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0年我国冰雹年代际变化及北方冰雹趋势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63
1
作者 符琳 李维京 +2 位作者 张培群 张强 高歌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9-676,共8页
利用1958—2007年中国755个站的逐日冰雹资料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环流特征量,研究了中国近50年冰雹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冰雹呈下降趋势,尤其是80年代末以来降雹次数基本低于近50年的平均值,其... 利用1958—2007年中国755个站的逐日冰雹资料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环流特征量,研究了中国近50年冰雹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冰雹呈下降趋势,尤其是80年代末以来降雹次数基本低于近50年的平均值,其中我国北方冰雹下降趋势比南方显著,除黄淮、江淮、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冰雹下降趋势都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尤其是东北、华北、西北和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分析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大尺度环流系统的一系列调整是我国北方冰雹减少的主要原因,200 hPa高空西风急流南移,导致我国北方纬向风场减弱,风速垂直切变减小,对流减弱;850 hPa高度场升高不利于极地冷空气南下和对流系统的建立;同时副高增强,极涡减弱使大气层结稳定,冷空气活动减弱。伴随着大尺度环流的调整,局地垂直温度场结构的变化是影响降雹次数的一个重要原因,局地0℃线和-20℃线之间过冷却水滴累积区距离缩短,不利于雹粒充分地碰并增长,这对东北、华北和西北西部降雹出现显著减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年代际变化 成因分析 西风急流 温度场
下载PDF
冬季200hPa西太平洋急流异常与海表加热和大气瞬变扰动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7
2
作者 任雪娟 张耀存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0-560,共11页
使用ERA40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冬季200 hPa东亚沿海到太平洋上空西风急流(WPJS)异常与北太平洋冬季海表加热和天气尺度瞬变扰动异常的关系。研究表明,东亚—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冬季海气系统与天气尺度瞬变扰动活动有十分密切的... 使用ERA40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冬季200 hPa东亚沿海到太平洋上空西风急流(WPJS)异常与北太平洋冬季海表加热和天气尺度瞬变扰动异常的关系。研究表明,东亚—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冬季海气系统与天气尺度瞬变扰动活动有十分密切的局地空间匹配型。通过进一步的诊断分析发现,与冬季200 hPa WPJS 3种不同的空间异常型相伴随的北太平洋海表加热异常型和天气尺度扰动异常型也截然不同:第1种空间异常型的西风异常主要发生于日界线以东的中东太平洋上空,而WPJS主体处却没有显著的异常发生,此时,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和北太平洋海盆中部地区有异常的海表加热,西风异常区的瞬变扰动也发生异常变化;第2种空间异常型表现为WPJS主体区西风急流强度的变化,并与黑潮表面加热异常以及WPJS出口处的瞬变扰动活动异常有密切关系;第3种空间异常型显示出WPJS的南北移动,它与以35°N为界的西北太平洋南部和北部海区海表加热异常的正负对比有关系,与此同时,瞬变扰动活动也存在相应的南北移动。一个可能的联系是海表加热异常与大尺度平均气流异常密切关联,从而改变了中纬度大气斜压性,由此导致了瞬变扰动异常,后者通过大气内部动力过程对冬季WPJS异常起维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200 HPA 西风急流 海表加热异常 大气瞬变扰动异常
下载PDF
东亚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年际变化及其可能成因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远皓 陈文 张井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4-456,共13页
基于NOAA的全球陆地降水资料(PREC/L)1948~2003年56年的月平均降水资料、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以及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的海温(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资料,并根据多年降水平均图选定了东亚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区,对该区域夏... 基于NOAA的全球陆地降水资料(PREC/L)1948~2003年56年的月平均降水资料、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以及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的海温(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资料,并根据多年降水平均图选定了东亚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区,对该区域夏季(6~8月)降水进行了经验正交分解(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EOF第一模态呈现出全区一致的变化类型,第二模态则呈现出以100°E为界东西相反的分布类型。通过分析干旱/半干旱区以及以100°E为界的东西两部分降水异常年的环流形势和海温并加以对比,结果表明:在环流场上,对应于东亚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偏多年,对流层中下层环流异常在中高纬度呈现为一个东西向波列,乌拉尔山东侧为正的高度异常,贝加尔湖附近乃至以东地区为低压槽所控制;不同的是,对应于100°E以西的干旱/半干旱区夏季降水偏多年,波列有所东移,并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显著北抬;而对应于100°E以东干旱/半干旱区夏季降水偏多年,环流形势异常基本与整个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偏多年一致,只是在里海附近有一高度负异常。在200hPa纬向风场上可以看到,当西亚副热带急流偏南加强时,对应于100°E以西的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偏多;而当东亚、西亚风急流都有显著北抬且加强时,对应于100°E以东干旱/半干旱区的夏季降水偏多,这可能与急流所激发的次级环流有关。进一步对SST的分析表明,海温与100°E以东或以西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异常的关系也不一样。当前冬、前春赤道中东太平洋都有正的海温异常,而到夏季转换为负的海温异常,且南太平洋在前冬和前春呈现显著负海温异常时,整个干旱/半干旱区夏季降水偏多;当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在前冬、前春有正的海温异常并一直减弱,但能维持到夏季,并且北印度洋海温也存在类似的海温异常时,100°E以西的干旱/半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区 夏季降水 西风急流 波列 海温异常
下载PDF
北方雨季中国东部降水异常模态的环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恒 张庆云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46-964,共19页
根据1958-2011年中国东部(105°E以东)316站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利用统计分析、物理量诊断等方法,探讨北方雨季(7月11日至8月31日)中国东部降水异常模态及同期、前期的大气环流特征。分析发现,北方雨季中国... 根据1958-2011年中国东部(105°E以东)316站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利用统计分析、物理量诊断等方法,探讨北方雨季(7月11日至8月31日)中国东部降水异常模态及同期、前期的大气环流特征。分析发现,北方雨季中国东部降水异常表现为三个相互独立的降水模态:第一模态为偏西型,当其时间系数为正(负)时,河套地区降水偏多(少),江淮流域上游降水偏少(多),南方大部降水偏多(少);第二模态为北方一致型,当其时间系数为正(负)时,北方降水一致偏多(少),长江流域降水偏少(多);第三模态为偏东型,当其时间系数为正(负)时,东北南部至长江中游降水偏多(少),华东沿海降水偏少(多)。研究发现,造成北方雨季三个降水异常模态的环流特征各不相同:偏西型降水主要受西亚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南北偏移影响;北方一致型降水主要由东亚—太平洋遥相关波列导致;偏东型降水主要与海陆气压异常对比造成的东亚夏季风变化有关。此外,三个模态与前期环流异常有密切联系。第一模态的正(负)异常由7月上旬200 h Pa来自北大西洋的异常波列造成乌拉尔山位势高度负(正)异常和巴尔喀什湖以南位势高度正(负)异常引起。第二模态的正(负)异常与前期7月上旬200 h Pa北大西洋上位势高度负(正)异常产生的沿中纬度(高纬度)路径向下游传播的波列有关。第三模态的正(负)异常由春季3月份低层蒙古上空异常的气旋(反气旋)持续至同期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雨季 降水异常 西风急流 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辽宁省大豆需水关键期干旱大气环流成因分析
5
作者 李菲 张淑杰 +3 位作者 赵春雨 胡春丽 林蓉 房一禾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利用1971—2020年辽宁省54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及逐日NCEP/NCAR(美国大气科学研究中心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计算了辽宁省各站大豆需水关键期(开花期至结荚期)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了大豆需水关键期典型干旱年份及其大... 利用1971—2020年辽宁省54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及逐日NCEP/NCAR(美国大气科学研究中心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计算了辽宁省各站大豆需水关键期(开花期至结荚期)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了大豆需水关键期典型干旱年份及其大气环流成因。结果表明: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异常引发的对流层高低空大气环流的不同配置是造成辽宁省大豆需水关键期不同气候特征干旱年的主要大气环流成因。当大豆需水关键期西风急流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易发生高温干旱,辽宁省大豆主产区一致受到较大影响,西风急流位置偏北,辽宁省位于高空急流轴南侧、高空辐散风场中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阶段性异常偏北控制整个辽宁省,对流层风场贯穿高层至低层的下沉气流配合较差的水汽条件是发生高温干旱的主要大气环流成因;当大豆需水关键期西风急流位置偏南时易发生低温干旱,辽宁省大豆主产区中部和北部受影响较大,西风急流位置偏南,季节进程缓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较常年持续偏南、偏西,对流层上层垂直上升运动明显,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对流层中下层一致的下沉运动配合较差的水汽条件不利于降水产生,导致低温和干旱现象的同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需水关键期 干旱 西风急流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Heavy Rainfall in Shenyang City 被引量:3
6
作者 路爽 廖国进 侯亚红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2期8-12,共5页
The analysis of '09.08.19' regional rainstorm weather in Shenyang showed that the circulation situation of the rainfall was the typical subtropical high pressure with westerly trough.Surface cyclone developmen... The analysis of '09.08.19' regional rainstorm weather in Shenyang showed that the circulation situation of the rainfall was the typical subtropical high pressure with westerly trough.Surface cyclone development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convergence and the role of the front of the uplift produced by the heavy rains trigger mechanism.The coupling configuration of low-level jet created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vection,while the two rapids provided a steady stream of water vapor transport for the heavy rainfall.K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500 hPa,700 hPa temperature field and the total pseudo-equivalent potential temperature for the precipitation forecasts have a certain direction meaning.Japan fax map and MM5 grasped the precipitation forecasts be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ly trough Northern edge of subtropical high jet stream K index Total temperature field Pseudo-equivalent potential temperature China
下载PDF
Applicability Evaluation of NCEP/NCAR Reanalysis Temperature,Geopotential Height and Wind Field Data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and Lower Stratosphere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超 王咏青 卞建春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7期45-50,53,共7页
By using the data in 169 sounding stations over the world,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were tested,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andard errors of geopotential height,temperature and wind speed field from the ... By using the data in 169 sounding stations over the world,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were tested,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andard errors of geopotential height,temperature and wind speed field from the upper troposphere to the lower stratosphere over the world(most were the land zone)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andard error distribution of reanalysis wind speed field data wa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jet stream zone.There existed the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jet stream zone and the actual wind field.The distribution of standard error in the wind speed field had the obvious seasonal difference in winter,summer,and the average deviation was larger near the coastline.The high value zones of standard errors of reanalysis geopotential height and temperature field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low-latitude region in the Eastern Hemisphere(Indian Ocean coast).The distribution of standard error wa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average error.Therefore,the standard error could be explained well by the average error.The standard errors of reanalysis temperature and geopotential height data in the inland zone were lower.The high value zone main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coastline,and the average error of wind speed field was bigger near the coastline.I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data in the sounding stations,the regional difference and the fact that the land observation stations were dense,and the ocean observation stations were fe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westerly jet stream Standard error China
下载PDF
Variations of Winter Precipitation over Southeastern China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被引量:2
8
作者 Maoyuan LOU Chao LI +1 位作者 Shifeng HAO Juan LIU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7年第3期476-489,共14页
The synoptic-scale winter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over southeastem China (22°-32°N, 105°-125°E) and their asso- ciation with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 during 1951-2007 are investiga... The synoptic-scale winter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over southeastem China (22°-32°N, 105°-125°E) and their asso- ciation with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 during 1951-2007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variability of wintertime precipit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meridional displacement of its maximum center. Two precipitation re- gimes, with maximum centers located over the Yangtze and Pearl River basins, are identified via cluster analysis. Time-lagged analyses suggest that the two precipitation regime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decaying phases of positive NAO (NAO+) events of different amplitudes. A strong (medium) NAO+ event is defined as one when the maximum amplitude of the NAO index exceeds 1.0 (in the range of 0.7-1.0) for at least 4 consecutive days and drops to less than 0.3 within 7 days following the peak index. After the peak of a strong NAO+, southerly winds expand north- ward to the Yangtze River (about 30°N), a northeast-southwest-tilted trough migrates to east of Lake Baikal, and cold air intrudes into central eastern China; thus, precipitation is strengthened over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where warm and cold air masses converge. In comparison, during the decaying phase of medium NAO+ events, the south- erly winds are relatively weak, and precipitation tends to be enhanced at lower latitudes (around 25°N). Further ana- lysis indicates that downstream Rossby-wave propagation may account for the latitudinal expansion of the southerly wind anomalies over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 of China during the decaying phase of NAO+ events of different strengt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pitation regim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0) cluster analysis westerly jet stream
原文传递
冬季东亚-西太平洋西风急流基本结构及其异常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谢坤 任雪娟 向洋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6-162,共7页
利用ECMWF再分析资料ERA40中的逐月风场和温度场资料,对冬季位于东亚-西太平洋上空的西风急流(WJS)基本结构和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年当中最为强盛的冬季200 hPa WJS主体稳定地分布于东亚至西太平洋上空,向上向下均迅速减小... 利用ECMWF再分析资料ERA40中的逐月风场和温度场资料,对冬季位于东亚-西太平洋上空的西风急流(WJS)基本结构和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年当中最为强盛的冬季200 hPa WJS主体稳定地分布于东亚至西太平洋上空,向上向下均迅速减小。在对流层中高层,从东亚沿海到太平洋上空的西风系统较为深厚,低层对应着显著的大气斜压区。通过对东亚-西太平洋地区冬季200 hPa纬向风异常的EOF分解得到三种异常空间分布型,第一模态的中纬度西风异常主要发生于日界线以东的中东太平洋上空,第二、三模态则分别对应WJS主体发生增强/减弱和位置的北/南移动。WJS的这三种空间异常形态与中纬度低层大气斜压性的三种异常分布型相对应。通过对冬季WJS长期趋势的初步分析发现,近二十年来,洋面上空西风急流有增强趋势,这是由于急流轴南侧洋面上空大气存在显著增暖趋势、而急流轴北侧洋面上空却有变冷的趋势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风急流 EOF分解 大气斜压性 趋势
下载PDF
一次沈阳区域暴雨天气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路爽 廖国进 侯亚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65-4668,共4页
对2009年8月19~20日沈阳地区出现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的环流形势为典型的副热带高压与西风槽相迎合的暴雨天气形势;地面气旋发展的辐合作用和锋面的抬升作用是这次暴雨产生的触发机制;中低空急流的耦合配... 对2009年8月19~20日沈阳地区出现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的环流形势为典型的副热带高压与西风槽相迎合的暴雨天气形势;地面气旋发展的辐合作用和锋面的抬升作用是这次暴雨产生的触发机制;中低空急流的耦合配置为对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2支急流为这次暴雨天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K指数分布、500和700hPa的总温度场和假相当位温场对于降水量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日本传真图和MM5对此次降水量预报把握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风槽 副高北边缘 急流 K指数 总温度场 假相当位温场
下载PDF
2019年5月美国持续性降水异常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杨晶 孙即霖 宁方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29,共8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CPC降水数据等资料,对2019年5月美国出现的持续性强降水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北半球不同纬度行星尺度波位相的配置构成了有利于持续性降水的环流形势:北极区呈现明显的一波结构,与45°N—60°...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CPC降水数据等资料,对2019年5月美国出现的持续性强降水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北半球不同纬度行星尺度波位相的配置构成了有利于持续性降水的环流形势:北极区呈现明显的一波结构,与45°N—60°N纬度带中异常偏强的2、3、4波结构相互叠加,造成持续时间较长的异常稳定环流形势,不同波数大气超长波和长波在阿拉斯加附近上空的叠加与偏暖的阿拉斯加湾海水的热力强迫一起,形成了振幅大、移动缓慢的高压脊;(2)阿拉斯加上空异常偏强高压脊前的冷空气造成锋区强度增加,使与行星锋区相关的高空急流异常偏强,两次过程降水区域分别位于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及出口区左侧的上升运动区,大气对流层低层来自墨西哥湾充足的暖湿气流与强上升运动区相配合,造成了两个异常强的持续性降水阶段;(3)造成月平均降水量偏多与大型降水过程密切联系,而行星尺度波动为持续性降水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大气环流背景条件和垂直运动条件。因此,在实际中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中,应当充分考虑极地大气对流层超长波与极地外超长波、长波的位相配置在春季持续性极端强降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波、长波 同位相叠加 行星锋区 西风急流 持续性降水
下载PDF
北半球夏季副热带西风急流变异及其对东亚夏季风气候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92
12
作者 廖清海 高守亭 +1 位作者 王会军 陶诗言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8,共9页
探讨了东亚地区副热带西风急流 (EAJS)位置的年际变化特征、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EAJS南北变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亚澳季风区和气候平均的北半球副热带西风急流轴的南北两侧 ,这与SOI或ENSO相联系的大气环流响应很不相同 ,后者的影响主要表... 探讨了东亚地区副热带西风急流 (EAJS)位置的年际变化特征、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EAJS南北变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亚澳季风区和气候平均的北半球副热带西风急流轴的南北两侧 ,这与SOI或ENSO相联系的大气环流响应很不相同 ,后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东太平洋上 .北半球副热带西风急流存在着两个显著不同的模态 ,其中一个模态反映的是亚太尤其是东亚地区的西风急流的南北变异 ,另一个模态出现在 15 0°E~ 12 0°W的中、东太平洋上 .它们分别联系着不同的太平洋海温异常分布 ,但都能对夏季 2 0 0hPa南亚高压的强度产生影响 ,尤其是南亚高压的东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 EOF模态 季风 气候异常
下载PDF
2020年超强梅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69
13
作者 刘芸芸 丁一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93-1404,共12页
2020年梅雨呈现出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长、雨区范围广、累计雨量大、强降水过程多的特点,是一次典型的超强梅雨。分析发现,梅雨期东亚季风区多个关键大气环流系统的平均位置相对稳定,且表现出显著的准双周振荡特征。梅雨的开始和结... 2020年梅雨呈现出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长、雨区范围广、累计雨量大、强降水过程多的特点,是一次典型的超强梅雨。分析发现,梅雨期东亚季风区多个关键大气环流系统的平均位置相对稳定,且表现出显著的准双周振荡特征。梅雨的开始和结束、主雨带的北抬和停滞、强降水过程的发生维持都与准双周振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梅雨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共经历了6次北抬和南撤的周期性振荡,同时高、低层季风环流系统则表现出5次显著增强的过程,尤其是低空西南急流的不断加强,南风大值中心反复建立和位置的相对稳定,使得源自热带的水汽输送一次次加强,水汽辐合与上升运动反复发展,从而导致梅雨在江淮流域长时间持续,暴雨过程频频发生。另外,梅雨期欧亚中高纬环流表现为“两脊一槽”型,中高纬阻塞高压活动频繁,东亚沿岸低槽活跃,经西北路径和(或)东北路径的冷空气不断南下,与低层一次次加强的西南暖湿水汽在江淮区域频繁交汇,这是造成今年梅雨异常偏强的另一重要因素。通过对历史上梅雨的时空分布、雨涝特征及致灾程度等方面的比较可知,2020年的超强梅雨的异常程度总体弱于1954年,而强于1998年和1991年。得益于现今气候预测准确率和防灾减灾能力的明显提高,今年由此次超强梅雨而造成的江淮流域洪涝灾害影响及死亡失踪人数等均较之前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梅雨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准双周振荡 东亚高空西风急流 低空西南急流 阻塞高压
下载PDF
北大西洋涛动对新疆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39
14
作者 杨莲梅 张庆云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87-1196,共10页
利用1961-2003年NCEP/NCAR再分析和新疆75个气象站月降水资料,分析新疆夏季降水与沿西亚副热带西风急流Rossby波和北大西洋涛动(NAO)的关系,研究表明,夏季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欧西亚和中亚的准静止波传播是联系NAO与沿西亚副热带西风... 利用1961-2003年NCEP/NCAR再分析和新疆75个气象站月降水资料,分析新疆夏季降水与沿西亚副热带西风急流Rossby波和北大西洋涛动(NAO)的关系,研究表明,夏季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欧西亚和中亚的准静止波传播是联系NAO与沿西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波活动和新疆夏季降水变化的纽带。通过波作用量的动力学诊断分析,讨论了夏季NAO正、负位相异常年准静止波传播特征和差异,夏季NAO强弱活动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EP通量散度强度和位置异常,该区EP通量散度强度和位置异常导致强辐散中心在中高纬向东传播的准静止波和沿副热带西风急流准静止波活动变化,从而影响新疆夏季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夏季降水 西亚西风急流 准静止波 北大西洋涛动
下载PDF
夏季东亚西风急流Rossby波扰动异常与中国降水 被引量:38
15
作者 杨莲梅 张庆云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6-595,共10页
利用1958-2003年NCAR/NCEP再分析和中国160站月降水资料,探讨沿东亚西风急流Rossby波扰动动能异常对东亚夏季风环流和中国夏季(6-8月)降水的影响及其响应机理。研究发现:(1)夏季东亚西风急流Rossby波扰动动能加强(减弱),东亚西... 利用1958-2003年NCAR/NCEP再分析和中国160站月降水资料,探讨沿东亚西风急流Rossby波扰动动能异常对东亚夏季风环流和中国夏季(6-8月)降水的影响及其响应机理。研究发现:(1)夏季东亚西风急流Rossby波扰动动能加强(减弱),东亚西风急流位置偏南(北)、强度偏强(弱)。(2)该扰动动能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1958-1978年处于年代际偏弱阶段,1979-1998年处于年代际偏强阶段。(3)该扰动动能加强(减弱),200 hPa辐合区位于30°N以南(以北)西太平洋地区,此时,500 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于30°N以南(以北),850 hPa反气旋性距平环流出现在东亚30°N以南(以北)地区,而30°N以北(以南)为气旋性距平环流,东亚热带季风环流加强(减弱),梅雨锋加强(减弱),夏季中国东部降水中间多、南北少(中间少、南北多)。(4)东亚高、中、低层大气环流对高层东亚西风急流Rossby波扰动动能强弱响应由对流层上层散度场及垂直速度场变化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西风急流 Rossby波扰动动能 中国雨型 东亚季风环流
下载PDF
新疆夏季降水年际变化与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 被引量:36
16
作者 杨莲梅 张庆云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1-179,共9页
利用1960—2003年NCEP/NCAR再分析和新疆75个气象站月降水资料,分析了新疆夏季降水与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关系,新疆夏季降水与西亚急流的南北位置和准静止波活动密切联系。通过波作用量的动力学诊断分析,研究了新疆降水异常年准静止波... 利用1960—2003年NCEP/NCAR再分析和新疆75个气象站月降水资料,分析了新疆夏季降水与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关系,新疆夏季降水与西亚急流的南北位置和准静止波活动密切联系。通过波作用量的动力学诊断分析,研究了新疆降水异常年准静止波活动特征,新疆降水异常年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向东传播的中高纬静止波传播方式的不同,从而影响沿副热带西亚西风急流传播的静止波活动,进而影响新疆夏季降水,并存在沿60°E自南极高纬低层经向上传至低纬对流层顶部,并在北半球副热带地区转为经向下传至北半球中纬地区的波列,该波列活动与西亚急流变化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亚急流 准静止波传播 新疆夏季降水异常
下载PDF
夏季东亚西风急流扰动异常与副热带高压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杨莲梅 张庆云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2-459,共8页
利用1979—2003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探讨夏季(6—8月)200 hPa东亚西风急流扰动异常与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研究指出:夏季200 hPa东亚西风急流扰动动能加强(减弱),东亚西风急流位置偏南(偏北)、强度偏强(偏弱)... 利用1979—2003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探讨夏季(6—8月)200 hPa东亚西风急流扰动异常与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研究指出:夏季200 hPa东亚西风急流扰动动能加强(减弱),东亚西风急流位置偏南(偏北)、强度偏强(偏弱);东亚西风急流扰动动能强弱不仅与北半球西风急流强弱和沿急流的定常扰动有关,而且还与东亚地区高、中、低纬南北向的扰动波列有关,亚洲地区是北半球中纬度环球带状波列异常最大的区域。夏季200 hPa东亚西风急流扰动动能加强(减弱),南亚高压的特征为位置偏东(偏西)、强度加强(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特征为位置偏南(偏北)。东亚环流特别是500 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东亚西风带扰动异常的响应由高空东亚西风急流南侧的散度场及其对流层中下层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的垂直速度距平场变化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西风急流 扰动异常 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North China rainfall in rainy season and SSTs in the equatorial eastern Pacific 被引量:18
18
作者 LU Riy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5年第18期2069-2073,共5页
The rainfall in North China during rainy sea-son (July and August (JA)) exhibits a strong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 this study,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SST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The rainfall in North China during rainy sea-son (July and August (JA)) exhibits a strong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 this study,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SST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JA North China rainfall are examined. It is found that on the interannual timescale, the JA North China rainfall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SST anomalies in the equatorial eastern Pacific, and the North China rainfall and SST anomaly in the equatorial eastern Pacific correspond to the similar variation of the upper-level westerly jet stream over East Asia. A pos-sible mechanism is proposed for the influence of the SST anomalies in the equatorial eastern Pacific on the North China rainf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北方地区 雨水季节 降雨量 大气循环
原文传递
夏季新疆降水异常与印度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莲梅 肖开提.多莱特 张庆云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4-572,共9页
利用1960—2003年6~8月新疆75个气象站降水量、印度地区降水量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新疆夏季降水量与印度降水之间的关系,以及印度降水变化与新疆降水异常联系的可能的物理机制。研究表明,印度降水与新疆夏季降水量之间存在显... 利用1960—2003年6~8月新疆75个气象站降水量、印度地区降水量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新疆夏季降水量与印度降水之间的关系,以及印度降水变化与新疆降水异常联系的可能的物理机制。研究表明,印度降水与新疆夏季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反相关关系,它们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39。夏季印度降水变化与其西北侧的西亚—中亚地区对流层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从而与对流层高层南亚高压中心东西振荡和高压西部强弱,西亚地区副热带西风急流(西亚急流)强度和南北位置振荡,500 hPa伊朗高压南北和东西振荡密切联系,夏季印度降水变化通过与这些影响新疆降水的系统联系而与新疆夏季降水呈显著的反相关关系。Eliassen-Palm通量(EP通量)的动力学诊断分析进一步表明,印度季风偏强(偏弱)导致南亚高压西侧由南向北进入亚洲西风急流入口处的波作用通量偏强(偏弱),使得西亚急流偏强(偏弱)、偏北(偏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夏季降水 印度降水 南亚高压 西亚西风急流
下载PDF
Western Pacific Jet Stream Anomalies at 200 hPa in Winter Associated with Oceanic Surface Heating and Transient Eddy Activity 被引量:7
20
作者 任雪娟 张耀存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7年第3期277-289,共13页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200-hPa westerly jet stream anomalies over the East Asian coastal waterwestern Pacific (WPJS), and the oceanic surface heating and synoptic-scale transient eddy (STE) activity anomali...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200-hPa westerly jet stream anomalies over the East Asian coastal waterwestern Pacific (WPJS), and the oceanic surface heating and synoptic-scale transient eddy (STE) activity anomalies over the North Pacific in wintertime are examined by using ERA-40 and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The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surface heating and the STE anomalies have different patterns, corresponding to the three WPJS anomalous modes, respectively. In the first WPJS anomalous mode, the WPJS main part shows no robust anomaly. The anomalous westerly wind, occurring over the mid-latitude central-eastern Pacific past the date lin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anomalous heating presenting both in the tropical central-eastern Pacific past the date line and the center of the North Pacific basin. Meanwhile, the STE anomaly appears around the region of the anomalous zonal wind. The fluctuation in jet strength shown in the second WPJS mode i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heating anomaly in the Kuroshio Current region and the STE anomaly in the jet exit region. The third mode demonstrates a northward/southward shift of the WPJS, which has a statistical connection with a south-north dipolar pattern of the heating anomaly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eparated at 35°N. Meanwhile, the STE spatial displacement is in conjunction with jet shifts in the same direction. The heating anomaly has a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thus changes the mid-latitude baroclinicity, leading to the STE anomaly, which then reinforces the WPJS anomaly via internal atmospheric dyna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hPa westerly jet stream surface heating anomaly atmospheric transient eddy anomal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