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份的迷思——当代西方身份政治学的兴衰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薇 张亮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8-75,85,142,共10页
身份政治学是左翼力量边缘化后的重新登场,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作为恢复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身份信仰而作出的努力。原先具有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左翼人士出现了身份缺失的现象——要么主动放弃,要么选择"中间道路"。它兴起于20世纪70... 身份政治学是左翼力量边缘化后的重新登场,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作为恢复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身份信仰而作出的努力。原先具有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左翼人士出现了身份缺失的现象——要么主动放弃,要么选择"中间道路"。它兴起于20世纪70、80年代的资本主义新变化时期,兴盛于世纪交替之际,并形成多元文化主义式身份政治和正义式身份政治两大典型理论形态,有效地批判了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加深的不平等社会关系。然而,金融危机爆发后,身份政治学的弊端显露无疑,无力回应批判资本主义的激进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只有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议题之中,才可能找到变革资本主义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政治 西方左派 身份认同 新自由主义
原文传递
从数众到数字共同体:当代西方左翼对数字资本主义的批判路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温旭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51,共11页
数字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数字化过程中数字生产方式的表现,它使得一般智力并入数字资本且变成数字增长极。当代西方左翼把身份政治从现实空间扩展到数字空间,从数字资本主义发展视角形塑数字身份政治,把数众作为数字政治主体推上历史舞台... 数字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数字化过程中数字生产方式的表现,它使得一般智力并入数字资本且变成数字增长极。当代西方左翼把身份政治从现实空间扩展到数字空间,从数字资本主义发展视角形塑数字身份政治,把数众作为数字政治主体推上历史舞台,却忽视了数字工人阶级的独立性。遗憾的是,数字工人主义没有从数字资本对数字劳动的剥削出发,而是以数字活劳动去反抗数字资本,因为数字活劳动是一种无法被完全汲取的本体性、生成性的数字力量,这样一来就变成了一种“哥白尼式的颠倒”的数字反抗方案。在探求超越数字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当代西方左翼提出了各种数字共同体的设想,却受困于数字资本逻辑的数字技术共同体的局限,并没能做到对数字资本逻辑的颠覆、对数字劳动逻辑的高扬和对数据所有权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西方左翼 数众 数字工人主义 数字共同体
原文传递
西方左派对中国道路的认知形态及时代回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6-112,共7页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西方左派对中国道路的认识发生着阶段性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左派学者对中国道路的认知更加深入,认同度也更加提升。但是在理论层面,西方左派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仍然存在不足,对中国道路的成就、价值和意...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西方左派对中国道路的认识发生着阶段性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左派学者对中国道路的认知更加深入,认同度也更加提升。但是在理论层面,西方左派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仍然存在不足,对中国道路的成就、价值和意义尚未完全理解。在意识层面,西方中心主义的驱使,以及缺乏对中国的现实了解,依旧给西方左派了解中国道路造成巨大困扰。中国学者应当正视西方左派的中国道路认知问题,在阐释好中国道路的同时,对误解中国道路的方面给予坚决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左派 中国道路 认知形态 三大规律 西方中心主义
原文传递
西方左翼“霸权趋势论”与“中国角色论”述评
4
作者 戴卫华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5-40,共6页
西方左翼基于对新帝国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外部危机的分析,提出了关于新帝国主义霸权发展的三大趋势论,即"霸权崩溃论""霸权替代论"与"霸权延续论"。结合对新帝国主义霸权的发展趋势的论述,西方左翼认为正... 西方左翼基于对新帝国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外部危机的分析,提出了关于新帝国主义霸权发展的三大趋势论,即"霸权崩溃论""霸权替代论"与"霸权延续论"。结合对新帝国主义霸权的发展趋势的论述,西方左翼认为正在崛起的中国可能在新帝国主义体系中扮演"参与者""竞争者"和"超越者"的角色。辩证地分析这些论述,对反抗新帝国主义霸权的全球运动以及中国未来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左翼 新帝国主义 历史趋势 中国角色
下载PDF
论平台资本主义的变与不变——兼评左翼的解决策略 被引量:12
5
作者 焦佩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73,共13页
当数据成为主要生产资料、平台成为数据枢纽时,数字资本主义升级为平台资本主义。从其表象来看,平台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自我调适的一种新变化,具有参与门槛低、灵活性高、透明性高、协同性高的“一低三高”特征,因而被认为是“共享经济... 当数据成为主要生产资料、平台成为数据枢纽时,数字资本主义升级为平台资本主义。从其表象来看,平台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自我调适的一种新变化,具有参与门槛低、灵活性高、透明性高、协同性高的“一低三高”特征,因而被认为是“共享经济”与“自营经济”,开启了一条通往减少剥削、实现共同繁荣的后资本主义道路。从其本质来看,它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竞争性高、稳定性低、监视性高、分散性高的“三高一低”特征,是“零工经济”与“无合同经济”,只会加速新自由主义的推进和资本主义矛盾的不可调和。为此,西方左翼人士希望通过平台合作主义、数据算法开源化、平台联合斗争、普遍基本收入制度来加以解决。但是,这些无法触及资本主义本质的措施根本不能有效解决平台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与冲突。这也说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基本判断并没有因为平台资本主义的出现而过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新变化 资本主义本质 西方左翼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资本增殖、劳动异化与算法权力——当代西方左翼对资本主义数字劳动批判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卓红 郭晓晴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4,共10页
步入大数据时代,数字经济高歌猛进,数字技术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重塑人类社会,无论是主体生存形式还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方式在表现形式上都具有了崭新的样态,一切社会元素均被纳入数字化轨道,数字劳动应运而生。当代西方左翼检视资本主... 步入大数据时代,数字经济高歌猛进,数字技术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重塑人类社会,无论是主体生存形式还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方式在表现形式上都具有了崭新的样态,一切社会元素均被纳入数字化轨道,数字劳动应运而生。当代西方左翼检视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基于资本增殖、劳动异化和算法权力三重维度,对资本主义数字劳动展开全景式的批判性考察,思考其背后体现的劳动与资本、主体与世界、技术与解放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我们进一步认清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变化及其特质、探究大数据时代下数字劳动与资本逻辑之间关系的变化并展开对当今数字资本主义的批判,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西方左翼 数字劳动 数字资本主义 算法权力 异化
下载PDF
西方左翼数字社会主义理论:动力、特征与抗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泉 杜敏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7,共8页
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不断进步的数字化科技,社会主义理论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其中数字社会主义的出现集中体现了当代西方左翼对资本主义历史变革的乐观精神。广义的数字社会主义既包括凯文·凯利提出的狭义“数字社会主义”,也包括赛... 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不断进步的数字化科技,社会主义理论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其中数字社会主义的出现集中体现了当代西方左翼对资本主义历史变革的乐观精神。广义的数字社会主义既包括凯文·凯利提出的狭义“数字社会主义”,也包括赛博共产主义、交往社会主义、平台社会主义等其他类型。尽管各种数字社会主义类型的理论内涵不完全相同,但其中却蕴含了共同的理论要素。数字社会主义在理论主题选择、发展逻辑构建、理论向实践转变等方面表达了西方左翼的理论智慧和批判态度,同时又反映出他们有别于科学社会主义在社会变革中所具有的勇气与斗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会主义 西方左翼 资本主义批判
下载PDF
二十一世纪西方左翼学者对数字帝国主义的批判研究
8
作者 赵大元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9期39-42,共4页
数字帝国主义是传统帝国主义经历新帝国主义阶段接续发展产生的全新帝国主义统治样态。随着数字技术的加速发展,数字帝国主义批判理论的问题场域扩展至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等诸多领域,一方面研究互联网物体间性、虚体空间、数据关... 数字帝国主义是传统帝国主义经历新帝国主义阶段接续发展产生的全新帝国主义统治样态。随着数字技术的加速发展,数字帝国主义批判理论的问题场域扩展至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等诸多领域,一方面研究互联网物体间性、虚体空间、数据关系与自然关系等思辨命题,另一方面着眼于数字时代的劳动方式变化、信息商品化、数字殖民等社会现象。在这一研究范式转向的基础上,二十一世纪西方左翼学者提出了数字劳动是数字帝国宰制的基石、数字商品是数字资本剥削的核心、数字社会是社会层面的幻象统治等诸多论断,建构起了数字劳动、数字产品、数字社会交叠而成的三维数字帝国主义内涵阐释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帝国主义 西方左翼 社会批判
下载PDF
马克思“按需分配”理论的合理性与现实性:从西方左翼学者的质疑谈起 被引量:2
9
作者 谢昌飞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5-142,共8页
马克思“按需分配”理论是其对未来理想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代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中分配形式的制度设计,尽管在原典中并未完全展开,但为认识和理解未来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分配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致思方... 马克思“按需分配”理论是其对未来理想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代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中分配形式的制度设计,尽管在原典中并未完全展开,但为认识和理解未来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分配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致思方向。一些西方左翼学者针对这一理论从不同维度质疑,特别是针对其实现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作出了乌托邦式评价,对这些观点需要予以及时地回应和批判。“批判的武器”则需要从马克思理论原典中发掘关于按需分配的目的、对需求概念的基本理解以及对需求与解放之间关系的论述和论断,进而结合当代中国分配理论和分配政策,对其合理性和现实性进一步阐发,这应成为理论研究回应现实要求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按需分配”理论 合理性与现实性 西方左翼学者
下载PDF
批判与超越——“西马”学者及西方左翼思想家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学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29,共8页
苏东剧变后,围绕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整体看法,在资本主义世界自身内部发出了两种截然有别的声音:第一种声音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歌颂;第二种声音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已成为今天人类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重要的... 苏东剧变后,围绕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整体看法,在资本主义世界自身内部发出了两种截然有别的声音:第一种声音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歌颂;第二种声音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已成为今天人类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重要的课题,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为此,了解一下生活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对当今资本主义的现实有着切身体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其他西方左翼思想家对当今资本主义的种种批评,倾听一下发自资本主义内部的"另一种声音",确实是非常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左翼思想家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下载PDF
抗战时期来华西方左翼作家笔下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小琪 王金凤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8-145,157,共9页
抗战时期,一批西方左翼作家为探索中国共产党的真实面貌,亲赴中华大地,突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客观记录和生动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军事、道德等层面的优秀表现。他们秉持政党的主体本质和群众的客体评判相统一的原则,以纪实的手法... 抗战时期,一批西方左翼作家为探索中国共产党的真实面貌,亲赴中华大地,突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客观记录和生动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军事、道德等层面的优秀表现。他们秉持政党的主体本质和群众的客体评判相统一的原则,以纪实的手法向世界呈现了较为立体丰满的中国共产党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西方左翼作家 中国共产党 政党形象
原文传递
当代西方左翼思潮再政治化方案之“难”——以政治马克思主义为切入 被引量:2
12
作者 亓光 魏凌云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44,共9页
当代西方左翼思潮正经历政治的退却。作为一个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它的形成、本质与解决在吸引西方左翼学者,政治马克思主义将其理论困境概括为“新社会主义”。通过省审“政治马克思主义”概念的演进与语义转化,能够解释西方左翼思潮... 当代西方左翼思潮正经历政治的退却。作为一个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它的形成、本质与解决在吸引西方左翼学者,政治马克思主义将其理论困境概括为“新社会主义”。通过省审“政治马克思主义”概念的演进与语义转化,能够解释西方左翼思潮“消解革命”的传统,可以发现在主观主义历史观的消极语义转向重构革命主体的积极语义的过程中,西方左翼思潮以更加激进的政治话语掩盖了其阶级的退却,表明再政治化方案必然以阶级为切入点。由此,从重申革命主体在阶级社会的定位到寻找社会同质性揭露资本主义民主的虚假性,再到审视阶级利益对工人阶级革命的影响,政治马克思主义试图重建工人阶级与社会主义政治的关联以完成“再政治化”。最终在上述左翼思潮再政治化方案的探析过程中,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反思西方虚假政治承诺的科学思维,还有对我国制度的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左翼思潮 再政治化 政治马克思主义 新社会主义
下载PDF
历史规律与自由选择关系的嬗变——兼论当代西方左翼的缺失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新春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1,共7页
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历史规律被视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曾经处于风口浪尖的历史规律似乎已经无可挽回地被人"遗忘"。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所谓多元化和"个体化"时代的到来,传统上那种"... 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历史规律被视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曾经处于风口浪尖的历史规律似乎已经无可挽回地被人"遗忘"。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所谓多元化和"个体化"时代的到来,传统上那种"见物不见人"的历史规律观与现代人渴望更广泛的自由选择权之间的矛盾日益彰显。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历史规律与自由选择从蒙昧的"合"到有意的"分",再到更高层次"合"的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马克思理论论述了客观规律和自由选择的辩证统一,西方左翼的问题在于他们没有以动态的学术思想史视角对马克思各阶段文本进行脚踏实地的解读,因而难以发现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中经济、文化两条线索的交织,结果与前苏联理论家一样误读了马克思历史规律与自由选择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规律 自由选择 资本主义批判的两条线索 当代西方左翼
原文传递
西方左翼戏剧的介入实践与美学创造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时学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58,共11页
西方左翼戏剧美学在剧本、舞台空间、演出形式和观演关系等方面的创造和革新,除了受马克思主义社会介入观念的影响外,真正动因是工人运动的实际需要、左翼戏剧本身突出的意识形态本性以及现代戏剧观念和美学思潮的激荡,其直接的动力机... 西方左翼戏剧美学在剧本、舞台空间、演出形式和观演关系等方面的创造和革新,除了受马克思主义社会介入观念的影响外,真正动因是工人运动的实际需要、左翼戏剧本身突出的意识形态本性以及现代戏剧观念和美学思潮的激荡,其直接的动力机制在于由强烈的政治诉求引发的主体介入和参与。主要受现实政治和意识形态诉求推动的左翼戏剧改变了传统的戏剧惯例,跟戏剧艺术的先锋派一道创造了极具影响力的新的戏剧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左翼戏剧 介入实践 参与 美学创造
原文传递
论21世纪以来西方左翼对共产主义观念的时代阐释
15
作者 刘清云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8-125,共8页
自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后,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面对新自由主义的盛行和福山历史终结论对西方左翼所带来的杀伤力,以阿兰·巴迪欧、斯拉沃热·齐泽克、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等为代表的左翼学者提出重释共... 自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后,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面对新自由主义的盛行和福山历史终结论对西方左翼所带来的杀伤力,以阿兰·巴迪欧、斯拉沃热·齐泽克、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等为代表的左翼学者提出重释共产主义观念,恢复共产主义时代价值的历史任务,并对此做出了诸多有价值的理论思考。深入分析左翼学者构建当代共产主义的逻辑思路,探寻其未来的发展趋向,不仅可以扩展我们研究共产主义理论的全球视野,而且有利于指导我们认清共产主义的时代价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决心和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左翼 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 非物质劳动
下载PDF
资本同一性下多元身份政治何以可能?——当今西方左翼激进政治“宗教转向”的批判性解读
16
作者 袁蓓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0年第1期281-301,共21页
伴随全球化语境中资本同一性操控的加深,政治与宗教争端愈演愈烈,以及新自由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的泛滥,当今西方左翼激进主义出现了"宗教转向"。以巴迪欧、齐泽克为代表的左派学者通过回归"保罗神学"重新理解普遍... 伴随全球化语境中资本同一性操控的加深,政治与宗教争端愈演愈烈,以及新自由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的泛滥,当今西方左翼激进主义出现了"宗教转向"。以巴迪欧、齐泽克为代表的左派学者通过回归"保罗神学"重新理解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以探索反抗资本逻辑的当代主体解放路径。这一转向体现了左翼阵营内部的理论更新:一方面,巴迪欧、齐泽克等左派学者坚持马克思主义革命传统,从而与拉克劳-墨菲的多元身份政治相区别,后者最终与资本逻辑共谋;另一方面,通过突显"事件"的革命性内涵,他们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奈格里和哈特奠基于生命政治生产的内在超越之路。但从马克思主义视域来看,当今西方左翼诉诸宗教转向的解放政治学缺乏物质前提与现实基础,因而表现出一定的抽象性与空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左翼 宗教转向 资本同一性 解放政治
下载PDF
现状与反思:西方左翼视域中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危机
17
作者 苏娜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4期74-80,149,150,共9页
近年来,新威权主义、国家主义以及民粹主义等思潮复兴,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上世纪末广受推崇的新自由主义面临新的多重挑战。西方左翼学者认为新自由主义所秉持的“完全自由”市场受到威权主义的威胁、普世主... 近年来,新威权主义、国家主义以及民粹主义等思潮复兴,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上世纪末广受推崇的新自由主义面临新的多重挑战。西方左翼学者认为新自由主义所秉持的“完全自由”市场受到威权主义的威胁、普世主义遭到国家主义的对抗,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方法论被劳动者的“关怀危机”所否定,新自由主义的强势地位正在迅速弱化。西方左翼学者们揭示了新自由主义日益式微的态势,但是,由于他们未能从突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限度上进行思考,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依然停留在形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意识形态 西方左翼
下载PDF
西方左翼两种典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范式
18
作者 李建群 刘晓勇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92,共8页
西方左翼学者研究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两种典型范式:一是以萨拉·萨卡为代表的"增长极限的研究范式",二是以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为代表的"物质变换的研究范式"。这两种范式的差异集中反映在对经济增长的... 西方左翼学者研究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两种典型范式:一是以萨拉·萨卡为代表的"增长极限的研究范式",二是以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为代表的"物质变换的研究范式"。这两种范式的差异集中反映在对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度、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设想和对社会变革主体力量的分歧上。这些分歧既可以追溯到马尔萨斯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马尔萨斯主义的批判,又呈现出形而上学时代所不具有的新特征,涉及当代全球发展的普遍困惑。深入研究西方左翼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内在张力,对推进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左翼 可持续发展 研究范式
原文传递
多元化背景中的自由选择与历史规律——兼评当代西方左翼学者的“失落”
19
作者 董新春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5,共5页
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客观规律与主体选择始终呈现为一种敌对的状态。苏联马克思主义强调前者,西方马克思主义关注后者。然而,在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中,历史规律和自由选择却是一种互为前提、相互渗透的关系。不承认历史规... 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客观规律与主体选择始终呈现为一种敌对的状态。苏联马克思主义强调前者,西方马克思主义关注后者。然而,在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中,历史规律和自由选择却是一种互为前提、相互渗透的关系。不承认历史规律,个人自由难以真正实现;不承认个人的主体性及其价值选择的作用,历史规律就会变成漂浮于现实生活之上的空中楼阁。受自由主义文化传统的影响,当代西方左翼学者在强调个人主体性及其价值选择时,忽视了对历史本质规律的坚持,最终只得陷入"失落"、"迷惘"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规律 自由选择 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 当代西方左翼
下载PDF
西方左翼知识界的危机——从美国学术左翼的现状说开去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康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43,共7页
美国左翼文化理论与批评在20世纪80-90年代达到了一个高峰:杰姆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批判以及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与批评在美国人文学术界掀起了左翼知识界反思西方现代性、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文化... 美国左翼文化理论与批评在20世纪80-90年代达到了一个高峰:杰姆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批判以及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与批评在美国人文学术界掀起了左翼知识界反思西方现代性、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浪潮。这股左翼思潮来源于60-70年代西欧(特别是法国)激进的左翼社会与思想运动,在美国80年代的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在全世界广为传播。西方左翼文化理论对西方现代性的文化维度作了深刻的剖析与批判。推动了西方知识界对现代性的反思以及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现象的认识。但是,左翼文化理论与批评在批判资本主义文化商品化的同时,无法避免学术理论自身被商品化的怪圈,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益走上精英主义的道路,跟当代社会实践与大众越来越脱节;而且,在右翼文化政治越来越支配西方社会的氛围中,西方左翼知识界的否定性立场也日益失去具体实际的对象而趋向空洞化,缺乏社会变革的参与感,没有任何建设性方案,从而使左翼文化批评越来越边缘化,陷入深刻的危机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左翼知识界 学院化 体制化 精英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