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秦两汉时期农业灾害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卜风贤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3-467,共5页
周秦两汉时期农业灾害发生频繁 ,种类多样。灾害史料的灾度等级处理和统计结果表明 :西周时期发生重大农业灾害 8次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重大农业灾害 88次 ,秦汉时期发生重大农业灾害 2 91次。农业灾害在时间分布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 周秦两汉时期农业灾害发生频繁 ,种类多样。灾害史料的灾度等级处理和统计结果表明 :西周时期发生重大农业灾害 8次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重大农业灾害 88次 ,秦汉时期发生重大农业灾害 2 91次。农业灾害在时间分布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①农业灾害在年内季节分布中存在不平衡性 ;②农业灾害在年际分布中出现多个集中频发的时间区间。而且 ,愈到后来农业灾害集中发生的现象愈为明显。在空间分布方面 ,山东、山西地区是周秦两汉时期的农业重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灾害 时空分布 西周时期 秦汉时期 社会条件 自然条件
下载PDF
从《关雎》的阐释史看先秦两汉诗学 被引量:8
2
作者 尚学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43,共6页
上博简《诗论》用“以色喻于礼”评论《关雎》一诗 ,揭示了一个因情制礼的主题。其所运用的引申譬喻、联想感悟的阐释方式 ,体现了自由独立的文化创造精神 ,是对西周王官之学的突破。西汉三家诗派鉴于西汉初期后妃干政的史实 ,以说诗干... 上博简《诗论》用“以色喻于礼”评论《关雎》一诗 ,揭示了一个因情制礼的主题。其所运用的引申譬喻、联想感悟的阐释方式 ,体现了自由独立的文化创造精神 ,是对西周王官之学的突破。西汉三家诗派鉴于西汉初期后妃干政的史实 ,以说诗干预时政 ,释《关雎》为刺诗 ,他们对《关雎》的阐释是对《诗论》的不断引申发挥 ,逐渐将其意义确定在帝王后妃上 ,同时还显露出历史化的阐释倾向。毛诗学派不采用刺诗说而用历史化的方式解诗。《毛诗序》理论和资料来源广泛 ,但其阐释观点与学术精神却与先秦儒家越来越远。《毛诗序》应是东汉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雎》 阐释史 先秦 两汉 诗学
下载PDF
“天地”“阴阳”易位与汉代气化宇宙论的发展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晓毅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3-90,共8页
从天地与阴阳的关系角度看 ,汉代气化宇宙生成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西汉前期黄老道家首先建立气化宇宙生成系统 ,其中非无形气态的“天地”环节 ,是明显的理论缺陷。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的两汉之际 ,为了使“卦气说”与宇宙终极力量相... 从天地与阴阳的关系角度看 ,汉代气化宇宙生成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西汉前期黄老道家首先建立气化宇宙生成系统 ,其中非无形气态的“天地”环节 ,是明显的理论缺陷。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的两汉之际 ,为了使“卦气说”与宇宙终极力量相通 ,《易纬》作者以更复杂的宇宙生成论 ,提出了阴阳二气同时分化为天地二体与乾坤二气的说法 ,初步凿通了“天地”这个理论障碍。东汉后期黄老道家复兴中产生的社会批判思潮与早期道教 ,为安置生命的终极关怀 ,超越“天地” ,建立了简明的气化宇宙生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 阴阳 元气 宇宙论 两汉
原文传递
《孝经》与两汉的孝行 被引量:6
4
作者 秦进才 张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5-141,共7页
两汉时代,《孝经》思想社会化,孝道成为家庭伦理的核心、社会道德规范,深刻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尊敬、赡养父母,安葬、祭祀父母,蔚然成风,两汉成为孝子辈出、孝行兴盛的时代。
关键词 孝经 两汉 孝行
下载PDF
两汉南疆农牧业地理 被引量:8
5
作者 吕卓民 陈跃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3-62,共10页
两汉时期的南疆,随着区域农牧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已形成比较典型的河流绿洲农业区和山麓草原游牧区。农业生产已是五谷皆种,略与汉同。畜牧业生产则是驼马牛羊,种群皆备,标志着区域农牧业生产已进入成熟阶段,并形成合理的区域农牧业生产... 两汉时期的南疆,随着区域农牧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已形成比较典型的河流绿洲农业区和山麓草原游牧区。农业生产已是五谷皆种,略与汉同。畜牧业生产则是驼马牛羊,种群皆备,标志着区域农牧业生产已进入成熟阶段,并形成合理的区域农牧业生产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南疆 农牧业地理
原文传递
《孝经》在两汉的传播 被引量:6
6
作者 秦进才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5-100,105,共7页
《孝经》在两汉时代,经过文本阐释和社会传播,与政治措施相结合《,孝经》传播广泛政治化《,孝经》思想逐渐社会化,孝道成为家庭伦理核心、社会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等,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孝经 两汉 传播
下载PDF
两汉诏令中的皇帝身份——从“奉宗庙”到“承大业” 被引量:7
7
作者 丁佳伟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5,共11页
在西汉的诏令文本中,皇帝多以"奉宗庙"的身份呈现。从宣帝时期开始,诏令文本中出现了另一种皇帝身份——"承大业",它在东汉的诏令文本中完全取代"奉宗庙"而成为唯一较为固定的皇帝身份。两汉诏令文本中... 在西汉的诏令文本中,皇帝多以"奉宗庙"的身份呈现。从宣帝时期开始,诏令文本中出现了另一种皇帝身份——"承大业",它在东汉的诏令文本中完全取代"奉宗庙"而成为唯一较为固定的皇帝身份。两汉诏令文本中皇帝身份由"奉宗庙"到"承大业"的转变,与"汉家尧后"说和绍述古圣先王功业的理论建构有着直接关联。"承大业"身份不仅可以涵括血脉延续所赋予的合法性,同时也彰显了绍述古圣先王功业所带来的正统性。两汉皇帝身份的转变为皇帝制度注入了新的儒家政治文化内涵,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权力规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诏令 皇帝身份 宗庙 大业
原文传递
论两汉时期的生态思想 被引量:5
8
作者 党超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4-120,共7页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尊重自然规律、珍爱生命、倡导天人和谐的生态观念源远流长;而两汉时期正是中国古代生态思想总结定型的关键阶段。两汉时期的生态思想不仅倡导生态和谐和生态保护,而且更为鲜明的是强化生态伦理。生态和谐、生态伦理...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尊重自然规律、珍爱生命、倡导天人和谐的生态观念源远流长;而两汉时期正是中国古代生态思想总结定型的关键阶段。两汉时期的生态思想不仅倡导生态和谐和生态保护,而且更为鲜明的是强化生态伦理。生态和谐、生态伦理和生态保护思想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这正是两汉时期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时期 生态思想 生态和谐 生态伦理 生态保护
下载PDF
滇池地区汉代觼饰研究
9
作者 陈亮吉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5,共10页
“策”作为汉代滇池地区所出车马器中常见的一类器物,以铜制为主,兼有少量玉制、铁制。因其名易与马鞭等它类器物相混淆,故为明确该类器物马饰带扣的功用,结合文献学分析将之重新定名为“觼”;同时对该地区所出考古学材料展开详细梳理,... “策”作为汉代滇池地区所出车马器中常见的一类器物,以铜制为主,兼有少量玉制、铁制。因其名易与马鞭等它类器物相混淆,故为明确该类器物马饰带扣的功用,结合文献学分析将之重新定名为“觼”;同时对该地区所出考古学材料展开详细梳理,以前后两期觼饰形制演变的类型学研究为基础,与其他地区同类器相较,探讨各型式觼传入的源流及在本土的改进。最终结合各期觼饰出土情境分析,以该类器物的兴替简要阐释两汉时期滇池地区汉文化“羁縻类型”的形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觼饰 汉代 汉文化“羁縻类型”
原文传递
两汉龙虎图像组合分类及其含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重蓉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6,共8页
本文梳理了汉代墓葬中的龙虎图像组合资料,从"空间性"及组合关系的角度出发,尝试拓宽取材标准,并结合这些材料的地域分布、表现形式及空间位置等,对其进行分类。分析了龙虎图像组合的功能,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探寻其所反映出的... 本文梳理了汉代墓葬中的龙虎图像组合资料,从"空间性"及组合关系的角度出发,尝试拓宽取材标准,并结合这些材料的地域分布、表现形式及空间位置等,对其进行分类。分析了龙虎图像组合的功能,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探寻其所反映出的汉代人的生死观和宇宙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龙虎图像组合 分类 含义 丧葬观念
原文传递
两汉和亲理论的创立、发展与完善 被引量:3
11
作者 晋文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5-13,共9页
两汉和亲理论的创立始于汉初娄敬。其意图是对匈奴的侵扰暂且妥协和退让,以求得一段时间的安宁,也是汉匈国力强弱的一种体现。西汉前期的和亲政策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也带来了对匈奴一味妥协和退让的弊端。至汉武帝即位,为了实现大一统的... 两汉和亲理论的创立始于汉初娄敬。其意图是对匈奴的侵扰暂且妥协和退让,以求得一段时间的安宁,也是汉匈国力强弱的一种体现。西汉前期的和亲政策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也带来了对匈奴一味妥协和退让的弊端。至汉武帝即位,为了实现大一统的宏伟目标,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威服战争。在汉匈国力强弱的转换中,西汉中后期的和亲理论及政策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改造,就是要将和亲作为匈奴对汉求和臣服的标志。从长远来看,西汉王朝也终将使匈奴臣服。东汉王朝的和亲理论更为完善,成为一种积贮力量、等待时机、重新武力征服匈奴的战略设想,并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国家统一、匈奴臣服、汉族与匈奴等非汉民族和平友好交往的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娄敬 和亲 两汉王朝 匈奴 民族关系
下载PDF
论两汉时期武陵地区民族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文元 罗华斌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4年第4期122-127,共6页
两汉时期,是武陵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先民之间发生了交往与联系。西汉时期对武陵地区进行了早期的开发,开启了武陵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的序幕,对后续武陵地区民族关系的发展影响深远;东汉时期... 两汉时期,是武陵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汉族与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先民之间发生了交往与联系。西汉时期对武陵地区进行了早期的开发,开启了武陵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的序幕,对后续武陵地区民族关系的发展影响深远;东汉时期,武陵地区民族关系主要通过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表现出来。总体上来讲,两汉时期武陵地区呈现出以汉族为主导、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有序——冲突"互动的基本民族关系。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武陵地区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发展的初始区域空间,新的民族关系得以构建,为"武陵民族走廊"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时期 武陵地区 民族关系
下载PDF
两汉巴蜀经学略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更兴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45-50,共6页
经学在巴蜀地区的大规模传播始于西汉文翁立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巴蜀经学就以汉代中央博士官所传今文经学为主。进入东汉以后,更是与谶纬、灾异之学相结合,形成了这一时期巴蜀的儒学学术风尚。在东汉中后期今文经学即将被古文经学取代... 经学在巴蜀地区的大规模传播始于西汉文翁立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巴蜀经学就以汉代中央博士官所传今文经学为主。进入东汉以后,更是与谶纬、灾异之学相结合,形成了这一时期巴蜀的儒学学术风尚。在东汉中后期今文经学即将被古文经学取代的前夜,巴蜀经学达到了自己的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巴蜀 经学
下载PDF
两汉宗藩入嗣与“为人后之谊”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佳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6-226,共11页
“为人后之谊”是两汉经学礼法对宗藩入嗣的重要礼制规范,涉及尊奉大宗和顾念私亲两方面。两汉在尊奉大宗方面的一致性与入嗣者的权力合法性建构密切相关。而在顾念私亲方面,西汉面临经典歧义、经学礼法与汉家旧制冲突、外戚权力裹挟等... “为人后之谊”是两汉经学礼法对宗藩入嗣的重要礼制规范,涉及尊奉大宗和顾念私亲两方面。两汉在尊奉大宗方面的一致性与入嗣者的权力合法性建构密切相关。而在顾念私亲方面,西汉面临经典歧义、经学礼法与汉家旧制冲突、外戚权力裹挟等困境,表现为循环式冲突和动乱;东汉则通过构建尊号本亲之汉家故事等方式,对顾念私亲行为予以适度认可,准确把握了礼法的核心要义,在突破西汉礼法困境的同时,构筑起经学礼法与皇帝私情的合理分流机制。尊奉大宗的一致性与顾念私亲的差异性,展现了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经学礼法与汉家制度的激烈磨合,以及两汉以经治国策略的不断纯熟,折射出基于经典制度化之“儒教国家”形成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宗藩入嗣 经学礼法 大宗 私亲
下载PDF
汉唐间白马骑射风习之南渐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建华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27-31,共5页
在西汉以前,白马骑射是北方边疆民族作战的特色,而中原社会主要以刑杀会盟的方式在战争中利用白马。经过两汉间一百多年的发展,东汉末年,边疆以及内地汉人开始以白马骑射的方式进行征战。魏晋南北朝分裂期,北方民族南下,白马骑射风习继... 在西汉以前,白马骑射是北方边疆民族作战的特色,而中原社会主要以刑杀会盟的方式在战争中利用白马。经过两汉间一百多年的发展,东汉末年,边疆以及内地汉人开始以白马骑射的方式进行征战。魏晋南北朝分裂期,北方民族南下,白马骑射风习继续向南扩散,至隋唐而蔚为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白马骑射 南渐
下载PDF
宁夏固原杨家庄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赟 王晓阳 +1 位作者 乔国平(绘图) 孙广贺(绘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43,共15页
2009年,为配合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宁夏固原杨家庄清理了12座汉墓,出土了一批陶器、铜器、铁器等遗物。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推断墓葬时代为西汉早期至东汉中晚期。本次发掘为研究固原地区两汉时期的墓葬习俗提供... 2009年,为配合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宁夏固原杨家庄清理了12座汉墓,出土了一批陶器、铜器、铁器等遗物。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推断墓葬时代为西汉早期至东汉中晚期。本次发掘为研究固原地区两汉时期的墓葬习俗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固原 杨家庄汉墓 两汉时期 墓葬习俗
下载PDF
两汉酷吏的文化阐释
17
作者 刘德杰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6期16-18,共3页
两汉酷吏既具有酷、能、傲、廉的共同特征,又在吏道观、执政方式、法律意识以及人格追求上具有各自的时代特性,这与儒学在两汉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的不同密切相关。两汉酷吏对封建社会的执政理念、法律精神和史学评价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 两汉酷吏既具有酷、能、傲、廉的共同特征,又在吏道观、执政方式、法律意识以及人格追求上具有各自的时代特性,这与儒学在两汉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的不同密切相关。两汉酷吏对封建社会的执政理念、法律精神和史学评价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酷吏 共性 差异 文化意义
下载PDF
试论两汉王朝对西北地区边吏的任用特色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中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70-72,共3页
两汉时期由于西北边防的特殊需要,采用了独具特色的西北边吏任用政策。通过对两汉时期西北边吏的任用特点及该政策实施原因进行探索,可为今天西部开发中官员队伍的建设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 两汉王朝 西北地区 边吏 任用特色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雁窝池汉墓发掘简报
19
作者 王晓阳 沈刚(图) 王静竹(文/图/摄) 《草原文物》 2023年第2期36-47,共12页
雁窝池墓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燕子墩乡雁窝池村西南。为配合乌玛高速惠农段的建设,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清理了5座汉代砖室墓,出土陶、石、铜、铁等各类遗物60余件,为了解惠农以及石嘴山地区两汉时... 雁窝池墓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燕子墩乡雁窝池村西南。为配合乌玛高速惠农段的建设,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清理了5座汉代砖室墓,出土陶、石、铜、铁等各类遗物60余件,为了解惠农以及石嘴山地区两汉时期的丧葬习俗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窝池村 汉墓 两汉时期 墓葬习俗
下载PDF
两汉时期西域人汉式姓名探微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丛江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22,共11页
本文探讨了两汉时期西域人采用汉式姓名的问题。认为王莽于西汉元始二年(2年)操作实施的“去二名”改制措施,是导致以后西域人改用汉式名字的直接原因;论证和复原了西汉曾经在西域实施过“去二名”措施以及东汉继续在西域推行汉式名字... 本文探讨了两汉时期西域人采用汉式姓名的问题。认为王莽于西汉元始二年(2年)操作实施的“去二名”改制措施,是导致以后西域人改用汉式名字的直接原因;论证和复原了西汉曾经在西域实施过“去二名”措施以及东汉继续在西域推行汉式名字的史实;讨论了有关西域人采用汉式名字或姓名的模式问题;探讨了来源于汉地的姓氏观念在西域的植入和生根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西域 姓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