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皖两省旅游发展效率时空演化及影响机理 被引量:53
1
作者 魏俊 胡静 +1 位作者 朱磊 于洁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7-195,共9页
基于超效率DEA-MI模型对鄂皖两省29个城市旅游效率与曼奎斯特指数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武汉和黄山两市旅游效率始终保持有效,咸宁市的效率排名进步最大,合肥的效率排名降低的幅度最大,各个城市的旅游效率的差异有缩小的趋势。(2)区域... 基于超效率DEA-MI模型对鄂皖两省29个城市旅游效率与曼奎斯特指数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武汉和黄山两市旅游效率始终保持有效,咸宁市的效率排名进步最大,合肥的效率排名降低的幅度最大,各个城市的旅游效率的差异有缩小的趋势。(2)区域维度上,鄂西圈旅游效率的进步最大,区域内部各市的效率差距不断缩小;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效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区域内部差异较大;武汉都市圈和皖北区域旅游效率名次均值较低,其中武汉都市圈内部各市之间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而皖北区域城市效率差异不断缩小。(3)两省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快速上涨的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各地级市州之间旅游效率增长的差距正逐步缩小,更加均衡;鄂皖两省在2009—2012年间旅游效率增长速度最快,近几年增长的动力已逐渐放缓。最后研究分析得出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交通条件、技术创新、政策因素和行政区划变动都对不同城市不同阶段效率的驱动程度不同,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变动是多种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旅游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DEA) 曼奎斯特指数(MI)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原文传递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全要素协同发展体系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斌 陈慧英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8-2131,2143,共5页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区位优势日益突出,区域旅游全要素协同发展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价值进行分析,然后对鄂西圈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全要素指标体系予以评价,在此基础...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区位优势日益突出,区域旅游全要素协同发展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价值进行分析,然后对鄂西圈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全要素指标体系予以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区域旅游全要素协同发展体系,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实施路径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 协同发展体系 区域旅游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原文传递
区域营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的突破口与引爆力 被引量:4
3
作者 熊元斌 黄颖斌 《三峡论坛》 2009年第1期13-17,147,共6页
旅游目的地既是一个区域,也是一个产品,要像商业产品一样进行营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但发展却比较迟缓,关键问题是缺乏有效的营销。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基于区域整体利益对鄂... 旅游目的地既是一个区域,也是一个产品,要像商业产品一样进行营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但发展却比较迟缓,关键问题是缺乏有效的营销。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基于区域整体利益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进行营销。通过建立公共营销模式,营销鄂西旅游形象、旅游环境、旅游产品与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旅游目的地 区域营销 公共营销
下载PDF
基于SPSS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方世敏 兰钰斌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50-55,共6页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拥有奇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资源及浓郁的民族风情,但旅游发展相对滞后.通过构建鄂西圈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探究圈内8个市州(林区)的旅游竞争力.结果表明:1)现阶段,宜昌、襄阳、荆州、荆...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拥有奇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资源及浓郁的民族风情,但旅游发展相对滞后.通过构建鄂西圈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探究圈内8个市州(林区)的旅游竞争力.结果表明:1)现阶段,宜昌、襄阳、荆州、荆门、恩施、十堰、随州、神农架的旅游竞争力分别排在第1—8位;2)2005—2015年,宜昌、襄阳、荆州、荆门、随州的旅游竞争力变化不明显,在合理范围内波动;恩施的旅游竞争力总体有波动上升的趋势,旅游发展前景良好;十堰和神农架的旅游竞争力近年来有下降趋势,旅游发展面临较大困境;3)十堰和神农架可分别通过提升经济竞争力、交通支持力和环境竞争力、旅游发展支持力来促进旅游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城市旅游竞争力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区域旅游合作背景下襄阳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 被引量:1
5
作者 康玲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69-73,共5页
为适应旅游者的多元化消费需求,伴随区域旅游合作程度的加深,必然要求襄阳的旅游产品结构进一步作出优化调整.结合襄阳参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区域合作需要,明确了襄阳旅游产品存在结构单一、层次较低、特色不足、同质化竞争等问题,指... 为适应旅游者的多元化消费需求,伴随区域旅游合作程度的加深,必然要求襄阳的旅游产品结构进一步作出优化调整.结合襄阳参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区域合作需要,明确了襄阳旅游产品存在结构单一、层次较低、特色不足、同质化竞争等问题,指出了襄阳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及内容:丰富旅游产品类型,促推升级;增强旅游产品功能,提高可参与性;深挖文化内涵,突出主题游线;加强区域合作,扩大合作范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两圈一带 襄阳市 旅游产品结构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效率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丁继月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8年第1期73-74,共2页
本文基于DEA模型,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8个城市为对象。利用2011-2015年旅游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旅游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旅游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都一般,各市之间存在着差距。规模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差距... 本文基于DEA模型,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8个城市为对象。利用2011-2015年旅游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旅游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旅游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都一般,各市之间存在着差距。规模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差距在逐年缩小。技术效率不高是导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综合效率一般的具体原因。表明该地区在旅游产业中并未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今后还有很大提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效率 DEA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下载PDF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7
作者 何莲 《企业技术开发》 2012年第12期93-94,共2页
若要实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必须探讨符合其区域特色和发展条件的发展对策,文章从信息、交通、客源、形象、人才、科技、产业政策、营销方式等8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协同发展 对策
下载PDF
湖北“两圈”区域发展可持续性评价与预测 被引量:8
8
作者 胡鸿兴 何伟 +1 位作者 沈虹 王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1-357,共7页
利用可持续发展指数(SDI)对湖北"两圈"各市州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而后利用9年的人均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年平均增长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和足迹承载量比值年平均增长率及2006年相关数据对未来44年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截至200... 利用可持续发展指数(SDI)对湖北"两圈"各市州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而后利用9年的人均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年平均增长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和足迹承载量比值年平均增长率及2006年相关数据对未来44年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截至2006年底,湖北省有一半以上国土面积的生物资源开采超过当地土地负荷,人均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持续下降,资源日益紧张,呈不可持续发展;武汉城市圈2006年生物资源生态足迹超出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的32%;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简称:鄂西生态圈)除襄樊、荆州、荆门因人口多,生物资源生态足迹较大等原因导致SDI值较高外,其他市州的SDI值均较低;神农架的SDI最小;武汉城市圈人均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呈负增长,人口控制较好,足迹承载量比值增长较快;鄂西生态圈人均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呈负增长,增长速率大于武汉城市圈和湖北省,人口控制较差,足迹承载量比值增长较慢;按照现有发展模式,无论是武汉城市圈还是鄂西生态圈,无论其当前发展是可持续性还是不可持续的,未来他们都将进入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因此,对"两圈"进行规划时要根据各自发展现状制定长期、科学的发展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生物资源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指数(SDI) 动态预测
原文传递
湖北省“两圈”生物资源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何伟 胡鸿兴 +2 位作者 沈虹 王钰 徐福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7-174,共8页
本文对1998-2008年湖北省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生物资源生态足迹及其组成、人均生物资源生态足迹、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和生物资源生态赤字(盈余)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表明,武汉城市圈生物资源生态足迹组成以耕地为主,其他... 本文对1998-2008年湖北省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生物资源生态足迹及其组成、人均生物资源生态足迹、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和生物资源生态赤字(盈余)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表明,武汉城市圈生物资源生态足迹组成以耕地为主,其他生态生产性用地的足迹比例较小,各市州生物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人均生物资源生态足迹小于省均值,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先升高后降低,各市州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由大到小排序为:黄冈、孝感、武汉、咸宁、天门、黄石、仙桃、鄂州、潜江,生态赤字呈增大趋势;鄂西生态圈除神农架外其他各市州的生物资源生态足迹均较大,林地足迹占主要地位,其总量对全省的贡献较大;人均生物资源生态足迹大于省均值,生物资源生态承载量呈增高趋势,各市州由大到小排序为:宜昌、十堰、襄樊、荆州、恩施、随州、荆门、神农架,该圈一直保持很高的生物资源生态盈余,但盈余值有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生物资源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