燥和潮湿状态下... 目的 :了解木浆水刺布对细菌的屏障作用。方法 :将木浆水刺布及市售白棉布叠成 1~ 4层 ,分别铺在培养基表面 ,于干燥和潮湿状态下在布上滴加不同稀释度的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 ,培养后记录菌落数。结果 :在干燥和潮湿状态下木浆水刺布 1层即可防止细菌透过 ;市售白棉布 1层在干燥和潮湿状态下均有细菌透过 ,潮湿状态下细菌更易通过 ,叠加到4层才有肯定的屏障作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敷料 木浆水刺布 白棉布 屏障作用
下载PDF
天然彩色棉纤维与白棉纤维水分含量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增梅 李江 +2 位作者 曹青 张建江 沙建新 《中国纤检》 2011年第7期60-63,共4页
本文通过对天然彩色棉纤维和白棉纤维水分含量的研究,得出天然彩色棉纤维的水分含量大于白棉纤维水分含量,对棉纤维的加工及指导纺纱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天然彩色棉纤维 白棉纤维 含水率 回潮率 结构 果胶
下载PDF
复合菌对棉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席琳乔 吴书奇 +1 位作者 史卉玲 马春晖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6-139,共4页
为了提高新疆棉秆的利用率,解决其粗蛋白含量低、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适口性差及南疆地区牧草饲草料紧缺的问题,试验采用生物技术处理棉秆,A组(对照组)不进行发酵处理,B组进行白腐菌(PC)发酵处理,C组进行纤维素降解菌(MAM)发酵处... 为了提高新疆棉秆的利用率,解决其粗蛋白含量低、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适口性差及南疆地区牧草饲草料紧缺的问题,试验采用生物技术处理棉秆,A组(对照组)不进行发酵处理,B组进行白腐菌(PC)发酵处理,C组进行纤维素降解菌(MAM)发酵处理,D组进行PC+MAM处理,E组进行MAM+青贮微生物菌(LAB)混合发酵处理,F组进行PC+LAB+MAM处理,测定棉秆中木质纤维素降解率。结果表明:F组半纤维素降率为42.69%,纤维素降解率为44.30%,木质素降解率为30.45%,粗蛋白含量提高9.37%。纤维素降解微生物菌、白腐菌和青贮微生物菌在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过程可以大大提高棉秆在体外和尼龙袋中的降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白腐菌 青贮微生物菌 棉秆 木质纤维素
原文传递
超白芯靛蓝环染技术的生产实践
20
作者 黄旭 张炜栋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29,共4页
探讨了前处理和染色工艺对靛蓝环染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绳状染色机上,采用浓碱丝光前处理,多道浸轧低浓度靛蓝,轧车压力0.3 MPa,染液pH控制在11左右,保险粉质量浓度0.2 g/L,环染效果最好。采用防水处理棉纱芯的包芯纱,可达到超白芯... 探讨了前处理和染色工艺对靛蓝环染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绳状染色机上,采用浓碱丝光前处理,多道浸轧低浓度靛蓝,轧车压力0.3 MPa,染液pH控制在11左右,保险粉质量浓度0.2 g/L,环染效果最好。采用防水处理棉纱芯的包芯纱,可达到超白芯靛蓝环染染色效果。该工艺适应性广,可减少蒸汽和靛蓝的使用量,节能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染 靛蓝 超白芯 包芯纱 防水棉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