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外学者明清家具研究百年历程脉络梳理:西学与中学
被引量:
9
1
作者
彭亮
董玉库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共4页
对中外学者的中国明清家具研究百年历程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为西学与中学两个部分,分别对西方学者与中国学者对明清家具的研究进行了归类论述。重点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早期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中生代学者与新生代学者的研究成果进...
对中外学者的中国明清家具研究百年历程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为西学与中学两个部分,分别对西方学者与中国学者对明清家具的研究进行了归类论述。重点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早期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中生代学者与新生代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最后探讨了中国明清家具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家具
研究脉络
西学与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穿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贵州新学——《新学入黔:贵州近代教育的源流与发展》序
2
作者
张新民
《贵州文史丛刊》
2007年第4期90-94,共5页
近代"新学"的传播一方面与"西学"的挑激与引进有关,一方面也与儒家传统内部变革思想的高涨紧密相联。就"新学"入黔并逐渐本土化的具体过程而言,无论国家权力系统或地方知识精英,都发挥了主导性的范约作用...
近代"新学"的传播一方面与"西学"的挑激与引进有关,一方面也与儒家传统内部变革思想的高涨紧密相联。就"新学"入黔并逐渐本土化的具体过程而言,无论国家权力系统或地方知识精英,都发挥了主导性的范约作用,并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知识格局。严修、李端菜、张之洞、梁启超四人,虽然他们最终的价值选择不尽相同,但均一度徘徊或游离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直接间接地影响了黔地"新学"的传播,值得以个案的方式认真加以研究。地方精英华之鸿创办文通书局,在"新学"的传播史上可说是厥功甚伟。抗日战争时期大批外省高校内迁贵州从事讲学科研活动,则标志着地方文化的现代性转型进入了"质"的飞跃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学
西学
中学
传统
现代
传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梁启超人学思想述评
3
作者
杨江帆
王海林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7-20,共4页
梁启超在借鉴传统人论资源及融会泰西学说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社会发展的核心命题,即人的现代化。梁启超毕生致力于人的解放和思想启蒙,其人学思想研究成为20世纪中国近现代人学思想史的真正开端,也为今人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角度认识人的...
梁启超在借鉴传统人论资源及融会泰西学说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社会发展的核心命题,即人的现代化。梁启超毕生致力于人的解放和思想启蒙,其人学思想研究成为20世纪中国近现代人学思想史的真正开端,也为今人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角度认识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人学
传统文化资源
执中鉴西
人的现代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论略
4
作者
王海林
董四代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00-105,共6页
面对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和社会现代化的理性诉求,梁启超从思想文化和精神层面思考民族解放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辩证扬弃传统思想资源和借鉴吸收泰西学说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民族主义的历史命题。梁启超...
面对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和社会现代化的理性诉求,梁启超从思想文化和精神层面思考民族解放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辩证扬弃传统思想资源和借鉴吸收泰西学说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民族主义的历史命题。梁启超毕生致力于思想启蒙和民族解放,成为20世纪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首倡者,也为今人从历史与逻辑统一上认识民族解放和社会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民族主义
传统文化资源
执中鉴西
社会现代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语堂古文小品误译与思考
被引量:
9
5
作者
孟祥春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39,95,共7页
林语堂是一位"文化使者",他的古文小品英译让不少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人乃至中国人的精神、审美、趣味和日常生活有了直观的了解。林语堂致力于向西方推介中国文化,有着"以我为主"、"中西融通"的文化姿态...
林语堂是一位"文化使者",他的古文小品英译让不少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人乃至中国人的精神、审美、趣味和日常生活有了直观的了解。林语堂致力于向西方推介中国文化,有着"以我为主"、"中西融通"的文化姿态。林译忠实精美,堪称典范,但在典故传说、文化意象、风土器物、文意理解等方面存在诸多误译。这些误译有助于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林译,同时又促使我们思考在文化与文学"走出去"的思潮和实践中译者的"文化姿态"与"中西学"平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古文小品
误译
文化姿态
中西学平衡
原文传递
中国孝行故事在18世纪欧洲的传播
6
作者
谭渊
宣瑾
《国际汉学》
2024年第1期31-37,150,151,共9页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学西传的兴起,中国的孝道观念在18世纪借助《中国经典六种》等著作逐步传入欧洲,成为“道德伦理之乡”形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韩国英在1779年发表的《中国古今孝道》中将中国孝道系统地...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学西传的兴起,中国的孝道观念在18世纪借助《中国经典六种》等著作逐步传入欧洲,成为“道德伦理之乡”形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韩国英在1779年发表的《中国古今孝道》中将中国孝道系统地介绍到西方,引起德国教育家、诗人普费弗尔的关注。通过对孝行故事传播与改写的研究可以发现,普费弗尔从中国孝行故事中看到了“孝”的精神感召力,继而在四首叙事诗作品中塑造了作为孝道榜样的中国人群像。这反映了启蒙时代德国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也反映了儒家孝道观念对欧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道
中学西传
儒家
中国形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小说《吕大郎还金完骨肉》的海外传播与启示
7
作者
谭渊
刘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89-100,159,共13页
1735年,《今古奇观》中的三部短篇小说通过《中华帝国全志》传入欧洲及世界。其中《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以“戒人作恶,劝人为善”为宗旨,带有明显的道德训诫色彩,与《耶稣会通信集》记述的中国农民拾金不昧的故事共同塑造着作为“道德伦...
1735年,《今古奇观》中的三部短篇小说通过《中华帝国全志》传入欧洲及世界。其中《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以“戒人作恶,劝人为善”为宗旨,带有明显的道德训诫色彩,与《耶稣会通信集》记述的中国农民拾金不昧的故事共同塑造着作为“道德伦理之乡”的中国形象。1844年,法国编者为渲染《卡拉夫王子与中国公主》故事的中国色彩,将《吕玉的故事》收入波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日》改编本。而在1979年出版的阿拉伯文版《一千零一日》中,《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又被改编为《商人马尔迈尔的故事》。虽然该版本中的人物全部被换上阿拉伯化的名字,但核心情节并没有发生改变。从“还金”故事传播过程中一直保持稳定的“中国基因”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拾金不昧、善恶有报和敬天思想对故事的成功传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而隐藏在这些成功要素背后的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中学西传
道德伦理
儒家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的翻译会通思想
被引量:
6
8
作者
张德让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5-221,共7页
清代翻译会通思想在多方面不断丰富和发展:会通领域由天文历算、科技翻译到制度译介;会通手段由合译、广译、转译到独译;会通方式由"入吾学之型范"、以中会西到中西互相会通;会通目的由超胜到寻求富强,再到维新救亡;会通心理...
清代翻译会通思想在多方面不断丰富和发展:会通领域由天文历算、科技翻译到制度译介;会通手段由合译、广译、转译到独译;会通方式由"入吾学之型范"、以中会西到中西互相会通;会通目的由超胜到寻求富强,再到维新救亡;会通心理由"中学西源"到"中体西用",再到"体用不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会通
中学西源
中体西用
体用不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外学者明清家具研究百年历程脉络梳理:西学与中学
被引量:
9
1
作者
彭亮
董玉库
机构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
日本中国木材株式会社
出处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共4页
基金
国家职业教育“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资源库(2018-2020)。
文摘
对中外学者的中国明清家具研究百年历程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为西学与中学两个部分,分别对西方学者与中国学者对明清家具的研究进行了归类论述。重点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早期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中生代学者与新生代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最后探讨了中国明清家具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明清家具
研究脉络
西学与中学
Keywords
Ming
and
Qing
furniture
Thread
of
study
western
and
chinese
learning
分类号
TS664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穿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贵州新学——《新学入黔:贵州近代教育的源流与发展》序
2
作者
张新民
机构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2007年第4期90-94,共5页
文摘
近代"新学"的传播一方面与"西学"的挑激与引进有关,一方面也与儒家传统内部变革思想的高涨紧密相联。就"新学"入黔并逐渐本土化的具体过程而言,无论国家权力系统或地方知识精英,都发挥了主导性的范约作用,并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知识格局。严修、李端菜、张之洞、梁启超四人,虽然他们最终的价值选择不尽相同,但均一度徘徊或游离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直接间接地影响了黔地"新学"的传播,值得以个案的方式认真加以研究。地方精英华之鸿创办文通书局,在"新学"的传播史上可说是厥功甚伟。抗日战争时期大批外省高校内迁贵州从事讲学科研活动,则标志着地方文化的现代性转型进入了"质"的飞跃发展阶段。
关键词
新学
西学
中学
传统
现代
传播
Keywords
New
learning
western
learning
chinese
learning
Tradition
Modern
times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梁启超人学思想述评
3
作者
杨江帆
王海林
机构
武夷学院校长办公室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7-20,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传统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批准号:08JA710032)子课题
文摘
梁启超在借鉴传统人论资源及融会泰西学说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社会发展的核心命题,即人的现代化。梁启超毕生致力于人的解放和思想启蒙,其人学思想研究成为20世纪中国近现代人学思想史的真正开端,也为今人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角度认识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
梁启超
人学
传统文化资源
执中鉴西
人的现代化
Keywords
Liang
Qichao
human
science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blending
the
western
and
chinese
learning
human
modernization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论略
4
作者
王海林
董四代
机构
武夷学院思政部
武夷学院福建省统战文化研究基地
出处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00-105,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08JA710032)
文摘
面对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和社会现代化的理性诉求,梁启超从思想文化和精神层面思考民族解放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辩证扬弃传统思想资源和借鉴吸收泰西学说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民族主义的历史命题。梁启超毕生致力于思想启蒙和民族解放,成为20世纪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首倡者,也为今人从历史与逻辑统一上认识民族解放和社会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
梁启超
民族主义
传统文化资源
执中鉴西
社会现代化
Keywords
Liang
Qiehao
nationalism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blending
western
and
chinese
learning
so-cial
modernization
分类号
B259.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语堂古文小品误译与思考
被引量:
9
5
作者
孟祥春
机构
苏州大学
出处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39,95,共7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译论中‘意境’美学效度研究"(2013SJB74003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典籍英译翻译策略研究"(13BYY03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林语堂是一位"文化使者",他的古文小品英译让不少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人乃至中国人的精神、审美、趣味和日常生活有了直观的了解。林语堂致力于向西方推介中国文化,有着"以我为主"、"中西融通"的文化姿态。林译忠实精美,堪称典范,但在典故传说、文化意象、风土器物、文意理解等方面存在诸多误译。这些误译有助于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林译,同时又促使我们思考在文化与文学"走出去"的思潮和实践中译者的"文化姿态"与"中西学"平衡问题。
关键词
林语堂
古文小品
误译
文化姿态
中西学平衡
Keywords
Lin
Yutang
classical
chinese
essays
mistranslation
cultural
posture
western
learning
and
chinese
learning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孝行故事在18世纪欧洲的传播
6
作者
谭渊
宣瑾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国际汉学》
2024年第1期31-37,150,151,共9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中的征引阐释及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0JZD04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学西传的兴起,中国的孝道观念在18世纪借助《中国经典六种》等著作逐步传入欧洲,成为“道德伦理之乡”形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韩国英在1779年发表的《中国古今孝道》中将中国孝道系统地介绍到西方,引起德国教育家、诗人普费弗尔的关注。通过对孝行故事传播与改写的研究可以发现,普费弗尔从中国孝行故事中看到了“孝”的精神感召力,继而在四首叙事诗作品中塑造了作为孝道榜样的中国人群像。这反映了启蒙时代德国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也反映了儒家孝道观念对欧洲的影响。
关键词
孝道
中学西传
儒家
中国形象
Keywords
filial
piety
western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learning
Confucianism
the
image
of
China
分类号
I51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小说《吕大郎还金完骨肉》的海外传播与启示
7
作者
谭渊
刘琼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英语教研室
出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89-100,159,共13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故事’在世界文学中的征引阐释及启示研究”(20JZD046)。
文摘
1735年,《今古奇观》中的三部短篇小说通过《中华帝国全志》传入欧洲及世界。其中《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以“戒人作恶,劝人为善”为宗旨,带有明显的道德训诫色彩,与《耶稣会通信集》记述的中国农民拾金不昧的故事共同塑造着作为“道德伦理之乡”的中国形象。1844年,法国编者为渲染《卡拉夫王子与中国公主》故事的中国色彩,将《吕玉的故事》收入波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日》改编本。而在1979年出版的阿拉伯文版《一千零一日》中,《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又被改编为《商人马尔迈尔的故事》。虽然该版本中的人物全部被换上阿拉伯化的名字,但核心情节并没有发生改变。从“还金”故事传播过程中一直保持稳定的“中国基因”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拾金不昧、善恶有报和敬天思想对故事的成功传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而隐藏在这些成功要素背后的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
中国故事
中学西传
道德伦理
儒家文化
Keywords
chinese
story
western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learning
morality
and
ethics
Confucianism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的翻译会通思想
被引量:
6
8
作者
张德让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5-221,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YY013)
文摘
清代翻译会通思想在多方面不断丰富和发展:会通领域由天文历算、科技翻译到制度译介;会通手段由合译、广译、转译到独译;会通方式由"入吾学之型范"、以中会西到中西互相会通;会通目的由超胜到寻求富强,再到维新救亡;会通心理由"中学西源"到"中体西用",再到"体用不二"。
关键词
翻译会通
中学西源
中体西用
体用不二
Keywords
integration
in
translation
western
origi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earning
chinese
traditional
learning
as
foundation
while
western
learning
as
application
unity
of
foundation
with
application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外学者明清家具研究百年历程脉络梳理:西学与中学
彭亮
董玉库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穿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贵州新学——《新学入黔:贵州近代教育的源流与发展》序
张新民
《贵州文史丛刊》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梁启超人学思想述评
杨江帆
王海林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论略
王海林
董四代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林语堂古文小品误译与思考
孟祥春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9
原文传递
6
中国孝行故事在18世纪欧洲的传播
谭渊
宣瑾
《国际汉学》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明代小说《吕大郎还金完骨肉》的海外传播与启示
谭渊
刘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清代的翻译会通思想
张德让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