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西山寒武系—奥陶系主要副层序类型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被引量:18
1
作者 章雨旭 彭阳 高林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8-154,T001,共8页
北京西山寒武系-奥陶系出露良好,根据岩性组合特征,结合沉积结构、古生物、地球化学等指相标志,可区分出的副层序类型主要有6种,它们形成于不同的环境,其厚度一般几米,少数几十厘米或十几米,每类副层序中岩性可达4-6种,但单个副层序可... 北京西山寒武系-奥陶系出露良好,根据岩性组合特征,结合沉积结构、古生物、地球化学等指相标志,可区分出的副层序类型主要有6种,它们形成于不同的环境,其厚度一般几米,少数几十厘米或十几米,每类副层序中岩性可达4-6种,但单个副层序可仅由两种岩性构成,每一副层序反映的水深总是自下而上持续变浅,而在每两个副层序之间总是由浅水到深水的相跳跃。根据这些副层序的特征,可以推断在每两个副层序之间有一次海水突然加深过程。正是突然加深的副度、持续稳定的时间以及缓慢加深与沉积速率平衡关系等因素,决定了副层序各单元的缺失与否及它们之间的堆叠关系。根据同一类型副层序由下向上的变化趋势,可以确定副层序组的类型,进而划分体系域和层序。此外,笔者探讨了导致海水突然加深的原因,认为仅仅气候的周期性变化难以导致副层序界面的形成。海平面变化可能仍是主要与构造运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层序 层序地层 形成机制 寒武纪 奥陶纪
下载PDF
北京西山及邻区寒武系顶部微晶丘特征及层序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彭阳 季强 +1 位作者 章雨旭 乔秀夫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5-43,T002,共10页
北京西山、河北涞源及山西浑源等地位于寒武系—奥陶系界面处的厚层块状“纯灰岩”实际是由微晶方解石、丛状或丝状蓝绿藻、碎屑等共同营造而成的大型微晶丘,具明显的丘状外貌及侧向地层向微晶丘顶部的上超;地球化学特征也显示出与周围... 北京西山、河北涞源及山西浑源等地位于寒武系—奥陶系界面处的厚层块状“纯灰岩”实际是由微晶方解石、丛状或丝状蓝绿藻、碎屑等共同营造而成的大型微晶丘,具明显的丘状外貌及侧向地层向微晶丘顶部的上超;地球化学特征也显示出与周围同期地层的不同及与上覆冶里组中层纹状叠层石灰岩的相似性;内部岩石微相有:藻粘结灰岩相、具不规则孔洞藻粘结灰岩相、碎屑藻粘结灰岩相(藻间为黄褐色白云岩砾块、砾屑灰岩及砂屑灰岩)。内部有7个粘土层和2个白云岩砾石层,它们是由邻区搬运物堆积形成的,代表微晶丘内9个生长间断面——9个次级水体变浅过程。微晶丘形成于寒武纪末较稳定低海平面时期,代表冶里层序低水位体系域,层位可能与三山子白云岩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系 奥陶系 微晶丘 层序地层学 灰岩
下载PDF
北京西山寒武系层序地层 被引量:17
3
作者 朱传庆 罗杨 +2 位作者 杨帅 李金武 陈建强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0-130,共11页
为了使北京西山地质学方面的研究更为全面,并为其他地区寒武系的研究提供对比,以北京西山地区出露的寒武纪地层为根据,进行了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方面的研究。该区寒武纪地层多为碳酸盐岩,岩石类型以各种灰岩及白云岩为主。按照层序地层... 为了使北京西山地质学方面的研究更为全面,并为其他地区寒武系的研究提供对比,以北京西山地区出露的寒武纪地层为根据,进行了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方面的研究。该区寒武纪地层多为碳酸盐岩,岩石类型以各种灰岩及白云岩为主。按照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工作方法,结合区域层序界面特征把该区寒武系划为16个三级层序,其中SQ1-SQ3为Ⅰ型层序,Ⅱ型层序则较为发育,SQ4-SQ16都为Ⅱ型层序。研究区寒武系属于典型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由于寒武纪研究区内地形地势平缓,构造沉降比较稳定,因而深切谷等标志不发育,所有层序都缺失低水位体系域(LST)或陆架边缘体系域(SMST)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西山 寒武系 层序地层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北京西山新生代古地理环境的演变 被引量:11
4
作者 吕金波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28-235,共8页
本文通过对北京平原、永定河谷和怀来盆地新生代地质的调查研究,认为新生代以前形成的古构造格架限定了永定河的位置和形态,上新世以来的山脉隆升是影响平原、河谷和盆地发育的主要因素,系统地揭示了北京西山新生代以来古地理环境的... 本文通过对北京平原、永定河谷和怀来盆地新生代地质的调查研究,认为新生代以前形成的古构造格架限定了永定河的位置和形态,上新世以来的山脉隆升是影响平原、河谷和盆地发育的主要因素,系统地揭示了北京西山新生代以来古地理环境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新构造运动 古地理环境
下载PDF
北京西山寒武系下苇甸组——一个新建议的组 被引量:9
5
作者 高林志 乔秀夫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8-192,共5页
下苇甸组系从北京西山下寒武统底部独立出来 ,新建立的一个组。它虽然厚度不大 ,但岩性与昌平组有别 ,顶、底界面清楚 ,分布稳定 ,在北京西山地区可广泛追踪 。
关键词 下苇甸组 岩石地层单位 下寒武统 北京 昌平组
原文传递
北京西山寒武纪海相红层的分布与时代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明 林宝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95-1921,共27页
本文参照北京西山及国内外寒武系相关地层资料,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西山寒武纪海相红层进行了初步研究。在西山寒武纪地层中,共识别出14层(套)海相红层,分别为:早寒武世下苇甸组1层B∈RB1(沧浪铺期);早—中寒武世早期... 本文参照北京西山及国内外寒武系相关地层资料,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西山寒武纪海相红层进行了初步研究。在西山寒武纪地层中,共识别出14层(套)海相红层,分别为:早寒武世下苇甸组1层B∈RB1(沧浪铺期);早—中寒武世早期3层B∈RB2、B∈RB3及B∈RB4(馒头期—毛庄期);中寒武世中期3层B∈RB5、B∈RB6及B∈RB7(徐庄期);中寒武世晚期1层B∈RB8(张夏期);晚寒武世早期2层B∈RB9、B∈RB10(崮山期);晚寒武世中期3层B∈RB11、B∈RB12、B∈RB13(长山期):晚寒武世晚期1层B∈RB14(凤山期)。所有14层海相红层形成于陆表海浅水环境,它们均属陆棚红层。红层分布模式说明,它们的形成与其附近的古陆有关。依据海相红层及其上下层位中所含的三叶虫化石,本文初步论述了各海相红层的大致时代,并与其他地区的同期海相红层进行了对比。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山西东部寒武纪海相红层的层序和全球早寒武世沧浪铺期海相红层的广布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纪 海相红层 分布 时代 北京西山 沧浪铺期 广布事件 全球
下载PDF
北京西山中寒武统颗粒类型与水动力条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金丽娜 单新 王喆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11-20,共10页
为明确北京西山中寒武世沉积演化,本文基于北京西山中寒武统沉积颗粒类型分析与水动力条件重建,对毛庄、徐庄、张夏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庄组仅发育灰泥似球粒,水动力条件为中等—轻微扰动;徐庄组主要发育巴哈马似球粒、厚层鲕、铁... 为明确北京西山中寒武世沉积演化,本文基于北京西山中寒武统沉积颗粒类型分析与水动力条件重建,对毛庄、徐庄、张夏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庄组仅发育灰泥似球粒,水动力条件为中等—轻微扰动;徐庄组主要发育巴哈马似球粒、厚层鲕、铁质鲕、葡萄石、棘皮生物碎片,水动力条件为轻微—中等扰动;张夏组主要为放射鲕、团块、内碎屑及大量海洋底栖生物碎片,水动力中等—强烈扰动。根据沉积物特征可推断中寒武世整体海平面升高,依次发育低能内台地(毛庄组)、低能开阔海(徐庄组)和高能外台地(张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西山 下苇甸剖面 中寒武统 颗粒类型 水动力条件
下载PDF
MESOZOIC REGIONAL METAMORPHISM IN WESTERN HILLS,BEIJING,CHINA:A REVIEW
8
作者 SHAN Yehua (Changsha Institute of Geotectonics, Academia Sinica, Changsha, 410013)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1994年第Z1期69-74,共6页
Mesozoic regional metamorphism took plaee in Western Hills of Beijing, China, in which platformal and diwa struetural layers were involved. In Zhoukoudian, south of Western Hills, there was low-amphibolite facies in t... Mesozoic regional metamorphism took plaee in Western Hills of Beijing, China, in which platformal and diwa struetural layers were involved. In Zhoukoudian, south of Western Hills, there was low-amphibolite facies in the Triassie as staurolite and kyanite zones were confined to decollements: with decroue in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n the Jurassic,greenschist facies appeared when chloritoid and andaulusite rones were formed extensively.Intraformational folds and bedding-parallel ductile shear zones are common in Zhoukoudian where regional metamorphism is relatively strong. These phenomena are seldom seen in diwatype orogens and deserve further tesearch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METAMORPHISM DUCTILE DEFORMATION Zhoukoudian western hills
下载PDF
北京西山大石窝—白带山地区石门背斜构造特征与地质文化
9
作者 吕金波 孙永华 +4 位作者 李勇 李良景 韦京莲 牛立东 王泽龙 《城市地质》 2023年第4期119-126,共8页
以北京西山大石窝镇石门岩体为核部,地层分别向南、北两翼倾斜,形成大石窝—白带山地区的石门背斜。地层从核部向两翼依次出露蓟县系高于庄组、杨庄组和雾迷山组。白垩纪石门岩体的热力变质作用使得雾迷山组一段地层大理岩化。在背斜南... 以北京西山大石窝镇石门岩体为核部,地层分别向南、北两翼倾斜,形成大石窝—白带山地区的石门背斜。地层从核部向两翼依次出露蓟县系高于庄组、杨庄组和雾迷山组。白垩纪石门岩体的热力变质作用使得雾迷山组一段地层大理岩化。在背斜南翼的辛庄、大石窝、独树村北形成螺丝转、青石、青白、艾叶青和白石大理岩,在下营村西形成纹层状(砖渣)大理岩,成为云居寺刻经石材的主要产地;大石窝村西北王八坑的青石类石材和高庄村西白玉塘的汉白玉大理岩,成为故宫石材的产地。在背斜北翼形成白带山,雾迷山组顶部由西向东形成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上方山云水洞和埋藏古人类化石的田园洞3个岩溶洞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石窝石材 岩溶洞穴 石门背斜 地质文化 北京 西山
下载PDF
京西木城涧矿区窑坡组沉积体系及相关聚煤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刚 王宇林 +2 位作者 刘爱军 刘锦 王铁晖 《中国煤炭地质》 2010年第4期19-22,共4页
通过实测剖面、岩矿鉴定、编制沉积断面图、砂体和煤层等厚图等资料分析,从京西木城涧矿区窑坡组中识别出湖泊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和沼泽沉积体系,并详细阐述了其成因相的岩相构成;在此基础上,指出窑坡组沉积早期为湖泊环境,主体沉... 通过实测剖面、岩矿鉴定、编制沉积断面图、砂体和煤层等厚图等资料分析,从京西木城涧矿区窑坡组中识别出湖泊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和沼泽沉积体系,并详细阐述了其成因相的岩相构成;在此基础上,指出窑坡组沉积早期为湖泊环境,主体沉积期为总体NE流向的网结河环境,其间伴随湖泊或河流周期性消亡而大面积泥炭沼泽化形成了稳定的可采煤层和含煤沉积旋回。富煤带总体呈NE50°~80°展布,与泥炭沼泽沉积期下伏不同沉积相的压实效应有关,后者通过影响地表起伏和积水深度,控制着泥炭的堆积速率和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坡组 侏罗纪煤系 沉积相 沉积环境与聚煤控制 北京西山地区
下载PDF
瓜州花西山金矿矿区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世龙 杨兴武 +2 位作者 冯小明 薛同利 马明 《甘肃冶金》 2017年第5期64-68,共5页
花西山金矿床位于花牛山-金场沟多金属成矿带西段,是花牛山铅锌矿外围的小型金矿床。随着找矿工作的深入,发现金银铅锌多金属均在矿脉深部强烈富集,本矿床地质特征与花牛山铅锌矿床有相同性,矿(化)体受构造及岩浆岩控制。据矿区特征及... 花西山金矿床位于花牛山-金场沟多金属成矿带西段,是花牛山铅锌矿外围的小型金矿床。随着找矿工作的深入,发现金银铅锌多金属均在矿脉深部强烈富集,本矿床地质特征与花牛山铅锌矿床有相同性,矿(化)体受构造及岩浆岩控制。据矿区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已知矿体深部及西部找矿潜力很大,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应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矿床通过进一步勘查有望发展为中型勘查开发基地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铅锌多金属 矿床特征 找矿前景 花西山 瓜州
下载PDF
北京西山髫髻山组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起源 被引量:64
12
作者 李伍平 路凤香 +4 位作者 李献华 周瑶琪 孙善平 李家振 章大港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3-133,共11页
对北京西山髫髻山组粗安岩斜长石Ar-Ar年龄测定获得全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48.91Ma± 2 .98Ma和 146 .6 0Ma± 2 .93Ma(相关系数r =0 .9997) ,本文将其时代划为晚侏罗世。元素 -同位素地球化学显示 ,西山髫髻山组火山岩主... 对北京西山髫髻山组粗安岩斜长石Ar-Ar年龄测定获得全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48.91Ma± 2 .98Ma和 146 .6 0Ma± 2 .93Ma(相关系数r =0 .9997) ,本文将其时代划为晚侏罗世。元素 -同位素地球化学显示 ,西山髫髻山组火山岩主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 ,低Ti、K ,高Al、Ca和Na ,轻稀土元素富集 ,Eu异常不明显 ,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等相对富集 ,高场强元素Nb、Ta、Ti、Zr、Hf相对亏损 ,Nd、Sr和Pb同位素比值较低 ,反映出火山岩形成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 ,其源岩为富集地幔。据此认为髫髻山组火山岩形成于陆内挤压环境 ,由中生代玄武质岩浆底侵于下地壳 -壳幔过渡带诱发古老 (太古宙 )的玄武质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髫髻山组 下地壳-壳幔过渡带 玄武质岩石 晚侏罗世 火山岩 陆内造山带 北京 岩浆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末-新元古代地质事件——来自北京西山地区寒武系和侏罗系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量:59
13
作者 胡波 翟明国 +4 位作者 彭澎 刘富 第五春荣 王浩铮 张海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508-2536,共29页
华北克拉通是否同华南克拉通一样保存有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和裂解有关的年龄记录是理解华北克拉通元古宙构造演化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对位于华北克拉通燕辽裂陷槽的北京西山地区的寒武系和侏罗系碎屑岩进行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研... 华北克拉通是否同华南克拉通一样保存有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和裂解有关的年龄记录是理解华北克拉通元古宙构造演化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对位于华北克拉通燕辽裂陷槽的北京西山地区的寒武系和侏罗系碎屑岩进行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研究,目的是通过碎屑锆石年龄揭示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尤其是古元古代末-新元古代重要地质事件。定年结果显示,北京西山寒武系徐庄组的钙质细砂岩中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主要集中在~1.38Ga和~1.14Ga。此外,还有~1.56Ga、~912Ma、~814Ma、~740Ma、~630Ma和~507Ma的年龄组。侏罗系窑坡组长石质岩屑细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中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主要集中在~2.5Ga、1.88~1.8Ga、~1.74Ga、~1.6Ga和186Ma。此外,还有~2.77Ga、~2.0Ga、~1.2Ga、~488Ma、~256Ma和~233Ma的年龄组。这三个岩石具有较低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指示较近的物源区,其碎屑物质可能大部分来自华北克拉通内部和北缘,因此其碎屑锆石的年龄组可记录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重要地质事件。~2.77Ga、~2.5Ga、2.1~2.0Ga和1.88~1.8Ga的年龄组分别对应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发生地壳生长、克拉通化、裂谷和造山等重要地质事件;~1.74Ga、~1.6Ga、~1.56Ga、~1.38Ga、~912Ma和~814Ma的年龄组记录了华北克拉通最终克拉通化后开始的古元古代末-新元古代的多期裂谷事件。与1.3~1.0Ga、~740Ma和~630Ma的年龄组相对应的岩石在华北克拉通出现甚少,而该时期的岩浆岩和变质岩在华南克拉通广泛发育,且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汇聚和裂解的不同阶段相对应。华北克拉通显生宙碎屑岩中碎屑锆石保存的古元古代末-新元古代地质事件的记录对探讨华北克拉通在元古宙的地质演化及华北克拉通与华南克拉通的关系可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U-PB年龄 元古宙 北京西山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燕山西段及北京西山晚中生代逆冲构造格局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3
14
作者 张长厚 张勇 +5 位作者 李海龙 吴淦国 王根厚 徐德斌 肖伟峰 戴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83,共19页
燕山西段及北京西山晚中生代逆冲构造集中分布于三个NE向带状区域中,三个带状区域的间隔约为60km,延伸长度自东向西依次减小,呈现出明显的逆冲构造发育的三角形区域。三角形区域的北界为“内蒙地轴”南缘断裂西段,南西界与中元古代... 燕山西段及北京西山晚中生代逆冲构造集中分布于三个NE向带状区域中,三个带状区域的间隔约为60km,延伸长度自东向西依次减小,呈现出明显的逆冲构造发育的三角形区域。三角形区域的北界为“内蒙地轴”南缘断裂西段,南西界与中元古代早期古盆地构造边界一致,东南部边界则与华北克拉通基底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部碰撞造山带的东部边界大致吻合。逆冲构造具有基底卷入的厚皮构造与盖层内部的薄皮构造共存的构造属性,上盘运动方向总体指向NW,逆冲构造变形主要发生在140~130Ma。逆冲后伸展构造变形以发育在主要逆冲构造后侧为主,并利用先存构造薄弱带。先存构造薄弱带在有利区域构造应力和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的构造活化,可能是燕山板内构造变形的重要机制之一。主要逆冲变形前后均有大规模岩浆活动的构造-岩浆时空组合表明,收缩构造造成地壳加厚及由此引发的深部地壳重熔,难以作为统一的机制对这些特征进行合理阐释,需要有其他方式的深部热物质与能量的参与。北京西山霞云岭-长操、教军场-大安山以及马兰-胡林等逆冲断层,是一个统一的大规模的逆冲构造的不同组成部分,具典型、连续的断坪-断坡结构,它形成于髫髻山组(148~146Ma)之后、南窖闪长岩(128Ma)侵入之前,而不是“印支期(或更早)”,它与南大寨-八宝山逆冲构造构成北京西山晚中生代逆冲构造格局。区域性的NW-SE向收缩构造作用及南大寨-八宝山逆冲构造上覆岩席的构造加载,可能是北京西山的蓝晶石带和硬绿泥石带为代表的高压动力变质作用的基本构造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断层 厚皮构造 伸展构造 燕山 北京西山
下载PDF
北京西山侏罗纪南大岭组玄武岩的继承锆石年代学及其含义 被引量:51
15
作者 赵越 宋彪 +1 位作者 张拴宏 刘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4-190,共7页
文中报道了北京西山侏罗纪南大岭组玄武岩的锆石结晶年龄。115个已分析的南大岭组玄武岩中的锆石绝大部分是继承的。它们的年龄峰值集中在~190Ma,~310Ma,~430Ma和~520Ma。此外,还有~171Ma,~830Ma和1840Ma的年龄组,个别太古... 文中报道了北京西山侏罗纪南大岭组玄武岩的锆石结晶年龄。115个已分析的南大岭组玄武岩中的锆石绝大部分是继承的。它们的年龄峰值集中在~190Ma,~310Ma,~430Ma和~520Ma。此外,还有~171Ma,~830Ma和1840Ma的年龄组,个别太古宙末和元古宙初期的继承锆石也可观察到。我们认为(174±8)Ma年龄组的锆石有可能是南大岭组玄武岩喷溢期结晶的锆石。古元古代和太古宙的继承锆石很可能来自中下地壳基底的岩石。~830Ma的锆石颗粒的来源有待今后资料进一步积累说明,不排除华北克拉通岩石圈也曾经历过此事件。190Ma的锆石组与区域早侏罗世陆内的构造-岩浆作用有关。~310Ma的锆石组形成于晚古生代古亚洲洋洋壳向华北克拉通的俯冲。而~430Ma和~520Ma的锆石组可能于古大陆拼合的全球事件引发的邻近陆块岩石圈深部的热扰动中生成。这些继承锆石的年龄表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至少在古生代就经历了幕式的改造。因此,其演化很可能是长期的、幕式的和渐进的。我们的观测不排斥早白垩世至早期新生代期间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可能经历的剧变,但是似乎不支持全球岩石圈在深部对超大陆裂解产生响应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代 侏罗纪 继承锆石 华北克拉通 SHRIMP U-PB年龄 南大岭组玄武岩 北京西山
下载PDF
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48
16
作者 赵越 崔盛芹 +1 位作者 郭涛 徐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1-217,共7页
沉积盆地的形貌、充填及变形受区域大地构造的影响和控制。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是在三叠纪末开阔谷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叠纪末或早侏罗世初,开阔的谷底沉积了山间河流相的杏石口组。早侏罗世中期,盆地被溢流和喷发的南大岭组玄武安... 沉积盆地的形貌、充填及变形受区域大地构造的影响和控制。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是在三叠纪末开阔谷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叠纪末或早侏罗世初,开阔的谷底沉积了山间河流相的杏石口组。早侏罗世中期,盆地被溢流和喷发的南大岭组玄武安山岩充填。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早期沉积是恢复其原型盆地的重要依据。中侏罗世早期是全区重要的成煤期,下窑坡组为湖泊—三角洲及沼泽相。中侏罗世中期,北京西山盆地逐渐封闭,上窑坡组上部沉积已经在宁静中孕育着风暴。中侏罗世中-晚期,燕山运动主幕强烈爆发,盆地在接受了龙门组粗碎屑快速充填后,开始在九龙山期分化,盆地沉积中心向北迁移,在晚侏罗世期间消亡。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的演化及其变形的动力学背景与西伯利亚地块和华北地块在中—晚侏罗世的碰撞拼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西山 侏罗纪 大地构造演化 沉积盆地 充填 变形 盆地
下载PDF
燕山运动的“绪动”——燕山事件 被引量:33
17
作者 张宏仁 张永康 +3 位作者 蔡向民 渠洪杰 李海龙 王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79-1790,共12页
燕山运动是中生代期间发生在中国东部的一次最重要构造变动,它打破了华北克拉通数亿年的稳定格局,形成了一系列北东向深大断裂,并引发了剧烈的岩浆活动。然而,由于褶皱变形不显著,构造运动的主要不整合面难以确定,所以对燕山运动的起始... 燕山运动是中生代期间发生在中国东部的一次最重要构造变动,它打破了华北克拉通数亿年的稳定格局,形成了一系列北东向深大断裂,并引发了剧烈的岩浆活动。然而,由于褶皱变形不显著,构造运动的主要不整合面难以确定,所以对燕山运动的起始时间和形成机制长期以来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燕山运动概念历史的考证、北京西山和平原区地层序列的对比,结合华北地区其他晚中生代盆地的发展演化过程,认为燕山运动的起始时间应为中侏罗世含煤碎屑岩沉积之后、同造山砾岩形成之前。该运动所产生的深大断裂成为中国东部的构造骨架,成为而后大量岩浆上升的通道。根据构造变形的特点,结合材料力学的原理,认为燕山运动是中国东部遭受来自外部快速打击的后果,是以脆性变形为主的构造运动,并将该快速打击事件定义为燕山运动的"绪动"或"燕山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运动 北京西山 龙门组砾岩 绪动 材料力学
下载PDF
北京西山岩溶洞系的形成及其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被引量:28
18
作者 吕金波 卢耀如 +1 位作者 郑桂森 郑明存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2-509,共8页
形成中国北方岩溶的地层主要为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和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硅质条带白云岩。上新世石林与第四纪岩溶陡壁组合成的房山地貌主要形成于雾迷山组中,岩溶洞穴发育在马家沟组和雾迷山组中。大石河南岸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分... 形成中国北方岩溶的地层主要为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和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硅质条带白云岩。上新世石林与第四纪岩溶陡壁组合成的房山地貌主要形成于雾迷山组中,岩溶洞穴发育在马家沟组和雾迷山组中。大石河南岸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分布鸡毛洞、银狐洞、石花洞、清风洞和孔水洞,由一条地下暗河连为一体,称为石花洞系。石花洞系发育在北岭向斜东北扬起端的马家沟组顶部,与南面的周口店猿人洞系隔着房山闪长岩体。石花洞系中8层不同海拔高度的溶洞可以和永定河的8级阶地进行对比,也可以和8个华北地文期对比,代表了与之相互对应的北京西山新构造隆升的期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溶洞 新构造运动 石花洞系 房山地貌 北方岩溶 北京西山
下载PDF
北京西山下苇甸中寒武统碳酸盐岩微相及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张旭 张宁 +2 位作者 杨振鸿 鲍征宇 夏文臣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30,共6页
采用微相分析的方法,对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中寒武统碳酸盐岩的生物组合、颗粒成分、基质类型及其结构等微相特征做了深入研究,区分出8种碳酸盐岩微相类型,即微角砾状生屑-岩屑泥粒灰岩,异地生屑泥粒—粒泥灰岩,含包壳鲕粒和磨圆生屑的... 采用微相分析的方法,对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中寒武统碳酸盐岩的生物组合、颗粒成分、基质类型及其结构等微相特征做了深入研究,区分出8种碳酸盐岩微相类型,即微角砾状生屑-岩屑泥粒灰岩,异地生屑泥粒—粒泥灰岩,含包壳鲕粒和磨圆生屑的泥粒—粒泥灰岩,含包壳鲕粒的颗粒灰岩,海百合茎泥粒灰岩,同心圆鲕粒颗粒灰岩,泥晶鲕粒颗粒—泥粒灰岩,放射鲕粒颗粒—泥粒灰岩。8种微相类型在中寒武统剖面上不等同出现构成了代表两次海平面下降—上升的演化过程,即由徐庄组下部的开阔台地相开始,向上至徐庄组上部变化为滩前斜坡相,张夏组下部又返回至开阔台地相,最后在张夏组上部又以滩前斜坡相告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微相特征 沉积相 北京西山
下载PDF
陕西省韩城市西山灰岩群采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探讨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李辉 李永红 +1 位作者 康金栓 何意平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陕西省韩城市西山灰岩群采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岩质高陡边坡寸草不生影响地貌景观,可能引发崩塌灾害;废渣占用或破坏土地资源,可能引发泥石流灾害;灰岩石料加工等人类工程活动粉尘污染极为严重,造成附近村民"脏、乱、差"... 陕西省韩城市西山灰岩群采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岩质高陡边坡寸草不生影响地貌景观,可能引发崩塌灾害;废渣占用或破坏土地资源,可能引发泥石流灾害;灰岩石料加工等人类工程活动粉尘污染极为严重,造成附近村民"脏、乱、差"的生活环境。这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属历史遗留下的或责任主体不明,属韩城市"三区两线"矿山覆绿范畴。在充分收集西山灰岩群采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外业调查,分析研究区内矿山地质问题及危害,划分了8个恢复治理分区。提出了以植被混凝土喷涂边坡、挖高填低整理采坑并种植花椒树、修筑挡墙拦挡废渣、修筑排水沟疏导地表水等防治措施。治理工程的实施可从根本上改变韩城市西山群采区的地貌景观,提高城市形象,变废为宝,让灰岩群采区成花椒种植基地,为陕西省灰岩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提供示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山灰岩群采区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恢复治理 韩城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