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道岔转辙器部件轮轨两点接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马晓川 徐井芒 +3 位作者 王平 陈漫 胡辰阳 王健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5-161,共7页
根据基本轨与尖轨的相对位置及轨下支撑方式,分析车轮与转辙器钢轨的接触特性,在考虑尖轨与基本轨相对运动的基础上,提出铁路道岔转辙器部件轮轨两点接触的计算方法,以18号单开道岔为例,对比分析了标准和磨耗车轮LMA踏面与钢轨匹配时的... 根据基本轨与尖轨的相对位置及轨下支撑方式,分析车轮与转辙器钢轨的接触特性,在考虑尖轨与基本轨相对运动的基础上,提出铁路道岔转辙器部件轮轨两点接触的计算方法,以18号单开道岔为例,对比分析了标准和磨耗车轮LMA踏面与钢轨匹配时的轮轨接触特性,验证两点接触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车轮踏面磨耗后,轮轨接触点位置更多的位于尖轨轨距角附近,会增大尖轨的侧面磨耗;车轮踏面磨耗会导致轮载转移的位置后移,增大车辆进入道岔时轮对蛇形运动的距离和幅度,进而导致横向轮轨动力相互作用的增大;磨耗后的车轮踏面,其轮轨两点接触的可能区域分布较为分散,可能造成轮轨接触点的无规律跳跃,从而引起较大的轮轨冲击振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道岔 尖基轨相对运动 轮轨两点接触 轮载转移
下载PDF
基于目标侧倾角刚度的FSAE赛车悬架刚度研究
2
作者 李飞 吴华伟 +1 位作者 张勇 蒋庆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90,共5页
为提高FSAE赛车的操纵稳定性及极限侧倾加速度,提出一种基于目标侧倾角刚度的赛车双横臂悬架刚度计算方法。通过设定赛车的目标侧倾角刚度,确定了赛车单位侧倾加速度下的轮荷转移量和前后悬架侧倾角刚度的分配,并推导出前后悬架的稳定... 为提高FSAE赛车的操纵稳定性及极限侧倾加速度,提出一种基于目标侧倾角刚度的赛车双横臂悬架刚度计算方法。通过设定赛车的目标侧倾角刚度,确定了赛车单位侧倾加速度下的轮荷转移量和前后悬架侧倾角刚度的分配,并推导出前后悬架的稳定杆刚度。建立ADAMS/Car悬架模型,以最小化整车侧倾时的轮荷转移量为目标,采用隔代映射遗传算法对车轮定位参数、悬架刚度随车轮上下跳动的变化曲线进行求解。仿真和实车验证结果均表明,相比未设定目标侧倾角刚度进行悬架刚度计算,该方法可更有效地减小赛车的侧倾轮荷转移,提高赛车在极限工况下的侧倾加速度和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侧倾角刚度 轮荷转移量 稳定杆刚度 ADAMS 赛车悬架刚度
下载PDF
Effect of the drive system on locomotiv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using different dynamics models 被引量:4
3
作者 ZHANG Tao CHEN ZaiGang +2 位作者 ZHAI WanMing WANG KaiYun WANG Ho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08-320,共13页
Based on the theory of vehicle-track coupled dynamics and gear system dynamics, a locomotive-track coupled spatial dynamics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considering the dynamic effects of the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 Based on the theory of vehicle-track coupled dynamics and gear system dynamics, a locomotive-track coupled spatial dynamics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considering the dynamic effects of the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vibration responses of a locomotive's major components are then simulated using three locomotive-track models, namely the proposed dynamics model with the gear transmissions, a locomotive-track coupled dynamics model that considers the traction motor, and the classical Zhai's model. The locomotiv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three models are extracted and compared to reveal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m so as to explore the dynamic effects of the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clarify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hese model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ynamic effects of the gear transmissions have a negligible influence on the lateral vibrations of the locomotive components. However, they have obvious effects on the vertical and longitudinal vibrations of the wheelset and the traction motor. Another advantage of the locomotive dynamics model that considers the dynamic effects of the gear transmissions is that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drive system can be assessed in the vehicle vibration environment. This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s that can assist researchers in choosing the most appropriate locomotive dynamics model according to their specific research purpo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AR transmission dynamic RESPONSES TIME-VARYING MESH STIFFNESS wheel-rail contact AXLE load transfer
原文传递
轮荷转移条件下前束值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劳俊 谢伟忠 +2 位作者 刘梦岩 何家兴 王瑞林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3-48,共6页
通过对整车在转弯工况下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考虑轮荷转移的简化二自由度操纵稳定性模型,分析了车辆静态前、后轮前束值对操纵稳定性中不足转向度的影响机理,采用ADAMS仿真软件量化前束值对稳态及瞬态性能指标的影响。最后,对分析结果进... 通过对整车在转弯工况下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考虑轮荷转移的简化二自由度操纵稳定性模型,分析了车辆静态前、后轮前束值对操纵稳定性中不足转向度的影响机理,采用ADAMS仿真软件量化前束值对稳态及瞬态性能指标的影响。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并对前、后轮前束值的影响敏感度进行量化分析和机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稳定性 前束值 不足转向度 轮荷转移
下载PDF
基于轮荷转移的外倾角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劳俊 谢伟忠 +2 位作者 刘梦岩 何家兴 王瑞林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0-138,共9页
影响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因素很多,但整车前后轮外倾角对其影响的研究较少,且无系统的定量分析。从该现状出发,需定量分析整车前后轮外倾角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程度。首先,通过对整车转弯工况下的受力分析,对标分析及建立考虑轮荷转移的简... 影响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因素很多,但整车前后轮外倾角对其影响的研究较少,且无系统的定量分析。从该现状出发,需定量分析整车前后轮外倾角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程度。首先,通过对整车转弯工况下的受力分析,对标分析及建立考虑轮荷转移的简化二自由度操纵稳定性模型,分析了车辆静态前后轮外倾角对操纵稳定性中不足转向度的影响机理。通过公式推导列出了影响性关联的变量参数,并说明了轮荷转移和外倾变化对操稳性的影响方向。然后,采用ADAMS仿真和考虑外倾侧向力的轮胎模型,用通用性和重复性高的模拟试验方法量化了外倾角对稳态及瞬态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倾角的影响趋势符合二自由度模型的预期,且后外倾角敏感度较前外倾角高。最后,通过操纵稳定性试验的验证,对后轮外倾角的影响感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并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契合度高,为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提升操纵稳定性的设计和问题解析能力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性能计划及底盘调校时,在轮胎偏磨、油耗及滑行距离这些性能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调整对应的外倾角可提升操纵稳定性。因后轮的敏感高,在操稳性设计时,按后轮外倾值负向绝对值大于前轮的方式进行了匹配设计。在调校时,对于敏感度较高的后轮可作重点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轮荷转移 定量分析法 操纵稳定性 外倾角 不足转向度
原文传递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驱动力分配控制 被引量:6
6
作者 杜俊良 蒋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5-139,共5页
根据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驱动力独立可控的特点,采用分层控制分配方法,优化整车综合性能.控制器根据传感器信号判定车辆的行驶状态,并计算出车辆所需总驱动力矩,然后优化分配各驱动轮上的驱动力矩,同时考虑地面附着条件和驱动电机的约... 根据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驱动力独立可控的特点,采用分层控制分配方法,优化整车综合性能.控制器根据传感器信号判定车辆的行驶状态,并计算出车辆所需总驱动力矩,然后优化分配各驱动轮上的驱动力矩,同时考虑地面附着条件和驱动电机的约束条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分层控制分配方法,充分利用了垂直载荷较大的车轮的附着力,有效控制了垂直载荷较小的车轮的滑转,提高了车辆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独立驱动 电动汽车 驱动力分配 载荷转移 车辆性能
下载PDF
铁路道岔尖基轨相对运动对轮载转移与分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晓川 徐井芒 王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5-81,共7页
基于铁路道岔尖轨和基本轨的空间相对位置及轨下基础布置方式,研究转辙器部件内轮轨接触的特点,提出考虑尖基轨相对运动的轮载转移位置确定方法,以12号单开道岔为例,研究尖基轨相对运动对轮轨垂向力转移和分配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尖... 基于铁路道岔尖轨和基本轨的空间相对位置及轨下基础布置方式,研究转辙器部件内轮轨接触的特点,提出考虑尖基轨相对运动的轮载转移位置确定方法,以12号单开道岔为例,研究尖基轨相对运动对轮轨垂向力转移和分配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尖轨和基本轨相对运动对轮载转移的位置和长度均有较大的影响,以车辆直逆向通过转辙器为例,其轮载转移的范围距尖轨尖端2.302.74m,轮载转移段长度为0.44m,不考虑尖基轨相对运动时,轮载在距尖轨尖端2.622.78m的区域完成转移,轮载转移段长度为0.16 m;轮载转移区域内,沿线路纵向,轮轨垂向力在尖轨和基本轨上的分配呈非线性的变化规律,其变化规律与钢轨外形、轮轨动力相互作用及车辆过岔方式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道岔 尖基轨相对运动 轮轨接触 轮轨垂向力 轮载转移与分配
下载PDF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拖拉机牵引作业转矩分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华栋 鲁植雄 +3 位作者 邓晓亭 张超 骆光炬 周润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62-970,共9页
[目的]为使四轮驱动电动拖拉机在牵引作业工况下能够获得更好的牵引性能,提出轮边电机式独立驱动方案,驱动轮转矩实时可控。[方法]采用力矩平衡的方法,对牵引作业工况下的四轮独立驱动拖拉机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前、后轮垂向载荷转移随... [目的]为使四轮驱动电动拖拉机在牵引作业工况下能够获得更好的牵引性能,提出轮边电机式独立驱动方案,驱动轮转矩实时可控。[方法]采用力矩平衡的方法,对牵引作业工况下的四轮独立驱动拖拉机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前、后轮垂向载荷转移随挂钩阻力矩变化的关系。基于驱动轮的地面附着性能,以载荷比为转矩分配依据,建立前、后轮转矩分配比基于挂钩阻力矩变化的Matlab/Simulink仿真计算模型。根据参数计算,匹配合适部件,搭建了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拖拉机试验台架。根据仿真结果在台架上通过Lab VIEW编程测控实现转矩分配随牵引阻力矩变化而变化。[结果]牵引作业时,前、后驱动轮垂向载荷发生改变,重心后移,驱动轮的地面附着能力改变。基于载荷比转矩分配最多可以比均匀分配提高800 N·m的有效驱动力矩。[结论]采用驱动轮力矩平衡的方法,以车轮垂向载荷为转矩分配依据,得到牵引作业下前、后驱动轮的转矩分配与挂钩阻力矩的关系。按照规律对转矩合理分配,提高拖拉机的牵引性能和能量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独立驱动 电动拖拉机 载荷转移 转矩分配
下载PDF
线控转向汽车防侧翻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阳阳 付涛 +1 位作者 邓纤离 管乐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5年第5期28-32,共5页
通过线控转向(Steer-by-Wire,SBW)系统控制汽车方向盘转角提高某汽车在极限行驶中抗侧翻能力.建立SBW整车模型,基于紧急避让、紧急掉头和蛇行运动等3种危险操纵稳定性工况分析,得出该车易侧翻的结论.提出基于横向载荷转移率(Lateral Loa... 通过线控转向(Steer-by-Wire,SBW)系统控制汽车方向盘转角提高某汽车在极限行驶中抗侧翻能力.建立SBW整车模型,基于紧急避让、紧急掉头和蛇行运动等3种危险操纵稳定性工况分析,得出该车易侧翻的结论.提出基于横向载荷转移率(Lateral Load Transfer Ratio,LTR)的车辆动态防侧翻控制算法,通过SIMULINK与Car Sim的联合仿真平台,建立转向优化控制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典型工况下该车防侧翻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侧翻稳定性 线控转向 横向载荷转移率 优化控制
下载PDF
滚动动力弯沉仪在混凝土路面检测维修中的应用分析
10
作者 李骞 张东长 +1 位作者 王训锋 王敏 《交通标准化》 2009年第15期191-195,共5页
对国外路面无损检测新技术——滚动动力弯沉仪,及其在混凝土路面维修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并通过对比分析弯沉在混凝土路面面板上的变化规律来判断路基的承载力、接缝的传荷能力和板下脱空,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滚动动力弯沉仪 无损检测 接缝传荷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